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做泡菜被韓國人圍攻!你們的寶貝其實進口自這個中國小鎮

2021-01-14 正商參閱

導讀:9日,李子柒在視頻裡做了次泡菜,韓國網友看到後卻炸了:「泡菜本來就是我們的傳統食物」,「請注意,泡菜是我們韓國的傳統食物」,「中國這麼喜歡韓國文化嗎?」

泡菜是韓國的?

最近火遍全球的李子柒又上熱搜了,這次不同的是,被韓國網友罵上了熱搜,原因是啥呢?李子柒上傳了「一生」系列的視頻,這期主題是蘿蔔、白菜等食物的成長過程,其中有一段做了泡菜。

這個總共兩分鐘不到的鏡頭,卻引發了韓國網民的激烈抗議:

抗議的方式還是熟悉的味道,原來的配方——

「泡菜是韓國傳統食物」

總之,這些網友認為,泡菜是「根正苗紅」的韓國食物,不允許其他地方的人宣(褻)傳(瀆)。

他們的論據也很新奇,韓國人每天都吃,韓國有專供泡菜的冰箱,你們中國沒有!

這下,連日本人看到這明顯的瞎扯都看不下去了,「如果你們那麼炫耀泡菜,那就停止從中國進口吧!」

好傢夥!趕緊去認真查了查泡菜的歷史——

泡菜,古稱葅,在中國有非常久的歷史。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一書中,就有製作泡菜的敘述,可見至少一千四百多年前,中國就有製作泡菜的歷史。

北宋時期,我們的大文豪蘇東坡就非常愛吃泡菜,清朝,有學者還專門發文論述大蒜、生薑等20多種蔬菜的泡漬方法。

韓國人著急是有原因的,幾個月前,中韓網友已有一戰。

起因是四川眉山市政府公開了一份《泡菜(鹽漬發酵蔬菜)規範和試驗方法》,這是中國牽頭制定的泡菜業第一個國際性ISO文件。

但後來,描述就變成了:

這個說法引發了韓國朝野的劇烈反彈。

韓國農業部對相關報導的回應如下:「如果沒有將泡菜與中國四川的泡菜區別開來,就報導泡菜獲得ISO認證是不恰當的。」韓國網友也紛紛跳出來捍衛自己的文化傳統。

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的一名官員還解釋稱:韓國泡菜的英文名稱為「Kimchi」而中國泡菜的英文名稱則是「Paocai」。

隨後,華春瑩對此回應道,「有這方面的爭議嗎?我不太清楚。我認為中韓之間更多的是合作和共享。」

韓國人口中的「泡菜冰箱」,還特意去查過了,確有其物。

比傳統冰箱多了醃製、發酵等功能。

老實說,中國人講究養生,更偏愛精緻熱菜,確實不像韓國人那樣有著視泡菜如命的決心。

韓國人每年要消耗泡菜100多萬噸,韓國農業部還編定了「泡菜指數」,反應白菜、鹽、辣椒等13種泡菜原料的價格波動。

2013年,韓國「醃製越冬泡菜文化」被列入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他們對於泡菜的執念,與其說是沒見過世面的敝帚自珍,倒不如說是一次成功的文化營銷。

韓國泡菜90%進口自這個中國小鎮

實際上被韓國人奉為珍寶的泡菜至今還得靠中國,央視財經就曾報導過,其實韓國進口的泡菜,90%都來自中國,大部分都來自中國山東一個叫仁兆鎮的小地方。

在中國白菜成本也就兩毛,賣不出去的就給雞鴨吃了,但是換到韓國就不一樣了,一顆白菜幾十塊,要是碰上梅雨季節,想買都買不到。

白菜貴,泡菜那就更貴了。

有韓國主婦算了一筆帳,買20棵大白菜加上蔥姜蒜等配料要2000多人民幣,她家做一次就花了3000多。

可能韓國人一個月的收入,也只夠醃製100多棵泡菜。

就是韓國人就開始向中國求救,還直接取消了27%的關稅!

山東的仁兆鎮敏銳的嗅到商機,開始賣白菜生意,後來直接全民做泡菜,實現了致富之路。他們不但加工工藝高超,效率高,甚至從種子時期就選擇韓國人喜歡的品種,以至於在韓國人的餐桌上,根本分不出是不是進口的。

仁兆鎮8家企業生產韓國泡菜,每年能產量7萬餘噸,出口額達到了近7億元。

結語

韓國的文化碰瓷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多到中國網友都懶得再去爭辯,「泡菜」不過是中國五千年輝煌燦爛文化中九牛一毛的細細一筆。

歸根到底,事事要爭的不安全感是對自身的不自信,這種不自信會使人變得多疑,從而產生各種被迫害妄想。

共同生活在一個地球上的國家,文化有個性,必然也有共性。

中國有底氣也有包容性。

至於哪種泡菜到底屬於哪裡,這真的重要嗎?

我們真的覺得,好吃才是最重要呀!

也祝福中國的泡菜品牌,慢慢走向世界!

參考資料:世界知識局、 北美留學生日報、觀察者網、頂尖財經觀察、酷玩實驗室等

相關焦點

  • 李子柒做個泡菜,被幾萬韓國網友圍攻:他們在急什麼?
    有些人憂心忡忡:韓國泡菜已經很出名了,這則視頻會誤導其他用戶。有些人痛心疾首:中國有很多好的文化遺產,為什麼要剽竊韓國泡菜呢?有些人怒髮衝冠:你們每天都吃泡菜嗎?是我們韓國人每頓都吃。還有些人角度清奇:連個泡菜冰箱都沒有,還敢說泡菜是你們中國的。
  • 李子柒做泡菜,韓國人跳腳,中國網友:眾所周知,韓國是宇宙起源
    我們都知道她的視頻很多外國朋友也很喜歡,她在世界上也有很多粉絲,這當然是一件好事,很多外國友人看了她的視頻,都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也對我們中國傳統文化做了很好的宣傳作用
  • 李子柒做了個泡菜也要噴?韓網友素質真高,還號稱泡菜是韓國的?
    其實各國的網友之間有偏見,這其實也是正常的,畢竟文化有所不同,所以形成的價值觀也是不同的,但是有時候啊,像韓國網友就很奇怪,總感覺他們是看見什麼東西不錯,就都覺得這是他們國家的,著實讓人覺得非常無語。就比如說最近李子柒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自己的視頻,主要是講的各種蘿蔔從成長到成長為食物的「一生」,說起來蘿蔔的做法還是挺多的,但是其中李子柒將蘿蔔做成泡菜的時候,卻遭到了韓國網友們的集體攻擊。我們都知道,韓國的各種影視劇裡,泡菜這個元素一直都是非常醒目的,而且永遠是紅彤彤的,也算是給世人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 中國主導泡菜制定標準,作為泡菜宗主國,韓國人的反應很有意思
    韓國在中國是存在感非常高的一個國家,韓流的明星們時常出現在網際網路的各種場合。不過除了明星,韓國還有一樣東西在中國很有名,那就是他們的泡菜,有的網友甚至直接用「泡菜國」代稱韓國。泡菜是韓國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食物,吃飯、吃麵、喝湯......泡菜無處不在,可見泡菜在韓國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之高的。但是,前幾日一則關於泡菜的新聞讓韓國人非常憤怒了。11月24日,一項由中國主導制定、四川省眉山市牽頭負責的,經歷了多輪協商投票的泡菜行業國際標準正式誕生,這意味著中國的泡菜產業制定標準成為了全世界泡菜行業標杆。
  • 李子柒最新視頻曝光,遭韓國網友圍攻:有底蘊的人,從不自以為是
    近日,李子柒製作泡菜的視頻遭韓國網友圍攻,繼泡菜之後,有人更是直言:「柿餅和泡菜都是韓國的美食。」在急躁和情緒暴走的籠罩下,很多言論如跳梁小丑一般湧現。人,如果一味自以為是,不懂得把握分寸,小丑只會是你自己。
  • 韓國:泡菜柿餅都是我的!美國也跟著摻和,背後野心要重視
    製作泡菜繼泡菜之爭後沒多久,韓國網民又翻出以往李子柒上傳網絡的柿餅製作視頻,對此也進行圍攻,因為他們認為柿餅也是韓國的。比如韓劇《大長今》中大量剽竊中醫,與中國爭奪端午節的申遺,稱漢字、印刷術、紙幣、渾天儀等等都是韓國古代的發明,孔子、李時珍等等都是韓國人……泡菜和柿餅只不過是最近被他們瞄上的對象,如果李子柒是古人的話,也很有可能被韓國人搶過去。
  • 那麼多美食 為何韓國人獨愛吃泡菜
    1986建立的首爾泡菜博物館:泡菜博物館於1986年在首爾市建立。自泡菜成為世界優秀食品而備受關注以來,每年有約10萬人次的遊客前來泡菜博物館進行參觀。4韓國泡菜vs中國泡菜雖然韓國泡菜被翻譯為泡菜並廣為人知,但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講並不準確,特別與中國人傳統人知的泡菜——四川泡菜相比。
  • 泡菜之後柿餅也是韓國的?中韓網民爆發口水戰
    中國美食短視頻創作者李子柒日前因上傳製作泡菜的視頻遭到韓國網民圍攻,成為中韓輿論場上的熱門話題之一。然而,「泡菜之爭」未息,李子柒去年發布的製作柿餅視頻又被翻出來進行討論,不少人用韓語在該視頻下面留言稱「柿餅和泡菜都是韓國美食」,再次引發兩國網民圍繞「柿餅」的激烈口水戰。
  • 中國姑娘去韓國旅遊,買了一罐泡菜,付款時說:俺是中國人
    隨著我國製造業的迅速發展,韓國很多的產品都是從中國進口的,很多人去韓國買的東西在國內就可以買到,只不過因為某些因素,價格還是有些差距。韓國人來中國旅遊的目的就比較純粹,他們就是單純來中國旅遊的,韓國人非常喜歡來湖南省的張家界旅遊,在張家界你可以看到絕大多數的外國人都是韓國人,有的時候韓國人甚至多於中國人,簡直成了韓國人的天堂。
  • 謎之自信的韓國——泡菜是我的,柿餅是我的,端午節是我的
    近來有一條消息,讓韓國尖叫了,大呼「泡菜是我們的!」為什麼呢?因為在2020年年底,由中國主導、四川眉山市場監管局牽頭,制定了一項泡菜行業的國際標準。為什麼會是四川眉山?眉山素有「中國泡菜之鄉」的美譽,在眉山有文字記載的泡菜製作歷史就可追溯到1500多年前。
  • 韓國進口泡菜8成來自山東小鎮:訂單接到手軟,韓國天氣決定種植面積
    12月29日據媒體報導,韓國進口的泡菜九成來自於中國,在這九成之中,山東的泡菜出口量全國第一,而山東的泡菜又多出自平度市仁兆鎮,堪稱最強泡菜小鎮。仁兆鎮菜農們關注韓國天氣甚於本地天氣,往往根據韓國天氣決定白菜的種植面積。10月韓國遭遇「泡菜危機」,白菜價格居高不下,菜農們訂單接到手軟。
  • 日本人吃便當,韓國人泡菜飯,中國人吃它
    由於生活的國家不同,當地人帶的食物可能就不一樣,今天就要給大家說說日本、韓國、中國這三個國家啦。大多數日本女性都是不需要工作,但是每天需要把家裡的家務活都做了,就好像是做便當啦。每天家裡的男性要出門之前,都是會把這些便當製作完成,而且看起來還挺不錯啦。日本人都是很講究精緻,當然製作出來的便當也是如此。
  • 由李子柒視頻看品牌虹吸效應,泡菜品牌賽道該何去何從?
    來源:品牌聯盟最近,@李子柒 在國際社交軟體上發布了一個製作泡菜的視頻。視頻評論區,韓國網友以「泡菜是韓國每頓都要吃的」、「幾十年前全世界都知道泡菜是韓國的」等言論紛紛表示不滿。這不是韓國網友第一次因泡菜 「沸騰」。
  • 中國泡菜和「韓國泡菜」,有什麼區別?網友:一個當菜,一個當飯
    推薦語:韓國人有多愛吃泡菜:每年每人吃35公斤韓國人真的像傳聞中那麼愛吃泡菜嗎?愛到什麼程度呢?下面用數據說話吧。網上流傳甚廣的一個不知來源的統計數據可供參考,其稱韓國人每人每年要吃35公斤泡菜,大約每人每天要吃2兩泡菜,可見真的是當一日三餐來享用了。
  • 爭議的李子柒,背後是撕裂的中國文化
    最終,李子柒不得不在微博上宣布視頻停更,並一而再再而三的對大家質疑的團隊一事做說明。甚至可以說,自一年前的流浪地球面世以來,整個中國文化界從戰略防守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原因就在於,許多人找到了傳統中國和現代中國的一個共鳴點。那就是,這個
  • 中國結成韓國文化遺產?網友:偷國名不虛傳,果然是「宇宙起源」
    從圖片可以看到,中國結被韓國人製作成精美的宣傳圖片,刊登成宣傳照,而垂穗上,還編織著大喇喇的「囍」字,評論區的韓國網友也仿佛都是中國人一般,紛紛大讚「很漂亮」,「了不起」,「想給傳統打氣」,還有沒臉沒皮地歡呼道,「韓國傳統結很漂亮,支持這個項目!」
  • 四川泡菜國際標準為何不適用於韓國泡菜?
    其實韓國泡菜因被翻譯為泡菜並廣為人知,但與中國傳統的四川泡菜相比,兩者最為關鍵的區別,就在於一個「泡」字。 在韓國泡菜消費量中,進口比重約佔35%;而這些進口泡菜,有99%都產自中國。 對於這一現實,韓聯社稱之為「泡菜宗主國的恥辱」。
  • 韓教授抗議「韓國泡菜源於中國」
    訊妹覺得,韓國人的這種「抬槓」行為雖然讓人無奈,卻也值得我們學習……  韓教授抗議百度百科「錯謬」  不久前,由中國主導制定的泡菜行業國際標準公布,四川眉山泡菜從此成為我國第6個ISO(國際標準化組織)框架下的食品標準。
  • 生活小技巧,老廚子告訴我,泡菜可以這樣做
    很多人都知道韓國是非常喜歡泡菜的國家,甚至把泡菜當成是他們的一種文化。其實咱們中國很多地方做出來的泡菜比韓國的更好吃,像咱們幾個喜歡吃辣的省份,甚至還有咱們喜歡吃粉的幾個省份,一般都會把好吃的泡菜當成是配菜來吃。
  • 重慶這個小鎮全是陶罐罐 連入口也是個巨型「泡菜罈」
    中國新聞網消息,安陶小鎮位於重慶榮昌區安富街道,其前身為「安富鎮」,四大名陶之一榮昌陶的生產地,「安富場五裡長,排列泥精列成行」、「前山礦子後山炭,中間窯燒陶罐罐」,這些流傳悠久的民謠生動的描繪了當時制陶業的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