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歲的曹爺爺是教師出身,經濟獨立,有四兒兩女,原本他和老伴都由保姆胡女士照顧,對其非常滿意,其間還給她漲了工資。今年3月老伴逝世後,其子女卻因鄰裡傳言把保姆辭了,老人想請回卻遭到反對,哭訴道:「子女統一戰線針對我」。
99歲的老人能思路清楚、正常說話。客觀來說這在高齡老人堆裡已經很罕見,有點良心的子女都該燒高香了,父親在這個年紀還能記得你,他還能感受到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 然而事實竟然如此陰暗,真為99歲高齡的曹爺爺感到不值。
一個老人的生活起居能有多大動靜,有什麼可能會對鄰裡產生不好的影響?這點都說不清,什麼鄰裡傳言?不過藉口而已。 這個年紀還在獨立生活,外加就請了一個保姆。這讓我覺得養老靠下一代的傳統做法,其實還是有很大的變數。如果不能在社會運作機制上解決這個問題,很多人精心準備的「養兒防老」計劃,估計大半都要泡湯,尤其是現在社畜橫行、加班成風的環境下,自己生的孩子都可能沒時間養了,外加還要養老人。
年輕人生孩子的時間越是往後推遲,老人幫忙帶孩子的時間就越短,老人需要被養的時機來的就越快。而現在讓年輕人早生孩子的環境也變得越來越差了。 工作和生活之外,生存質量顯然是一個處於更底層也更基本的問題。前者是上層建築,它重量變得越大,下層受到的壓力就越大。 辭退保姆之後,老人的生活無法得到保證,直接威脅到生存,即便這樣,兒女們也無所作為,這意圖就差寫臉上了。
子女美其名曰為了老爺子好,辭退了保姆。 實際上是多管閒事。 老爺子請保姆的錢 也是自己承擔的,自己完全有權利說了算。很多父母經濟獨立,不依附於子女,就是不想看子女的臉色。 作為子女,真的應該好好想想,未經過老人同意強行辭退保姆,考慮過老爺子的感受沒?或者你們作為子女會輪流照顧老人嗎? 我覺得這件事情子女也是站在道德制高點耍了一次流氓。反而沒有從當事人老爺子的角度考慮。老年人剛失去老伴沒多久,心理狀態是很脆弱的。這個時候的保姆,已經不是照顧日常起居,更多的是精神陪伴。
下面是一位網友說的:
自己照顧父母有那麼難嗎?
白養了幾個子女,沒人照顧,保姆照顧,怕別人惦記,就直接自己動手啊,不行就和保姆籤協議啊(最好不要這樣做)
古人云老有所依,靠子女沒用,為啥把財產等留給你們?
真搞不懂為什麼最近這種事情特別多,實在不行交給國家,國家給老人養老,吃老年食堂,睡老年公寓,現在國家在養老政策方面一直在積極開展,以前養老行業都是文化不高的人(沒有嫌棄的意思),現在越來越多的高文化高素質的人投入到養老行業,未來會更多,畢竟國情如此,一大波的人等著養老……
當然現在制度沒有那麼完善,但是總比之前好,像我們老家農村那邊,老人?開玩笑,遇到孝子孝女就算命好,多的是吃幹抹淨把老人丟掉的,社會的問題,經濟的問題,思想的問題,都佔一部分,當然最重要的就是你是不是能夠像父母照顧你長大一樣,陪伴父母到老,這個每個人的方法都不同,家家都有難念的經…
但,就一句話,你老了,孩子怎麼對你,很大程度取決於你怎麼對待你的父母,謹記在心
老頭子99了其子女應該也都是60-70的」老人「,而在老人老伴死後才辭退。怕是擔心老人99高齡給他們來個第二春,他們受不了。這在老一輩的人眼中恐怕會覺得有點丟臉。老人還算是書香世家
至於說財產的,老人寄住在老大家裡的。老人一個人錢再多恐怕應該沒有兒孫們的多。不會真有人覺得80歲以上老人賺錢方式很多吧?
仔細想想會發現很多問題,你們從子女孝敬老人的出發點是沒錯的。然而都忽略一點老人99了,很多答案都提到子女打工,老人把孩子養大。單問題是這老人都是99了,他子女怎麼也得是六七十的人了還在上班那不是公司股東就是中科院院士或者醫學博士了,這種人會貪圖自己老父親這種民國小資的遺產?按老人年齡算老人是民國生人其壯年期基本在民國,而能生6個孩子還是書香世家恐怕是個富貴人家,這種家庭在49年後會怎樣大家懂得都懂。
而贍養父母我們不知道他的家庭情況,但可以假設。理論上老人在80年代左右會退休,而在考慮80年之前的文革時期。可以認為老人在80年以後恐怕很難獲得財富,不排除他在此前投資過或者擁有可以使用40年的財富(這種人存在的話該是什麼家庭啊,望天)。所以可以說1980-2020年都是子女在贍養老人,而一般父母恐怕很少有吧孩子養到30歲還沒有自立的吧?嗯,所以我認為子女義務絕對是盡了的。
我們可以做一個有趣的假設來判斷下這家人的關係。
老人99歲那麼老人大約是1920/1921年生人,因此判斷老人接受的教育很有可能是四書五經或者三民主義。不排除老人接受西式教育可能性,但這對未來影響太大暫不作假設。
而老人20歲時正當40/41年抗戰最激烈的幾年,老人可能生活在國統區,黨根據地,敵佔區。
而國統區很可能被抓壯丁或者家裡有背景教書,黨根據地應該教書先生或者八路軍新四軍,敵佔區大概就是普通教師?
過了49年,如果沒有入黨他家裡八成是要被共產的。而他有6個子女,大兒子按當時習慣可能是1935-1945年間出生。那麼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大兒子必將是個無產階級同志。一個民國教書先生和無產階級戰士哪個能在建國後創造更多財富?更遑論在改革開放後誕生的孫子輩了。
說貪圖老人退休金和高齡補貼的。老實講我不覺得改開後老人拿40年的補貼會是一筆很大的錢能跑贏通脹就不錯了。而房子,從視頻裡得出老人是住大兒子家的。
而在70年代會有文革,在算算年齡到改開老人差不多退休了。那麼可以理解為他在這幾年很難有財富入帳有恐怕也不多。所以姑缺認為從80年代開始是子女在照顧父母。
我家也有老人,我爸和我姑他們沒請保姆,怕照顧不好,於是,子女親自在陪老人。如果我們能找到非常好的保姆,子女會是非常開心的。 人老了是需要陪伴的,身體比不上年輕人,更何況99歲的老人,容易出事,如果子女要辭保姆,一定想好善後措施,不要讓老人孤獨。 以前人都講究對老人要孝順,就是指兒女要順著老人的意思,畢竟歲數大了,讓老人活著的時候開心快樂,比故去後燒紙要強得多。 題目中的子女我認為他們不是在意錢,而重要的是在意風言風語,做法沒什麼大錯,但要做好善後措施,讓老人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