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魚——很便宜的一種深海魚

2021-01-22 澎湃新聞
帶魚——很便宜的一種深海魚

2021-01-08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劉少偉教授 少偉教授話飲食

本文專家:宋皓瑜,華東理工大學2018級碩士研究生

本文審稿:劉少偉,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食品科學博士,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博士後

帶魚大概是大家吃過的最便宜、最常見的深海魚了,在小編的東北老家,冬天的時候露天菜市場上擺的滿滿的一堆堆冰凍帶魚也算是童年裡的美好回憶。童年時期,物流不像如今這樣發達,在遠離海洋的東北地區,帶魚可以說是吃過的唯一的深海魚。大家會不會很奇怪,平時買魚都是買新鮮的活魚,但是我們遇見的帶魚卻是早就失去生命的,作為一種深海魚,它的價格又為什麼那麼便宜?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人似乎格外鍾愛帶魚

平日,只要去菜市或海鮮市場,那一條條形如皮帶的大魚,圓圓的大眼睛總會在第一時間與你對視。帶魚可謂是魚如其名,外感看上去和腰帶十分類似,這種身體結構並沒有為其中的內臟留出很充分的空間,也十分便於儲存運輸,傳送到全國的各個角落。

圖片來源於網絡

帶魚又叫刀魚、牙帶、帶柳和海刀魚等。帶魚、大黃魚、小黃魚和墨魚曾經是中國四大海洋經濟魚類,後三種魚類早已不復往日榮光,儘管如今帶魚的資源量雖然已下降,但仍然是倖存的第一大魚汛。目前在我國,帶魚的捕撈量佔據所有魚類捕撈量總和的七分之一,也佔據了全球帶魚捕撈量的四分之一,可見中國人對於帶魚的鐘愛。

圖片來源於網絡

由於生存在深海之中,帶魚為了抵禦寒冷就進化出體表的一層銀色的脂肪。與此同時,帶魚肉中的脂肪含量比較高,每 100 g 帶魚的脂肪含量可達 7%,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佔脂肪酸總重量達 60%。除此以外,帶魚作為一種食肉魚類,為了在海洋中快速出擊捕捉獵物,帶魚練就了一身緊緻的肌肉,這種肌肉紮實的質感配合其中的脂肪,便給人們帶來了美好的味覺享受。

為什麼平時見不到活帶魚?

帶魚白天一般在海下200米處活動,上岸之後失去了水帶來的壓強,就會因為外界壓力減少而內臟破裂,也就是所謂的「出水即亡」。但是現在大家也可以在網絡上搜索到活帶魚的視頻,這些基本上都是漁民緩慢的從水中拖拽上來的,帶魚內部的壓力在上升的過程中逐漸得到釋放,所以離開水面之後還能夠維持存活的狀態。

圖片來源於網絡

明明來自深海,帶魚為什麼那麼便宜?

這主要是因為捕捉帶魚的成本著實是太低了,在《清宮海錯圖》中有這樣的一個畫面,描述的就是多條帶魚首尾相連的場面。海南也有相似的諺語,叫做「白魚連尾釣」,說的就是釣到一條帶魚的同時,後面往往連著許多條帶魚。

這和帶魚的習性有關,帶魚並沒有營救同類的習慣,恰恰與之相反,它們性格並不十分友好,會出現以同類為食的情況。可能在兩條帶魚正在搏鬥,突然其中一隻被釣走,那麼另外一隻帶魚很可能瞬間熱血上頭,就咬住了被釣走的帶魚的尾巴,最後兩隻一起被釣上岸。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是現在商店中會售賣所謂的「野生帶魚」,並且價錢不菲。這些為了野生帶魚多花的錢就是穩妥妥的「智商稅」了。從古至今我們吃到的帶魚全是野生的,直到2017年舟山才實現帶魚的人工養殖,所以理論上應該是人工養殖的帶魚更貴才對。

為什麼有些老人不喜歡在年夜飯上出現帶魚?

這個習慣其實和傳統有關係,明朝的五雜俎就有提及帶魚,說「閔有帶魚者長長餘,諸魚中最賤者,不以登俎」,簡單來說就是古人認為帶魚是一種上不了臺面的魚,平時作為家常菜,它物美價廉再合適不過了。但是出現在年夜飯這種比較隆重的場合就不合適。

據說有的帶魚長得像白龍?

在全球各地,人們偶爾會捕捉到很長的帶魚,乍一看很像動漫片《千與千尋》中白龍的形象。這其實是皇帶魚,最長可以達到11米,主要分布在熱帶深海深度為1000米左右的地方,因此很少被人們捕捉到,更別提見到。有人吃過皇帶魚,據說其質地鬆弛而粘粘,並非十分美味。

皇帶魚在日本被稱為地震魚,據說皇帶魚一旦擱淺,就說明海下有巨大災難發生。但是目前為止並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這句話的科學性,只是有科學家指出,居住在海底深處的魚可能對於活躍斷層的運動更加敏感。

圖片來源於網絡

帶魚可謂是物美價廉的國民美食

肌肉和脂肪的結合帶來的美好的味覺盛宴

從古至今的帶魚都是野生,不需要為所謂的「野生帶魚」交智商稅

歡迎關注百家號「少偉教授話飲食」

原標題:《帶魚——很便宜的一種深海魚》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吃過帶魚,見過帶魚跑嗎?帶魚的世界是怎樣的
    (摘自網絡)※※為什麼見不到活的帶魚※※說明一下:帶魚不是深海魚,身體扁平並不是被水壓的!「帶魚只能生活在深水中」也是不對的。註:一般定義生活在水深200米以下的為深海魚,而帶魚生活在水下50-80米,不過這個深度的水壓也足夠大了,畢竟人在遊泳池中遊泳都能感覺到水壓。
  • 嚇壞日本人的「地震魚」皇帶魚到底是一種什麼魚?能吃嗎?
    這兩天,一則消息刷爆網絡:日本本州沿海漁民,在一周之內連續三次發現一種罕見的深海魚類——皇帶魚。從圖片上看,發現的這種魚體長大約有兩三層樓那麼高,銀白色,和我們常吃的普通帶魚外觀比較相像。3、在2011年舉世震驚的日本大地震發生前的一年裡,至少有十幾條皇帶魚衝到岸邊。二、這種皇帶魚到底是什麼魚?能不能吃呢?首先,我們要明白,皇帶魚是一種深海魚。
  • 被稱為「災難使者」,每次現身幾乎都帶來地震,皇帶魚引起的恐慌
    不過這種情況還是很少見的,相比起來海洋中還有一種魚皇帶魚是一種深海魚(深海:水深超過200米的海域),生活在200-1000米的深水海域中。相比起一條幾斤的帶魚,皇帶魚則可達到幾百公斤,日本曾經就捕獲過一隻長11米,重272公斤的巨型皇帶魚。
  • 被稱為「災難使者」,每次現身幾乎都帶來地震,皇帶魚引起的恐慌
    不過這種情況還是很少見的,相比起來海洋中還有一種魚,體重才幾百公斤。但只要它一出現,能瞬間引起人人們的恐慌!龍宮使者——皇帶魚它就是皇帶魚,又叫龍宮使者,地震魚。皇帶魚是一種深海魚(深海:水深超過200米的海域),生活在200-1000米的深水海域中。長相的話皇帶魚很像平常我們食用的帶魚的放大版,只不過皇帶魚的體型更大。相比起一條幾斤的帶魚,皇帶魚則可達到幾百公斤,日本曾經就捕獲過一隻長11米,重272公斤的巨型皇帶魚。
  • 一種長相特別的深海魚,沒有頭也沒有皮,卻是僅次於帶魚的高檔貨
    海鮮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愛的一種食物,它們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味道都是相當的鮮美可口,特別是一些深海魚,更是滋味豐富,不過因為運輸條件的限制,一般深海魚都是捕撈起來後需要冷凍才能運回岸上的,雖然不是鮮活的,但也難掩它們的鮮美。
  • 這魚10元一斤,長的醜吃著香,比鯧魚嫩,比帶魚還鮮,就是難買到!
    所以喜歡吃海魚的人比較多,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還有一種魚更美味更營養,而且價格也不貴。就10元一斤,可以說比鯽魚都要便宜了。長得醜吃著香,比鯧魚嫩,比帶魚還鮮,就是難買到!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深海魚就是鸚哥魚了,這種深海魚相比其他的深海魚差別還是很大的。
  • 吃了這麼多年的帶魚,為什麼沒有見過活帶魚呢?今天可算知道了
    對於平時很喜歡美食的我,最喜歡逛菜市場了,不管是什麼樣的菜,菜市場基本上都能買到,如果你挑選得當的話,還會新鮮又便宜。平時我也有空,就喜歡去菜市場來回逛逛,買些喜歡的食材,回來做美食。買菜的人都知道,去菜市場買菜的時候,最主要的是新鮮。
  • 買帶魚,買「袋裝」還是「整條」?買錯了,口感差沒營養,白花錢
    然後有一種海魚肉多刺少,卻十分便宜,它就是帶魚。帶魚是我國的四大海產之首,年產量超過50萬噸,這也是它便宜的一個主要原因,還是最平價的海鮮之一。過去過年趕大集時,內地能見到的海鮮就只有帶魚了,買一條裹上面糊炸一炸,外酥裡嫩,太香了。如今運輸又快又方便,超市裡一年四季都能買到帶魚,價格更加便宜了,喜歡吃的人也更多。
  • 罕見深海魚被海浪衝上岸:長得像帶魚,名字卻叫「鮭魚之王」
    這條魚眼睛超大,形狀像一把刀,身長大約1米5,身上泛著銀白色的金屬光澤,雖然看起來有點像帶魚,但這形狀又不太對。達娜是從溫哥華來的,問了本地人才知道,這條魚還挺有來頭的,它的俗名叫「鮭魚之王」。可這明明不是鮭魚啊?
  • 罕見深海魚被海浪衝上岸:長得像帶魚,名字卻叫「鮭魚之王」
    這條魚眼睛超大,形狀像一把刀,身長大約1米5,身上泛著銀白色的金屬光澤,雖然看起來有點像帶魚而我們常吃的帶魚則屬於帶魚亞目帶魚科。粗鰭魚亞目下屬三個科,分別是冠帶魚科,皇帶魚科和粗鰭魚科,高鰭粗鰭魚屬於粗鰭魚科。
  • 帶魚的搭配宜忌 帶魚的烹飪小技巧
    帶魚的做法吃法很多,帶魚有很多的營養價值與功效,營養價值非常豐富,帶魚的肉味鮮美,肉質細嫩,無論是紅燒還是清烹,味道俱佳,也可做全魚、魚片、魚丸,可蒸、煮、炸、烤、做湯或微波烹飪。那麼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關於帶魚的搭配宜忌以及帶魚的烹飪小技巧。
  • 吃帶魚好處 常見帶魚食用價值高
    帶魚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其營養價值豐富,有很多人都喜歡吃。但是吃帶魚有什麼樣的好處你們都知道嗎?小編給大家講講吃帶魚好處有哪些、帶魚不宜和什麼一起吃以及哪些人不宜吃帶魚。一起了解一下吧。吃帶魚好處預防癌症帶魚體表有一層銀白色物質,很多人誤以為是魚鱗,在處理帶魚的時候會將其清洗掉,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這層銀磷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卵磷脂、不飽和脂肪酸及微量元素,還含有一種叫6-硫代鳥嘌呤的物質,它是一種抗癌劑,與其他抗癌藥配伍,對血癌、胃癌及淋巴癌等有防治作用。
  • 「刀魚」和「帶魚」有何區別?別再傻傻分不清楚了!
    導讀:「刀魚」和「帶魚」有何區別?別再傻傻分不清楚了!近年來生活水平提高了,在飲食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追求了。在過去,海鮮一般只有有錢人能吃得起,畢竟在過去交通不便利,海鮮的運輸和保鮮成本太高了,所以在市場上售價比較高,而對於海鮮,相信魚類是很多人最常有的選擇海鮮食品了,而其中帶魚與刀魚是非常常見的魚類食品,它們都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但是很多人不太會分得清楚,那麼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刀魚」與「帶魚」的區別,別再傻傻分不清楚了!首先,刀魚是淡水魚類,而帶魚是海水魚類。
  • 為什麼買帶魚的時候只有死的? 帶魚的營養價值了解一下
    為什麼買帶魚的時候只有死的? 帶魚的營養價值了解一下時間:2018-09-07 15:3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買帶魚的時候只有死的? 帶魚的營養價值了解一下 帶魚富含脂肪、蛋白質、維生素A、不飽和脂肪酸、磷、鈣、鐵、碘等多種營養成分。
  • 每日一鮮 | 「國民魚」帶魚
    從今天開始開闢奇趣海洋課的科普小天地,本欄目將會每天介紹一種廈門地區常見水產極其主要識別特徵和相應烹調方法。
  • 做帶魚時這步不要多此一舉,沒有好處營養都流失,白白糟蹋了東西
    帶魚在眾多海產品中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魚類,價位大概在偏中上的檔次,品質好一點的也要二十幾塊錢一斤。帶魚雖然不算便宜,但營養價值很高,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其中的DHA對大腦發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孩子聰明就經常給他吃魚。帶魚最常見的做法就是煎,既簡單又美味,但是也有很多人做不好,最後魚沒煎熟,卻搞得稀巴爛,沒有賣相更甭提口感了。
  • 喜歡吃魚,聰明人就買這5種,便宜營養,主要目前沒有人工養殖
    第一種【帶魚】帶魚是很常見的一種海魚了,記得我很小時候,吃得最多的海魚就是帶魚。咱們經常吃帶魚,卻看不見活的帶魚,那是因為帶魚離開高壓就不能存活了,所以現在市場上賣的都是野生帶魚。只是不同海域的帶魚,口感和味道有所差別,東海的帶魚細窄,味道鮮美細膩;南海的帶魚比較寬,肉質略粗,口感相對來說差一點。第二種【鮁魚】鮁魚營養價值高,肉質緊實味道鮮美,只有一根大刺兒,用來紅燒、醬燒或是包鮁魚餡餃子都好吃。
  • 黃眼睛帶魚和黑眼睛帶魚,同樣是帶魚,老漁民告訴你,到底差在哪
    在中國,從渤海到南海,都可尋得到帶魚細長的身影,帶魚,又叫裙帶、肥帶、油帶、牙帶魚等,不同的地區賦予了帶魚不同的別名,硬骨魚綱鱸形目帶魚科,是我國所有海魚中產量最高的魚。黑眼睛是國產帶魚、黃眼睛是進口帶魚?
  • 黃眼睛帶魚和黑眼睛帶魚,同樣是帶魚,老漁民告訴你,到底差在哪
    黃眼睛帶魚和黑眼睛帶魚,同樣是帶魚,老漁民告訴你,它們到底差在哪?要論品質最好,國內公認是舟山一帶海域出產的帶魚,舟山帶魚指的是棲息在舟山群島漁場海域,也就是北緯29°30』至31°00』、東經125°以西這個範圍內的帶魚,主要出產於長江、錢塘江、甬江入海口的低鹽海域,氣候適宜,所以舟山帶魚的肉質鮮嫩,口感很好,還榮獲了國家地理標誌商標。黑眼睛是國產帶魚、黃眼睛是進口帶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