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成長詞典已上線1377/10000詞條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516天
事情的起因,來自一條關於散裝衛生巾的討論:
圖上顯示,這包有100片的衛生巾售價21.99元,於是有人提問:這麼便宜的三無產品能用嗎,怎麼可以亂買?
買過的人回覆:「生活難」「我有難處」。
寥寥三四字,道盡無奈與辛酸。
也因此引起了網友們對月經貧困的討論。
月經貧困,就是指買不起衛生用品。
有數據顯示,在印度城市,43%-48%的女孩會使用可重複利用的布作為衛生巾;即使在發達國家這也是一個嚴峻的問題,在英國每年有超過13.7萬名女孩「因為買不起衛生用品而輟學」。
但仍有人質疑月經貧困的真實性。
甚至還有人說,5塊錢的都活不起?那就別活了。
網友質問他:「今天是買不起衛生巾的人就別活了,明天就會是吃不起肉的人就別過了,後天就是買不起房的人別活了。我想請問這位,以你的經濟能力,你以為你能比其他人多活幾天?」
何不食肉糜啊。現如今人們都喜歡用奶茶作為標準,去衡量一切消費,但這件事根本就不是願不願意買的事情,而是根本買不起。
有些人吃都吃不飽,哪還有餘錢買其他東西?
「世界很殘忍,殘忍的是,我們對世界的殘忍常常一無所知。」
有些人就是困在自己的小小世界裡,以為身邊即世界,足夠幸運,也足夠無知且冷血。
正如博主有鹽電影所言:
以自己個人有限的經驗就否定世間苦難的存在,試圖捂住援助和求助的聲音,就是殘忍,是惡意。
01
關於生活
何似:人們的悲喜並不相通,但起碼要做到在面對他人的喜怒哀樂時,即使無法感同身受,但也不去冷嘲熱諷。
何似:即使有時候會失望,但也永遠存有一絲希望活在這個世界上。
何似: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02
關於成長
何似:正如精讀君的終身成長詞典詞條《988:法律規則》裡提到的: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道德評價與法律規則之間有差異,道德水平有高有低,只能提倡上限,法律規則保障的是下限,也就是底線。即使你無法做個品德高尚的人,但也要守住做人最後的底線。
何似:不一樣的聲音就是不一樣的思考,就像盲人摸象,每個人最先看到的角度都會有些不同,求同存異才能保證儘可能全面、更接近事實的判斷,而不是一味地剷除異己,捂住別人的嘴巴,自認為世界清靜。
何似:人生的這三次成長都伴隨著巨大的心理反差和情感激蕩。在經歷了巨大的失落和痛苦之後,一個人才會變得堅韌、堅強,心智才會更加成熟,才能正確認識自己和世界,生命才會獲得成長。
正如哲學家尼採說過,痛是人生必需的營養,在痛的苦水中浸泡過,你才真正具有抗擊磨難和挫折的能力。
03
自我反思
何似:德克薩斯的一場龍捲風,看似毫無預兆,但其實當一隻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的時候,就早已註定。一切結果,都有緣由。不要小看任何一件事的影響力,學會防微杜漸,也要明白厚積才能薄發。
何似:不要告訴自己不可以、不行,用積極的心態去看待事情的發展,去行動、去嘗試,去化解自己的不安。
何似:這有些類似於吸引力法則,當思想集中在某一領域的時候,跟這個領域相關的人、事、物就會被它吸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