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種人和深色人種為何沒有單眼皮?

2021-01-13 PS姐姐

我們大部分人的臉部審美價值,向來是以高鼻梁,大眼睛加雙眼皮為主。所以一直以來,很多人都會覺得同等條件下高鼻梁的白人更好看一些,因為鼻子和眼睛都比較符合大部分人的審美觀。

那麼白種人與深色人種真的就沒有單眼皮嗎?

有個說法是白種人與深色人種也有單眼皮與雙眼皮之分,並不全都是雙眼皮的,由於他們的眉骨比遠東地區的人種眉骨更加突出,因此眼睛就顯得更凹陷,哪怕不是雙眼皮看上去也和雙眼皮一樣。

但可以肯定的是,遠東地區的單眼皮的比例比白種人與深色人種要高,除了混血人種,純種的白人與深色人種幾乎是找不出一個單眼皮的。如果他們的祖先都是雙眼皮,從遺傳基因上來說,生出來的似乎只能是雙眼皮。

我們都知道,單眼皮與雙眼皮,都是屬於隱性基因與顯性基因的問題。A--代表顯性基因,基因表現是雙眼皮;a--代表隱性基因,基因表現是單眼皮;Aa組合是雙眼皮,而aa組合則是單眼皮。

從遺傳角度看,同為單眼皮的夫妻基因結合,生出來的孩子為單眼皮的機率是比較大的。就好比同為遺傳性近視眼的夫妻結合,生出來的孩子遺傳近視眼的機率也是非常高的。

為什麼白種人與深色人種單眼皮幾乎沒有,而蒙古、朝鮮族單眼皮居多。

這主要是古代人種基因的Y-DNA的特性決定的。單眼皮是棕色人種的遺傳特徵,而遺傳自棕色人種的蒙古族自古以來以單眼皮為顯性基因。其中同樣有蒙古族遺傳基因的朝鮮族單眼皮的比例也相當,加上蒙古族和朝鮮族與外族人通婚的比例較小,所以這也是兩個族群的單眼皮比例較高的原因之一。

不僅是眼皮的區別,歐洲人和亞洲人相貌上也有區別

1. 歐美人和亞洲人相貌區別:白種人,高加索人是擁有偏白膚色、紅潤臉頰,以及褐色或慄色毛髮;另外還有近乎球狀的頭形、橢圓形的臉蛋、姿態直挺、前額平滑、鼻梁狹窄略呈勾狀,以及小嘴;門牙與下顎垂直、嘴唇(尤其是下嘴唇)適度開啟,且下巴圓滿。黃色人種膚色帶黃,頭髮粗直較硬並且黑色或深褐色,黃色人種眼睛大多數是黑色或深褐色的,但中亞和蒙古部分黃種人眼睛是藍色,綠色和灰色的。面部寬闊,顴骨明顯突出平扁,鼻根低矮或中等,亞洲人鼻子突出度小,美洲人突出度較大,眼瞼有內惋褶,鬍子和體毛較少,身材一般為中等高度。蒙古利亞人種有兩種,一種是原蒙古利亞人種,五官突出,鬍鬚發達,有人說即是棕色人種,不適應寒冷,主要分布在赤道,阿伊努人例外,另一種是新蒙古利亞人種,適應寒帶生活,即是所謂黃種人。

2.最重要的差異:眉眼其實迪麗熱巴的面部立體度並不高,全靠鼻子和大五官在撐,她的眉骨是非常平的(就像平地裡長出一個高鼻子,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了);ab的眉骨是很立體的,撐得起混血臉。

歐美人的眉骨是非常高,眼窩內陷,能把整個眼睛包進去(眼神深邃+雙眼皮)

來看下眼睛局部解剖圖,西方人的眶隔脂肪是深深藏在眉骨後面的,腱膜和瞼板前有很多纖維,一直連接到皮膚,所以西方人睜開眼睛的時候,就會有天然的皺襞,我們稱之為雙眼皮。

而東方人眶隔和眶隔內的脂肪脫垂出來,搭在腱膜上和瞼板的前面,所以肌肉、真皮跟腱膜之間沒有連接,被脂肪阻隔開了,沒有辦法形成雙眼皮,從解剖上來解釋了為什麼東方人單眼皮比較多。就算是東方人天生雙眼皮和西方人的形態也不一樣 。所以說西方人還是東方人的雙眼皮,並不是由雙眼皮的寬窄來決定的。再強調一遍,並不是眼皮上多了一條褶皺就可以變成歐式大平行眼了。

美貌其實是由標準的

PS姐姐分為二個固定標準和一個可變標準:

1、美貌的人必須沒有明顯的缺陷。

如果一個美人,臉被猛獸咬掉了一塊,被大火燒毀了一塊,耳朵被切掉了一隻等等,即便是西施,也談不上美了。

外貌是人類進行對別人判斷的第一印象,很明顯擁有這樣缺陷外貌的人,其生存環境和生存狀態極有可能會很惡劣,後代的存活概率很明顯要低於那些外貌完好的人。

2、美貌的人皮膚和頭髮必須很好

中西文化雖然有巨大差異,但是在膚質和發質這方面有驚人的一致性,膚質和發質非常好的人,才能稱之為美人。

這樣的外貌特點,能讓人第一眼判斷出他/她一定是一個生活條件好,常年養尊處優的人,因為一個常年辛苦勞作的人不可能擁有這樣的膚質和發質,你自然認為擁有這樣外貌特點的人是美人,所以你會被其吸引。

所謂一白遮百醜,這裡的白並不是白人那種白,而是那種常年不曬太陽的白,這種白意味著這個人不用外出幹活,代表優渥的生活環境。現在女孩子們出門必帶防曬霜和遮陽傘,其實目的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富裕"一點。

很明顯,擁有白嫩無瑕疵肌膚和柔順靚麗頭髮的人,其後代存活率會高於社會平均值,所以他們會被定義為美貌的組成部分。

3、美貌的人都是有錢人

前二個固定標準談完了,現在開始談第三個可變標準了,那就是美貌的人都是有錢人。

我們都知道,我們被美貌的人吸引,本質上是因為在沒有其他身份信息可識別的前提下,和美貌的人生娃娃是最優選擇。

但是在脫離原始社會,進入現代社會之後,財產、社會地位等因素一樣能大幅度增加後代的生存優勢。

感謝你看完PS姐姐的這篇文章,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可以私信我,我會第一時間為你解答。

相關焦點

  • 印度人膚色那麼深,為何不是黃種人或黑色人種,而是白種人
    印度人膚色那麼深,為何不是黃種人或黑色人種,而是白種人印度是我國的陸上鄰國,因此有不少朋友都到過印度去旅遊,印度和中國類似,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同時也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不過不管來自什麼民族,印度人的膚色都普遍要偏深,甚至有的看起來和黑人一樣烏黑髮亮。但是一直以來,在世界範圍內有這樣一個說法,印度人是白種人,不是黃種人,為何膚色如此深的印度人成了白種人呢?其實單純依靠人的膚色來進行人種的劃分就是不嚴謹的,我們如今經常使用的白種人、黃種人等概念,依據的都是人類的體貌特徵,尤其是人的頭骨的特徵。
  • 不同人種是怎麼來的?黃種、白種與黑種人之間為何沒有生殖隔離?
    導語:不同人種是怎麼來的?黃種、白種與黑種人之間,為何沒有生殖隔離?,出現了黑種人,在我們亞洲則是黃種人居多,在歐洲和美洲則是白種人居多,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在古時候,人類已經根據膚色進行了人種劃分,黃種人當時被叫做蒙古人種
  • 白種人、黃種人和黑種人之間,為何沒有生殖隔離呢?
    目前在世界上主要存在三大人種,分別是白種人、黃種人和黑種人,但是無論是白種人,還是黃種人,又或者是黑種人,他們都來自於同一個人種--智人,智人是人類在500萬年長時間進化過程中唯一倖存下來的人種,其實在人類進化史上至少產生過六個人種,分別是智人、尼安德特人、海德堡人(60~10萬年前
  • 蒙古人屬於白種人和黃種人的過渡人種嗎?
    隨後,法、德、英、俄、美等國的生理學家、解剖學家、人類學家紛紛加入了對於人種學的研究,經過200多年的爭論,最終形成了相對統一的人種劃分方法:歐羅巴人種(又稱高加索人種、歐亞人種)、蒙古人種(又稱蒙古利亞人種、亞美人種)、尼格羅人種(又稱赤道人種)和澳大利亞人種(又稱大洋洲人種),俗稱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和棕種人。
  • 什麼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的人種不同,卻沒有生殖隔離?
    導語: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明明人種不同,但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普通人對人種的區分普遍分為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通過皮膚的區別劃分為歐美地區,亞洲地區以及非洲地區。這只是普通人對於人種的最基本的劃分,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方便好認,但在生物學上,嚴格來說是沒有人種之間的劃分的,雖然膚色不一樣,但體內的染色體構成其實都是差不多的。在西方,素有夏娃與亞當的傳說,夏娃與亞當分別代表人類祖先的女性和男性,雖然這只是西方神話,但並不妨礙用在生物學上。
  • 世界三大人種,為何黃種人基本沒有體味?
    三大人種最顯著的區別就是膚色,其中黃種人膚色較淺,呈白色或淡黃色,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北亞和美洲部分地區。白色人種膚色淺,主要呈白色,分布在歐美地區,不過也有膚色較深者,主要是南歐,西亞,北非,南亞一帶的白種人。黑種人膚色深,呈黑色或棕色,主要分布在非洲和歐美地區。
  • 白種人和黑種人大多有體味,為何黃種人基本沒有?
    白色人種膚色淺,主要呈白色,分布在歐美地區,不過也有膚色較深者,主要是南歐,西亞,北非,南亞一帶的白種人。黑種人膚色深,呈黑色或棕色,主要分布在非洲和歐美地區。白種人眼窩深、鼻梁高,頭髮細軟,很多人常用金髮碧眼形容所有白種人,實際上並不準確。白種人的發色和虹膜分為很多種,頭髮大體有白、金、紅、棕、黑五種色調,眼睛以藍綠色、褐色、紅棕色為主。而且白種人隨著年齡增長,虹膜和毛髮含有的黑色素會逐漸增多,大多數白種人成年後,虹膜和發色都會不同程度地加深,所以金色的頭髮,會透著一定的黑色。
  • 亞洲人多數是單眼皮,歐美卻都是雙眼皮,這是為什麼?
    筆者:三體-小遙世界上有不同的人種,他們分布在各地,也擁有與眾不同的樣貌,我們常常很容易通過外貌特徵來判斷一個人來自何方。比如,歐洲以白種人為主,他們體型高大,擁有藍色的眼睛;而非洲以黑種人為主,他們的身材比例更加完美,同時擁有較厚的嘴唇、捲曲的頭髮;亞洲人的身材偏瘦小,以黃色的皮膚為主,並且還有很大一部分人擁有明顯的單眼皮…人們在觀察不同人種的外表時,也會不斷思考,歐洲人難道沒有單眼皮的嗎?
  • 黑種人、黃種人、白種人,不同人種之間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我們知道,在過去由於交通不便,各個文明之間的交流非常匱乏,以至於許多地方的人上萬年來沒有和其他地方的人通婚,逐漸形成了當地特有的人種,比如:非洲的原始部落,我國的女兒部落等。然而我們知道,生活在不同地區的動物們,卻無法和它們的同類通婚。比如:黃牛無法和水牛繁衍後代。但是無論是黑種人、白種人還是黃種人,不同的人種之間似乎可以相互通婚,沒有生殖隔離,那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黃種、白種與黑種人之間,為何沒有生殖隔離?
    漫漫歷史長河中,人類根據所居住的環境進化到最適合生存的樣子,在赤道附近,炎熱的天氣和太陽的直射,出現了黑種人,在我們亞洲則是黃種人居多,在歐洲和美洲則是白種人居多,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在古時候,人類已經根據膚色進行了人種劃分,黃種人當時被叫做蒙古人種,白種人被叫做高加索人,而黑種人被叫做尼格羅人種,另外還有一種棕色人種
  • 明明分為不同的人種,為何人類之間沒有生殖隔離?
    從生物學的角度講,目前世界上的人類,一共被劃分為四大人種,分別是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和棕種人,他們之間最直觀的區別,就是膚色不同。其中黃種人主要集中在亞洲,白種人主要集中在歐美,黑種人主要生活在非洲,棕種人則大多分布在澳洲。
  • 為何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之間沒有生殖隔離?
    根據全球原住民膚色分布圖,膚色的深淺分布和地球的緯度有非常大的關係,往往越靠近高緯度地區的人,他們的膚色越淺,反之靠近赤道地區的人種,膚色則越深。雖然如今地球的人種膚色的分布和全球原住民的膚色分布圖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整體遵循的還是我們前面所提到的規律。
  • 單眼皮還是雙眼皮?不好意思,歷朝歷代的古人都會選擇單眼皮
    如果給你一個選擇的機會,你會選擇自己是單眼皮還是雙眼皮?相信大多數女生都會選擇雙眼皮,因為擁有雙眼皮的眼睛看起來會更大更圓,也更有神採,雙眼皮甚至成為了美女的標配之一。在整容手術越來越發達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單眼皮女生甚至會專門去整形醫院將自己整成雙眼皮。
  • 康有為對人種有多歧視?認為白種人最完美,還想讓黃種人全部變白
    而實際上,隨著大家信息量的擴大,和如今研究資料的日益豐富,康有為其人的形象也逐漸被大家所了解。具體如何?只怕出自章太炎的「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這副對聯已經將康有為的人品刻畫得入木三分了。  莫過於康有為的「人種改良計劃」。口口聲聲倡導沒有階級之分的康有為,將世界上的人類分為四種人,按照從最上等到最劣等的排序,分別是白種人、黃種人、棕色人種和黑色人種。  康有為如此排序的理由來自於一個強大的原則--主觀感覺。他認為白種人最聰明,也最漂亮,黃種人其次,棕色人種懶惰愚笨且醜陋,最醜陋和愚蠢的是黑色人種。最後,為了達到「人人平等」,康有為提出了「人種改良計劃」。
  • 康有為瘋狂的人種改造計劃!百年內,將所有中國人都變成白種人
    雖然「戊戌變法」只持續了103天就在慈禧太后的幹擾下宣告失敗,最終光緒帝被幽禁在宮中,戊戌六君子被殺,只有康有為和梁啓超因逃往海外而躲過一劫。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康有為逃亡海外時,潛心著作了一本《大同書》,康有為在書中駭人聽聞的提出要將所有中國人改造為白種人的計劃,也就是「人種改造」。
  • 黃種人和黑種人、白種人之間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不僅黃種人和白種人是同一個祖先,黑人也和我們是同一個祖先。具體原因,我們詳細聊一下。人類的起源根據主流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起源於非洲。這件事,還要從1億多年前講起。非洲起源說非洲由於海洋和沙漠的阻隔,所以在之後的幾百萬年裡, 人類沒有擴散到其他大陸上,就這樣,當地的人類祖先逐漸演化成了能人,而在能人之後,由於全球降溫,海洋結冰,所以一部分直立人順著結冰的海洋,擴散到其他大陸。
  • 康有為的「人種改良計劃」有多瘋狂?若實現,我們或許成了白種人
    對人種的偏見和歧視,實際上是直到今天也依舊存在的問題,雖然在國外人種歧視問題更加嚴重敏感,但實際上,我國也存在著這個問題。而這個源頭就得從康有為說起。原本在古代,不存在人種歧視的,直到康有為提出了「白種人才是上等人」的觀點,膚色歧視的偏見也由此開始。
  • 世界三大人種,哪個顏值最高?看看中國古人怎麼說
    根據人類體質特徵的差異,全世界大致可分為三大人種,分別是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黃種人膚色較淺,鼻梁中等,頭髮黑直,主要分布在東亞和東南亞。 白種人膚色淺,鼻梁高,頭髮細軟,有白、金、紅、棕、黑五種色調,人口分布最為廣泛,起源於白人化的北非土著,後來經過長期的演化和定居,逐步擴散到西亞南亞歐美大洋洲地區。
  • 印度人明明長得很黑,為何卻不是黑種人,而是白種人呢?
    寫在前面:印度人長得那麼黑,為什麼卻屬於白種人,而不是黑種人?地球上的70億人口,主要可以分為4大人種:白色人種、黃色人種、黑色人種和棕色人種。這其中,白種人數量最多,佔人類總數的55%;其次是黃種人,大約佔人類總數的37%;其次是黑種人,大約佔人類總數的8%。
  • 世界三大人種哪種人最美,有喜歡黃種人和白種人,你喜歡哪種呢
    人類生活在世界的各個角落,每一個國家都能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人種,從最初的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三大人種開始,到現在的跨國婚姻各國男人女人的通婚,讓後代人有著不再單一的膚色和種族基因,這讓後來的混血基因的人更加的漂亮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