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事件入選全球十大年度商業醜聞

2021-01-07 騰訊網

在普通年份,人們很難忘卻那些最不堪的企業醜聞以及最糟糕的高管瀆職行為。

然而在2020年,很多人發現自己的經濟已是如此之拮据,以至於都難以回想起過去12個月中都發生了哪些不端事件。

為此,《財富》編輯彙編了2020年10大最奇怪、最有看點、最吸引眼球的商業醜聞。

//////////

Nikola的滑行門事件

可能受聲名狼藉的血液檢測公司Theranos的鼓舞,一直以來,氫燃料電動卡車初創企業Nikola有點過於相信口頭禪「一直裝到成功為止」。

做空公司Hindenburg Research在9月稱,Nikola及其執行長特雷弗·米爾頓對於其技術做出了一系列不實宣傳,其中包括2016年展示行駛狀態Nikola貨運卡車的宣傳視頻,這段處理過的視頻,實際上是讓卡車從一個長斜坡上滑了下去,而並非靠車輛自身行駛運動。

Nikola公司隨後承認了上述內容。

然而讓人意外的是,公司厚顏無恥地稱,自己並未欺騙,因為公司當時將視頻描述為用於展示「行駛中」的車輛,從字面上來講沒有問題,即便行駛的動力源於引力而非氫燃料。儘管如此,米爾頓很快便自食其果,辭去了執行長一職。

對於企業醜聞的粉絲來說,這件事的真正叫絕之處在於,Hindenburg發布這一報告時,通用汽車兩天前剛宣布了與Nikola之間的重大合作計劃(這個時間點的確有助於Hindenburg通過做空大賺一筆)。

根據該計劃,通用汽車將成為Nikola的大股東,並製造Nikola計劃推出的Badger電動皮卡。在應對這件不怎麼光彩的事情上,通用汽車倒是顯得異常從容,公司直到11月底才宣布直接退出這項計劃。

Nikola股價在6月達到了79.73美元的峰值,今日的股價不到17美元。

//////////

Wirecard的崩塌

Wirecard的故事可謂是二合一式的醜聞。

前執行長馬庫斯·布勞恩似乎認為這家金融服務公司帳上有21億美元莫須有的資金,並藉此在各種活動中粉飾自家的形象。公司在6月破產,投資者損失了數十億美元。

另一個醜聞在於,儘管多年來外界一直在釋放警告信號,但監管方和審計方均未能發現這個即將到來的災難。

前檢察官、舞弊審核師協會會長布魯斯·多瑞斯說:「當你看到已發生事件的規模之後,Wirecard簡直就是德國的安然。」

如今已經破產解體的Wirecard是歐洲知名的金融科技公司,致力於在全球提供行動支付和銀行服務。公司創建於1999年,在2002年幾近破產,當時,畢馬威前諮詢師布勞恩對其進行了注資,並成為了公司的執行長。該公司進行了擴張,上了市,吸引到了新資本,並保持了增長。

其成功超過了金融業務的增長。Wirecard還是德國和歐洲的驕傲,這家看似欣欣向榮的國際化公司所在的這個重要新行業一直由中國和美國初創企業把持。Wirecard火箭般的增速於2018年達到了高潮,當時,投資者給出了240億歐元的估值(約合270億美元),而且公司還闖入了德國上層商業圈,成為了DAX股指的30名成員之一。

然而,有些事情並不對勁。

外部人士,尤其是《金融時報》記者丹·麥克魯姆自2015年以來一直發現Wirecard的帳戶存在不符的問題。Wirecard總會強烈地否認公司存在任何問題,然而外界的質疑聲並未斷絕。

2019年,德國市場監管機構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展開了調查,不過不是針對Wirecard,而是《金融時報》。當新加坡警察在1個月後突襲Wirecard辦公室時,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下令在兩個月內禁止對Wirecard股票進行做空操作。

局勢於去年6月發展到了關鍵時刻,當時Wirecard宣布,公司帳上的19億歐元(約合21億美元)「消失了」。布勞恩火速辭職。公司很快宣布了「一個普遍存在的可能性」,也就是消失的資金「並不存在」。

布勞恩在第二天遭到逮捕,而且一直處於關押之中。公司股價曾一度達到了191歐元(約合233美元),最近只有0.43歐元(約合52美分)。

歐洲議會發布的一則報告將Wirecard的崩塌稱之為「歐洲資本市場可能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事件」,應引發金融市場監管的零售改革。

安然的倒塌催生了《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如果WireCard醜聞能夠引發類似的反應,那麼它至少還能發揮一點作用。

//////////

瑞幸咖啡的財務泡沫

對於瑞幸來說,不幸的是好運很快就用光了。

這家初創咖啡連鎖店成立於2017年10月,很顯然,它以迅雷般的發展之勢取代了星巴克,在2020年初成為了中國最大的現磨咖啡巨頭。然而,公司隨後對帳目瘋狂造假的供認不諱說明:公司夢想中的抱負——咖啡因熱,也就是讓喝茶的民族喜愛上咖啡,基本都是鏡花水月。

作為中國最年輕、最炙手可熱的所謂獨角獸初創企業,總部位於北京的瑞幸將自己宣傳成一家科技公司,而不是一家做咖啡生意的公司。

瑞幸吸引人們通過其移動應用預訂外帶飲品和送貨飲品。公司推出了大量的折扣,以及「免費」贈飲券,將其飲品的價格削減至市場價格的約三分之一。與任何好的初創企業一樣,高管們更看重增長而不是利潤。

在一段時間內,這項策略十分奏效。到2018年底,也就是其成立一年多一點的時間,瑞幸門店數超過了2000家,而且私人投資者給出了20億美元的估值。

截至2019年5月,公司籌集了5.61億美元,並以42億美元的估值在納斯達克上市。2020年初,在瑞幸被認為已然從星巴克手中奪走了中國咖啡市場的桂冠之後(按門店數衡量,瑞幸4500家,星巴克4300家),其估值達到了12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隨後,有關瑞幸造假的指控出現了。

瑞幸一開始對美國知名做空公司渾水公司發布於1月31日的報告予以否認,該報告指控瑞幸對銷售額造假。

然而數周后,也就是4月2日,瑞幸對此供認不諱,承認有3.1億美元的收入屬於造假,佔到了其2019年披露營收的很大一部分。瑞幸承認誇大了這一數字,其股票也遭到退市,領導團隊也進行了重組。

12月,瑞幸以1.8億美元的金額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達成了和解。

瑞幸最近任命的董事長兼執行長郭謹一在一則聲明中表示,該交易「反映了我們的配合與補救措施,能夠讓公司繼續執行其商業策略。」他補充說,公司「致力於打造一個強有力的內部財務管控系統,並將採用合規與公司治理領域的最佳實踐。」

//////////

Twitter的安全錯誤

2020年7月15日下午,一系列知名Twitter帳戶,包括艾倫·馬斯克,金·卡戴珊和巴拉克·歐巴馬的帳號似乎變得有點奇怪,均發出了一則簡單的比特幣騙局。

Twitter不得不關閉了所有已驗證帳戶的推送內容,而自己則在加緊尋找安全漏洞。

劫持這些帳戶的是不是俄羅斯的精英黑客團隊?還是具有國家背景的朝鮮特工?都不是。

真正的幕後黑手是佛羅裡達州一位名為格拉漢姆·伊萬的無聊青少年,他及其幾位朋友通過電話戲弄了Twitter的一名僱員,並讓這位僱員吐露了重設帳戶密碼和郵件地址所需的認證信息。

克拉克數周之後遭到了逮捕,而且正在等待庭審。

舊金山安全公司SocialProof Security執行長雷切爾·託巴克說:「這是教科書中最古老的把戲。」

Twitter開始限制擁有這類權限的僱員人數,並採取了其他措施來加強安全舉措。公司還發布了一篇綜合報告,介紹了此次事件是如何發生的。託巴克說,此舉幫助提升了很多公司在這一方面的認識,並改善了其培訓,以防止出現進一步的「社交改造」黑客事件。「人員是第一道防線。」

//////////

特斯拉抵制封鎖令

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在2020年大大超出了人們的預期。一開始是遠超預期的新冠疫情前第一季度營收,然後是公司藉此擠入了標普500指數。

然而,執行長艾倫·馬斯克對加州控制新冠病毒疫情舉措的反應倒是讓其公司的光環暗淡了不少。

第一輪抵抗出現在4月,當時特斯拉試圖通過呼籲員工回到其弗雷蒙特工廠來抵抗封鎖令,但卻遭到了阿拉梅達郡官員的阻止。

數天之後,在公布該季度驚豔業績的4月營收電話會議上,馬斯克將加州封鎖令描述為「法西斯」的言辭讓一眾投資者和分析師感到震驚。

隨後,30萬美國人死於新冠疫情的事實讓這一言辭聽起來更為糟糕。

5月9日,特斯拉為擺脫封鎖令而提起了訴訟,並有理有據地指出該令與阿拉梅達郡將特斯拉劃分為「必要企業」的聲明相衝突。然而數天之後,特斯拉在沒有獲得許可的情況下直接重新開始生產。

阿拉梅達郡官員似乎對馬斯克這種自由主義式反抗讓步了,並於5月13日宣布將批准特斯拉重啟工廠的計劃,但特斯拉在此之前便已經重啟。

隨後,有人稱工廠的環境存在安全隱患,包括口罩佩戴要求執行鬆懈,而且特斯拉的員工隨後檢測出了新冠病毒陽性。

馬斯克似乎想證明自己既能夠投身於應對氣候變化,又能夠悄然無息地扮演詹姆斯·邦德電影中的反派人物,他對員工說,如果他們擔心健康安全問題,他們可以待在家,但隨後就向一些待在家中的員工送去了勞動合同終止書。

//////////

麥當勞的花邊新聞

2019年底,麥當勞執行長史蒂夫·伊斯特布魯克因與下屬的色情簡訊被炒了魷魚,公司當時將其稱之為自願關係。

伊斯特布魯克在當時向員工發送的一封郵件中說:「有鑑於公司的價值觀,我同意董事會的決定,離開公司的時候到了。」

自那之後,事情變得越發混亂。

8月,麥當勞向伊斯特布魯克提起訴訟,稱其在被公司開除一年之前與麥當勞的三名女僱員存在性關係,並批准向其中一名女性發放了數十萬美元的股票。

麥當勞還稱,伊斯特布魯克在最初的調查期間隱藏了證據,從其手機刪除了郵件。鑑於這些所謂的新發現,麥當勞認為這些導致公司做出了開除伊斯特布魯克的決定,而且伊斯特布魯克應返還其遣散費。

伊斯特布魯克反擊稱,麥當勞對於股票獎勵是知情的,而且在協商其遣散費之時也掌握伊斯特布魯克其他幾段關係的信息。

該訴訟仍在進行當中,但很明顯,在麥當勞試圖與其前執行長的行為劃清界限之時,麥當勞願意以一種美國企業界少見的方式,將其家醜公布於眾。

//////////

薪酬保護項目欺詐

從絕大多數指標來講,這個稱之為薪酬保護項目、價值6700億美元的龐大計劃是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小企業援助計劃,也是聯邦政府疫情應對舉措的一個裡程碑,全美眾多小企業主在這次疫情中受到了毀滅性打擊。

然而,就在其作為2.2萬億美元《冠狀病毒援助、救濟和經濟安全法案》的一部分推出9個月之後,該項目迅速成為了政府干預最令人詬病缺點的代名詞——浪費、貪汙和造假。批評家稱這一切源於川普政府的管理不當和缺乏透明度。

薪酬保護項目欺詐案例可謂是不在少數,而且層出不窮,從聲稱收到800多萬美元政府資金的冒牌佛羅裡達州政府部門,到聲稱揮霍近100萬美元薪酬保護項目資金投資加密貨幣的德州男子。

這些案例似乎只是冰山一角。有人稱,即便沒有數十億美元,也有數億美元的納稅人資金可能通過薪酬保護項目被欺詐性地挪作他用,而且政府監察部門也承認了存在「廣泛的潛在欺詐和濫用」可能性。

川普政府自身則稱,該項目成功的將5200多億美元發放給了約520萬家美國企業,從而讓眾多公司能夠在嚴重的經濟不景氣期間挽救工作崗位,給工人開餉。但即便屬於合法發放,該項目也存在明顯的漏洞。

小企業協會最近發布的數據顯示,超過一半以上的薪酬保護項目資金都流向了不到5%的接收者,超過四分之一流向了不到1%的接收者,在這個一邊倒的資金發放項目中,資金充足的大型上市公司成為了受益者。

此外,有充分的證據表明,很多小企業,由其是少數族裔持有的企業(受疫情衝擊尤為嚴重的企業),未能通過該項目獲取其所需的資金。與此同時,有錢的名人和有關係的政客則發現,獲取自己所需的資金猶如探囊取物。

正如一家政府監管機構所說的那樣:「從根本上來講,川普政府推出的這個項目不僅設計十分拙劣,而且經營也不到位。」

//////////

富國銀行

富國銀行是2020年最大的商業醜聞?那不是2016年的事嗎?

事實上,準確來講,醜聞始於2016年。4年後,醜聞竟然愈演愈烈,值得我們為其頒發商業醜聞裡的特別成就獎,也因此在我們的清單中佔據了一席之地。

醜聞始於2016年9月8日,當時有消息傳出,富國銀行創建了200多萬個假帳戶,而且將支付1.85億美元的罰金。這則驚人的發現立刻成為了新聞頭條,數周之後,國會多個委員會舉行了聽證會,而執行長約翰·斯頓夫突然退休。由於支付了罰金而且更換了領導層,麻煩似乎很快就能得到解決,但事實並非如此。

讓我們快進到2020年:1月,斯頓夫同意因其在醜聞中扮演的角色,向美國貨幣監理署支付1750萬美元的罰金,同時,監理署還向其他五名前任高管開出了3750萬美元的罰單。

富國銀行在2月同意支付30億美元來解決聯邦有關醜聞的刑事及民事調查。美國檢察官安德魯·穆瑞說:「有鑑於富國銀行非法行徑驚人的規模、範圍和時限,這個金額是合理的。」

11月,斯頓夫同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支付250萬美元的罰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還起訴了加裡·託爾斯特德,他在假帳戶創建期間擔任富國銀行零售銀行業務的負責人。

這些只是該事件在2020年的主要進展。在這期間,醜聞愈演愈烈,而不是大事化小。

該銀行發現其創建了350萬個假帳戶,而不是200萬個。它還發現,自己向80多萬名車貸客戶徵收了這些客戶並不需要或甚至不知道的保險費用(罰金10億美元,集體訴訟和解費用約4億美元)。

最嚴重的損失在於,美聯儲於2018年禁止富國銀行的資產規模超過其2017年年底1.95萬億美元的水平,這個制裁可謂是史無前例。這也是醜聞爆出後富國銀行業績遠低於標普500企業以及其他幾家大銀行(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期)的主要原因。

富國銀行2月與司法部門的和解包括一份延期的檢控協議,取決於該銀行「繼續配合政府的進一步調查」。

進一步調查?

4年之後,這個史詩級的醜聞還遠沒有畫上句號。

//////////

eBay攻擊用戶

2019年8月,在線零售博客eCommerce Bytes創始人伊娜和大衛·斯坦恩夫婦遭到了各種形式的騷擾:郵寄至家中的奇怪威脅物品,包括一個血淋淋的豬臉面具,活蜘蛛和蟑螂,色情照片和一本有關悼念一對夫婦的書;昂貴的深夜比薩外賣訂單;以及Craigslist的廣告,內容是舉行時髦人士舞會,以及房產銷售,地址就是這對夫婦的住址。

住在麻薩諸塞州納迪克的這對夫婦向警察報告了這些事件。

直到這對夫婦發現有人開車監視和跟蹤他們之後,警局才開始有了線索。《華爾街日報》稱,兩輛不同的車都是租的,承租方是eBay員工。刑事調查發現eBay內部一直對這兩位博主存在敵意,因為他們有時候在其報導中經常批評eBay。

FBI的一份口供顯示,前eBay首席溝通官史蒂夫·維莫在2019年4月閱讀了eCommerce Bytes有關eBay時任執行長德文·溫尼格薪資的一篇貼文,然後向溫尼格發信息說:「我們會往死裡整她。」

這位女士指的就是作者伊娜·斯坦恩。

溫尼格和維莫於2019年9月離開了公司。

《財富》阿隆·普利斯曼在年初有關該醜聞的一份摘要中寫道,eBay在一份聲明中指出,「儘管溫尼格並沒有授權開展騷擾活動,但其有關博客『不恰當的溝通』是『導致其離開公司的多個原因之一』。」

在彭博獲取的另一份聲明中,eBay稱,「公司和eBay現有任何員工都未受到指控」,而且eBay「在2019年8月便收到執法部門的通知,稱其安保人員對一名報導eBay公司的博主及其丈夫實施了可疑行動。」

公司稱在2019年9月「開除了所有涉事員工」。

調查員發現,策劃這一事件的團夥使用了預付借記卡、一次性手機、匿名郵箱帳號以及VPN軟體,以隱匿其身份,並刪除信息記錄。

9月,在6名據稱涉嫌此案的個人中,有四位承認參與了這一事件,並很快就密謀網絡跟蹤以及密謀賄賂證人認罪。

//////////

卡洛斯·戈恩

從理論上來講,卡洛斯·戈恩是在2019年12月29日登上了從家前往東京的高速列車(他在東京面臨著有關其財務違規的指控,而且可免費保釋)。

然而直到1月初,有關戈恩逃離其所稱的「被操縱的日本司法系統」的全部細節才開始出現在各大媒體的報導中。搭乘火車應該是其逃亡黎巴嫩的第一步,而且似乎照搬了好萊塢的電影橋段。在一名前特種部隊人員的幫助下,戈恩藏在了一個用於運輸音響設備的箱子中,然後登上了飛往伊斯坦堡的私人飛機,隨後換乘了一架小飛機,來到了貝魯特(他在黎巴嫩有一個家,而且無需面臨日本的引渡條款)。

有關戈恩冒險故事的最令人吃驚的事情是什麼?那就是1月份我們很多人都天真地認為這件事必然將成為2020年年度商業故事。(財富中文網)

作者:David Z. Morris,Geoff Colvin,Robert Hackett,Aaron Pressman,Beth Kowitt,Rey Mashayekhi,Lydia Belanger,Lee Clifford

譯者:馮豐

審校:夏林

相關焦點

  • 多個氣候變化事件入選全球十大環境熱點
    中國氣象報記者孫楠 劉淑喬報導 4月6日,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中心和中國日報社共同主辦的「2016年度全球十大環境熱點」揭曉。「《巴黎協定》正式生效」位居首位,「2016年成為史上最熱年,氣候變化帶來更多的極端天氣變化」也入選其中。  氣候變化是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危機和嚴峻挑戰,也是國內外環境問題的焦點之一。據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公報顯示,2016年成為自188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熱年」,刷新2015年創下的最熱紀錄。
  • 搜索關鍵詞裡的2017年度十大事件:薩德、紅黃藍等入選
    這一年,十九大勝利召開,雄安新區拔地而起,動車組復興號跑出中國速度;這一年,「江歌案」留下一位傷心欲絕的母親,攜程、紅黃藍虐童事件擊碎多少孩子的童年。歲末將至,不妨再度翻開日曆,共同回首不平凡的2017,重溫大數據時代國人記憶。日前,中國第二大搜尋引擎360搜索發布《2017年度十大事件榜單》,基於4億網民在本年度的搜索關注度,盤點了十大熱搜事件,全景展示了2017中國畫卷。
  • 2017年度十大風雲武器排行之全球篇:中國無一入選
    2017年即將離我們遠去,在新年到來之際,軍機圖綜合過去一年中各型武器的關注度、新鮮度、影響力等綜合因素,評選出了「2017年度十大風雲武器」,本篇為全球武器篇,國產裝備篇另見《2017年度十大風雲武器排行之國產篇:殲-20和運-20難分伯仲》。
  • 臺灣媒體評選2014年度十大新聞及人物 素人、負面成入選關鍵詞
    臺灣門戶網站雅虎奇摩再次評選出年度十大新聞及人物,16日結果公布。不同於去年榜單中奪人眼球的萌萌噠的熊貓「圓圓」,今年可算是一份「憤怒」的榜單。素人、負面成入選關鍵詞,「政治素人」柯文哲入選,高居排行榜第二。臺媒稱這顯示了公民發聲時代的崛起,期待「素人」能帶給臺灣改變動力。
  • 2015年中國十大健康新聞出爐 「殭屍肉」事件入選
    近日,由健康時報社、清華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復旦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北京大學醫學部健康傳播與醫學文化研究中心聯合主辦,清華大學公共健康研究中心提供學術支持的第八屆健康中國(2015年度)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是「醫藥健康產業:跨界與轉型」。
  • 軍事科學院一科研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發布軍事科學院一科研成果入選2月27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發布了
  • 週遊電影:周黎明看2017好萊塢年度十大熱點事件
    週遊電影:周黎明看2017好萊塢年度十大熱點事件 時間:2018.01.04 來源:中國電影報導 作者:陳藝媛 趙智楊 分享到:
  • 《自然》公布2020年度科學界十大人物 兩中國科學家入選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12月15日,《自然》雜誌網站發布2020年度科學界十大人物名單,其中包括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張永振,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李蘭娟等人。
  • 2013年度十大新詞語出爐 「中國大媽」「土豪」入選
    據新華社電 教育部、國家語委29日在京發布2013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央八項規定」「稜鏡門」「H7N9」「土豪」「自貿試驗區」「單獨二胎」「中國大媽」「光碟行動」「女漢子」「十面霾伏」等獲評年度十大新詞語。
  • 2019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5G元年」和「極限施壓」入選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中國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12月16日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5G元年」和「極限施壓」等入選。據中國教育部網站消息,作為「漢語盤點2019」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12月16日,中國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
  • 揭秘瑞幸咖啡如何從獨角獸變異為毒角獸
    若論4月初財經圈的最大新聞,莫過於 「國貨之光」——小藍杯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 Inc.)於4月2日晚間自揭家醜、自曝大瓜——自認其在2019年Q2-Q4偽造交易金額22億美元。而今,20天過去了。「小藍杯」的事情還沒完,相關事件仍在發酵。常走夜路終見鬼,而冒名斂財的事情做多了,李鬼也會遇上打虎上山的李逵。
  • 古脊椎所科研成果入選PLoS年度十大古脊椎動物發現
    古脊椎所科研成果入選PLoS年度十大古脊椎動物發現 2016-10-31 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十大古脊椎動物發現」評選揭曉(https://www.plos.org/paleo-top-ten),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李淳主導研究的「奇異濾齒龍(Atopodentatus unicus)」入選,並排名第五。
  • 大起底:瑞幸咖啡為何「自爆」22億元造假?
    但當時瑞幸咖啡在SEC官網發布公告堅決否認了報告中的所有指控,稱報告基於毫無根據的推測和對事件的惡意解釋。從2017年成立至今,爭議一直伴隨著這家公司。它被質疑燒錢補貼、商業模式難以為繼,但卻在短短兩年時間裡,募集了超過10億美元資金,開出了超過4500家咖啡門店,刷新了中概股最快上市紀錄。這樣一家明星企業,為何要自曝「家醜」?
  • 天然氣水合物勘查與試採入選2019年度地質調查十大進展
    記者從16日召開的2020年全國地質調查工作會議上獲悉,天然氣水合物勘查與試採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等入選2019年度地質調查十大進展,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創新型多功能天然氣水合物鑽採船(大洋鑽探船)初步設計完成等入選2019年度地質科技十大進展。
  • 快電入選「2020中國充電樁行業十大運營商品牌」
    7月9日,在2020第六屆中國國際電動汽車充換電產業大會(金磚充電論壇)上,快電憑藉在新能源充電樁互聯互通方面的突出成效,入選「2020中國充電樁行業十大運營商品牌」榜單。
  • 2020年度十大國際新聞事件
    英國《頭條辰報》綜合報導      2021年1月3日,世界華文傳媒聯合會在倫敦評出2020年度十大國際新聞事件。這十大事件為:(一)全人類的危機COVID-19新冠病毒肆虐各國,幾無倖免;(二)2020美國大選成為全球矚目焦點;(三)伊朗將軍卡西姆·蘇萊曼尼被美國暗殺;(四)美股十天四次熔斷 原油期貨結算價暴跌至負數;(五)大本鐘獎全球頒獎典禮在中國舉辦 為唯一一個全球性頒獎典禮在現場大規模舉辦;(六)《英歐貿易與合作協議》正式生效
  • 我校兩項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2020年2月27日,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基礎研究管理中心)發布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我校「實現對引力誘導量子退相干模型的衛星檢驗」及「首次觀測到三維量子霍爾效應」兩項成果同時入選。實現對引力誘導量子退相干模型的衛星檢驗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
  • 瑞幸騙局:陸正耀終結者?
    這份報告直擊瑞幸兩大命門——數據造假和商業模式不可持續。在商業模式的質疑上,渾水這份報告直接認為,瑞幸咖啡的商業模式存在缺陷,已經基本崩塌。該報告發布後,立刻引起了市場的關注,瑞幸咖啡的股價當天跌去10%,盤中最高跌幅達到25%。面對造假指控,瑞幸方面進行了堅決否認。
  • 北大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近日,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正式發布,北京大學工學院周歡萍課題組、化學學院嚴純華/孫聆東課題組的研究成果「闡明銪離子對提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壽命的機理」入選。嚴純華,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院士、蘭州大學校長。
  • 入選「世界十大」!這4所985大學在科研上閃耀全球,有一所在西北
    我們可以看到,這幾年我國高校在全球高校當中的排名一直都在不斷上升,在科研上我國高校也不斷取得重大成果。今年,我國高校的表現更為突出,因為多所985大學今年發表的CNS論文(頂尖科研論文)都有了較大幅度增長。而更讓人驕傲的是,最近國外公布的幾個科研領域的「世界十大」中,我國高校也有研究成果或者科學家入選,那麼,到底是哪些高校呢?這些高校有多厲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