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將設「合肥科學家日」,希望引領全社會形成熱愛科學氛圍_科技...

2021-01-13 澎湃新聞

合肥將設「合肥科學家日」,希望引領全社會形成熱愛科學氛圍

澎湃新聞記者 王心馨 綜合報導

2021-01-08 16:27 來源:澎湃新聞

安徽省合肥市要為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設立「合肥科學家日」。

1月7日上午,合肥市長凌雲主持召開市政府第81次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實施意見》《合肥市國有(集體)資產租賃管理交易辦法》,討論「合肥科學家日」設立方案。

據《合肥日報》報導,會議指出,合肥是科教之城、創新高地,設立「合肥科學家日」具有重要意義。要落實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四個面向」,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勉勵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在科技自立自強上勇當開路先鋒。要讓科創與科普兩翼齊飛,「合肥科學家日」的參與者既要包括在肥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海內外科技人才,也要包括廣大青少年,激發青少年的科學興趣和創新思維,引領全社會形成崇尚科學、熱愛科學的良好氛圍。

關於合肥設立「合肥科學家日」的討論始於合肥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期間,其中有一位代表提出關於設立「合肥科學家日」的建議。

此前,合肥市科技局曾在回覆中表示,將結合合肥創新發展實際,向市政府研提設立「合肥科學家日」的具體方案。針對人大代表的建議,合肥市市科技局認為,設立「合肥科學家日」具有積極意義。

合肥是中國四大科教城市之一,一直以來對科學教育的投入非常巨大,同時也是我國重要的科學教研基地,境內有著中國科技大學、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多所知名院校,還有科大訊飛、京東方等多個高新技術產業。

公開數據顯示,在中國已經建成的22個國家大科學裝置中,合肥佔了6個,十三五規劃新建大科學裝置16個,合肥有2個。這樣合肥就一共有8個大科學裝置。

此外,合肥擁有四個國家實驗室,分別是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磁約束核聚變國家實驗室。擁有人工智慧中心,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合肥中心,超導核聚變中心,聯合微電子中心,智慧能源創新中心,國家大基因中心,離子醫學中心等一批中心與平臺。

實際上,除了合肥外,設立地方性節日在其他地方已經有成熟經驗可以借鑑。比如,例如,深圳將每年11月1日設為「人才日」;杭州將每年9月26日設為「工匠日」;蘇州將每年7月10日設為「科學家日」;寧波將每年穀雨設為「人才日」。

除了「合肥科學日」的討論外,在當天的會議上還強調了,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要完善智慧財產權嚴保護、大保護、同保護的體制機制,強化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安徽自貿區合肥片區智慧財產權保護,推動長三角智慧財產權一體化建設,加強宣傳引導,發揮智慧財產權在科技創新驅動發展中的作用,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為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範」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新聞報料:4009-20-4009

Content [contId='10707465', name='合肥將設「合肥科學家日」,希望引領全社會形成熱愛科學氛圍', status='0', createTime='Fri Jan 08 16:16:05 CST 2021', updateTime='Fri Jan 08 19:46:56 CST 2021', publishTime='Fri Jan 08 16:27:52 CST 2021', ]

相關焦點

  • 合肥在量子科技賽道上「加速跑」
    「九章」問世,折射的是合肥超前布局量子技術和量子產業的敏銳眼光和堅定信心。在其他城市還沒意識到量子產業的價值和前景時,合肥已經走在了前面。經過多年發展,我市量子信息基礎研究機構已形成「一院三平臺」體系。「一院」即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是我省科技創新「一號工程」。「三平臺」即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中科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
  • 合肥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2018年的「合肥創新」路徑圖已繪製:合肥將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力爭全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1%,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50戶以上,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10%以上,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技術合同交易額增長15%以上,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
  • 安徽合肥國家科學中心:培育
    ……作為全國第二個獲批建設的國家創新體系基礎平臺,安徽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聚焦前沿科技謀發展,將重大原創科研成果源源不斷的轉化為產業創新成果,成為驅動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源」。聚焦四大領域 成果加速湧現「繼140年來美國、德國科學家先後發現『霍爾效應』和『量子霍爾效應』後,中國科學家發現了『三維量子霍爾效應』。」今年5月9日,英國《自然》雜誌刊登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喬振華等學者的重大科研突破。今年以來,該校的重要科研成果不斷,有7篇尖端論文登上《科學》《自然》《細胞》三大國際頂級學術期刊正刊。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爭創人工智慧國家實驗室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20年4月26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慧研究院等集中簽約活動在中科大先研院舉行。人工智慧研究院與合肥高新區、安徽大學、安徽醫科大學籤約,將培育一批國際領先的人工智慧科技成果並產業化,同時爭創人工智慧國家實驗室。
  • ...見「微」知著 交叉引領——走進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
    此舉一舉解決了聘用、考核、研究生招生中的諸多癥結,將微尺度國家研究中心打造成為一個獨具優勢的學術特區,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在充足的人力支持下,2017年從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籌)更名時,微尺度國家研究中心研究部也從7個調整到11個,新增設的幾個研究部都是人才匯聚的方向。據統計,中國科大80%以上的國家獎和年度十大進展均來源於微尺度國家研究中心。
  • 科大訊飛:追星就追科學家!引領青少年保持對科學的熱愛和求知慾
    【新智元導讀】11月17日,「青少年對話2019未來科學大獎獲獎人」活動中,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杜蘭建議青少年,一定要為夢想和熱愛去學習,不要給自己設置局限,要全方位的發展,這對未來是有幫助的。而人工智慧可以幫助青少年發現自己熱愛,保持探索的求知慾。你覺得人工智慧對青少年有什麼幫助呢?
  • 合肥入選全球科研城市五十強 高定位建設國家科學中心
    在新的一年,合肥將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不斷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合肥篇章,為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從即日起,合肥晚報推出「合肥高質量發展在行動」專欄,展現合肥推動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改革攻堅、城市建設、民生福祉等方面的高質量發展。
  • 合肥科技創新「好戲連臺」 將打造全球最大的量子信息實驗室
    合肥高新發布今年,全市科技創新重點工程一線「好戲連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一批重大項目建設正全速推進。2020年6月,合肥高新區,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在建設崛起。作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工程和安徽科技創新「一號工程」,項目形如愛因斯坦提出的光量子假說公式「E=hv」,未來將承載中國首個「天地一體化」的量子實驗室。目前,一期項目主體工程已經全面封頂,科研樓等單體項目計劃於2020年底竣工。
  • 合肥,逐夢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科學中心
    聚焦四大領域,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提出,依託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相對集聚的區域,到2020年在全國初步建成若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2017年1月10日,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聯合批覆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合肥成為繼上海之後,國家正式批准建設的第二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大平臺——巨災科學中心揭牌!
    11月26日,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安徽研究院「新形勢下的國家能源、資源與城市安全風險研究」學術會議暨第三屆南豔湖公共安全論壇在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舉辦。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鄧向陽,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市委副書記、市長凌雲出席會議並致辭。
  • 合肥加快建設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
    報告中列為第一的是「聚焦前沿,科技創新躍升新高度」。2017年,我們應該怎麼做?報告中列為第一的是「推進創新發展,增強轉型升級動能」。創新,越來越重要。合肥的目標是,依託豐富的科教資源,全力打造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同時,將科教創新優勢更多地運用於本就頗具實力的工業製造,並帶動民間創業就業。
  • 安師大在合肥設校區
    安師大在合肥設校區 2021-01-07 16:28:54   來源:安青網     【摘要】 近日,網上流傳著安徽師範大學將建立合肥校區的說法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批 將聚焦四大科研領域
    新華社合肥1月11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安徽省發改委獲悉,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1月10日聯合批覆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該中心將建設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基礎平臺,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環境四大科研領域,開展多學科交叉和變革性技術研究。
  • 2017年中國十大科技新聞 「合肥元素」佔一半
    原標題:合肥智慧閃耀中國科技 2017年12月31日,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與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7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揭曉。令人驚喜的是,評選的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其中有五個發生在合肥,或者和合肥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合肥智慧閃耀中國科技。
  • 上半年合肥全社會用電量增長9.6% 達114.5億千瓦時
    上半年合肥全社會用電量增長9.6% 達114.5億千瓦時  安徽日報 時間:2015-07-08 05:30:18 作者:通訊員 許潔 記者 田婷   7月7日,
  • 合肥公布2020全社會用電量 京東方、紅四方、長鑫存儲是用電大戶
    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用電量是反映城市經濟運行的重要指標之一。
  • 合肥積極打造量子創新技術策源地
    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國唯一一家以量子計算機的研製、開發和應用為主營業務的初創型企業。圍繞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等領域,合肥舞動世界舞臺。  量子糾纏被愛因斯坦稱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科學家探究奧秘,越來越多的中國科學家投身其中。
  • 合肥鋰能科技有限公司鈦酸鋰電池一期項目投產典禮啟幕
    本次合肥鈦酸鋰電池一期項目總投資4000萬,合肥投產將實現日產10萬隻、武漢日產8萬隻,具備年產超過5000萬隻動力電池的生產能力。近年來,合肥市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引,以建設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打造「大湖名城,創新高地」為目標,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矚目成就,在全國範圍的影響力持續提升。
  • 合肥再迎利好消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再添「新成員」!
    7月以來,合肥發展的利好消息不斷,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再添「新成員」,地球和空間科學前沿研究中心正式開建;民營經濟發展獲兩個全省第一;全省最大特殊教育學校將於9月1日開學;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鳴鑼上市······2020年的合肥,即將迎來更好的發展!
  • 全國人大代表凌雲:合肥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依託合肥地區大科學裝置集群,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環境四大領域,建設國際一流水平、面向國內外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科學中心不僅將產生變革性技術,催生戰略性新興產業,還將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基礎平臺、創新驅動的先行區。「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正式獲批,對合肥創新發展,又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迎來了一個黃金歷史機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