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報告:「十四五」期末可能出現1.3億噸左右的糧食缺口】8月...

2020-11-25 FX168財經網

文 / 冷靜來源:FX168

【社科院報告:「十四五」期末可能出現1.3億噸左右的糧食缺口】8月1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聯合發布《中國農村發展報告2020》。《報告》預計到2025年,中國城鎮化率將達到65.5%,保守估計新增農村轉移人口在8000萬人以上;農業就業人員比重將下降到20%左右;鄉村60歲以上人口比例將達到25.3%,約為1.24億人。到「十四五」期末,有可能出現1.3億噸左右的糧食缺口,其中穀物(三大主糧)缺口約為2500萬噸。上海、江蘇、浙江、北京、天津5省市預計將在2025年前後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目標值,引領全國農村發展。(新華社)

聲明:FX168財經報社僅提供交易相關數據及資訊參考,由此帶來的投資風險由交易者自行承擔。FX168財經報社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來源於網絡,我們尊重原作版權,但因數量龐大無法逐一核實,圖片所有方如有疑問可與我們聯繫,核實後我們將予以刪除。

相關焦點

  • 觸目驚心,全球一年浪費13億噸糧食!按人均中國排22位,城市餐飲是重...
    不要以為這是小題大做,聯合國糧農組織已經確定,今年9月29日為首個「國際糧食損失和浪費問題宣傳日」,以推動國際社會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全球正面臨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2019年全球糧食危機人口增幅是近4年最大的,總的飢餓人口已達到8.21億人,而疫情可能導致今年將再新增1.3億飢餓人口。
  • 中國社科院專家解讀「十四五」規劃與中國發展
    中國社科院專家解讀「十四五」規劃與中國發展 2020-11-30 19: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連續多年「神預測」中國房價的社科院發文了!
    近日,連續6年「神預測」中國房價的社科院,再度對2021年房價進行了預測。而這一次它又給出了什麼答案呢?下面仔細看看。 2020年12月21日,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樓市調控:迎來曙光再出發》(以下簡稱《報告》)。
  • 世界爆發50年最嚴重糧食危機!中國也遭殃?央視點名批評吃播現象
    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導致全球飢餓人數在2020年大幅增加。今年將新增1.3億名飢餓人口,全世界將有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聯合國的研究報告發出預警,今年共有25個國家面臨嚴重飢餓風險,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 1月流動性月報|1月靜態流動性缺口規模約3.87萬億。
    以靜態視角,大致估計跨節流動性缺口,主要包括:(1)繳準和MLF/TMLF到期1月帶來的流動性需求,規模分別在1700億左右和5405億,合計約7100億;(2)1月短期流動性需求因素,主要體現在逆回購到期5800億和節前取現走款約1.88萬億,合計約2.46萬億;(3)年初稅收大月,財政支出規模也相對較大,預計消耗流動性7000萬億;綜上,1月靜態流動性缺口規模約3.87萬億。
  • 世界爆發50年最嚴重糧食危機!中國也要遭殃?央視點名批評吃播現象
    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導致全球飢餓人數在2020年大幅增加。今年將新增1.3億名飢餓人口,全世界將有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聯合國的研究報告發出預警,今年共有25個國家面臨嚴重飢餓風險,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 社科院報告令歐美沸騰,澳洲一片哀嚎
    8.5%左右,而同比名義的則增長率要比全年GDP增長率要高,為11%左右。 在對全年GDP增速進行總結後,社科院副主任楊翠紅開始了數據的詳細分析。楊翠紅表示:2021年度中國的經濟將會以前高后低的模式進行發展。2021年在四個季度中,第一季度的增長率最高,為16.3%;而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增長率則降到了7.3%和6.3%;在第四季度裡,經濟增長率就下降到5.9%左右。
  • 財經早餐FM-Radio|2020年9月2日
    中國8月財新製造業PMI顯著改善,實現2011年1月之後的最高單月提升。吉利汽車科創板IPO獲上交所受理,擬融資200億元。「頂級投行」回歸A股又進一步,證監會發布中金公司IPO招股說明書,發行不超過4.59億股。阿里巴巴66億增持圓通速遞。美國8月ISM製造業指數創近兩年新高,但就業連續萎縮13個月。
  • 「十四五」能源發展將再迎重大歷史轉型期
    2021-01-11 09:24:58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郭錦輝    「十四五」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我國提出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後的第一個「五年」。
  • 「十四五」期間中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 邁入中度老齡化
    改革生育政策促進人口均衡發展 「十四五」期間我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 邁入中度老齡化專家呼籲  ●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核心不在於老年人數量的增加,而是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開始絕對減少,而且有愈加嚴峻之勢,國家人口均衡發展和人口安全面臨挑戰  ●人口的發展形勢是動態的,
  • 電規總院《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9》《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發布
    ;提出了做好2020年和「十四五」時期能源工作需重點關注的問題。關於未來3年電力發展情況,《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指出,根據目前經濟運行總體態勢和國家下半年宏觀調控政策,初步預判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大約在0-2.8%左右,未來3年全社會用電量恢復至中速增長。受疫情影響,電力需求預測基數下降,未來3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總體穩定,但部分地區仍然趨緊,還需加強電力供應保障性建設。
  • 全球糧價指數創近六年新高,糧食安全獲重視,種植鏈望受益
    北京時間1月8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宣布去年十二月全球糧價指數連續第七個月上漲至107.5,再度刷新2014年11月以來的新高。(來源:聯合國)FAO表示,自從去年五月以來聯合國糧價指數累積上漲達18%。
  • 中國糧食自給自足 我國還要進口海外的糧食?
    近年來隨著我國不斷開放農產品市場,俄羅斯、印度、越南、巴西、阿根廷等重要糧食生產國都爭相對我國增加供應。然而,近日一項數據顯示,我國2018年糧食產量已經突破13000億斤,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穀物自給率保持在98%以上。外界就不禁納悶了,為何在能自給自足的情況下,我國還要進口海外的糧食呢?
  • 「十四五」:加快清潔低碳能源轉型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1月20日,以「十四五」能源電力轉型發展為主題的能源發展論壇暨南方電網能源發展研究院2020年度研究成果發布會在廣州舉行。
  • 重磅乾貨:當前全球糧食貿易格局分析報告(玉米、小麥、大豆、大米...
    但2014年以來,這個比例大幅下降,其中1-4月來自美國的進口玉米比例下降達9成。中國正在謀求糧食進口國的多元化,以更安全地利用國際糧食市場。今年中巴兩國檢驗檢疫部門籤署了《關於巴西玉米輸華植物檢疫要求議定書》。巴西玉米獲得出口中國的檢驗檢疫資格,自3月31日起允許符合《進口巴西玉米植物檢驗檢疫要求》的巴西玉米進口。而2012年2月份我們與阿根廷也籤署了類似的協議。
  • 我國的糧食基本情況以及主要產區分布
    喜歡下面的內容的話,~別忘了關注我哦~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中國之聲 《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1月2日出版的人民日報發表 評論員文章 ,題目是《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論學習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下面通過數字說說我國的糧食基本面情況。
  • 爭鳴| 「地板」、「天花板」與中國糧食安全困境
    2014年,算上大豆,和直接的肉、奶進口折算,糧食總進口量已經突破1億噸,佔全國總消費量的比重接近20%。這就是說,中國的糧食安全的路徑,正在按照1994年布朗(Lester R. Brown)的預測的節奏進行下去。未來的進口總量目標是2億噸以上。這可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趨勢。危險在哪裡呢?
  •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十四五」農業農村發展要做好三件大事
    記者 劉慧  「『十四五』時期,農業農村發展要做好三件大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11月11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0年會上如此表示。農業農村部部長 韓長賦   韓長賦給出一組數據:「十三五」時期,中國糧食連年豐收,產量一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人均糧食佔有量穩定在470公斤左右,高於人均400公斤的國際標準線,糧食安全形勢處在歷史上最好時期。
  • 面向碳中和:「十四五」需要怎樣的新增長路徑?
    僅以能源系統為例,2019年中國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消費佔比約15.3%,未來30至40年能源系統要發生非常大的躍遷。目前的模型和情景研究表明,2050年左右中國非化石能源比重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將可能達到80%左右,這將帶來重大的產業調整、資產重估和經濟空間轉移,既是艱巨的挑戰,也將創造大量新的發展機會。中國要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重中之重便是布局「十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