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子魚
01.
老話講:家有一老, 如有一寶。家裡有老人,那是一家人的主心骨,每到節假日,兒孫滿堂其樂融融,這才是天倫之樂。
可現實社會裡,不一定都是這樣的,有的老人年齡大了,如果身體出現問題,自己不能自理了,兒女再不孝順,那真的是晚景悽涼了。
這個國慶節回老家,鄰居的王大爺都80多歲了,老伴前幾年就過世了,自己一個人住在老房子裡,鄰居是自己的大兒子。
大兒子是個包工頭兒,前幾年房地產行業生意好的光景,沒少掙錢,在老房子旁邊蓋了五間大瓦房,富麗堂皇的架勢,那個老房子看起來就跟個窩棚差不多了。
其他三個兒子也住在村子裡,也都有自己的掙錢渠道,給老人花錢也挺大方,沒有誰攀比。
老人也很要強,不想給兒子添麻煩,身體也還行,自己也能做點簡單的飯菜吃,誰家也不去。
02.
半個月以前,老人不小心摔了一跤,年齡大了骨質疏鬆,就爬不起炕了,這下可把幾個兒子愁壞了。
四個兒子每天輪班伺候,吃飯餵藥,接屎接尿,翻身按摩,沒堅持幾天就扛不住了。
他們也都拖家帶口,自己還有一攤子事兒,遇上老父親病了,於情於理都要盡孝道,可時間一長,問題都出來了。
就像那句老話說的:久病床前無孝子,病人時間長了,自己熬不住,對兒女來說,也是一種煎熬,一種考驗。
大兒子每天耷拉著臉,不是摔盆子就是摔勺子,那幾個兒子都差不多的情況,也是叫苦連天,老人心裡明鏡似的,自己暗地裡流眼淚。
身體沒毛病時,兒子們對自己挺好的,可誰能保證自己不生病呢?
老人時不時在心裡對老伴說:老婆子,還是你有福啊,走在我前頭了,我現在還不如去找你了。
03.
人生到了後半場,真的不容易,孤獨寂寞,身體有病,兒女不在身邊,這些都是很要命的問題。
如果健康方面沒有保證,就算有錢又能怎樣,還不是要遭罪,有兒女又能怎樣,他們都有自己的生活要打理,顧了這頭,顧不了那頭。
好多孤寡老人訂閱一份報紙雜誌,不是為了閱讀時事政治,而是和投遞員約好,如果敲門沒人回應,那就是自己已經沒有了開門的能力了。
一個人無論多大年齡,健康都是第一要素,愛護好自己,是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
可有的時候,隨著年齡增長,身體自然走下坡路了,有些疾病就會找上門來,防不勝防,比如有些老人不知不覺中,自說自話,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這是阿爾茲海默症的前兆。
家裡有這樣一個病人,絕對是個挑戰,要學會安撫情緒,還要時時刻刻防止病人離家出走,對他們來說,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那是太簡單不過了,可後果怎樣就不管了,那些不歸他們管了。
04.
子女們最害怕的也是這樣的事情,簡直就一場心理摧殘,可不管怎樣,那是自己的父母啊。
可總有一天,這種關係,隨著父母離去,也只剩下一紙證明,感情也隨著時間流逝,漸行漸遠漸無書了。
而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們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彼此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看不見為止。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有歸途。
對父母好一些,這一世是親人,就算有多少恩怨,下一世都不會再見面了,好好珍惜吧。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別給自己留下這個無法彌補的這個遺憾。
THE END 圖片來自網絡
作者簡介:顧子魚,自由撰稿人,溫暖的人寫溫暖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