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的李子柒,背後是撕裂的中國文化

2021-01-09 澎湃新聞

我曾經不認可李子柒代表中國文化輸出這回事,哪怕官媒說了我也不認,但後來我發現問題的核心不在於李子柒,而在於,什麼才是新時代下的「中國文化」。

1 華人第一博主

前段時間,李子柒的話題又火起來了,有不止一個大V,包括人日,共青團等官媒都出來給她點讚,讚揚她在文化輸出方面的貢獻。

他們的觀點是,因為她的視頻,在國外獲得了幾百萬的播放量,吸引了無數外國人的關注。

2 為粉絲拖累的女博主

有很多人不認可李子柒,原因在於她有團隊包裝的跡象。

許多人對此感到不可思議,啥年代了?有團隊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其實原因在於,早年李子柒剛剛出現時,她的定位是小仙女定位,宣傳方向並不是現在的「東方生活美學家」而是「帶你看真實的田園牧歌生活」。

注意了,當年她的一大宣傳點就是「真實的農村生活」。是否有團隊,是否經過包裝,直接影響到了她的核心人設。

說好的真實農村生活,結果是團隊拍出來的,你還告訴我真實?

這才是李子柒早年被黑的核心。

那麼,可能有人要問了,為什麼要走這個路線呢?答案是,當年最早一批的農村生活博主,都是走的「真實的農村生活」這個路線。因為農村不發達,能拍的內容少,想要吸引人,只能在真實度,還原度上下功夫。拍這些城裡人沒看過的農村生活,所以當時,不管是上山刨筍,還是下地種苗,大家喊的都是「真實農村生活」~~

(大家就是愛看這股樸素真實的範)

李子柒當時估計沒有想那麼多,也隨大流走的這個路線。從她的第一二個視頻,那個簡陋程度來看,她並沒有說謊,當時也確實還停留在個人博主階段。

但問題在於,她火的速度太快了,遠超其他農村類博主。

她在大城市打工當過DJ,見過世面,顏值又出眾,題材又比較新穎,很快她就火起來了。而火起來後,所有博主都不可避免要走上專業化團隊化的道路,李子柒也不例外,很快進行了團隊化和商標註冊。但這時,早年放出去的人設和定位,就和團隊化商業化有衝突了。

大部分農村博主都經歷過這個陣痛,大家的普遍做法是~把「真實農村生活」「原汁原味農村」這幾個詞去掉。換成「新時代農村生活」。

嗯,新時代這個詞,就非常靈性,完美體現了漢語的博大精深。

粉絲們呢,對這個人設的變化,也心照不宣,看見團隊化商業化,甚至出現廣告植入時,大家還會說一句「恭喜恰飯」,這就過去了。

可李子柒火的太快,來不及進行鋪墊,一時估計騎虎難下。加上她的顏值和仙女人設,吸引了相當大一部分腦殘粉,粉絲群體有點粉圈化。

粉圈化的意思是:她的粉絲不允許別人說任何她不好的話,哪怕在無關緊要的地方提出一點質疑都不行,他們認為,李子柒的所有內容,從砍柴到種地,從拍攝到剪輯,全是她一個人完成的,對,小仙女就是這樣全能,沒有任何一個幫手,你質疑你就是黑子。而且粉圈化自然也離不開大家熟悉的控評操作,只要你提一下她的名字,千山萬水也會來控你的評。

粉絲的這個操作,激怒了無數路人的智商。

你讓我誇她的內容好,可以。

但你要我承認這個畫面精度,這個色彩,這個構圖,這樣的專業級水準說是她一個人做的。對不起,我實在說不出口。

而要命的是,粉絲的這個宣傳,其實傷害最大的,是李子柒本身。

因為,粉絲在外吹牛的時候,打著的是,小仙女超級全能,沒有團隊沒有商業化的大旗,這直接導致,李子柒團隊在後續商業化上,得為這個粉絲的行為買單。

因為農村博主想商業化,基本走的農村特產路線,通過開淘寶店來賣土特產,而淘寶店大家都知道,要有店鋪美工,要有產品攝影,要有24小時客服。此時再強打無團隊純天然的人設,已經不可能了。總不能說24小時客服還是她一個人全兼任了吧?

李子柒淘寶店的開啟,直接導致之前粉絲控評下的輿論,開始反彈。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人設開始崩塌。

而李子柒的粉絲呢?他們太想要一個純淨無暇的仙女人設了,甚至很多時候不但不去宣傳,還否定李子柒開淘寶店這一事情,對外說這是假的店,李子柒從來沒有淘寶店。

為了維護人設,連李子柒自己商業化的路徑都要幹預,這樣的粉絲價值究竟在哪,可能也是如今整個粉圈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問題。

李子柒團隊,花了很多時間,都無法處理好初設人設和商業化的兼容問題,也沒有控制粉絲群體的經驗。最終,李子柒不得不在微博上宣布視頻停更,並一而再再而三的對大家質疑的團隊一事做說明。

所以,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一個視頻博主有團隊這麼一個很自然的事,居然會被人來回的說,原因就在於此,這是當年導致李子柒退出停更的一個核心事件。

事後來看,「有團隊」這個事情,重要嗎?

我認為並不重要。

所有的博主,在做大後,都不可避免的要開啟團隊化專業化。觀眾不用吹毛求疵,團隊也沒有必要死撐這個人設。

李子柒本身並沒有問題,有團隊也不算黑點,但其粉絲硬是要挑戰大眾智商的操作被大家認為是黑點。而粉絲行為,必然是偶像買單的。

李子柒是我眼裡,偶像被粉絲拖累的代表人物。

3 「她不能代表我」

那麼,拋開粉絲的奇特操作,李子柒的內容本身是否有爭議呢?

我認為是有的。

之前,我並不認可李子柒是一種文化輸出。注意,是之前。

簡單來說,你看華農兄弟的農村視頻,不管做的多土,但你都能感受到他們身上那股對美好生活的期待,這是一種很旺盛的生命力。

更典型的是快手上的農村小哥

很多人都會覺得,土炸了,什麼鬼。

渾身塗滿泥是什麼鬼,身上寫個DJ又是幹嘛,拿個泥壘成打碟機是要表演行為藝術嗎?

總之,一股濃濃的神經病氣息。

在四年前,大部分人,包括我,就是這麼覺得的。

然後過了兩年呢,這位小哥是這樣的。

嗯,這回能看出你在模仿模特走秀了,道具蠻用心,但還是好傻的樣子

然後,又過了兩年,他們拍的東西,已經是這樣了

這一次,你終於看懂了,並且將之前的所有掌聲一併送給他。

事實上,這一次,不止你看懂了,連日本奧特曼的原作都看懂了

— — 「中國的特攝粉絲自行cos的迪迦奧特曼迷你劇,雖然看起來很傻,但是能感受到他們對特攝的喜愛,這個作品真的超好笑!」

「我為什麼要去營造一個漂亮虛假的農村花園?我為什麼要按照你們的審美去費心費力的改變自己,讓自己看起來更古典更傳統?我是在給你拍農村真人秀嗎?NO,我有我自己的熱愛和理想」

看中國好聲音的時候,我會幻想自己是DJ,看維密走秀的時候,我會幻想自己是模特,甚至看了奧特曼後,我還會幻想自己去和怪獸浴血奮戰。

我找不到打碟機,也找不到高大上的時尚街景,我只能找到幾塊泥巴和一堆硬紙箱。但這並不妨礙我用我自己的方式來詮釋他們。我的理想我的熱愛也並不因此而廉價。

時代的浪潮從來不獨屬於你們,不屬於一線城市的白領和BAT的巨頭們,不在北上廣的天際線,不在985的高校園,他屬於每一個懷揣夢想的人。

這才是21世紀,中國這片土地上大眾的真正想法。

華農兄弟和快手小哥們的視頻,在製作水準上很粗糙,但其在精神內核上,其實是更接近現代中國精神面貌的。或者說,如果一個老外問我,哪個更能代表當前的中國,我會認為這兩位,而非李子柒。

ps:他們才是真正吃了沒團隊的苦的人~很多人被李子柒的畫面拉高了胃口,其實沒有燈光師攝影師和專業後期製作團隊,正常人拍出來的視頻,就是這個樣子的。

嚴格來說,李子柒的作品,是精美製作的西藏文藝片,它有雪白的哈達,靚麗的布達拉宮,虔誠的朝拜者。你在現實中找不到這樣一個人,但這並不重要,她是過去無數故事拼湊出的一個美好形象。

而華農兄弟這些,更接近西藏扶貧紀實,反應的是當代一個真實的西藏人想要過上更好生活的故事。

西藏文藝片和西藏扶貧工作紀實 ,前者無疑會更有流量。

但你覺得誰更能代表現在的中國文化,這個就不好說了,這也是當前李子柒爭議的核心。

大家認可她展現了過去生活的一個側面,但已經不再認可她能代表當前的我們。

4 什麼是「我們」

但,這只是我之前的想法。

改變我的,是一個老外的視頻,他在說起李子柒這個問題的時候,有一個觀點,讓我非常觸動。

現代的中國人,似乎因為之前二百年落後就被挨打的血淚史,而導致了對傳統中國這個刻板印象非常敏感,人們下意識的希望和過去那個落後的,原始的,閉關鎖國停滯狀態的傳統中國做割裂。也迫不及待的希望世界能以,新的,酷的,先進的眼光來看待中國。

但實際上,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來說,正是這些過去,成就了我們。

這個老外小哥,本身是猶太人,同樣是歷史悠久的民族,可能也正是因此更能理解我們。

仔細思考後,我不得不承認,他說的觀點是對的。

去看這兩年國內做的宣傳視頻就會發現,高鐵,5G,行動支付,電子商務等高科技元素的佔比是非常高的,國內網民也普遍對這類長志氣,提精神的視頻更認可。大家太希望老外能說一句「中國真牛逼」了。

或者說的更直接點,以前窮怕了,現在剛富起來,心態上還是特別在意老外們的認同和誇獎。本質上還是有點精神上的崇洋媚外。

但我們真的有必要那麼推崇現代化的科技內容嗎?現代的先進的中國,又能夠脫離傳統的古典中國嗎?我們又該如何在現代中國的語境下保留傳統中國?

我認為這才是目前李子柒文化輸出這一話題的爭議核心。

大家都在討論李子柒和文化輸出,各種十萬加文章發了幾十篇,但你會發現,很少有人,坐下來好好定義,什麼是現在大家認可的「文化」。

有的人表示要全面西化(前兩年的公知思路),有的人提倡復古(弟子規等案例),有的人認為發展才是硬道理,落後就要挨打,有的人則認為不能忘本。

這些才是李子柒爭議背後的真正主線。在「什麼是文化」這個問題上,大家是撕裂的。

李子柒自己也許並沒想過這個問題,但這不妨礙她成為這個問題的大眾意見場。

近200年來天翻地覆的變化,以及近十年來科技行業的爆炸發展,直接導致這一代中國人,在認知層面的差距已經大到了一個很難調和的地步。大家對於目前的中國文化,其實並沒有太多的共識。

很多人都覺得李子柒無法代表「我」,但「我」究竟是什麼呢?

我們又如何尋找到傳統中國和現代中國的共同點?

5 真正的「我」

這個問題,也是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核心問題。

而答案,其實已經展露了一部分了。

甚至可以說,自一年前的流浪地球面世以來,整個中國文化界從戰略防守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原因就在於,許多人找到了傳統中國和現代中國的一個共鳴點。

那就是,這個

展開來說,在西方神話裡,火是上帝賜予的,由普羅米修斯偷來給了人類。

而在中國的神話裡,火是我們鑽木取火堅韌不拔摩擦出來的。

我們與自然作鬥爭。

大洪水來臨時,西方人聽從神的旨意,在諾亞方舟裡躲避,而中國的神話裡,大禹通過多年的奮戰,戰勝了洪水仍然是鬥爭,與洪水作鬥爭!」

每個國家都有太陽神的傳說,但縱覽所有太陽神的神話你會發現,只有中國人的神話裡有敢於挑戰太陽神的故事:有一個人因為太陽太熱,就去追太陽,想要把太陽摘下來。當然,最後他累死了——很多人在笑,這太遺憾了,因為你們笑這個人不自量力,正是證明了你們沒有挑戰神靈的意識。

在中國的神話裡,人們把他當做英雄來傳頌,因為他敢於和看起來永遠無法戰勝的力量作鬥爭。

再看愚公移山,很多人無法理解,這個看起來有點傻的故事為什麼進了教科書。

假如有一座山擋在你的門前,你是選擇搬家還是挖隧道?顯而易見,搬家是最好的選擇。然而在中國的故事裡,愚公卻選擇把山搬開。

很多人說,故事的最後,不是上天派神仙搬開了山了嗎?

NONONO,原因是,上天知道,愚公這樣一代一代,子子孫孫無窮匱也的路子,是行得通的,所以派神仙搬走了山。

這個故事的精神內核其實是,在凡人的意志面前,神靈也是會讓步的。結局是你自己搬開的山還是神搬開的山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一顆讓高山低頭的心。

在東海淹死了就把東海填平,被太陽暴曬的就把太陽射下來。

《愚公移山》《夸父逐日》《精衛填海》《后羿射日》《大禹治水》這一套九年義務教科書套餐,其實講述的,從來都是同一個故事。

那就是,永遠,永遠都不要放棄抗爭。

很多人都說中國傳統文化是很傳統很保守的。

要我說,說這句話的人,肯定沒有真的了解過中國古典文化。

中國文化的核心內核,其實是非常開放且有一種骨子裡的浪漫的,不是花前月下羅密歐和朱麗葉的那種浪漫,而是打上天宮一去不回的那種浪漫。

在全世界各國的傳統文化裡,我覺得中國傳統文化,都是最開放最有先進性的。

而現代中國,在這個點上,和傳統中國的認知,是完全一致的。

用最簡單的例子來說,現代的網絡小說和古代神話,邏輯上是完全繼承的。

西方小說有一個很典型的設定,在哈利波特裡面非常突出。

— — 這個老魔杖,是很多年以前死神送給人類的,得到他的人能無敵天下。

換成當前中文網文,「古老的寶物最厲害」這個設定是無法想像的,因為在中文作者這裡,最厲害的絕對不是古代傳下來的寶貝,而是自己造出的更厲害的東西。

無需守護傳說,我將超越傳說。

這種非常積極超越前人,無視權威,打倒一切諸神的能動性,是中文網文獨有的精神面貌。

這是我能確定的第一個,橫跨傳統中國和現代中國的文化內核。

從這個角度你就能理解了,為什麼這個故事,年年都有人變著花樣的拍。

流浪地球本質,也是一個非常非常中國的故事  。

帶著家園奔跑,點燃木星,以及,飽和式救援,都是非常中國化的行為。

所謂飽和式,就是指動員了遠超過需求的資源量去完成任務,不計代價。從大禹治水到航母下海,面對遠強於我們的對手,我們絕不會不束手待斃,而是動員一切力量,所有人齊心協力,不計代價的鬥爭。這是我們的世界觀裡拯救世界的方法。

換成老外呢?一個犯過錯誤的退休特工,一路插科打諢,頂著上局豬隊友的胡亂指揮,靠著孤僻科學怪才的靈感,還有一點運氣,最終拯救了世界。這是多年來歐美世界觀中拯救世界的方法。它在精神內核上和中國是完全不一樣的。

很多人以為科幻片有了先進的科技,超前的技術,就是全新的故事了,錯了,內在的精神才決定了故事的內核。這兩年火起來的電影,尤其陳塘關三兄弟,其實全是圍繞著「抗爭性」這個內核來說的。他們都打通了從傳統中國到現代中國所有人的共鳴點。

傳統中國和現代中國,是有一點撕裂的,但依然存在許多橫跨了傳統中國和現代中國的文化內核,這是幾千年歷史遺留給我們的最大寶藏。而如何找到這些寶藏,則是新一代文化人的歷史使命。

6 李子柒的出路

說完了這些,你就能比較容易理解李子柒了,她的問題在於,她的整體定位,其實是圍繞「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麼一個意向來搭建的。 

這句詩源自陶淵明這部分文人所推崇的隱士文化。但在現代中國中,這個文化並沒有為許多人認可。所以,她其實是拿到了傳統中國的某一塊碎片,但她並沒有找到這個碎片在現代中國的投影。

或者更精確一點來說,她找到了,但現代的這個面還不夠強。

從老外的視角上,這個問題也許會更加清晰一點,為什麼李子柒的視頻在國外那麼火呢?

因為歐美各國,已經處於工業時代近300年了,早已習慣於高速變化的不斷改變的世界,所以很自然的,現代中國大力傳播的高鐵等先進科技傳播,能夠讓他們驚嘆一句,但無法超越他們的認知邊界。

而李子柒所代表的中國古典文化中的田園牧歌文化,其實是完全超越了歐美人現代工業化生活的認知邊界的。他們見到了一種全新的從未想像過的生活方式。無關是否先進,無關是否傳統,無關是中國還是印度還是什麼從未聽過的國家,在他們眼裡,這是一種全新的文明精神。

那就是,你可以逃離現代社會的高壓力和快節奏,逃離這個充滿了焦慮感的世界,去過自己的生活。

在他們的文化語境中,這是非常新鮮的概念。

在傳統中國裡,這個概念,叫做「桃花源」。而在現代中國,集體主義的氛圍下,這個概念是有點褪色的。直到這兩年,高速城市化,快節奏高壓力的生活節奏,讓許多人內心重新開始萌芽了對當前生活逃離的渴望。李子柒的內容,自然就開始火起來。

所以,很多人說,李子柒代表了田園文化,其實不是的。

李子柒的核心,是對當前生活的逃離,這是一種高度城市化高壓力後的心境,在古代並不是什麼田園農民想出來的,而是陶淵明這樣的文化大家心累於朝堂,居江湖之遠後才感悟出來的。

這就是為什麼李子柒的內容,一線城市北上廣用戶非常喜愛,但二三線大眾反而不太感冒的原因。

她的未來出路絕對不是展現田園生活農家樂路線,而是必然要往帶著都市人逃離他們的焦慮生活這塊走。古典背後,其實是高度城市化現代化的需求。

可能,這才是團團和人日們給她點讚的真正原因。

所以,你現在問我李子柒算不算文化輸出,我覺得,當然算。

但原因不是因為她拍攝的這個農家樂生活,也不是因為她在海外拿了多少個贊,而是因為,她給國外人,展現了一種中國化的,逃離現代焦慮生活的方式。

這是目前很少有人做到的。因為許多人下意識裡,根本不會想到,老外也會焦慮也會想逃離他們的城市生活。

7 尋找新大陸

很多人都對印度人不太感冒,但這兩年,印度人納德拉成為了微軟CEO後,勵精圖治,帶領微軟反超蘋果,重回全球市值第一的寶座。他的經驗是:「為74億用戶設計產品是從為一個用戶設計產品開始的」。

這句話對我產生了很大的震撼。中國本土企業關心的永遠是14億人,大多數時候甚至只是14億裡的一部分。但真正國際化的企業是思考的全球74億用戶。

很多人在思考問題的時候,總是下意識的覺得,國內怎樣怎樣,老外怎樣怎樣。

你以為老外愛看高科技內容愛看中國的高鐵視頻5G視頻?首先問問你自己 ,你愛看嗎?

你會看歐美的高科技視頻,還是會看《唐頓莊園》《魔戒》?

你自己都愛看《唐頓莊園》,憑啥就覺得老外會給你的高鐵視頻點讚?

老外也是人,老外面對高壓力的生活一樣會焦慮,世界上比國家之間區分更大的是階級矛盾。

德國的一個工人,相比同在德國的企業家,在思維上反倒會是更接近千裡之外的中國工人的。

事實上,不論中國還是美國,不論上海的寫字樓還是曼哈頓的CBD,從北京的西二旗到西海岸的矽谷,從廣州的城中村到喬治亞的紅山,所有普通人的想法,都是一樣的

我希望過不一樣的生活

這是李子柒這件事,帶給我的最大啟發,也可能會是擺在我們這代人面前的一個巨大機遇。

中國這些年,在科技發展和經濟建設上有巨大的進步,但在文化方面,國際化視野是有點欠缺的。甚至還不如同樣是歷史古國的印度人。為什麼出海的口號喊了這麼多年卻沒有幾家國際化公司,核心原因之一,可能是文化這塊沒有起到指導作用。

某種意義上來說,現在是一個前所未有發展的時代,當國家上升,航母入列,從上到下都在高喊走出去的時候,就看你能否找到那些橫跨過去和未來,國內和國外的寶藏了。

正如茨威格在《人類群星閃耀時》中所寫:一個人生命中的最大幸運,莫過於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強時發現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願你能發現它。

參考資料: 

《哈佛教授如何理解中國神話》-渝快 

《中國網文和國外網文有什麼不一樣》-盧詩翰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外國人喜歡李子柒?》— 歪果仁研究協會

相關焦點

  • 根元諮詢聯合創始人任雪涵:以中國文化符號重構品牌
    如果挖掘背後的原因,它們的成功一定是一個體系性的成功,其中一個結論是:依然要用中國文化來給養品牌。數字時代的隱喻福柯所處的20世紀,那個時代的話語結構,整個傳播是呈現樹狀的隱喻,樹狀是有中心,有系統層級的,是非常清晰的等級制。大家在電梯裡看到刷腦袋的廣告用的就是這樣的隱喻,一束強光打到你的腦袋裡,通過不斷的重複和渠道的控制,就能和你形成連接,這是所謂的波狀機制。
  • 文化輸出,我們更需要有越來越多的「李子柒」
    李子柒—一個勤勞樸素的鄉村姑娘。憑藉自己的聰慧,辛勞,細膩打造出了一系列能完美展現中國田園式風光的視頻作品。不同文化,同樣都喜愛她。因為她的努力,讓世上無數的外國人愛上了中國,也給大家展現了數千年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 李子柒的回聲室?社交媒體時代跨文化傳播的破界與勘界
    一方面,充滿民族中心主義(ethnocentrism)色彩的文化走出去話語極力推崇這一去臉譜化和去標籤化的個體主義表達方式,認為其在僵化的國家敘事之外,賦予了中國文化更加鮮活和具身的新生代載體,也在全球範圍內承載了以東方主義和異域主義為內核的中國故事。比如,「向世界有效地呈現中國文化之美,我們需要更多的李子柒。」
  • 2020高考作文熱點素材:網紅「李子柒」文化現象
    而傳統文化固然是必不可少的。現如今,網紅「李子柒」在抖音上傳關於鄉間弘揚中華美食文化受到央視點讚,更以文化符號出現在世界舞臺,令人驚嘆!如此看來,子柒,子柒更是今年高考熱門素材備選之一!今天邦幫老師從四個角度帶你深度剖析「李子柒」現象。
  • 李子柒不想再裝了
    隨著爆紅而來的,不僅僅是掌聲,還有無數的爭議聲:背後有團隊、視頻不是她本人拍的、她是富二代,為了流量假裝貧困女……但那條宣布停更的微博下一條留言,默默被贊上了前排:「我們什麼都不能為你做,只有在背後默默支持你」。
  • 李子柒做泡菜,韓國人跳腳,中國網友:眾所周知,韓國是宇宙起源
    ,那就是李子柒,她拍攝的視頻讓人看著特別舒服,有時候她會是個女漢子,有時候她又會像是個仙女在樹林裡採花,真的讓人慾罷不能。 看了李子柒的視頻之後好像胃口都變高了,她的視頻裡給我們呈現出的中國傳統文化總是那麼的恰到好處,又讓我們做出了深刻的了解,她每天那田園詩一般的生活,叫無數人都心馳神往。
  • YouTube上的外國人,為什麼那麼愛李子柒?
    這個美強慘的民國風美食博主,住在世外桃源般雲捲雲舒的四川大山裡,以一己之力做出了比肩《舌尖上的中國》美食,展現了從染布釀酒到砍樹造家具等種種絕技。畫面精良的視頻裡還拍出了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說這背後沒有團隊,矽星人是不相信的。但在一個美即正義的時代,那麼執著真假為什麼?
  • 李子柒效應給我們的啟示
    據悉,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正式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袁隆平、申紀蘭、馮鞏、海霞、馮驥才、李子柒等6人受聘擔任首批推廣大使,這都是滿滿正能量的人物,而李子柒是最年輕的一位。「推廣大使」需具有積極向上的公眾形象,有較強的社會影響力和號召力,在各自領域取得突出成就。
  • 為什麼會出現李子柒現象?
    說不清楚先抵達的是讚美還是爭議。是由受到讚美而帶來的爭議,還是由爭議帶來的正名?顯然,對她的討論已經堪稱一部摻雜著多種複雜情感、有著像好萊塢敘事那樣,不斷有新一派加入混戰、峰迴路轉高潮迭起的大片。
  • 李子柒:一個以中國鄉村生活驚豔世界的視頻博主(中英對照學習版)
    李子柒,相信這個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吧!她以拍攝中國四川傳統鄉村生活短視頻而出名。大部分人在工作和生活壓力太大的時候,都喜歡刷刷她的短視頻放鬆放鬆。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很多人都被她迅速圈粉,小美也是其中一個呢雖然李子柒的視頻飽受爭議,但是我們還是無法否認她的視頻實在是太美太治癒了。
  • 李子柒做泡菜被韓國人圍攻!你們的寶貝其實進口自這個中國小鎮
    導讀:9日,李子柒在視頻裡做了次泡菜,韓國網友看到後卻炸了:「泡菜本來就是我們的傳統食物」,「請注意,泡菜是我們韓國的傳統食物」,「中國這麼喜歡韓國文化嗎?」泡菜是韓國的?最近火遍全球的李子柒又上熱搜了,這次不同的是,被韓國網友罵上了熱搜,原因是啥呢?李子柒上傳了「一生」系列的視頻,這期主題是蘿蔔、白菜等食物的成長過程,其中有一段做了泡菜。
  • 身邊人講述真實的視頻博主李子柒
    這段時間,李子柒一直忙著為抗擊疫情工作尋找物資。截至13日,李子柒已向湖北、浙江、四川等地捐贈了價值100多萬元人民幣的物資,包括3.5萬多個N95/N95級口罩、1萬個醫用外科口罩、2萬多副醫用手套、1000多件防護服、2000多個護目鏡以及部分醫用消毒噴霧等。前段時間,《環球時報》記者採訪了多位李子柒成長過程中的「身邊人」,他們從各自角度還原了這位傳遞中國美食文化和傳統農村生活方式的視頻博主。
  • 李子柒做個泡菜,被幾萬韓國網友圍攻:他們在急什麼?
    1月9日,李子柒在Youtube上更新了一則視頻。跟隨著她嬌俏的身影,網友們共同領略了中國過冬的一些習俗,諸如切蘿蔔條、醃製臘肉、製作泡菜。而距離李子柒家鄉綿陽市不遠的四川眉山市,正是備受讚譽的「中國泡菜之鄉」。早在1500多年前,眉山就已經有了製作泡菜的文字記載。
  • 李子柒一年能賺多少錢?算算就知道
    一個女子在帶有詩意的田園背景中,製作的各種美食,並且以讓人很羨慕的方式生活著,她不僅吸引了中國網友的關注,甚至走向了世界。她全網粉絲超過5000萬,視頻播放量達到80億,連馬來西亞國王都邀請她做客,她就是李子柒。
  • 文化強國 對年輕人意味著什麼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將中國面孔投向「世界的十字路口」這一舉措,被視作中國以更積極的姿態投入公共外交的嘗試。  從時代廣場宣傳片投放到李子柒走紅,這十年是中國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飛速提升的十年,同時也是對外傳播意識形態和話語方式悄然變化的十年。十年前出現在紐約時代廣場的面孔是姚明、袁隆平和楊利偉,十年之後出現在全球網際網路用戶面前的是李子柒、辦公室小野和滇西小哥。
  • 李子柒海外粉絲破千萬,成YouTube中文創作第一人
    開始釀櫻桃酒、煨櫻桃醬、烘櫻桃幹;從手工造紙,養蠶繅絲,再到製作各種家居物件……李子柒的視頻多以中國傳統鄉村生活及其中獨特的物產為中心,充滿著濃鬱的煙火味道和恬靜的田園氣息,她因此被稱為「東方美食生活家」。
  • 從阿木爺爺到雪花飄飄……中國文化正在輸出
    中國文化,正在從各種意想不到的角度,實現著海外輸出。今天這篇文章,對近年一些有意思的文化出海現象進行了一個盤點。這些中國文化是如何吸引各種文化背景下的外國人的?或許對未來中國文化輸出提供了一些奇妙的思考角度。
  • YouTube上最受歡迎的中國人,李子柒做對了什麼?
    李子柒是誰? 很多中國人可能還不太了解這個名字,但在油管(YouTube)上,這是知名度最高的中國網絡紅人之一。 很多外國人因為看了她的視頻,而喜歡上中國,想來中國旅遊。 02 我大概是去年從今日頭條上知道她的。有意思的是,在朋友圈裡,倒很少看到關於她的文章。 現在的李子柒算是成功了,但原本的她,是個不折不扣的生活棄兒。
  • 李子柒走紅全球:她讓數百萬人看到真實的中國人
    超高的人氣她帶來了不菲的經濟收入:李子柒現在在youtube上有700多萬粉絲,每個月賺大幾十萬美元的外匯。僅僅是單月廣告聯盟收入516萬元,是大中華區「單個視頻合作費用」最高的。李子柒能為眾多中國民眾乃至外國民眾所認可,靠的是她對鄉土田園生活真正的熱愛。
  • 李子柒圖像滾動?個人照片由助理髮布,不朽不好普通
    李子柒是網絡中最著名的網紅的代表,前段時間李子柒出現在央視上,給現在的網絡紅圈帶來了正能量流,但即便如此李子柒也不可避免地會因為個人形象問題而遭受吐槽。熟悉李子柒的人都知道,她通常給我們的印象是她非常不朽,但她的個人照片被助理公布,但卻暴露了她最真實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