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兒子季承:70歲時娶30歲保姆,婚後還生了一個大胖小子

2020-12-02 隔壁Lao老陳

現在大多數的人都忙於工作,工作的繁忙導致大多數的人無法很好的照顧家裡的老人和小孩,於是很多人就會選擇去請專業的家政員幫忙照顧家中的老人。以至於出現了很多七老八十的老人和年輕的保姆在一起的愛情故事。

這樣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季羨林的兒子季承身上,也就是一個30歲的女保姆和一個70歲的老人在一起相愛的故事,而且他們在一起結婚後還生下了一個孩子,這樣結合的一個家庭後來到底如何了,過的幸福不幸福呢?

季羨林之子季承

這位娶了30歲保姆的70歲老人就是季承。提到季承大多數人對這個名字都是很陌生的,其實季承就是季羨林的兒子。說到季羨林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季羨林是因為優秀的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為我國的文學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而作為季羨林的兒子季承雖然沒有投身於寫作界,但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科研工作者,季承畢業後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是我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的高級工程師。

雖然說季承是季羨林的兒子,但是其實季承父子兩人的關係並不好。因為季承的成長之路中,季羨林都不曾教導過他。在季承還是個嬰兒的時候,季羨林就因為遠赴他鄉求學,在國外一待就是整整十三年。等到十三年後季羨林回國時,季承早已經長成了青少年,季羨林錯過了與孩子培養感情的最佳年齡,季承也不再需要季羨林的教導

就像老天不讓他們父子兩人相處似的,回國的季羨林還沒來得及陪伴教導季承繼續成長就又去往北京工作。等季承來到了北京讀大學的時候,父子兩人才開始了真正的相處,之後雖然父子的相處也算是過的比較和諧。但即便如此缺失近十七年相處也是彌補不回來的,父子兩人的關係就一直平平淡淡的沒有那麼親密。

戀上保姆,父子關係冷到冰點

1935年季承24歲娶了他的第一任妻子。先後與第一任妻子生下一對兒女。之後27歲的季承和母親祖母在北京定居下來,雖然這個時候的季承和季羨林還是有經常吵架,但是他們父子兩人的關係還是有所緩和,也算是過了比較和諧的幾年生活。

但是在1978年的時候父子兩個人的關係到達了冰點,因為在當時有很多的小報和傳聞說季承和自己家的保姆關係曖昧不清 。這讓季羨林覺得有辱門楣,於是就和兒子大吵了一架並把季承趕出家門,父子兩人關係到了冰點。

季承家因為社會性質和工作的種種原因,導致家中的老人和十幾個小孩無人照顧。於是季承的母親開始請保姆,但是因為季承家中人多寵物多的原因,很多的保姆做的並不長久。最後,終於在季承晚年請到了了一位年輕的保姆來照顧家中的老人和孩子,這個保姆勝任了季家的工作。而這個保姆就是後來季承的第二任妻子馬曉琴。

馬曉琴出生在重慶的小農村裡,家中有四個兄弟姐妹,馬曉琴早早的就和母親出去工作,在保姆市場中很有名氣,於是來到了季家工作。馬曉琴是一位性格活潑開朗的女子,在季承家擔任保姆的時候非常的勤快。

季承的家人對馬曉琴非常的好,馬曉琴也是把自己當成了季家人,盡心盡力的照顧季家,把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條。在季承和季羨林父子兩人吵架的時候常常去勸說。所以季承的母親特別喜歡馬曉琴,甚至在去世的時候還叮囑季承要多多照顧和幫助馬曉琴。

遲到的愛情和幸福的生活

季承因為良好的教育與母親去世前的囑託對馬曉琴多有幫助和照顧。在這樣的朝夕相處下,30歲的保姆馬曉琴愛上了這個對人和善、有獨特魅力的70歲老人。但是她自己也知道他們兩個差距很大而且對方還有妻子,於是並沒有表明心意。

到了後來季羨林因為馬曉琴和季承大吵了一架後,將馬曉琴辭退,並把季承趕出家門。馬曉琴離開季家後依舊十分擔心的季承的生活,再加上身邊人的鼓勵,於是她再一次來到北京找到了季承並且向季承表明自己的心意,希望季承可以和她在一起。但是季承因為兩個人的身份問題和之前的緋聞拒絕了這個比自己小40歲的保姆

儘管被季承拒絕了但馬曉琴還是待在季承的身邊無微不至的照顧季承。長此以往季承終於被馬曉琴的照顧所感動,再者自己的妻子早就不在身邊,自己確實也想要一個相伴的人。

再加上身邊朋友們對自己的鼓勵和認同,季承終於決定和馬曉琴結婚。2014年季承和第一任妻子離婚並與這個小他40歲的保姆馬曉琴結婚。

馬曉琴和季承算是互相喜歡,再加上季家都很習慣馬曉琴的存在和照顧,所以一家人相處的非常也是非常的愉快,婚後兩人很快就生下了一個大胖小子

而有了這個孩子後季承也了解了父親的一些想法,於是主動下跪請求父親季羨林的原諒。其實過了這麼久,季羨林已經不像當初那樣那麼生季承的氣了。於是父子兩個人正式和解,過上了舒心的生活,季羨林在4年後去世。

現在社會像季承和馬曉琴這樣的老少婚姻結合已經屢見不鮮了,可能大多數的人會覺得一個年紀才30歲的人中年人愛上一個70歲的老人,這種愛情一點也不可能出現。往往大家都會覺得這個年輕人一定是為了錢財利益去的,按照大多數人的猜測並不是因為所謂的愛情。

其實,在保姆和僱主這樣的身份下產生愛情是非常正常的。畢竟這樣的身份的兩個人是朝夕相處的更容易發現對方的優點,俗話說:日久生情。更何況愛情並不分年齡,有時候愛情來了也是擋不住的。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愛情的權力,我們不需要去在意其他人的眼光,從而放棄自己的愛情和所追求的東西。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季承:與父親決裂13年,70歲娶30歲保姆,婚後生下大胖小子
    季羨林則不滿兒子娶了年齡那麼小的妻子。父子二人的相處時間並不多,缺乏應有的溝通,導致隔閡越來越大。季承與父親之間的矛盾是長期積累的,他們決裂了十三年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不過在最終,季羨林晚年病重的時候,兩人重歸於好了。但那時已經很晚了,在和兒子重逢四年後季羨林就離開了人世。
  • 季羨林兒子69歲和髮妻離婚,娶小40歲的保姆,71歲生下一大胖兒子
    而季老先生一向以謙虛和善示人,到底有什麼人能使季老先生如此動心呢?,因為這個「他」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兒子季承。所有的事情都得從頭開始。他1911年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一九二九年,十八歲的季羨林,娶了比自己年長四歲的妻子彭德華,從此開始包辦婚姻。
  • 叫季羨林70年先生,與小40歲保姆結婚,為爭父親遺產與北大打官司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名為季承,是國學大師季羨林的兒子,季羨林大師的成就有多高我們在這裡就不再重複講述,今天要說的是頂著父親巨大光環的季承的一些精彩人生經歷。季承出生於1935年,這是父母結婚後的第六個年頭,母親彭德華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婦女,文化低,賢惠順從,對長輩和兒女都照顧得很好。季承對母親是十分依賴和感恩的。
  • 季羨林兒子季承:父子決裂長達13年,75歲出書批判父親絕情刻薄
    年輕時的季羨林曾在外國留學,精通多國語言,同時還懂幾個非常稀少的語言,為我國文學研究做出很多貢獻。季羨林在很多方面都很傑出,在相關領域的的評價也非常高,但是他的感情生活卻很少被提到。季老先生一生潔身自好,對感情也非常認真。但是因為天性冷淡,所以很多時候表達感情的方式並不明顯。他只娶過一任妻子,叫彭德華。
  • 學術泰鬥季羨林,和夫人相敬如賓65載,卻被兒子寫成無情寡義之人
    網傳一是因為兒子季承不願出母親的喪葬;二是因為他不贊成兒子與保姆的婚姻,父子關係從此變僵。但筆者認為這後面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原因,因為這世上沒有真正的聖人,大家都是普通人。在叔父的撮合下,季羨林娶了比自己小四歲的彭德華,彭德華只有小學文憑,也不識得幾個字,可想而知,他們之間的交流是話不投機半句多,即使之後有了一兒一女,依然沒有什麼精神上的交流,與其說他們相濡以沫,倒不如說相敬如賓。成婚後季羨林進入清華學習更加肆無忌憚,沾花惹草。他在日記中寫道「我今生沒有別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睡幾個女人,和各地方的女人接觸。
  • 國學大師因兒子與保姆結婚,長達十三年不來往,晚年才冰釋前嫌
    1935年,在母校山東省立濟南高中任國文教員的季羨林,不滿足於僅當一個小小教員的現狀,報考了清華大學與德國籤訂了交換研究生項目。他的兒子出生後,他也收到了錄取通知書。於是,他便遠赴德國,在哥廷根大學主修印度學,彼時季承剛滿三個月。
  • 「國學泰鬥」季羨林:精通12國語言,子女後代今何在?
    季羨林的女兒名叫季婉如,曾經是一名高級工程師,不幸的是在59歲的時候病逝了。季羨林的兒子叫季承,出身書香門第,雖無乃父的高度,卻在中國的文化界也有很大成就。季承在民國二十三年誕生於濟南,因為書香門第出身,年輕的時候也受到過良好的教育,17歲時人俄文學校學習,後來成為了一名翻譯,新中國成立後季承還從事過科學研究工作,直至退休。
  • 季羨林:妻子「偷梁換柱」,戀人等他六十年,兒子晚年與他和解
    她是一個難得的好媳婦:漂亮、聰明、伶俐、溫柔。」但當時的叔叔並不發達,也不知道侄子已經有了意中人。再加上季羨林貌不出眾,鄉土氣未消,當季家求親時,偏心眼的彭二大娘將親生女兒「荷姐」嫁給了殷實富戶子弟劉少言,而把自幼喪母的三姐彭德華嫁給了季羨林。只有小學文化水平的彭德華比季羨林大四歲,二人毫無共同語言。
  • 季羨林遺產爭奪戰
    兒子回歸 就在事情撲朔迷離時,季羨林的獨子季承出現了。 季承,1935年生,結過兩次婚,育有兩子一女。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是,1995年,時年60歲的季承與家裡20多歲、照顧季老的小保姆馬曉華有了感情。季羨林認為此事有辱門風。恰恰此時,季羨林妻子彭德華生病去世,季承不願承擔母親的部分醫療費用。父子間激烈爭吵,徹底決裂。 季承否認了這一說法,他認為與父親決裂有著複雜的感情原因,其中之一是季羨林認為子女只對母親好,妻子去世後,子女也不會孝敬他。
  • 季羨林遺產風波讓「季門」蒙羞
    季羨林遺產糾紛案一直爭議不斷。日前,季羨林弟子錢文忠在博客中稱,季羨林兒子季承已查出,其父在中國銀行一家就有20多筆存款,但存單被季羨林前任秘書李玉潔隱匿。同時,還查出李玉潔掌握一處相關人員無法進入的房門鑰匙,在此房內發現30多幅藏畫精品。無論存款還是這批藏畫,李玉潔都沒有交給繼任秘書楊銳。
  • 季羨林遺產糾紛二審開庭 季承親自出庭
    季羨林遺產糾紛二審開庭 季承親自出庭 2017-03-06 15:  季承親自出庭 不服一審判決 認為字畫藏品僅是暫存北大  本報訊(記者張蕾)今天上午,季羨林之子季承告北京大學返還季羨林文物、字畫案在北京高院二審開庭,80多歲的季承老先生親自出席了庭審,且提出當初季羨林與北大之間僅為「字畫藏品暫存關係」。
  • 東方學大師季羨林98歲因病逝世,留下2個子女,如今現狀如何
    到晚年時候,季羨林的隨筆多開始回憶舊事。他將自己的一段段經歷寫進書中,既是對自己過往人生的追憶,也讓我們感受到了那時的社會人情。可以說,季羨林先生的文章,雖不深邃卻用最為質樸的話語說出了人間最難道的真情。2009年,季羨林老先生因病離開了我們,享年98歲。
  • 季羨林與季承七十四年父子情:不懂得交流,相愛相殺,晚年和解
    父親回國了,11歲的季承本以為一家人終於團圓,也會像隔壁唐家兄弟姐妹們一樣,可以和父親一起熱熱鬧鬧吃飯玩笑了。他還盼著媽媽給自己生一個小弟弟或小妹妹呢——奶奶早就說,等爸爸回來了,媽媽就會生小寶寶了。可誰知自己的父親和別的父親很不一樣。他不和媽媽睡一個屋,也沒抱過自己和姐姐,更沒有親過,甚至和自己拉拉手都沒有。
  • 季羨林遺產紛爭:大師身後的一本糊塗帳
    3月27日,82歲的季承訴北京大學返還原物糾紛案二審再次開庭,此前,原告方季承要求被告方北京大學出示2009年1月13日,向季羨林先生退還捐贈協議時的談話錄音,因北大未能提交,於是法院宣布休庭,這一次北大同樣未能提交,於是案件再次被申請延期處理。
  • 蘇東坡真跡,未曾想的千年曲折,還牽涉了季羨林諸人與北大的糾纏
    題記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季羨林大師在子女幼年時期出國留學德國十年,後忙於工作,疏於與子女的溝通交流。其女婉如早些年因病而逝,未能親臨送女。其子季承十三年不登家門,父子不睦(其原因主要是95年59歲的季承遭受母親病痛,且又因四萬元分喪費與父親季羨林爭執。還有季羨林發現季承與其保姆關係親密,等等)。
  • 季羨林捐出上億家產給北大,親生兒子跳出反對,還將北大告上法庭
    作為國學大師,季羨林也有遺憾。他的遺憾之一,便是與親生兒子關係不好,兩人有十幾年都「老死不相往來」。季承童年時期,季羨林一直在德國留學深造,父子關係很疏遠。後來季承與原配妻子離婚,和季羨林身邊的保姆結了婚,氣得季羨林暴跳如雷。父子關係徹底決裂。
  • 中國傳統文化大師季羨林,精通12種民族語言,被兒子評為失敗者
    出生於季羨林是山東聊城人,他是中國著名的中國傳統文化大師,他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也是北京大學終身教授。如果僅用國學大師的一句話來概括,其中有些還不夠詳細,無法體現季羨林和影響力的偉大成就。總之,他是文學、語言學、漢學、佛教、歷史學、哲學、教育學等方面的大師。
  • 近親結婚,李嘉誠娶了表妹,生下2個天才兒子
    ,劉鑾雄累得都換腎了,何鴻燊更是直接娶了四個女人回家,而李嘉誠卻始終如一,就算原配去世多年,他也始終沒有續弦。 窮小子到城裡投奔有錢舅舅 李嘉誠小時候,家裡很窮,兄弟姐妹又多,後來一家幾口人到香港投奔舅舅莊靜庵,莊靜庵在香港開了一個鐘錶廠,家境還不錯,但是對於李嘉誠一家的到來並不歡迎,他不喜歡這一家窮親戚,對李嘉誠更是沒有什麼好臉色。
  • 季羨林億元遺產案上午開庭 北大稱公益捐贈不可撤銷
    原標題:季羨林億元遺產案上午開庭   季承(左)向法庭出示證據。   因對季羨林先生生前保存的書籍、字畫等物是否應由北京大學佔有存在爭議,季羨林之子季承將北京大學訴至法院,要求其返還季羨林文物、字畫等共計649件,涉案標的額高達1個億。今天上午9點30分,北京市一中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
  • 追悼會引發「烏龜事件」 季羨林遺產分配成疑
    季承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名王姓女子他是認識的,但不便透露她的身份,也不清楚她為何要製造這齣鬧劇。但可以肯定的是,她並非季老學生。季承說,季老這兩隻烏龜被帶出來,有與季老告別的意思。「帶烏龜來的是方賢如(音),他原來是我們僱的一個男保姆。我已經解僱他了,但他不走,也拒交鑰匙。他帶那隻烏龜過來,也沒有經過我同意。」他同時否認與神秘女在一起的施漢雲是季老的乾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