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女兒以往病沒發作時的照片
如今,老人坐在女兒床邊,一口一口給她餵飯吃 河南商報記者 唐韜/攝
51年前,宋培華嫁給老趙時,婆婆正患著一種叫「舞蹈病」的罕見病,她伺候著患病的婆婆直至送終。
18年後,人到中年的丈夫老趙也患上了同樣的病,離開了她。隨後,她的小女兒、二兒子和大兒子也相繼患上了舞蹈病。
如今,75歲的她一個人照顧著三個患病的兒女,她說她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多活幾年,她的孩子們離不開她……
母親
七旬老人獨自照顧罕見病女兒
「這都是命啊!」說這話時,家住鄭州的75歲老人宋培華正在給躺在床上的女兒趙玲餵著午飯。
在床上,42歲的趙玲蜷縮成一團,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她的身高現在已經不到1.2米,體重也只剩下七十來斤;而16年前,她還是一個身高1.66米的漂亮女孩兒。
這一切都是因為一場怪病,趙玲26歲那一年,患上了一種名叫「舞蹈病」的怪病,開始的時候是毫無意識地手臂亂動,行走起來也搖搖晃晃的,漸漸地趙玲開始不能站立,只能躺在床上,而身體也逐漸萎縮。
家庭
一家三代患上同樣的怪病
說起這個病,宋培華老人並不陌生,1962年,當她剛嫁入趙家時,婆婆就因這個病而臥床不起,最終不治身亡。
1980年,在鄭州大學工作的丈夫老趙出現了手指抖動的現象,經診治,老趙患的也是「舞蹈病」,儘管跑遍了全國各地的著名醫院,但是夫婦倆都被告知這個病屬於不治之症。10年後,丈夫因發燒、敗血症等多種併發症離世。
此後,宋培華老人的女兒、二兒子、大兒子也相繼患上了這種家族遺傳病。
如今,照顧三個患病的兒女全壓在宋培華老人一個人身上。
「當初如果知道老趙家有這個遺傳病,我還會和他結婚,但不會生育這幾個孩子。」老人一直覺得是自己對不住孩子們,儘管每天都得照料他們,但老人從沒有抱怨過什麼。
感動
一個老人撐起一個家
三個孩子中,因為女兒趙玲發病時間最早,因此病情也最重,如今她只能躺在床上,毫無生活自理能力,連說話都說不出來。
每天老人都會給女兒洗臉、餵飯、換尿布,每周洗一次澡,儘管女兒經常大小便失禁,但是房間裡聞不到一絲異味。
在另一個房間,二兒子在床上躺著,跟女兒比起來,這個兒子的病情要好得多。老人說,有時候,二兒子發病狂躁時,會對她推推搡搡,老人說他幾句,兒子便會離家出走。「那能怎麼辦呢,他是我的兒子啊。」
料理完女兒,老人才開始自己吃飯,這時已經是下午1點,老人說,吃完飯還得將撿來的廢品賣掉。
老人退休後,每個月有一些退休金,加上兩個兒女的低保,一家人全靠這點錢生活,因此老人經常外出撿廢品賣錢補貼家用。
心願
最大的心願是多活幾年
收撿廢品時,老人不時地停下來歇歇,老人說,現在她的身體越來越不好,經常感到力不從心,有時候自己生病了,很想躺下歇著,可是沒辦法,還得照料幾個孩子。
「我現在身體還好,要是以後我也不行了,他們……不敢想不敢想……」老人一邊說,一邊抹著眼角的淚。
她說,不管天氣好壞,自己都會到鄭大院內的體育場走走,鍛鍊鍛鍊身體。「我要好好保重自己的身體,我在一天,就能多照顧孩子們一天。」
老人的家庭情況也引起了所在社區和辦事處的關注,每年大學路辦事處的工作人員都要為老人送來米麵油和慰問金等。
她告訴商報記者,以前老伴健在的時候,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如今女兒不能說話,經常她一個人坐著,連個嘮嗑的人都沒有。
如果你想幫助宋培華老人,如果你想去老人家陪她嘮嘮嗑,請聯繫商報圓夢記者熊曉輝:15838360772。 (熊曉輝 孫李爽 徐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