蝌蚪想要變青蛙,這一「碘」可不能少

2021-01-08 瀟湘晨報

01

變態

需要碘

我們都聽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也知道蝌蚪長大了就會變成青蛙。但是,如果水中缺碘,小蝌蚪即使變成大蝌蚪,也並不能變成青蛙,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呢?

研究表明從水棲幼體變態發育至陸棲成體,尾部肌肉的退化消失、四肢骨骼的重構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均是在甲狀腺激素的精密調控下完成的。甲狀腺激素是含碘的胺基酸衍生物。當缺碘時甲狀腺激素合成原料減少,甲狀腺激素的分泌也就不足了,因此小蝌蚪的變態發育就受阻了。

鱒魚

需要碘

無獨有偶,在1909-1914年期間,美國人默潤進行了一系列實驗。他發現碘與養殖場鱒魚(trout)甲狀腺腫大的發生關係密切,而海魚從未發現有甲狀腺腫大。將碘加入水中後,魚的甲狀腺就會恢復正常。

02

人體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同樣也離不開甲狀腺素和碘

生長

需要碘

胎兒所需的碘靠母體供給,母體嚴重缺碘,胎兒的各個器官就發育不正常,因而造成流產、早產、死產,或者胎兒大腦、內耳、神經、肌肉、骨骼的發育障礙;胎兒出生後,由於先天的發育障礙,便會成長為呆傻、聾啞、癱瘓、矮小的克汀病人;胎兒晚期或出生早期嚴重缺碘則會成長為智力低下或單純性聾啞的亞克汀病人。成人缺碘,製造甲狀腺素的甲狀腺為了獲得更多的碘,就要以增生代償的方式加大「工作量」,這使得甲狀腺從瀰漫性甲狀腺腫階段經過反覆的過度增生和復原,轉變為結節性甲狀腺腫。Basil Hetzel 教授於1983年提出了碘缺乏病的概念,包括了缺碘對生長發育所造成的全部影響。

來源:中國地方病防控

【來源:健康舟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蝌蚪變成青蛙,除了去尾長腿,還要……
    想要了解科學意義上的變態,我們還要從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說起。變態=改變形態小蝌蚪遊啊遊,見到動物就喊媽。很奇怪,小蝌蚪為什麼不認識自己的媽媽呢?因為小蝌蚪和它們的媽媽(青蛙)長相太不一樣了(圖1),科學家將這種在成長過程中,娃娃和媽媽形態差別很大的現象稱為「變態」,意思是變了個形態。
  • 《小蝌蚪找媽媽》輕鬆學,了解小蝌蚪長成小青蛙的生長規律
    會讀以下詞語:池塘、腦袋、灰色、捕食、迎上去、阿姨、寬嘴巴、烏龜、頭頂上、披著、鼓著重點認讀「腦袋」,強調「袋」dài在「腦袋」一詞中要讀輕聲nao·dai。完成課後題「讀一讀,記一記」。文中對小蝌蚪和青蛙的生活環境以及外貌、動作進行了生動的描寫。第一自然段既點明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又按從頭到尾的順序勾畫出小蝌蚪的外貌,句子中兩個疊詞「大大的、長長的」和一個動詞「甩」,使小蝌蚪俏皮可愛的樣子躍然紙上,「快活」一詞描寫出小蝌蚪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生活狀態。
  • 青蛙記得蝌蚪的快樂嗎(圖)
    讓每一隻蝌蚪都能夠帶著快樂變成青蛙,讓每一隻青蛙都能記得蝌蚪的快樂——從蕭袤其人其文來看,這並不是一個奢望   就情感世界而言,成人和兒童之間似乎存在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這肯定起源於某一次不為人知的斷裂。作者有意無意地用童話語言對這一話題進行了探討:「所有的蝌蚪,到最後總要變成青蛙的。就像所有的小孩子,最後總要變成大人一樣。這可怎麼辦好呢?」(《大蝌蚪》)  這不僅是一個逗小孩子神思遐想的問題,更是一個包含著深刻哲學思考和關懷意識的大問題。
  • 從野外捕獲的蝌蚪長成青蛙後,如何正確放生?
    許多小時候在農村生活的小夥伴大都有過去池塘裡撈蝌蚪的經歷,而且蝌蚪比較好養活,筆者小時候也養過蝌蚪,只需要把它們放在一個廢棄的水缸中,過段時間,它們就能變成小青蛙。但是,蝌蚪變成青蛙之後,並不是隨意將它們放生野外就可以了,還是有一定的技巧的。下面我們就來談一下青蛙放生的問題。
  • 教你三招,辨別青蛙和癩蛤蟆的蝌蚪
    不過這些小動物不能帶回家養,如果能帶回家養那是最好不過了。其中一種小動物小朋友們肯定比較熟悉, 那就是小蝌蚪,因為從小父母就會給小朋友們講《小蝌蚪找媽媽》故事。很多小朋友在野外發現了小蝌蚪,也許會抓幾條回去養在水裡,希望小蝌蚪能長成小青蛙。可往往到最後,小蝌蚪非但沒有長成小青蛙,反而長成了小癩蛤蟆。這是怎麼回事呢?
  • 現在抓來的蝌蚪,你以為會養成青蛙?癩蛤蟆啦
    前段時間,不少人的朋友圈還被一款養青蛙的遊戲刷屏了。春天抓蝌蚪,秋天捉螞蚱,又到一年蝌蚪扎堆出現的時節,後臺有不少讀者來問,杭州哪裡能抓蝌蚪,他們想讓孩子觀察一下蝌蚪變青蛙的過程。難道學校現在有這樣的要求了?
  • 阿衰漫畫:小蝌蚪的進化論,阿衰:原來蝌蚪也不一定是「青蛙」?
    在農村長大的小朋友,很多從小都是玩著田裡的蝌蚪長大的,學生也學習過青蛙是蝌蚪變成的,其餘的蛙類比如癩蛤蟆,同樣小時候也是一個小蝌蚪,長大之後才會變成癩蛤蟆的呢!而這期帶來的就是阿衰漫畫:小蝌蚪的進化論,阿衰:原來蝌蚪也不一定是「青蛙」!
  • 把11隻變成青蛙的蝌蚪放生,希望以後還會看見它
    那個年代幾乎沒有人養魚養花,一是本身還在溫飽問題上努力,哪有時間去浪費精力,二是養魚養花帶有小資生活情調,在當時可是犯大忌。三是外面幾乎沒有賣觀賞魚和盆栽的,大人們就隨便找個空地,種點蔬菜,把蔬菜當花來養。
  • 英語萌萌畫 | frog青蛙 tadpole蝌蚪
    畫一幅畫,學一個單詞讓學習單詞不再枯燥(「萌萌畫」每周五更新)
  • 英學者挑戰進化論:蝌蚪青蛙是不同物種
    這也許能更好地解釋為什麼毛毛蟲和蝴蝶的外表相差得那麼離譜。  通常說來,不同物種即使雜交成功,產生的後代也不具備繁殖能力,譬如驢馬雜交而成的騾子。不同物種間的基因和染色體結構差異太大,它們混雜時會互不相容。不過威廉姆森認為,或許在千百萬年前,不同物種之間的壁壘還沒有這麼森嚴,生命只需要一次偶然的例外,就可能創造奇蹟。
  • 全杭州的家長都在抓蝌蚪?你以為會變成青蛙 結果尷尬了
    原標題:全杭州的家長都在抓蝌蚪?你以為會變成青蛙 結果尷尬了   「池塘裡的水越來越暖和了,青蛙媽媽生下的卵,慢慢地活動起來,變成一群大腦袋、長尾巴的小蝌蚪……」《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幾乎每個孩子都讀過。
  • 動物的卵(二):野外怎麼區分蛤蟆和青蛙的卵和蝌蚪?
    當然,玩水過程中撈蝌蚪是必不可少的項目啦。從外表區分青蛙和蟾蜍,對我們來說已經是容易的事情了,青蛙和蟾蜍都屬於無尾目不同科的兩棲動物,青蛙屬於蛙科,蟾蜍屬於蟾蜍科。  孩子們撈到蝌蚪後往往都會聚在一起爭辯一翻到底是青蛙的小寶寶還是蟾蜍的乖孩子,它們都是黑色的,有一個大大的頭部、細長的尾部,靈活自在地在水裡遊來遊去。這到底怎麼區分啊?
  • 青蛙特種養殖的方法
    1、青蛙養殖成活率低的原因通過調查研究發現, 青蛙養殖存活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一敵害、二病、三餌料。(1)敵害青蛙本身缺乏自我保護和外部防禦能力。根據1隻雄性青蛙和2-3隻雌性青蛙的比例,將雄性和雌性青蛙放置在產卵池中。對於青蛙的產卵池,應該有三分之一的水生植物或水蓮。在產卵池上應該有一個遮擋框架,以防止陽光照射影響生存率,避免高分貝聲音和影響物種青蛙的強烈噪音。(2)做好青蛙交配交卵一般來說,青蛙產卵的時間是每年的3月到7月。
  • 青蛙、癩蛤蟆、蝌蚪,英文都怎麼說?
    小雅和英美友人青蛙-美國朋友語音示範00:30來自你和寶寶說英語Frog 青蛙Toad 癩蛤蟆;蟾蜍Tadpole 蝌蚪(1) Frogs and青蛙和蟾蜍都是由蝌蚪長成的。(2) Frogs live near water and have wet skin.青蛙生活在水邊,皮膚是溼的。(3) Toads live under bushes and have bumpy skin.
  • 寫給寶寶的為什麼(43)為什麼蝌蚪會變成青蛙呢
    (43)為什麼蝌蚪會變成青蛙呢「出了什麼事情嗎,青蛙媽媽,看你滿臉焦急的樣子。」烏龜問道,哎呦是烏龜大哥呀,你有沒有看見我的寶寶,「我沒看見,不過,剛才我看見兩條腿的寶寶從我身邊遊過去哦」,那不是我的寶寶。青蛙媽媽接著往前遊去,看到迎面而來的鯉魚嬸嬸便問道:「鯉魚大嬸,你有沒有看到我的寶寶?」
  • 都是蝌蚪,那青蛙和蛤蟆的幼體,有什麼區別?
    昨天,終於有網友在後臺發出了來自靈魂深處的疑問: 為什麼教科書等很多書籍上把黑色蝌蚪說成是青蛙的幼體? 我們平時在野外或水塘中看見了蝌蚪,但是都分不清它們長大後到底是青蛙還是蛤蟆。
  • 最獨特的青蛙,不需經蝌蚪階段就能成蛙,且聲音不像蛙聲更像蟲鳴
    在青蛙種類中,已知的蛙類大約有4800多種,大部分生活在水中,並且大多數青蛙都是在水草上產卵,蛙卵慢慢地變成蝌蚪,蝌蚪是黑色的,圓圓的身體,有一條長尾巴,蝌蚪一天天長大,先長出後腿,再長出前腿,尾巴漸漸地縮短退化,最後變成青蛙。
  • 非常大的蝌蚪,長達十幾釐米,變成青蛙後卻讓人無語了!
    青蛙的幼崽就是蝌蚪,一般也就是兩釐米左右。如果個頭比較的大,最多也就是4釐米。可不要小看蝌蚪的體積,隨著時間的推移,它也會慢慢長成一隻青蛙。如果在幼崽時期,蝌蚪的體積比較大大,那麼長成的青蛙也不會小。比如生活當中我們所見到的牛蛙。那麼在生活當中你見過巨型的蝌蚪嗎?
  • 蝌蚪養殖過程,養殖蝌蚪很簡單,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小編聽說有些人為了可以吃到比較安全的,用青蛙做的菜,他們會自己在家裡養蝌蚪,等蝌蚪長大了之後就可以做菜吃了。現在很多的大城市都有以青蛙為主菜的菜品,並且都非常的受到歡迎,現在也有很多的養殖戶也開始了養殖青蛙,目前青蛙的市場需求量也比較大。但是具體蝌蚪要怎樣養殖呢?
  • 集市上有人在賣「小蝌蚪」,一盆五元的價格,網友:這做法不好吧
    在集市上有人在賣「小蝌蚪」,一盆五元的價格,網友:這樣的做法不好吧,想必大家肯定在農村生活的時候都會到河邊玩,可能會去遊泳,也有可能回去釣魚。要釣魚最好的時間就是在下雨之後,因為喝水會上漲的很高,如果這段時間去釣魚的話,興許能夠釣到不少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