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歡迎來到董哥私房菜,小編今天帶大家了解一下如何提高青蛙養殖存活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由於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多重影響,中國野生青蛙的數量正在減少,但消費者對青蛙的要求越來越高。青蛙的高產量吸引了養殖戶投資青蛙養殖,加上為了維持生態平衡,人工養殖青蛙得到支持和鼓勵。由於我國目前對青蛙黑斑蛙繁殖技術的研究不深,育種技術尚不成熟,使得蛙的繁殖成功率不高。
青蛙特種養殖技巧
中國的青蛙養殖具有「三大」的特點,即投資大,風險大,收入大。因此,青蛙繁殖的風險大於其他養殖。青蛙育種成功的關鍵是青蛙育種的成活率。由於中國青蛙養殖技術的落後,青蛙養殖的成活率相對較低。根據調查,有養殖戶養殖青蛙的存活率僅為20%,這樣不僅使得養殖戶損失了人力、物力、財力, 也不利於生態的平衡。因此探究青蛙養殖存活率低的原因刻不容緩。
1、青蛙養殖成活率低的原因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 青蛙養殖存活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一敵害、二病、三餌料。
(1)敵害
青蛙本身缺乏自我保護和外部防禦能力。他們通常被動地躲避或通過保護色保護自己免受外敵的傷害。由於生理和環境的變化,剛剛上岸的幼蛙環境適應性差,生命力脆弱。在乾燥的環境中,暴露的陽光和風雨,對青蛙來說是致命的打擊,導致青蛙養殖的成活率低。
(2)疾病
在育種過程中,由於環境,氣候,養殖不當等原因,幼苗和幼蛙患有出血病,出泡病,腹水病,腐皮病,歪頭病等,直接影響青蛙養殖的生存概率。
(3)餌料
青蛙只吃活食物。在野外條件下,它們通常會捕捉飛蟲。幼蛙的食物主要包括蚊子,小昆蟲,昆蟲幼蟲等。常見的青蛙吃蒼蠅,蚊子,蝗蟲、螻蛄、青蟲、蚯蚓其他昆蟲。人工養殖主要以飼料為主,不利於幼蛙的消化,影響幼蛙的成活率。
2、提高青蛙育種成活率的措施
(1)選擇最好的青蛙種類
一般來說,第二年產卵後青蛙的受精率高於第一年,第三年和第四年。 [2]在青蛙種類的選擇中,最好選擇強壯,發達,活躍的同一種青蛙。根據1隻雄性青蛙和2-3隻雌性青蛙的比例,將雄性和雌性青蛙放置在產卵池中。對於青蛙的產卵池,應該有三分之一的水生植物或水蓮。在產卵池上應該有一個遮擋框架,以防止陽光照射影響生存率,避免高分貝聲音和影響物種青蛙的強烈噪音。
(2)做好青蛙交配交卵
一般來說,青蛙產卵的時間是每年的3月到7月。南部的產卵被稱為早期。一般來說,產卵始於3月,4月是產卵的高峰期。青蛙的保持,交配和產卵時間與青蛙的溫度,飼養池的水溫和水的深度有關。當水溫高於15°C時,通常雄性和雌性青蛙開始抱對。 18-28°C是最適合產卵的溫度。當青蛙產卵時,它們對環境很嚴格。如果它們稍微震動,產卵將暫停。強烈振動或長期幹擾將改變產卵的地方。因此,當進行青蛙養殖時,如果在產卵期間水溫低於15℃,可以將其加熱以正常產卵。對於雌雄比例也可由人工進行控制, 蛙性別是由蝌蚪期至幼蛙期變態過程中分化雌雄的, 可通過人工調節環境溫度, 使其雌性比例上升增產。
(3)提高養殖技術
提高青蛙育種成活率主要取決於改良育種技術。首先,通過建立一個固定的緩流池,在池中設置一個網箱,使網箱中的受精蛙卵在孵化過程中不缺氧,提高孵化率和質量。第二,建立靈活性飼養池, 將蝌蚪飼養池與成蛙池通用, 同池養殖, 根據青蛙成長階段調整環境, 提高利用率, 節省成本。其三, 改變自然散養模式, 採用集中化飼養, 並可觀察到每隻蛙的生產情況, 設定最合理密度。其四, 利用稻田、荷塘等自然環境打造原生態青蛙養殖模式生態發展。
4、如何提高青蛙育種的成活率
(1)人工卵子的收集和孵化
提高青蛙養殖成活率的關鍵是保護青蛙產卵。青蛙產生的卵小而柔軟, 卵外有膠質膜保護,成片吸附浮於水面或就近附著在水草上。養殖人員需要認真觀察, 如果發現卵不慎沉入池底, 就需要及時設法使之附在水草上。然後根據氣溫變化, 用撈卵網或盛卵網將蛙卵連同附著的水草撈起, 輕輕放入孵化池內。放卵時應注意蛙卵方向的把握, 保證正面朝上, 反面向池底。同一批卵放在同一孵化池, 便於觀察、養殖。
(2)確保飼料質量高
青蛙的飼料必須保持新鮮,平衡和全面。研究表明,一些青蛙的疾病與飼料中長期缺乏維生素A和D密切相關。幼蛙成長離不開另外, 一些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在多年的養殖經驗中,在蝌蚪飼料中添加蛙用碘, 可以補充碘和其他微量元素, 蝌蚪食用用可明顯增強體質和提高其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