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輸出,我們更需要有越來越多的「李子柒」

2020-12-03 齊魯壹點

在她的簡介裡,這樣寫著:李家有女,人稱子柒。

視頻中的特寫,

她多是一隴長發微垂眼帘,以側臉示人,她所呈現的田園之美,

或許並不驚心動魄,卻溫暖人心。

素淨又仙氣十足的古典服飾、輕緩的古典音樂,古老古樸的工序和炊具、再加上古典氣質十足的美廚娘,最吸引網友目光的叫人垂涎三尺的古風美食。她叫李子柒,很多人都不陌生,是國內一名美食短視頻創作者,也可以將其理解為「網紅」,被視為現代網紅界的一股清流。近期,李子柒被寫入小學考卷的事件在網上引發熱議,許多家長不淡定了!對李子柒來說,真的是「人在家中坐,爭議天上來」啊!

聽到李子柒的名字,就讓我們想到了世外桃源。「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般的農耕生活,我們都所期待的那份田園式寧靜,太令人心之神往。李子柒的短視頻拍出了家鄉的味道:釀醬油、蒸窩頭、曬粉條、吊柿餅,每個鏡頭都那麼細緻、親切。在美食方面,李子柒的創造力,更是讓人讚嘆。由她獨創的美食系列,叫做古食古香。她做美食,自己種菜,摘菜,清洗,製作……把一個完整的流程呈現出來,還會配合節氣變化,製作當季美食。

第一次看了李子柒發的美食視頻,頓時眼前一亮,原來美食類的視頻還可以有這樣的呈現方式。雖然吃不到聞不著,但是瞬間理解了什麼樣的美食叫做「色香味俱全」。美,不可言說,於是我一發不可收拾,淪陷了,是她讓我對生活之美有了新的理解。剛開始以為她只會做做美食,沒想到還能劈柴種地;這讓我更喜歡她,不僅僅是她的顏值,更是因為她在創造美,傳遞美。感謝她的努力,我才能欣賞到這麼美麗的事物。這樣的精神,是稀缺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李子柒—一個勤勞樸素的鄉村姑娘。憑藉自己的聰慧,辛勞,細膩打造出了一系列能完美展現中國田園式風光的視頻作品。不同文化,同樣都喜愛她。因為她的努力,讓世上無數的外國人愛上了中國,也給大家展現了數千年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李子柒—一位現實中的造夢者,也是一位讓夢想成真的普通人。在鄉野山澗之間,在春風秋涼的輪替之中,她把中國人傳統而本真的生活方式呈現出來,讓現代都市人找到一種心靈的歸屬感,也讓世界理解了一種別樣的中國文化。

李子柒—一90後姑娘,東方美食生活家,在youtube裡po出她如詩如畫的田園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瓢飲一簞食。她用一餐一飯讓四季流轉與時節更疊重新具備美學意義,她讓人看到「勞作」所帶給人的生機和美好。

都市太過喧囂,常常吵得人們聽不清自己的內心,李子柒用她的視頻把人們帶去了那個山水秀美的村莊,遠離繁華和欲望,炊火明滅間,找回了寧靜與初心。「沒有熱愛成就不了李子柒,沒有熱愛也看不懂李子柒」。其實能把"生活過成詩,那是一種能力,從來都和金錢無關。"不管時代如何變化,成功是艱辛的,這一點從未變過。李子柒的成功,究其原因,其實就是她的作品足夠真實、足夠有感染力。

成名後,隨之而來的就是不斷的流量與廣告,「走上人生巔峰」的故事也不再少見。李子柒憑著敬業和努力,所以她成功了。成功,似乎很容易,可是,往往最難的不是成功,而是在成功後還能保持初心,依舊用一顆敬業且真誠的心去做好最初的事。最難得的是,李子柒她火成這樣了,視頻還是保持了一貫的風格。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李子柒的作品都稱得上優秀,令人賞心悅目。唯美的視頻,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記錄了草木枯榮,讓孩子跟著她熟悉各種自然規律,實在是再好不過的一堂自然課了。其實中國從來就不缺文化,缺的是我們對於文化的自信。而這樣的文化自信,就該從孩子小時候去培養。特別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們,有時間是要去大自然好好轉轉。

俗話說:人紅是非多。不少人質疑李子柒並沒有什麼高學歷,只是一個拍美食網紅博主,算不上文化輸出者。對於她被寫入小學考卷的這道題會不會帶偏孩子的價值觀?批評者認為:李子柒和袁隆平無論是涉及領域還是影響深度,都沒有可比性。其實我想說:對任何新事物的出現,有多種說法,這才是客觀的。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語文作為一門包羅萬象的學科,新聞熱點和社會問題成為考題的一部分很正常,把李子柒寫入小學考卷,是為了讓孩子們與時俱進,除了課堂文化知識多了解些其他方面的知識,更是增加對於文化的喜好與敬畏。

也許家長的憂慮正出於一種直覺:網紅這事兒太複雜了。在我看來,寫入小學考卷的這道爭議題的一大妙處,不僅讓孩子在文學審美上得到提升,更是啟發孩子們思考人生價值。「網紅」李子柒的故事,核心是展示中國傳統田園文化,無論是畫風還是文風,都很養眼,最主要的是充滿了正能量。

李子柒靠自食其力,為人們提供美的感受,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李子柒作品背景裡的一個點。我們每個人都要像李子柒一樣熱愛生活,傳承中國文化,活出中國人的精彩和自信!

央視新聞評論:李子柒的成功,在於熱愛,愛生活、愛家鄉、愛文化。李子柒的視頻,沒有一個字誇中國好,但她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論李子柒當紅的原因?沒有太多複雜的想法。農耕文化是我們骨子裡的東西,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李子柒,有理有面,氣質非凡的純樸姑娘,你們還為她是否合適寫進小學生的期末考卷的問題而感到糾結嗎?

褪去一切光環,她不是網紅,她也不是文化使者,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但卻努力做好中國文化的女孩!願李子柒這個眼中有星星的女孩,永遠保持這份遺世獨立,恬靜美好!文化輸出,我們更需要有越來越多的「李子柒」。我個人認為李子柒被寫入小學考卷,出發點很好,教育需要溫度,也需要厚度!

各位看官,你對此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作者介紹:陳紅,網名藍雲。70後,現在寧波定居。聆聽天籟,揮灑性情,業餘時間喜歡文學創作,曾多篇原創詩詞作品在報刊雜誌上獲獎刊登。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焦點

  • 2020高考作文熱點素材:網紅「李子柒」文化現象
    而傳統文化固然是必不可少的。現如今,網紅「李子柒」在抖音上傳關於鄉間弘揚中華美食文化受到央視點讚,更以文化符號出現在世界舞臺,令人驚嘆!如此看來,子柒,子柒更是今年高考熱門素材備選之一!今天邦幫老師從四個角度帶你深度剖析「李子柒」現象。
  • 爭議的李子柒,背後是撕裂的中國文化
    我曾經不認可李子柒代表中國文化輸出這回事,哪怕官媒說了我也不認,但後來我發現問題的核心不在於李子柒,而在於,什麼才是新時代下的「中國文化」。1 華人第一博主前段時間,李子柒的話題又火起來了,有不止一個大V,包括人日,共青團等官媒都出來給她點讚,讚揚她在文化輸出方面的貢獻。他們的觀點是,因為她的視頻,在國外獲得了幾百萬的播放量,吸引了無數外國人的關注。
  • 從阿木爺爺到雪花飄飄……中國文化正在輸出
    這位63歲的爺爺,用視頻的形式展示了如何徒手打造魯班凳、蘋果鎖、木拱橋、會行走的小豬佩奇……被稱之為「當代魯班」,向世界各地網友輸出了一波來自東方手工藝文化的力量。在文化輸出方面,不得不提李子柒。去年12月,關於「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的話題在各大平臺引發的熱議。作為Youtube首位粉絲破千萬的中文視頻博主,李子柒用獨特的田園美食視頻徵服了老外。
  • 李子柒的回聲室?社交媒體時代跨文化傳播的破界與勘界
    一方面,充滿民族中心主義(ethnocentrism)色彩的文化走出去話語極力推崇這一去臉譜化和去標籤化的個體主義表達方式,認為其在僵化的國家敘事之外,賦予了中國文化更加鮮活和具身的新生代載體,也在全球範圍內承載了以東方主義和異域主義為內核的中國故事。比如,「向世界有效地呈現中國文化之美,我們需要更多的李子柒。」
  • 李子柒效應給我們的啟示
    據悉,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正式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袁隆平、申紀蘭、馮鞏、海霞、馮驥才、李子柒等6人受聘擔任首批推廣大使,這都是滿滿正能量的人物,而李子柒是最年輕的一位。「推廣大使」需具有積極向上的公眾形象,有較強的社會影響力和號召力,在各自領域取得突出成就。
  • 為什麼會出現李子柒現象?
    我們的情感、直覺和感情是一頭前進中的大象,作為理性的騎手無法改變大象的前進道路,只能控制其速度,或者提醒路人避讓。 請注意,騎手是為大象服務的。而這頭大象去往何處,早就被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決定好了,人們的生活環境、教育背景、文化現象等多種因素都有所不同,這意味著產生交流時,兩個人的大象所前進方向可能相差甚遠。
  • 李子柒走紅全球:她讓數百萬人看到真實的中國人
    和李子柒差不多。而李子柒幾乎每一個視頻,播放量都在500萬以上。作為對比的,我們還可以看到BBC、FOX、NBC的粉絲數,都遠遠不如李子柒。這個影響力比全球重量級媒體都高:在外網,全世界各地都有她的粉絲:伊朗、美國、俄羅斯、菲律賓、巴西...
  • 盤點近10文化輸出的國產劇,《步步驚心》堪比《來自星星的你》
    有一個詞在這幾年裡常被提及:軟實力。而作為一個影評工作者,這個詞自然也與我們息息相關,尤其隨著網際網路產業的擴張,影視作品、網紅視頻等,都已經成為了我們文化輸出的重要載體。比如此前頻繁被大家熱議的「李子柒算不算文化輸出」,就得到了各大媒體的爭相報導。
  • 李子柒不想再裝了
    李子柒罕見地在微博上表達自己的憤怒,發了很長的微博,宣布暫時停更視頻。都說網絡紅人的紅利周期短則一周,長則一個月,停更,就很有可能被下一個爆紅的人替代。哪怕知道停更意味著什麼,她還是選擇這麼做了。我們試圖站在平等的角度,去解釋,去試圖讓他們理解我們。但生活中總有一群「雙標」的人,對自己永遠的「低標準」,對他人永遠的「高標準」,沒事就挑別人的刺,站在道德高點對別人指手畫腳,無時不刻地體現他們的優越感和卓越才能。
  • YouTube上最受歡迎的中國人,李子柒做對了什麼?
    她的一個年夜飯視頻,有幾十個國家的網民在下面留言,主題都是祝福。 她的每一條視頻下面的評論區,沒有質疑,沒有惡評,更沒有謾罵,有的都是祝福和讚美。 有網友說,看她的頻道,簡直像是在看國家地理+迪士尼+廚神當道!
  • YouTube上的外國人,為什麼那麼愛李子柒?
    PingWest品玩 以下文章來源於矽星人 ,作者CJ中國人看到了李子柒的顏值和美食,老外更愛她的「無所不能」。圍繞著網紅李子柒的怪現狀,是中國網民的口水戰還沒有停止,YouTube外國粉已經一邊倒堅決捍衛她。
  • 健力寶vs李子柒,來聊點不一樣的
    李子柒呢?  她是一個能在稻田裡插秧,竹林裡挖筍,荷塘裡採蓮的美食全視頻博主。  她的微博,有2000多萬粉絲,比她粉絲多的,是馬雲、雷軍這種級別的大佬。  但直到去年底,李子柒在國外YouTube爆紅和視頻收入被公布的時候,才被國內的各大媒體廣泛宣傳。  然後就被國內大眾所知,熱烈討論是不是文化輸出。
  • 李子柒一年能賺多少錢?算算就知道
    她全網粉絲超過5000萬,視頻播放量達到80億,連馬來西亞國王都邀請她做客,她就是李子柒。她幾乎沒有不會做的,釀酒、織布、蓋麵包窯,全都不在話下,更被人盛讚「娶妻當娶李子柒」。李子柒可以說是YouTube第一華人網紅,她在YouTube上擁有752萬粉絲,截至目前一共發布了100多段視頻,每段視頻都有500至2000多萬的播放量。
  • 大家都嚮往的李子柒生活,究竟有什麼魔力?
    提起李子柒,年輕人幾乎無人不知,仿若仙子般的女孩,在田園中悠然自在的生活,令人羨慕與嚮往。反觀我們現在的日常飲食,食品問題頻發,農殘超標、殺菌劑檢測不合格,產品造假……一樁樁的事件觸目驚心。李子柒自己種植的蔬菜,很少用農藥、化肥,生長激素,可以稱作綠色食品。我們日常生活中或許沒這條件自己種植,但可選擇有機食品。
  • 火遍全球的東方仙子李子柒星盤分析:人紅是非多?
    靈感多、有創意金雙子象徵審美的金星遇到了鬼馬精靈的雙子座,讓這顆金星展現了十足的創意天賦,他們從來不缺乏新奇和樂趣,也不喜歡一成不變的答案,大腦中總能不斷迸發出靈感。在視頻中我們可以發現,李子柒做的美食常常是就地取材,根據季節,有什麼就做什麼。春天的時候,等樹上的枇杷熟了,拿來釀枇杷酒。枇杷酒初夏櫻桃熟了,不僅可以用櫻桃釀酒,還可以做櫻桃醬、櫻桃幹,用櫻桃做夏日特飲。
  • 身邊人講述真實的視頻博主李子柒
    這段時間,李子柒一直忙著為抗擊疫情工作尋找物資。截至13日,李子柒已向湖北、浙江、四川等地捐贈了價值100多萬元人民幣的物資,包括3.5萬多個N95/N95級口罩、1萬個醫用外科口罩、2萬多副醫用手套、1000多件防護服、2000多個護目鏡以及部分醫用消毒噴霧等。前段時間,《環球時報》記者採訪了多位李子柒成長過程中的「身邊人」,他們從各自角度還原了這位傳遞中國美食文化和傳統農村生活方式的視頻博主。
  • 李子柒海外粉絲破千萬,成YouTube中文創作第一人
    開始釀櫻桃酒、煨櫻桃醬、烘櫻桃幹;從手工造紙,養蠶繅絲,再到製作各種家居物件……李子柒的視頻多以中國傳統鄉村生活及其中獨特的物產為中心,充滿著濃鬱的煙火味道和恬靜的田園氣息,她因此被稱為「東方美食生活家」。
  • 稀奇稀奇真稀奇,YouTube不見李子柒
    美食博主李子柒,因拍攝以農村為題材的美食節目而傳為佳話,國內的各大主流自媒體平臺,都有她的視頻,典型的百度好看視頻,某條的某瓜視頻,微博裡的秒拍視頻,B站視頻,美拍視頻,大型視頻網站愛奇藝,優酷土豆,更是追捧李子柒,可以說,李子柒的美食節目紅遍了全網。
  • 由李子柒視頻看品牌虹吸效應,泡菜品牌賽道該何去何從?
    來源:品牌聯盟最近,@李子柒 在國際社交軟體上發布了一個製作泡菜的視頻。視頻評論區,韓國網友以「泡菜是韓國每頓都要吃的」、「幾十年前全世界都知道泡菜是韓國的」等言論紛紛表示不滿。這不是韓國網友第一次因泡菜 「沸騰」。
  • 火遍歐美的「xuě huā piāo piāo」 怎麼不算文化輸出?
    看到這條消息,DT君很容易就聯想到了文化輸出。熟悉DT的朋友可能還記得,我們之前就深度分析過網文和抖音的出海情況。雖然已經有媒體朋友斷言《一剪梅》的走紅不是文化輸出,在社交平臺的評論中,「被罵蠢罵到紅,也叫文化輸出?」這類看法也獲得很多人的贊同。但DT君還是認為,「雪花飄飄」的案例,值得放進中國文化輸出的話題中來好好聊聊——這到底算不算文化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