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學者擬在南極捕捉反粒子證實反物質天體存在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日美學者擬在南極捕捉反粒子證實反物質天體存在
2004年01月13日 11:27

  中新網1月13日電 香港大公報的綜合消息說,一支由日美兩國科學家共同組成的研究小組近日宣布,將從二○○四年開始在南極上空放飛高空氣球,以捕捉從未知天體飛來的反粒子,尋找反物質天體存在的證據。

  據《日本經濟新聞》星期一報導,研究小組由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東京大學、神戶大學、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美國太空總署等六家機構的科研人員組成。他們的目標是觀測低能反質子和反氦原子核。

  日美科學家此前曾在受地球磁場和大氣影響較小的加拿大用氣球進行觀測,但必須當天回收氣球。而在南極上空,氣球則可持續飛行兩周,使觀測數據大幅增加。

  物理學一般理論認為,宇宙由正粒子構成,但也有科學家提出宇宙中存在由反粒子構成的反星系以及微小黑洞群的理論。從二○○四年開始的數年之內是太陽活動的極小期,也是探索未知天體的最佳時期。如果找到其存在證據,對宇宙理論和基本粒子物理都將產生重大影響。

  人們從實驗測量和理論分析中得知,粒子世界具有對稱性,所有的粒子都有反粒子。反粒子與粒子在質量等方面相同,但電荷、磁場等特性截然相反。由反粒子組成的物質就是反物質,反質子和反氦原子核分別是質子和氦原子核的反粒子。

  英國物理學家霍金認為,如果存在比原子核還小的微小黑洞的話,它在衰亡時會放出低能反質子,如果存在反星系的話,則會放出反氦原子核。因此,觀測宇宙射線中的反質子和反氦原子核,可以為反物質天體的存在提供證據。

  自一九九三年以來,日美研究小組曾在加拿大用氣球進行觀測,該地區受地球磁場和大氣影響小。但為了不讓氣球飛跑,必須當天回收。而在南極上空,氣球可持續飛行兩周,觀測數據能大幅度增加。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相關焦點

  • 宇宙空間深處可能存在一個與正物質世界完全相反的反物質世界嗎?
    ,射出了高能質子,再用這高能質子轟擊銅靶,產生了帶負電的反質子,1956年又發現了磁極極性與普通中子相反的反中子,以後又發現以順時針方向自旋的反中微子;20世紀60年代前後,科學家又相繼發現一系列反超子;1979年,美國科學家在35 000米高空捕捉到28個反質子,稍後,又在外層空間發現反物質流;在此後進行的一系列實驗中,發現除了光子等少數粒子的反粒子是其本身外,所有粒子都有反粒子;最近幾年人們合成了第一個反原
  • 人死後,靈魂是不是去往了反物質世界?
    有網友問,「人死後,靈魂是不是到了反物質世界?」1927年,青年物理學家狄拉克預言了正電子的存在,正電子就是帶正電的電子,它只不過是與我們平常看到的帶負電的電子所帶的電荷符號相反而已,就是負電電子的鏡像,也就是說除了電性相反,其它物理性質相同。
  • 關於反物質的十件事:人體也會釋放反物質
    比如,正電子(電子的反物質)和一個反質子可以構成一個反氫原子。除此之外,反物質還有很多令我們驚嘆的特徵,美國費米國家實驗室和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SLAC)聯合創辦的《對稱》雜誌網站,列出了我們可能不知道的關於反物質的十件事。1928年,狄拉克預言了電子的反粒子——正電子的存在。
  • 關於反物質的十件事:人體也會釋放反物質—新聞—科學網
    星際迷航》中的反物質星艦「企業號」 中微子或是自己的反粒子 研究反物質被認為是揭開宇宙起源之謎的重要途徑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 反物質火箭假想圖 本報記者 劉 霞 綜合外電 除了我們常見的物質外,宇宙中還存在著反物質。
  • 反物質和暗物質,為什麼被科學家稱為物理界的「烏雲」
    它的主要目標是精確測量高能宇宙線的能譜,尋找反物質以及暗物質,測定宇宙射線中各種元素和同位素的含量,研究在飛往外星球過程中宇宙空間輻射對人體的影響,研究γ射線物理以及捕捉新的奇異物理現象。按目前公認的假設,大爆炸會產生質量相同、電性相反的兩種物質,有人認為反物質大量存在,只存在於遙遠的反物質宇宙中。有無反物質在地球上沒法找到答案,因為反物質一旦進入大氣層就「湮滅」了,只有到宇宙中研究,才能搞清反物質的真相。 如果反物質世界距我們並不遙遠,那裡生成的反質子和反氦原子核就會以宇宙線的形式,往來於星河系,其中極微量的反粒子也許會來到地球。
  • 追蹤反物質發現史,反物質究竟是什麼?以及反世界存在的可能性
    數學解和物理解的關係反物質預言與發現的科學史反物質粒子的性質如果粒子和反粒子彼此靠近會發生什麼?反物質世界存在的可能性結論——反物質能否被我們利用?正負數學解和物理解物理和數學是很好的朋友。物理依賴於數學來表達物理定律,而數學依賴於物理的大部分內容。
  • 物質和反物質的區別:反物質具有相反電荷
    北京時間9月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此前不管科學家進行怎樣的測試,反物質的行為就像普通物質一樣。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物理學家試圖找到物質和反物質之間的區別,令人感到困惑的是,反物質也是一種物質,但它具有相反電荷和其它差異性特徵,它們就像一個「雙面惡魔」。   然而令科學家不解的是宇宙中為什麼會物質多於反物質?其原因並不清楚。
  • 到底什麼是反物質?為什麼要研究反物質?
    因為,反物質具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當它和物質結合時,會相互湮滅抵消,並產生巨大能量(光子)。另一方面,物理定律表明,宇宙大爆炸產生的巨大能量應該創造了等量的物質和反物質。而問題就出現在這裡——按理說,等量的物質和反物質相遇,就會「同歸於盡」。可是大爆炸之後的138億年,宇宙仍然充滿各種天體,所有這些天體都是由物質組成的。既然物質都還在,那麼反物質都去哪裡了?
  • 反物質究竟是什麼?在「事件視界」之外的存在不只有物質
    科學實驗中,用雷射去轟擊強磁場,會產生出粒子與反粒子。在太空中,會有大量的光「轟擊」具有巨型磁場的黑洞,同時產生出物質與反物質。奇怪的是,反粒子轉瞬即逝,人們看不到或捕捉不到反物質。反物質去哪兒了?這在物理學界還是一個謎。
  • 存在神秘的反物質宇宙嗎?
    可你如果進入了神秘的反物質世界,這種現象就不足為怪了。在反物質世界裡,這種反物質是由電荷性質和自旋取向相反的各種粒子所組成的,你推它向東它卻往西,一切都與我們熟悉的物質世界背道而馳。反物質是正物質的鏡像人們對神秘的反物質世界的嚮往首先在科幻作品中體現了出來。
  • 如果大規模發現反物質,星際旅行將被實現
    我們周圍的宏觀物質主要由重子數為正的質子和中子所組成。因此,這樣的物質被稱為正物質,由他們的反粒子組成的物質相應地叫反物質。從粒子物理的角度講,正粒子和反粒子的性質幾乎完全對稱,那麼為什麼自然界有大量的正物質,而卻幾乎沒有反物質呢?這正是我們要討論的問題。二.是由誰提出的,反物質哪裡去了?剛才說到,有正就有負;有反就有正。那麼與之形成之初的反物質哪裡去了?
  • 並非所有粒子和反粒子都是物質或反物質
    反中子的性質與我們前面提到的中子非常相似,但有一些主要區別:它是電中性的,沒有淨電荷,它由三個反夸克組成:兩個反下夸克(每個帶+電荷)和一個反上夸克(帶-電荷),它包含約939 MeV的能量,全部以其靜止質量的形式存在。從物質到反物質,我們所做的一切就是用反粒子對應物替換所有正在使用的粒子。它們的質量保持不變,其成分(「反」部分除外)保持不變,但是所有物體的電荷都發生了變化。
  • 打破物質與反物質的鏡像對稱性:輕子或存在對稱性破缺
    人們長期認為在由反物質構成的鏡像世界中,反粒子應該具有與粒子相同的行為,但從1960年代開始人們發現夸克和反夸克打破了這種粒子與反粒子間的鏡像對稱性[1,2]。在《自然》雜誌中,T2K協作項目報告了可能在輕子中存在這種對稱性破缺[3]。
  • 反物質研究或可解開萬物存在之謎?
    在宇宙誕生之初產生了等量的物質和反物質,理論上,每個粒子都存在一個只有電荷相反,其它性質幾乎完全相同的反物質。而物質和反物質無法在一個物理空間共存,因為二者相遇會發生湮滅,然後以光子的形式釋放能量。尋找反物質1928年,保羅·狄拉克預言了反粒子的存在。4年後,卡爾·安德森首先發現了電子的反粒子——正電子,證實了狄拉克的預言。反物質聽起來似乎很罕見,其實在香蕉中就可以發現正電子的身影。
  • 反物質是什麼?500克釋放能量超史上最大氫彈
    反物質是正常物質的反狀態。當正反物質相遇時,雙方就會相互湮滅抵消,發生爆炸並產生巨大能量。正電子、負質子都是反粒子,它們跟通常所說的電子、質子相比較,電量相等但電性相反。科學家設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構成的物質,也就是反物質。
  • 反物質是什麼?500克釋放能量超史上最大氫彈
    反物質是正常物質的反狀態。當正反物質相遇時,雙方就會相互湮滅抵消,發生爆炸並產生巨大能量。正電子、負質子都是反粒子,它們跟通常所說的電子、質子相比較,電量相等但電性相反。科學家設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構成的物質,也就是反物質。電子和反電子的質量相同,但有相反的電荷。質子與反質子也是這樣。
  • 關於反物質你可能想要知道的10件事
    在《天使與魔鬼》中,壞人們就試圖用反物質炸彈摧毀梵蒂岡,湯姆漢克斯扮演的蘭登教授帥氣的阻止了這個陰謀。《星際迷航》裡,企業號宇宙飛船的燃料正是反物質,利用正反物質的湮滅作為動力實現光速飛行。但反物質並不僅存在於科幻中。在現實中,反粒子和它的對應例子幾乎完全相同,除了他們帶有相反電荷和自旋。當物質和反物質相遇時,它們會瞬間湮滅釋放出能量。
  • 美國航天局最新數據證實宇宙存在過量反物質
    今日視點  據美國《科學》雜誌在線版近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費米伽馬射線天文望遠鏡以最新數據證實了宇宙存在著過量的反物質。本次結果是在2008年PAMELA(反物質探測和輕核天體物理載荷)衛星捕捉的一次非同尋常的反物質信號的基礎上完成的。天文學家評價稱,其不啻為一項物理學領域的重要發現,亦是天文觀測的一大壯舉。
  • 為什麼看不到反物質,它真的存在嗎?物理性質與正常物質相反嗎?
    反物質的微觀世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隨意拿現有物質過來試驗觀察,但我們卻沒有大量的穩定的反物質。如果有的話,我們就可以利用反原子構建成反分子和反宏觀物體,並測試它是如何與其他反物質相互作用的。對於研究反物質的物理學家和材料科學家來說,這仍然是一個夢想。事實上,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從理論與計算中獲得。
  • 反地球,如果存在的話,是否存在反人類,另一個一模一樣的你?
    奇妙的是,以後又陸續發現了一些粒子,而所有的粒子,都有相應的反粒子!例如:電子的反粒子叫正電子,質子的反粒子叫反質子等等。既然所有的物質都有反物質,那麼這樣推論下去,地球也就應該有反地球!粒子和反粒子是一對很奇妙的傢伙,它們有許多相同的地方,例如:質量相同,壽命也相同,等等。但因為他們是一對正反粒子,因此有許多完全相反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