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寸草不生的惡地,發現世界上最多最完整的恐龍化石,太神奇

2021-01-07 悅微小魚

從加拿大艾伯塔卡爾加裡驅車往東,不到兩小時就可以抵達Drumheller德蘭赫勒。

對,我就是到這裡來看世界上最大的恐龍的。

這個高大的模型是霸王龍實際大小的 4.5 倍,它是德蘭赫勒 (Drumheller) 遊客信息中心的標誌;從這裡開始就要走進加拿大的惡地探索恐龍的足跡,當然皇家泰瑞爾古生物博物館 (Royal Tyrrell Museum) 是了解這些白堊紀大型動物的開始。

皇家泰瑞爾博物館是加拿大唯一致力於古生物研究的博物館,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恐龍博物館之一。館中的化石藏品達十五萬件,其中的恐龍展陳列了40多具完整的恐龍骨架,其規模在全世界首屈一指。

這裡的藏品包含已發掘史前標本中最棒的部分標本,其中之一是一副保存完好的結節龍骨架,看上去更像是雕塑藝術品,而不像是化石。

走出博物館,不費力就到達「化石勘探者步道 (Trail of the Fossil Hunters)」,在這像極了雅丹地貌的惡地裡穿梭時空,探索奇妙又古老的巖層和化石層。睜大眼睛,你或許就會與恐龍或者其他白堊紀生物的化石不期而遇。

我喜歡走在博物館外面那些秋色裡,一邊擁著繽紛落葉,一邊想像著遠古時候「侏羅紀公園」的模樣。

彩色的小房子裡,小貓咪才是這個小鎮真正的主人。

Wayne是距離艾伯塔Drumheller15分鐘車程的小地方,紅鹿河蜿蜒著無盡的秋色,這個在20世紀初因為煤礦開採紅極一時的小鎮,從1957年停止採煤便開始沒落。

小鎮入口處,有塊實時更新的人口數據牌,人口從當時的2000多銳減至今天的31人,令人唏噓。

韋恩的The Last Chance Saloon酒吧餐廳人氣頗高,牛仔遺風、牆上的彈孔、天花板上的鈔票,老闆女兒整條手臂的玫瑰刺青,鮮花車輪與牛頭,見證著一切榮耀與死亡。

在這裡用餐的、喝酒的、懷舊的,擁著複雜的心情,仿佛試圖重現當時的輝煌。

Drumheller德蘭赫勒tips:

1. 皇家泰瑞爾博物館地址:Midland Provincial Park | P.O. Box 7500, Drumheller, Alberta T0J 0Y0, Canada

票價有多種分類,成人一天19加幣,65歲以上長者一天14加幣,7-17歲孩子一天10加幣,6歲及以下免費,家庭套票48元。

開放時間:星期二 - 星期日 上午10點00分 - 下午5點00分

2. Wayne一定要去,而且要在入口處的人口數據牌那裡打卡拍照。The Last Chance Saloon我一直沒找到地址,但是如果你到了Dromheller, 在google地圖上輸入餐廳名字就能導航了。

相關焦點

  • 這片曾是恐龍統治的惡地,現在卻是孩子們肆意奔跑的樂園
    最不可思議的是,離卡爾加裡不遠的德蘭赫勒是一片遼闊的惡地,在幾千萬年前,那可是恐龍統治的星球!一萬年前,這些地方受到冰雪融化撤退、侵蝕,從而形成現在這樣充滿戲劇性與神奇的惡地地形。如今,這裡因發現恐龍化石而名揚世界。在這裡的恐龍骨層中發現的恐龍種類簡直令人難以置信,高達40種之多,在骨層中取得的標本超過300個。
  • 北海道發現日本最完整恐龍化石
    在中生代的白堊紀時期,日本卻與大陸相連,許多恐龍遷徙並且生活在這裡。在北海道,古生物學家發現了日本最完整的恐龍化石,它被命名為神威龍。北海道龍骨北海道位於日本本州島以北,這裡是日本最重要的恐龍及古生物化石產地之一。
  • 旅行 | 白堊紀的時光,一段惡地探索之旅
    🇨🇦 Canadian Badlands | 加拿大惡地 在7500萬年前,加拿大惡地曾經是一處亞熱帶天堂,那裡布滿了挺拔的棕櫚樹、巨大的蕨類植物、高聳的紅山,而這裡的霸主是曾支配著全球陸地生態系統的恐龍。
  • 世界最霸氣的博物館,裡面全是珍貴的恐龍化石和遺址,就在中國
    恐龍是出現在中生代時期的一種爬行動物,它在當時就是食物鏈的頂端,地球的霸主。恐龍的種類相當多,不同的種類體型和習性差得很遠,有無肉不歡的霸王龍,也有隻愛吃素的板龍,但是這種統治了地球的動物卻突然之間消失了,留給人們的只有化石。
  • 到此一遊|這裡發現暴龍屬新物種化石,還有化石挖掘體驗
    地點:艾伯塔省立恐龍公園亮點:恐龍化石前不久,古生物學愛好者約翰·德·格魯特在艾伯塔省海斯附近徒步時,發現了暴龍屬新物種化石,這一全新的暴龍物種被研究人員命名為塔納託龍。據說,塔納託龍是北美已發現最古老的暴龍屬物種之一,距今約有7950萬年歷史,比其近親雷克斯暴龍還早出現約250萬年。這種暴龍體長八至九米,成年後重約兩噸。此次塔納託龍的發現,標誌著50年來加拿大首次發現新的暴龍物種,上一次的發現還是1970年的達斯普雷託龍。要知道,艾伯塔省有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化石。
  • 中國是發現恐龍最多的國家,「巨型汝陽龍」竟是世界最大恐龍化石
    河南省汝陽縣劉店鄉有座「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這裡發現的生活於晚白堊紀早期(距今約1億年至8500萬年間)的汝陽恐龍動物群,是中國乃至世界晚白堊紀早期的一個重要恐龍物證,它的發現填補了我國晚白堊紀早期恐龍研究上的空白,對研究大型蜥腳類和結節類恐龍的分布、遷徙、演化以及揭示恐龍生活習性、生存環境和最終的突然滅絕等具有重大價值
  • 河南發現最小恐龍化石 這個黑鍋背的冤
    你見過世界上最小的竊蛋龍嗎?發掘於洛陽欒川縣的它,全身骨架長只有60釐米,因為「袖珍」,所以才收穫了「迷你豫龍」的美名,並得到世界的公認。那麼,這個萌萌噠的「小傢伙」到底是如何被發現的呢?關於竊蛋龍又有哪些好玩兒的故事?
  • 中國發現神奇恐龍,化石保持睡覺姿勢!
    中國發現神奇恐龍,化石保持睡覺姿勢!距今1.23億年前的早白堊世時期,兩隻小恐龍正在地下的洞穴中休息。突然間,地動山搖,洞穴瞬間塌方,小恐龍還沒有來得及逃出去就被活埋。它們並不知道,自己的屍骨會變成化石,並且被人類發現,成為2020年被命名的中國新恐龍。
  • 朋友圈傳鄖陽區挖出超完整恐龍化石!還有現場視頻?真相來了
    天吶!所以說,「鄖陽區發現完整恐龍化石」是謠言!!希望廣大網民自覺做到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雖說這次的「大發現」是假的但十堰鄖陽區真真是挖掘出了很多恐龍化石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1995年,在鄖陽區柳陂鎮青龍山一帶發現的恐龍蛋化石群,經考證是迄今世界上分布最集中、種類最全、數量最多、層位最多的珍貴地質遺蹟資源,尤其是「龍蛋共生」的特點,極具典型性和獨特性,有著重要的科研
  • 河南發現全球最小恐龍化石 僅長60釐米
    幾天前,在河南省地質博物館恐龍展廳,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古生物研究室主任賈松海指著一塊「沉睡」在展櫃裡,異常完整的恐龍化石激動地說:「這就是世界上最小的竊蛋龍,在洛陽欒川秋扒鄉蒿坪村發掘,幾乎是一塊都沒缺少。」  身為這個恐龍化石的發現者,2007年3月24日,是賈松海終生難忘的日子。
  • 加拿大12歲男孩發現罕見恐龍化石
    【新華社微特稿】加拿大男孩內森·赫魯什金年僅12歲,但已發現一具罕見恐龍骨架化石。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赫魯什金髮現的恐龍化石15日完全出土,為生活在6900萬年前的鴨嘴龍化石。赫魯什金先前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巴德蘭茲自然保護區找到過一些化石碎片。
  • 泰國發現最完整食肉恐龍化石,我們看後笑啦!
    泰國發現最完整食肉恐龍化石,我們看後笑啦!我們對泰國的印象往往是旅遊、佛教以及人妖,其實在億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泰國生存著許多種類的恐龍,最近古生物學家就命名了一種在泰國發現的食肉動物,它是目前東南亞發現的最完整的大型食肉恐龍化石!
  • 盤點世界各地奇異的恐龍化石
    恐龍「嬰兒」胚胎20世紀20年代,在怒火危崖發現的這一恐龍蛋化石在當時震驚世界,這裡面有完整的恐龍胚胎。恐龍蛋世界上,有超過200處地方出土過恐龍蛋化石。一個特大型的獸腳類恐龍糞便化石這是食肉恐龍化石糞便。標本被發現於加拿大西南薩斯喀徹溫省。長為15釐米(約6英寸)。
  • 中國科學家在遼寧發現世界上最早的帶毛恐龍化石
    新華社瀋陽9月25日電(記者 陳夢陽)中國科學家日前在遼寧省建昌縣玲瓏塔地區發現了距今約1.6億年的帶毛恐龍化石,這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帶毛恐龍化石,是鳥類起源研究一個新的、國際性的重大突破。
  • 廣東發現大量白堊紀時期恐龍化石 恐龍為何偏愛這裡?
    為什麼當時的廣東會成為恐龍最愛的安家之地呢?原來,白堊紀中晚期氣候普遍高溫、乾旱,隨恐龍化石一道出土的紅砂巖就是佐證之一。「高溫下,鐵發生化學反應會變成紅色。」佛山地質局總工程師劉建雄說。然而也有例外。劉建雄向記者展示的一份廣東省白堊紀古近紀盆地分布略圖顯示,廣東地區除了高山之外,還有眾多的盆地。
  • 歐洲發現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恐龍骨骼化石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近日在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州一處採石場的石灰巖下發現了一具足有1.35億年之久的「Sciurumimus 」幼崽恐龍骨骼化石,據分析發現,該恐龍不僅擁有著一條鬆軟的尾巴,還長著帶體毛的「毛茸茸」皮膚,屬於棘龍超科。
  • 恐龍家族發現新屬種——晉地甲龍
    在古生物學研究領域,恐龍化石一直是研究的熱點和重點。山西地質博物館日前召開的古生物研究成果發布會上,「左雲晉地甲龍」化石、「擇義王氏鱷」化石和鋸齒龍類化石三項古生物研究成果首次公開亮相。目前發現的最完整的鋸齒龍類頭骨。
  • 中國發現極為罕見的恐龍新品種,其生存於上億年前,人稱「神奇靈武...
    眾所周知,恐龍早已滅絕,但是出於對遠古生物的好奇,人們一直沒有停止對恐龍化石的研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恐龍化石被發現,給人們的探索之旅提供了詳實的研究數據。最近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來自中國中侏羅世早期(1.74億年前)的梁龍類新屬種的恐龍化石,並將其命名為「神奇靈武龍」,這一品種的出現,使人們得以更深入地了解恐龍體系和分布情況。作為梁龍類新屬種的一員,神奇靈武龍在亞洲地區的化石,將影響早期提出的「亞洲隔離說」。
  • 農民發現恐龍頭骨化石 系北美最古老的暴龍物種
    據CNN2月10日報導,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南部發現了恐龍頭骨碎片的化石,屬於北美最古老的暴龍物種之一。新發現的恐龍,拉丁名為Thanatotheristes degrootorum,其名字主要由兩部分構成,前半部分取自希臘死亡之神塔納託斯(Thanatos),第二部分則是為了紀念德格魯特發現了這塊化石。它大約有7950萬年歷史,是50年來加拿大首次發現的新暴龍,也是北美發現的最古老的暴龍物種之一,比他的近親霸王龍早250萬年。
  • 我省學者認為世界上最大最完整蛇頸龍化石在中國
    浙江日報8月18日訊 今天,筆者從浙江自然博物館獲悉,該館研究員趙麗君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博士李淳等,在中國地質學會主辦的《地質學報》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ACA》)2008年第2期上發表論文稱,在我國雲南東北部中三疊世晚期地層中發現了長4.2米的早期蛇頸龍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