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鎮一家三口人殘疾 父親患腦溢血無錢治療求助

2020-12-06 海口新聞網

  3月17日上午,在位於海口市瓊山區高登街的海南省幹部療養院住院部病房裡,今年69歲的沈院勝躺在病床上,眼睛裡充滿迷茫。雖然從2013年開始,他就因患病致殘,2015年後,他就無法走路和說話。(南海網記者孫令正攝)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3月17日消息(南海網記者孫令正)可以說這是一個殘疾家庭:父親是肢體一級殘疾,母親是肢體二級殘疾,兒子是肢體四級殘疾;除此之外,家裡還有一位殘疾人,那就是今年十六歲的養女智力也有問題,但苦於至今沒有戶口,因此無法辦理殘疾證。原本這個家庭靠的都是每個月600多元的低保過日子,生活已經是舉步維艱,但如今更令他們無法承受的是,父親竟然患上腦溢血而入院治療。治療及生活的費用令這家子束手無策,他們只希望社會及愛心人士伸出援手。

  一家三口人殘疾

  看著躺著病床上嚎聲大哭的丈夫,看著一旁一臉迷茫的女兒和神情苦悶的兒子,看著治療帳單上的金額,這位身患殘疾的母親也忍不住抹著眼淚。(南海網記者孫令正攝)

  可以說這是一個殘疾家庭:父親是肢體一級殘疾,母親是肢體二級殘疾,兒子是肢體四級殘疾;除此之外,家裡還有一位殘疾人,那就是今年十六歲的養女智力也有問題,但苦於至今沒有戶口,因此無法辦理殘疾證。(南海網記者孫令正攝)

  3月17日上午,在位於海口市瓊山區高登街的海南省幹部療養院住院部病房裡,今年69歲的沈院勝躺在病床上。從2013年開始,他就因患病致殘,2015年後,他就無法走路和說話。但看到陌生人和妻子聊起家庭,他竟然放聲大哭。

  沈院勝家住海口市瓊山區甲子鎮益新管區儒上村。多年前和殘疾的妻子結婚後育有一男孩,而今年已經26歲兒子也同樣是殘疾人(肢體四級殘疾)。當時的沈院勝身體還是健全的,而為了生活,他攜家帶口來到瓊山區三門坡鎮撿廢品。

  十六年前的那個夏季,在收拾廢品的過程中,他們在路邊撿到一名女嬰。看到哇哇哭叫的女嬰,這家人日子雖然過得很辛苦,但沈院勝和妻子陳永波毫不猶豫把孩子帶回家,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拉扯大。

  日子就是這樣在艱辛中流淌,這家人雖然過得很苦,但沈院勝從來沒有怨過一聲苦。他只想:只要自己身體好,再苦再累都要給妻子和孩子一口飯吃。

  然而,幸運女神並沒有因這家人生活困難而垂青於他們。2013年,家裡唯一的勞動力沈院勝患上腦血栓,而且病情隨之加重,到2015年,他已經無法走路和說話。經相關部門核定,他患有一級肢體殘疾。

  四口人只靠600多元低保過日子

  從2015年開始,沈院勝的病情愈來愈重,至今已經好幾次住院治療。而今年初,他再次患上腦溢血,「目前已經多次住院,但因為沒錢,所以病情只要穩定一點,就出院回家」。

  據他妻子陳永波介紹,從2013年丈夫生病以後,家裡唯一的勞動力就沒有了,這家人只能靠著六百多元的低保過日子。

  丈夫患上腦溢血以後,為了治療,已經向親戚朋友多次借錢,但依然無法解決燃眉之急。這次沈院勝入院,目前已經向院方繳納了一萬元的定金,而南海網記者從治療費用帳單上也發現,至今治療費用已近9千元。而據院方醫護人員介紹,沈院勝病情較為嚴重,需要持續性治療。

  3月17日上午,代表鄉親們來看望沈院勝的儒上村村長沈毛貴介紹,沈院勝因為一家多人殘疾,多年來生活一直很艱辛,目前居住的只是一間只有二十平方米的小瓦房。他稱,特別是沈院勝生病以後,家裡更是舉步維艱,而按照相關政策,目前政府給了沈院勝、妻子及兒子辦理每人兩百多元的低保。這些年來,這家人就靠著六百多元的低保過日子、治病等。

  女兒沒有收養手續因此無法辦理戶口和低保

  當天的病房裡,沈院勝今年十六歲的養女沈海燕一直細心照顧父親,雖然小姑娘神智不太清醒,但照顧父親起來還是顯得如此細微。

  據陳永波介紹,丈夫生病以後,由於自己和兒子身體殘疾,照顧父親的重擔幾乎全落在女兒身上,「餵飯、洗澡、清理大小便等」。聽到妻子說到這,沈院勝竟然再放聲大哭。妻子說:「他好像感覺到對不起孩子。」

  村長沈毛貴稱,雖然沈海燕身體也患有殘疾,也符合低保要求,但因為是收養的孩子,而且沒有收養證明,所以至今無法辦理戶口,也無法辦理低保手續。對此,他也十分無奈:「這事也幫他們跑了好多次,但至今無法解決。」

  所以,村長沈毛貴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幫助解決孩子的戶口問題,「要不,沒有戶口的話她以後怎麼生活?她今年才十六歲啊,以後的路子還很長」。

  希望社會伸出援手

  當天中午,已到吃飯時間,但因為口袋裡沒有錢,這段時間來一直陪著沈院勝的妻子陳永波和兒子及女兒都沒有去吃飯的動向。其實,這些日子來,母子三人為了省錢,都是吃一頓餓一頓的。看到這種情況,村長沈毛貴主動到附近餐店給這家三口人買了盒飯。

  陳永波說,雖然鄉親們也非常同情他們,也給了他們好多幫助,但鄉親們日子過得也不咋樣,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看著躺著病床上嚎聲大哭的丈夫,看著一旁一臉迷茫的女兒和神情苦悶的兒子,看著治療帳單上的金額,這位身患殘疾的母親也忍不住抹著眼淚。

  如今,她感到十分無奈和憔悴,她只懇請:社會及愛心人士能夠伸出援手,幫幫解決目前的困境。

  如果您想幫忙這個困難的家庭和這位父親,請撥打電話:15308935107(陳永波);66810019(南海網)。

相關焦點

  • 男童患脊髓炎 90後父親路邊賣玉米面為兒籌錢治病
    ■一家三口街頭簡單吃點午飯。  ■一家三口住在好心人提供的十幾平米的房間裡。  □文/本報記者 石維  圖/本報首席記者 李青  5月24日22時許,網友HHHAOYYU發微博說:「今天下班路過裕華路和煤機街時看見一家三口在賣玉米面。後來才得知孩子得了脊髓炎。家裡的錢花光了,年輕的父親只能把老家(邯鄲臨漳)的玉米面弄來賣,籌錢給孩子治病。如果大家路過那裡就幫幫他們。」
  • 3歲男童患重病 父親每月捐血小板掙營養費
    命運弄人 三歲幼童突患重病小君耀來自阜陽臨泉農村,是一名重度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在他還沒有記事的時候,醫院就是一個除了家以外他最常去的地方,由於家庭貧困,父母沒有錢讓他住在病房裡,一家三口只能擠在醫院走廊的角落裡,醫生、護士和病友們都親切地稱他為「角落男孩」。
  • 25歲碩士女運動員患「乾燥綜合症」 醫生:無法治癒
    父親講述練桌球的女兒在最好的年華患上了罕見病這個花季女孩如果得不到救助將凋零,救救吧……這幾天,某籌款平臺上的一則求助信息,引發了很多大連人的關注,網友們紛紛為其捐款。記者聯繫到了發起人王世柱,他向記者講述了女兒的病情。
  • 一家五口患漸凍症去世 接診的「漸凍人」越來越多
    一家五口因患漸凍症去世2014年,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肌萎縮側索硬化協作組委員、同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張旻教授接診來了一例非常特殊的家族型「漸凍症」患者。47歲的陳女士是鍾祥人,一直替人搬貨撫養兒女,2012年10月,她就開始感覺到左下肢走路無力,還感覺肌肉一跳一跳的,拖到腳跛了難以走路了,才開始到處看病。
  • 燃氣灶忘關引發"悲劇" 一家三口中毒身亡(圖)
    燃氣灶還開著,鍋裡蒸著的包子已經烤得焦煳,兩間臥室裡,一家三口的身上蓋著被子,毫無動靜。10月23日中午12時30分許,蔚女士剛走進位於湘潭路上父母的家,就聞到了一股刺鼻的天然氣味,70多歲的父母和 20多歲的弟弟全都躺在床上,身體已經冰冷。蔚女士急忙撥打了120,令人痛惜的是,急救人員趕到現場後發現,3人已經身亡。
  • 野外生吃蓖麻子中毒 一家三口險送命
    中毒後有頭痛、胃腸炎、發熱、白細胞增多、無尿、抽搐、呼吸困難、虛脫等症狀,生吃7毫克蓖麻毒蛋白即可使人死亡。圖片源於網絡一家三口生吃蓖麻子中毒5月28日,東莞市第三人民醫院腎內科收治了三名蓖麻中毒的患者
  • 一家三口出車禍,妻子急需A型RH陰性血 長春人火速幫其尋找救命血
    長春晚報記者 何少梅「誰是A型RH陰性血,通榆縣村民趙曉明一家三口出車禍,妻子劉豔紅病情危重,急需A型RH陰性血救命……」10日16時許,很多長春人的朋友圈被這條求助信息刷屏。記者隨即聯繫到發布求助信息的市民陳光了解此事。
  • 安陸一家5口同患蜘蛛人症
    本報記者 張朋 實習生 李坤 攝本報訊 外婆、媽媽相繼因馬凡氏綜合症(俗稱蜘蛛人症)去世,患相同病症的弟弟,因不想連累家人3年前自殺,二姐月底因發病剛做完手術,自己4年前做的手術,現在上樓都喘氣。今年33歲的呂世威來自安陸,一家5口都得了這個怪病,呂世威瀕臨絕望。
  • 湖北新冠專家李十月突發腦溢血逝世!這種疾病發病多無預兆,冬春季...
    腦溢血的危險程度較高,所以出現以下症狀的高危人群應當注意腦溢血的發作前兆。 1.50歲以上,有較長期的高血壓動脈硬化病史。 2. 頭痛。頭痛是腦溢血的首要症狀,絕大多數的腦溢血患者都會出現頭痛的問題,且頭痛常常伴隨著頭暈一起發生,尤其是腦幹出血的情況下最為常見。
  • 《天道》丁元英真的是沒有錢?為何要給植物人父親拔管放棄治療?
    隱居古城的丁元英突然接到了妹妹丁秋紅的電話,說父親腦溢血住院了。丁元英二話沒說立刻飛回了家,加上大哥,兄妹三人一同來到醫生面前,病情很不樂觀,能救活的希望不大,既是救活,基本也是植物人。這是醫生給的診斷。丁元英聽完,問了一句很忤逆的話:「醫生,那我怎麼能讓我父親死?」
  • 安徽一家6口鉈中毒頭髮脫落 飯菜疑被人投毒
    京華時報記者徐曉帆攝昨天,來自安徽臨泉的張女士一家6口仍在解放軍307醫院接受治療。張女士稱,11月24日,在家吃過早飯後,就感覺渾身疼痛,頭髮開始脫落,和她同樣症狀的還有張女士的丈夫、她的侄子、侄女、侄女婿和3歲的小外孫。經307醫院診治,6人均系鉈中毒。張女士懷疑,有人在飯菜中投毒,目前,當地警方已介入調查。
  • 點燃鍋爐忘記通風 一家三口一氧化碳中毒昏厥
    11月17號凌晨4點多,南京秦淮警方接到報警求助,一名男子稱自家親戚三口人,全部昏迷暈厥。鄰居告訴民警,這是一間剛剛準備開業的豆腐坊,老闆姓葛,中毒者為一家三口。   很快,第二輛急救車也趕到了現場。隨後,葛某的兒子也被抬上了救護車。這時,葛某慢慢清醒了過來,在醫護人員攙扶下走出門面房,120立即將葛某一家三口送往醫院。   原來,事發當天凌晨,葛某父子起床後,感覺天氣涼就沒有開店門,點著蒸汽鍋爐後又回到床上穿衣服。沒過多久,兒子和妻子相繼暈倒。
  • 湖北鍾祥一家五口患漸凍症去世,武漢接診的「漸凍人」越來越多
    一家五口因患漸凍症去世2014年,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肌萎縮側索硬化協作組委員、同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張旻教授接診來了一例非常特殊的家族型「漸凍症」患者。47歲的陳女士是鍾祥人,一直替人搬貨撫養兒女,2012年10月,她就開始感覺到左下肢走路無力,還感覺肌肉一跳一跳的,拖到腳跛了難以走路了,才開始到處看病。在詢問病史時,張旻了解到,陳女士的父親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因手腳無力、萎縮,直至死亡。患者的姐姐、患者叔叔的女兒也都因類似病例死亡。結合陳女士的症狀表現,張旻懷疑她「漸凍症」。通過神經電生理檢查,陳女士最終確診此病。
  • 一家三口採板慄被胡蜂蜇傷進ICU,父親傷情最嚴重,全身有一百多處蜇傷
    10月16日,陝西西安,一家三口上山採板慄時被胡蜂蜇傷。5歲孩子身上有三十多處蜇傷,目前仍未脫離危險。母親為護孩子被蜇五六十處,丈夫傷情最為嚴重,全身有一百多處蜇傷,仍在重症監護室搶救。醫生稱,近一個月該院已接診胡蜂蜇傷患者5例,如遇到胡蜂襲擊,應儘快遮蔽身體裸露部位。
  • 一家三口採板慄被胡蜂蜇傷:父親被蜇100多處仍在搶救
    一家三口採板慄被胡蜂蜇傷:父親被蜇100多處仍在搶救 2020-10-18 15:47:01  來源:時間視頻   16日西安,一家三口上山採板慄時被胡蜂蜇傷。5歲孩子身上有30多處蜇傷,目前仍未脫離危險。
  • 千萬別用錫壺裝東西 東陽一家三口全中毒了
    醫院檢查結果表示,這一家三口都屬於鉛中毒,而「罪魁禍首」竟是一把錫壺裡的酒。一家三口都鉛中毒數天前,王林妻子和兒子相繼出現腹痛的症狀,來到東陽市人民醫院檢查。他妻子患了腸梗阻,住進了消化科;兒子肝功能出現異常,住進了感染科。醫生為母子倆做了血鉛檢測。很快,血鉛檢測結果出來了,母子兩人確診為鉛中毒。
  • 雙胞胎姐姐欲捐骨髓救治妹妹 求助360大病籌募集救命錢
    都說女兒是爸媽的貼心小棉襖,而在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的邱家,一家人不僅擁有三個小棉襖,其中的老二和老三還是一對雙胞胎姐妹。雙胞胎今年15歲,不僅乖巧懂事,學習成績也十分優異,讓親朋鄰裡都很羨慕。
  • 感恩社會關懷 以身回報社會 莒縣萬克選一家三口籤約遺體捐獻
    中國公益在線(公益記者 馮立功)山東莒縣工作站訊感恩社會關懷 以身回報社會,萬克選一家三口籤約遺體捐獻,成莒縣第一例全家籤約捐獻遺體者。1月10日,莒縣庫山鄉萬新村村民萬克選一家三口人在家中與莒縣紅十字會籤下了遺體捐獻志願書,成為莒縣第一例全家籤約捐獻遺體的家庭戶。
  • 對話|為給父親治療尿毒症,勵志腦癱拳手汪強要重返拳臺
    汪強這個名字對於很多體育人而言並不算陌生,作為一個患有先天腦癱的孩子,天津人汪強從12歲開始在父親的帶領下練習拳擊,憑藉長年的堅持不懈,逐漸擺脫了疾病對身體機能帶來的困擾。2019年的1月和2月,醫院一度給他下了病危通知書,雖然被搶救過來,但過去一年多汪爸爸一直依靠透析治療延緩病情、保住生命,考慮到病情嚴重,汪爸爸接受透析治療的次數越來越頻繁,1個月要去多達13次……汪強照顧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