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市場上的帶魚都是冷凍的,沒有活的?漁民:活的你買不起
帶魚肉質細膩,味道鮮美,深受人們的喜愛,也是酒席上很常見的一道菜。不過有這麼一個奇怪的現象,超市和市場上的帶魚都是冷凍的,從來就沒有見過活的,這是為什麼呢?
現在人們經濟條件好了,對於食品質量要求比較高,吃肉都想吃新鮮的,不想吃冷凍的,超市海鮮區的魚大部分都是活蹦亂跳的,豬肉、牛肉、羊肉人們也是喜歡買新鮮的,很少有人買冷凍的,畢竟冷凍的東西也不知道儲存了多長時間,從口感和安全性上都不如新鮮的。
但是這個帶魚卻是個例外,市場上幾乎全都是冷凍的,極少有活的,很多經營海鮮多年的攤販都沒見過活的。這是怎麼回事呢?一位漁民說出了真實原因,咱們一起來聽聽吧。
帶魚白天在海水中層活動,晚上沉到海底,雖然不算是標準的深海魚類,但是所處的深度還是很深的,漁民捕撈的時候,漁網快速往上升,帶魚周圍的水壓快速減小,但是身體內部的壓強變化跟不上外部變化,內部壓強比外部大,於是帶魚就爆體而亡!就算躲過了這一劫,沒有爆體而亡,但是因為身體內部壓強也有個快速減小的過程,身體組織內溶解的氣體就會變成氣泡,引起血管栓塞,導致減壓病而死亡。這就像我們喝可樂的時候,一開蓋子就會冒出很多氣泡。
我們人類的潛水員,在深水作業完成後,都是緩慢上浮,就是為了給身體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避免身體受到嚴重損傷。
從海裡撈出來的帶魚,在捕撈過程中就已經受了很嚴重的內傷,所以上岸後都活不了多長時間。
其實如果捕撈過程中慢慢上浮,帶魚是可以活下來的,但是活的帶魚意味著更低的效率和更高的成本。現在冷凍帶魚的價錢是十幾塊錢一斤,如果是活的,最起碼要一二百塊錢一斤,有幾個人能買得起呢?
活帶魚和冰凍帶魚在營養上並沒有很大的差別,小編個人感覺,對於咱們普通工薪階層,真沒必要買鮮活的,經濟實惠、安全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您覺得呢?
好了,今天就說到這裡了,對於這個問題您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交流。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