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思想 點燃激情 聚力擔當 女科學家論壇:女科技工作者將更加大...

2020-11-23 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2日訊 「在世界科技發展的進程中,從來不缺女性靚麗的身影,從兒時熟知的居裡夫人,到中國女性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女士,再到今年諾貝爾獎獲得者中的三位女性,還有馳援武漢的四萬多名醫護人員中,三分之二是女性這樣的事例,處處都彰顯著巾幗力量。」在11月9日,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主辦,並得到全國婦聯的大力支持的女科學家論壇上,全國婦聯兼職副主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書記曹淑敏的話語激發了人們對優秀女性的更多敬意。據悉,此次論壇由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承辦,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協辦,並得到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的支持。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獲悉,11月8日-9日,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在京舉辦。期間,由7個國家80餘位海內外優秀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參與論壇,圍繞「女科學家社會責任——構建和平、健康、美好的明天」展開對話,詮釋了女性科技力量,釋放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另一種驚豔。

  

  引領——共襄女科技工作者交流盛會 

  開幕式的致辭嘉賓站在宏觀的視角和歷史的高度談了女性科技工作者在推動科技發展進程中起到的積極作用,以及各自工作領域內促進女性科技工作者發展的做法和思考。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原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會長王志珍院士在論壇致辭中希望廣大女科技工作者消除隔閡,精誠合作,將構建更加美好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科技工作者的最高理想;全面提升女性科學家的領導力和影響力,自立自強,順勢而為,迎難而上,突破自我,挑戰自我,提升女科學家的個體領導力,群體影響力,為人類的進步輸出女性智慧。

  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處吳海鷹同志指出,全國婦聯將支持廣大女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創新驅動發展中勇攀高峰;大力選樹和宣傳好優秀女科技工作者,營造學習先進、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積極爭取政策,為女科技工作者有更好發展搭建平臺、提供服務。

  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束為強調,推動科技更好地服務經濟、服務社會、服務人類,是女科學家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科技共同體責無旁貸的使命。中國科協將一如既往地為女科學家、女企業家、女創投家開展國際跨界融合創新搭建平臺。

  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前任主席、澳大利亞技術與工程院院士 Marlene Kanga (馬琳·坎加 )女士專門送來了視頻致辭,並預祝論壇圓滿成功。

  點燃——思想的碰撞展現女性科技力量 

  圍繞女科學家社會責任——構建和平、健康、美好的明天」這一主題,論壇邀請了五位嘉賓作主旨報告,內容豐滿,與會嘉賓熱情高漲。 

  海軍軍醫大學國家肝癌科學中心主任,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王紅陽會長的報告題目是「弘揚科學家精神,應對醫學挑戰」,介紹了其從事的肝膽腫瘤領域診斷與治療的新策略和新方法。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科研中心實驗室和精密醫學研究所波蘭籍教授高霞從事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和內科學研究,她的報告從融入學術環境,開展學術合作的角度為女性科技工作者分享了寶貴經驗。

  中國工程院陳左寧副院長主要從事計算機體系結構和系統軟體研究,她報告的題目是「計算之美--助力IT女性工作者發展」,解答了IT女性工作者的職業困惑,並提出發展建議。

  大連理工大學土耳其籍教授Mahinur S. Akkaya從事分子生物學、遺傳學等領域研究,她充滿激情的分享了女科學家的群體性困惑,並展示了多個案例,使報告翔實生動。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喬傑院長曾作為北京大學國家醫療隊領導組組長馳援武漢,帶領團隊以女性醫務工作者的堅韌溫柔護佑了生命,她的報告題目是「女性力量與醫者擔當」,集中地展現了女性醫務工作者的家國情懷和仁心仁術,感人至深。

  聚力——女性科技工作者將大有可為 

  來自科研院所及高校、社會組織、跨國企業的6位中外女科學家代表在分論壇現場也圍繞相關主題展開了深入交流。

  

  中國歐盟商會副會長兼ENGIE中國執行長夏瀾(法)女士肯定了全球範圍內新能源領域女性領導者具有較高的活躍度;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研究員祝學軍院士則回顧了「航天精神」對自己的影響,並呼籲青年一代堅定理想信念;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蘇東林院士結合科研和教學談了人才培養過程中女性教育工作者的天然優勢和對女研究生培養要注重其綜合能力的提升;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協原副主席、書記處書程東紅女士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物理學會女物理工作委員會顧問吳令安女士則風趣幽默的介紹了全民科普的重要性;西安交通大學法學院哈薩克斯坦籍教授烏舒羅娃.索菲亞就保護女科技工作者權益提出了建議。

  論壇中,嘉賓普遍關注到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與會嘉賓對未來滿懷信心,並希望在工作中擁有更公平的壞境、更廣闊的平臺、更寬鬆的氛圍,女性科技工作者必將精誠合作、大有可為。論壇最後,海軍軍醫大學國家肝癌科學中心主任,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王紅陽會長作總結髮言。

(責任編輯:蘇蘭)

相關焦點

  • 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丨女科學家論壇在京舉行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原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會長王志珍院士在論壇致辭中希望廣大女科技工作者消除隔閡,精誠合作,將構建更加美好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科技工作者的最高理想;全面提升女性科學家的領導力和影響力,自立自強,順勢而為,迎難而上,突破自我,挑戰自我
  • 中國力學學會第二屆女科技工作者委員會第一次活動成功舉辦
    16日晚,中國力學學會第二屆女科技工作者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西北工業大學南山苑國際學術交流中心成功召開。會議由主任委員段慧玲教授主持。首先,中國力學學會副理事長、第一屆女科技工作者委員會主任委員、第二屆女科技工作者委員會榮譽主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鄭曉靜院士對第二屆委員會成立表示祝賀。
  • 快訊| 剛剛,國際青年女科學家論壇暨第十二屆中國女科學家論壇開幕
    10月19日上午,2020年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國際青年女科學家論壇暨第十二屆中國女科學家論壇在溫州開幕,100餘名國內外女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國際和國內有關組織和科技社團代表、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代表、企業家代表參加本次論壇。
  • 科技引領,開創未來 2020中國有色金屬學會青年科技論壇在南寧召開
    實現「科創中國」建設的目標需要廣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技界更加主動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服務國內產業鏈、創新鏈全球重構布局,服務科技成果轉化,突出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三是勇往直前,求真務實弘揚科學家精神。
  • 弘揚科學家精神,勇攀科技巔峰,致敬「2020最美科技工作者」!
    是科技,引領我們向未來探索;是科技,讓我們可以無限親近地擁抱這個世界。十八大以來,「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激勵著無數科技工作者。他們勇攀高峰、敢為人先,胸懷祖國、服務人民;他們追求真理、潛心研究,甘為人梯、集智攻關。他們在艱難的探索中開疆拓土,在時不我待的競爭中勇往直前,不斷向科技的廣度和深度進軍!
  • 物理學院@全校科教工作者:爭當時代引領者、科技...
    同時,他強調,要加強創新人才教育培養、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凝心聚力、團結一致,推動我校物理學科建設邁向新臺階。祝世寧表示,面向時代發展提出的新挑戰,基礎研究工作者要將壓力轉化為發展的動力,希望學校進一步優化科技資源配置,依靠改革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加強平臺建設,力推我校基礎研究和新工科發展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 張虹應邀出席國際青年女科學家論壇暨第十二屆中國女科學家論壇
    雲瀾灣董事長張虹應邀出席國際青年女科學家論壇暨第十二屆中國女科學家論壇! 10月19日,國際青年女科學家論壇暨第十二屆中國女科學家論壇在溫州召開,100餘名國內外女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有關組織和科技社團代表、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代表參加本次論壇。
  • 當女科學家遇到溫州女企業家,她們會碰撞出哪些火花?
    10月18日下午,由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溫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溫州市科學技術協會、溫州市婦女聯合會承辦的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女科學家進企業活動在溫舉行。女科學家一行首站來到中廣核俊爾(浙江)新材料有限公司,參觀中廣核俊爾(浙江)新材料有限公司文化展廳、全國婦聯執委工作站、環保實驗室並開展座談。
  •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向女科技工作者致敬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向女科技工作者致敬 2020-03-08 12: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當女科學家遇到溫州女企業家 她們會碰撞出哪些火花?
    10月18日下午,由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溫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溫州市科學技術協會、溫州市婦女聯合會承辦的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女科學家進企業活動在溫舉行。  女科學家一行首站來到中廣核俊爾(浙江)新材料有限公司,參觀中廣核俊爾(浙江)新材料有限公司文化展廳、全國婦聯執委工作站、環保實驗室並開展座談。
  • 合肥將設「合肥科學家日」,希望引領全社會形成熱愛科學氛圍_科技...
    合肥將設「合肥科學家日」,希望引領全社會形成熱愛科學氛圍 澎湃新聞記者 王心馨 綜合報導 2021-01-08 16:27 來源:澎湃新聞
  • 著名科學家的故事點燃青年學子激情
    以我國「地質學之父」李四光「愛國、求是、擔當、奉獻」的價值追求為靈魂和主線,選取「第四紀冰川科學依據的爭論、尋找鈾礦、石油會戰、地震預測預報」等李四光生平的典型事件,展現以李四光為代表的地質科技工作者為民族振興、國家富強、社會進步和人民幸福鞠躬盡瘁的崇高品格。  這樣「高大上」的話劇,能與現在90後、00後的大學生產生共鳴,打動他們嗎?在演出現場,大學生們的表現給出了答案。
  • 思想周刊薦讀 | 年終盤點,六位馬院院長和六位女評論員一起回眸...
    ——《聚焦技術推廣難題,聚力農業綠色發展》 沈其榮(南京農業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  長江是中華民族兩大「母親河」之一,也是中華文明發展的脊梁。長江江蘇段揚子江流域,產業、城鎮、人口相對密集,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精華。貫徹落實好總書記關於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最新指示精神,既要學深悟透,更要落實更具戰略性、創造性的關鍵舉措。
  • 浙江:首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論壇在舟山舉行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女科協常務副會長鄭曉靜表示,女科學家在科技進步中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青年女科學家處於創新黃金期,應該挖掘更大的發展潛力。由於歷史和社會等種種原因,我國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在職業生涯中體現出高開低走的態勢,這是值得引起重視和深思的現象。她希望女性在科技工作中能發揮出更大作用。
  • 胡彩萍獲首屆優秀女地質科技工作者獎
    新銳大眾記者日前從省地礦局獲悉,日前,中國地質學會首屆「優秀女地質科技工作者獎」評選結果揭曉,該局第一地質礦產勘查院新能源開發利用中心副主任、高級工程師胡彩萍從百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成為最終的10名獲獎者之一。
  • 傳遞「思想火把」的課堂更精彩
    寫下這個字後,郭續亮覺得還沒有表達出自己的激動心情,又在「燃」字下面添了一行字:「這堂課,講述的是中國數學家為民族擔當、為強國拼搏的奮鬥故事,就像潮水一般洶湧澎湃地撞進了我的胸懷,像熊熊烈火點燃了我的心。」然而,兩年前,郭續亮是思想政治理論課上出了名的「神遊族」,一上課就哈欠連連。
  • 2017中國(連雲港)國際醫藥技術大會:匯智醫藥科技創新 聚力健康...
    2017中國(連雲港)國際醫藥技術大會:匯智醫藥科技創新 聚力健康產業發展 原標題: 大會以「匯智醫藥科技創新、聚力健康產業發展」為主題,300餘位海內外知名院士、專家齊聚港城,共議醫藥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大計。  大會主要內容有開幕式、江蘇省原創化學藥創新中心揭牌儀式、院士專家報告會、院士專家建言獻策座談會、中歐生命科學論壇、中美生物醫藥論壇、國際醫藥科技創新成果產品展、項目路演與對接洽談、醫藥專家企業行等系列活動。
  • 追憶先賢報國志向,新時代科技工作者暢談科學家精神傳承
    他獻身祖國科技事業的執著精神和激情夢想,深深地感染著我,並引領我踏入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這個領域。」9月3日,在九三學社創建75周年座談會上,被稱為國際「量子鬼才」的陸朝陽深情回憶說。正是受前輩科學家愛國精神感染,他才堅定了從事科研的決心。
  • 弘揚科學家精神 | 追憶先賢報國志向,新時代科技工作者暢談科學家精神傳承
    他獻身祖國科技事業的執著精神和激情夢想,深深地感染著我,並引領我踏入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這個領域。」9月3日,在九三學社創建75周年座談會上,被稱為國際「量子鬼才」的陸朝陽深情回憶說。正是受前輩科學家愛國精神感染,他才堅定了從事科研的決心。
  • 9位女科學家獲2015年「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今年,中國女科學家的表現異常閃耀。既有屠呦呦科學家榮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也有更多默默無聞的女科學家在科技領域內取得越來越突出的成就。她們中既有碩果纍纍的知名科學家,也有異軍突起的「80後」新銳。 從宇宙空間的物理探索,到神經細胞的基礎研究,從量子計算、利用流星餘跡通訊,到情緒解碼以及癌症的攻克與治療——她們滿懷對科學的執著與信仰,依靠科學的力量讓世界更美。 據悉,本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評審委員會共由38位院士組成,中國科協榮譽委員、教育部原副部長韋鈺院士擔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