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近,又到了和家人一起去逛超市,備年貨的時候。
小巴已經不喝碳酸汽水很久了,但走到飲料區的時候,偶然看到「健力寶」,還是一下勾起了童年回憶。
那時覺得真好喝啊,喝的就是那個青春,就是那個活力的味。
(熟悉的運動員logo鐵罐)
雖然對於橙色甜汽水的迷戀,如今已經隨著時光遠去。
但回想當時的健力寶,可謂是風靡一時,稱雄於國內整個飲料市場,被譽為「東方魔水」。
作為佛山製造飲料品牌,健力寶一夜間被天下人所知,其實是有個機緣的。
1984年,健力寶被選為第23屆奧運會中國體育團的首選飲料,那時候,健力寶還不被國內普遍熟知。
但是隨著許海峰射擊實現金牌零突破,還有擊敗了東道主的中國女排「三連冠」,極大激發了全民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中國運動員成績這麼好,肯定會引來多方不良揣測對不對。
有個日本記者寫花邊新聞,信手拈來,說中國運動員,可能是喝了有神奇功效的飲料「健力寶」,才會取得這麼好的成績。
新聞瘋傳,健力寶也因此獲得了不可想像的關注。
在這之後,就獲得了「中國魔水」的稱號,跟著奧運熱,被國內大眾廣泛知曉。
這一波「出口轉內銷」的無心插柳品牌宣傳,大獲成功。
後來又到美國註冊分公司,策劃了美國第一夫人和第二夫人,一起暢飲健力寶的新聞事件,攝影師趁機抓拍。
這張照片在《紐約商報》刊登了出來,又是新一輪的「返銷」國內,再次引起不小轟動。
這也奠定了健力寶在國人心中,民族品牌的形象,獨步天下,無人可比。
健力寶後來逐漸衰落的事就不說了,但這種品牌宣傳的手法,讓小巴想起前陣子成功「出圈」的李子柒。
先解釋一下什麼是「出圈」。
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每個人的關注信息點都不一樣。
足球圈裡,「梅西6奪金球獎」的大事件,你可能對此表示興奮雀躍,但是你的女朋友卻完全不知情;
娛樂圈最近有一部很火的電視劇《慶餘年》,你對劇情了如指掌,但你的男朋友可能連劇名都沒聽過。
不同的圈子裡,也會有不同的紅人,但很多時候,他們都只是局限於圈子內,而不是全民熱點。
而出圈,就是從單一關注圈內的粉絲或愛好者裡,走進了大眾的視野。
李子柒呢?
她是一個能在稻田裡插秧,竹林裡挖筍,荷塘裡採蓮的美食全視頻博主。
她的微博,有2000多萬粉絲,比她粉絲多的,是馬雲、雷軍這種級別的大佬。
對於關注的人來說,她早就已經在微博,或者B站火了很久了。
但直到去年底,李子柒在國外YouTube爆紅和視頻收入被公布的時候,才被國內的各大媒體廣泛宣傳。
然後就被國內大眾所知,熱烈討論是不是文化輸出。
和當初的健力寶一樣,李子柒也是符合民族情結的,通過「出口轉內銷」出了圈。
但還並不是成功的核心。
一般做美食的博主,會把需要烹飪的食材準備好,直接拍做菜過程就行了。
李子柒要拍用醬油做美食的視頻,是從清明節種黃豆開始拍起,自己種黃豆、收黃豆、磨黃豆,釀造出醬油整個過程。
最後,才拍用釀造好的醬油,烹飪出來了美食。
這個11分03秒的視頻,拍攝耗時跨度竟然是大半年。
視頻出來,是滿滿的治癒感。
她甚至還有花2年的時間,製作文房四寶的視頻,不會就去學,一個畫面不好就重複拍。
試問有多少視頻製作者能做到呢?
如果不是因為這樣的工匠精神,怕是再花哨的營銷手法,都不能讓她火起來。
這樣的成功,用經濟學裡的一個詞來說,就是——「稀缺」。
我們都知道,在供需關係裡,越是稀缺的東西,價格越高昂。
比如奢侈品行業,就是販賣稀缺性的行業。
而對於短視頻、Vlog主來說,李子柒則是當中的「愛馬仕」,有這個時代欠缺的,不怕麻煩、做事追求極致的精神。
這才是李子柒得以成功的關鍵。
其實想想,不管在哪一行業,從事哪一職業,想從同類中脫穎而出,就必須要具有這種精神,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走心。
比如做「微商」,朋友圈賣貨的太多了,很多都是每天刷朋友圈,產品賣多少錢,用戶反饋如何,銷量有多高……
但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就算這個產品再好,我不需要,和我有啥關係?
朋友圈賣這類產品的這麼多,為什麼要跟你買?
你需要站在受眾的角度提供價值,例如賣化妝品的,親自測評對比,分析化妝品裡的有效成分;自己對一款保溼乳液的使用,進行前後對比;美妝養護的一些技巧、誤區等等。
做到極致,不就成了6小時試色380隻口紅的李佳琦了嘛?
誰會不服?
這個時代,稀缺的就是「走心」的專家,認真的人啊。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理財巴士。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