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插座學院
前幾天,李子柒連續上了幾條熱搜,其中一條便是回懟記者。人一旦爆紅,除了無限榮譽外,也免不了非議,李子柒從最初的解釋,到不再做任何的回應。很多人覺得,這樣真實的李子柒也挺好。這篇文章3700字,預計8分鐘讀完,帶你看看李子柒為什麼不想再裝了。
作者 | 巫其格
來源 | 插座學院(ID:chazuomba)
「這世上的事,沒有那麼多為什麼,都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2012年,在城市裡打工賺錢的李子柒,回到農村,一切從零開始。
在無人問津的貧困村裡,她在小園裡種下瓜果花樹,靜待開花結果。她用葡萄皮浸染出紫色長裙,用紅透的番茄煮火鍋,用自己栽種的棉花給奶奶彈一床被子,用柚子皮做成一盞小夜燈……
有人說,陶淵明給了我們對於世外桃源的美好幻想,而李子柒則將這種幻想變成了現實。在短短幾分鐘的視頻裡,李子柒活成了大家羨慕的模樣。
隨著爆紅而來的,不僅僅是掌聲,還有無數的爭議聲:背後有團隊、視頻不是她本人拍的、她是富二代,為了流量假裝貧困女……
近期,李子柒的一次採訪,再次登上熱搜。一向溫柔的她,這一次卻是因為「懟」記者。
有些人說李子柒的「仙女形象」裝不下去了。
和認知不同的人爭辯
是浪費時間
父母早年離異,在父親去世後,繼母虐待她,爺爺奶奶知道後,無法忍受便把她接回身邊撫養。
爺爺去世後,她負擔起家庭開支,14歲就輟學出門打工。睡過公園的椅子,當過洗碗工,在酒吧做過DJ。
在奶奶生了一場重病後,她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辭掉工作,回到鄉下和奶奶一起生活。
鄉下的生活和城市裡不同,沒有工作,失去收入來源,但她和奶奶還要生活下去。隨大流做了網店,可生意差強人意。偶然一次機會,看到親戚拍短視頻有點小起色,她也跟著一起拍。
從拍一些無釐頭的視頻轉到拍古風美食視頻,她用了3年的時間。
2016年11月14日,李子柒上傳了一條做蘭州牛肉麵的視頻,徹底改變了她不慍不火的生活。視頻拿下8000萬全網播放量,點讚數超過100萬。
李子柒徹底的火了,粉絲增長到100萬,每天有幾十個廣告商找上門。同樣,爆紅也帶來了一大批惡意的攻擊評論。
「農村都是磚房土路,哪有這麼好看!」
「忙農活下廚房還能衣衫一塵不染仙氣飄飄,太假了。」
「一個女的怎麼可能會拉麵?」
李子柒在接受採訪時也回應過,真實的農村,並沒有這麼好看。而鏡頭前妝容精緻的李子柒,在現實生活中,會穿著自己做的草編拖鞋,每天都因為上山下地,渾身髒兮兮的。
而被問到最近在做的事情時,她會數出很多農活:「育秧苗,栽茄子、辣椒、生薑,修剪花草,打蟲……」
一直以來,對於種種非議,她一直都耐心回應著,嘗試著解釋,但流量暴漲帶來的紅利讓太多人紅了眼,哪怕對於質疑,她都一一作出回應,惡評也從未消失,甚至愈演愈烈。就像一個逐漸脹大的氣球,隨時都有可能爆發。
2017年5月13日,這一天來了。李子柒罕見地在微博上表達自己的憤怒,發了很長的微博,宣布暫時停更視頻。
都說網絡紅人的紅利周期短則一周,長則一個月,停更,就很有可能被下一個爆紅的人替代。哪怕知道停更意味著什麼,她還是選擇這麼做了。因為惡評的傷害,已經波及到了她的朋友,和最親近的奶奶。
事情的起因,是李子柒在拍新視頻的時候腸胃炎犯了,因為奶奶年紀大,無法送她去醫院,她只能叫護士朋友來家裡幫忙打點滴。
兩個人聊天的過程中,談及了網絡攻擊。朋友說自己在網上給她解釋幾句,就被網友群起而攻之,罵他們兩個人都是沒素質、表裡不一的人。網上所有幫李子柒說話的人都被認定為公關團隊,在為她洗白。
也是這一次,李子柒才知道,網絡惡評不止傷害了自己,更是波及了身邊人。更可怕的是,李子柒的奶奶不小心聽到了這次對話,在砍豬草的時候走神,傷了整個左手。
奶奶受傷徹底擊垮了李子柒,她發了長圖一件一件地解釋她身上發生的事。那個一年走了260公裡,只為呈現出最好鏡頭的她,認輸了。甚至,她覺得拍視頻成了一件不喜歡的事情,想要永久的停更。
她過往一次次的解釋在非議面前成了詭辯,有些人只願意蒙起眼睛,認定自己的胡亂猜忌,根本不管真相是什麼。
我們試圖站在平等的角度,去解釋,去試圖讓他們理解我們。但生活中總有一群「雙標」的人,對自己永遠的「低標準」,對他人永遠的「高標準」,沒事就挑別人的刺,站在道德高點對別人指手畫腳,無時不刻地體現他們的優越感和卓越才能。
經歷過才知道,越是將時間花在和他們辯駁上,他們越覺得自己是對的,叫囂得更歡。而於我們自身,消耗了時間,浪費了口舌,最終也只是對牛彈琴,得不償失。
內心富足的人
不需要得到所有人的認同
無盡的謾罵中,她也曾想過放棄,不更新了,停更吧,那樣就不會被罵了。
但那條宣布停更的微博下一條留言,默默被贊上了前排:「我們什麼都不能為你做,只有在背後默默支持你」。
李子柒回復了很長一段話,讓粉絲不要自責,她給自己打氣,說不會輕易被擊倒:「我是丟在沙漠裡,都能把仙人掌拿來當菜吃的金剛七」。
一條條鼓勵的評論,讓她意識到自己並不是「孤軍奮戰」。 感受到被需要的李子柒,決定繼續走下去。
視頻停更那幾天,她大多數時間都用來陪奶奶,籌備著重新開始,她想把視頻帶給真正需要的人。對於質疑的聲音,她選擇性的反思是不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好,而那些無腦黑的評論,她都自動忽略不再回應。
此次停事件之後的一次採訪中,記者問她拍視頻的意義時,她這樣回答:
「以前聽一個老師說,他們班的孩子,以為水稻是從樹上摘下來的,我會想說,我想讓城裡面的孩子知道,他們吃的食物是從哪裡來的。」
被惡評擊垮太過容易,難得的是,在你自己都有些動搖的時候,還有人願意陪你一起走下去。
李子柒在採訪中說道:「很多粉絲覺得我的視頻,陪伴他們度過了很多不太好走的時間,事實上這件事情是相互的,他們也陪伴了我。」
這些年裡,她把粉絲留下的暖心留言截圖存了起來,存了將近10G。正是這些一點一滴善意的支持,充盈著她的內心。
今年5月的時候,李子柒和袁隆平等人受聘擔任「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把她再一次推上風口浪尖。各路湧來了一群嘲諷她「不配」的聲音,這一次,李子柒再也沒有回應了。
她已經不是那個接受採訪會緊張到聲音顫抖的小女生,如今,她有了自己品牌,自己的公司,能夠在鏡頭前自然地侃侃而談。
一個人越成熟就越會發現,想讓所有的人都喜歡是不可能的。你再好,也有人討厭,你再真,也有人質疑,眾人難悅,眾口難調。如果所有人都喜歡你,你得普通成什麼樣子。
與其煞費心思地解釋,浪費時間和精力,不如一笑而過,專注於自己認為更重要的事。內心富足的人,不需要獲得所有人的認同,因為他已經活成自己的光,不再懼怕任何黑暗。
無言的行動
比多餘的語言更有力量
知乎上有個話題,如何評價李子柒?
最高贊答案是:李子柒油管頻道的對外文化影響力,可以說抵得上1000個CGTN(中國國際電視臺)。
就連央視新聞都參與了話題#李子柒為何火遍全球#。
可見,她有多厲害。
李子柒的成名和爭議,都因為她鏡頭裡的鄉土中國,和我們看見的中國鄉土,並不相符;她展現的鄉村女子,和我們所見的農家妹子也差了很多。
對此,她並不迴避:你所羨慕的生活技能,都是別人的求生本能。你們看到的視頻是作品,你們沒有看到的視頻才是生活。
很早就從學校輟學的李子柒從來沒有放棄過學習。為了拍出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活字印刷」,去了活字印刷的古村落,耗費小半年時間去學習;為了拍攝刺繡,專門去找了非遺傳人孟德芝老師來學習……
為了學習,李子柒記錄了整整三個筆記本,裡面是滿滿當當的學習筆記。
有時候為了拍好一個視頻,她會趴地、爬牆、上樹……還不小心從山上跌落下來,若不是有背簍的保護,後果很難想像。
在她的鏡頭裡,每一個物件、每一道美食、每一個場景,仿佛都在講述生活的酸甜苦辣,同樣的也讓人感受到對生活的熱愛。
花了4年時間,她用了134個視頻吸引了2701萬微博粉絲,在美國視頻網站YouTube上,超過1300萬名世界各地的訂閱者,讓無數人透過她的視頻認識中國。
儘管有了如此的成績,那些在李子柒身上的流言蜚語也沒有停止。不一樣的是,她不再試圖說服任何人,她將目光放在了生活的美好上,把時間和精力放在了真正有價值的事情上。
畢竟,生活中不是每件事都能預料的,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就像做農作物一樣,把種子種下,澆水、發芽、它就會開花生長,有自己的生長規律。那些不起眼的小樹苗,終有一天也能長成參天大樹。
我們人也是如此,與其是去和那些人辯論,不如憋足勁,用現實默默地去給予最有力的回擊。
看過李子柒視頻的人應該都知道,她的視頻裡除了背景音樂外,很少出現她的聲音,儘管沒有特別的解說,可她的一舉一動都極具感染力和生命力,就像是對外界那些「雜音」的回應。
李子柒至今都記得那一天。
2016年3月25日,她在視頻軟體上發布了第一個「古香古食」系列視頻《桃花酒》,讓她被「看見」。
那時候的她沒有專業的設備,對攝影也一竅不通,用手機完成所有拍攝。
畫面模糊,剪輯製作也不是很好。在朋友的建議下買下了人生第一臺單反,配上一個三腳架,就這樣春去冬來,上山下河,她完成了一個個視頻的拍攝。
李子柒說:「總有人說這不可能,那不可能。不可能的一定就是假的。其實,他只是不願意去相信,有些人為了把這些不可能變成可能,而花費了多少耐心和功夫。」
走紅4年,李子柒不想再裝,也不用再裝。
因為如今的她,已經無需向任何人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