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西方列強壟斷,「兩彈一星的功勳」錢學森,他的子女現狀如何

2020-08-10 回眸歷史的星空

錢學森,這個名字家喻戶曉。他是我國飛彈研究的先驅,空氣動力學家,而且還被人們稱之為「中國航天之父」,也是一名世界頂級的科學家,在這一串光輝的名銜背後,他呈現在我們的面前也不過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家,年輕的時候他曾經在美國的加州大學留學,後來還擔任了美國麻省理工和加州工學院的教授。

他的一生可以用輝煌來形容,不僅可以與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家做同事,而且還可以享受到高額的薪水,本來是可以在異國他鄉平靜的度過餘生,但是為了新中國的建設,他毅然決然的放棄了所有的一切,只是為了能夠掙脫美國對他的控制,回到那個生養自己,新生,落後,貧窮的祖國。後來他的一生,為新中國的崛起默默奉獻著,他今生是沒有任何遺憾了,因為在祖國缺少高科技教研人才的時候,他挑起了重擔,給我們帶來了來之不易的和平。

在2009年的10月31日,對於我們來說,這只是再平常不過的一天,但是這一位功勳卓越的98歲老人卻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大家都知道蔣英是錢老的妻子,都知道她是一位出色的歌唱家。科學與藝術的結合,也成為了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而他們的後代肯定也會備受大家的廣泛關注,而錢永剛與錢永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出生了。

和絕大多數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樣都受到寵愛來到這個世界,與其他小孩一樣學習遊戲,大家都希望這兩個小孩可以繼承父母的聰明才智,但是事實卻有點不同。實際上,因為父母親的身份,錢永剛與錢永真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僅沒有其他優勢,而且相對於同齡的孩子擁有更加的嚴苛。

眾所周知,大家都知道他們的父母很出色,父親是錢學森,所以對於他們的未來成就也更加的期待,老是想要從年少的他們身上找尋錢老少年時的影子。所以在父輩像高山一樣的光輝之下,他們想要翻越甚至是超越這座高山,那麼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這條定律也很早的在他們的心靈中留下了。

1948年的時候,錢永剛出生了,他的成長之路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一帆風順,其實在少年時期,他也曾有過「輟學」的經歷,因為那個時期時局很亂,本來高中畢業就要到大學繼續完成學業的他,選擇了參軍。其實還因為當時國內沒有合適的大學,所以選擇了去部隊歷練,其實父親的名氣多多少少還是對他有一定的影響。

本來因為父親的名氣,他的人生道路應該會更加通暢一點,當時卻沒有,在混亂的時局中,作為錢學森兒子的這個身份受到了大家的關注,大家更多的是要求他怎麼做才能更好如何做才能做好,無形之中給這個剛剛踏上社會的少年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本來年輕有為的他可以順利的入黨然後晉升為幹部,但是他所受到的考驗卻是其他人的好幾倍,以至於在重點照顧下讓大家的心理好受點,至少來說錢老的小孩也沒有受到特殊的關照。


雖然人生的道路有點崎嶇坎坷,但是至少錢永剛沒有對自己放棄。在高考制度恢復以後,他立即報名參加考試,並且順利的考上了國防科技大學的計算機專業,後來又到了父親年輕時待過的學校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並且順利的獲得了碩士學位。回到祖國以後,秉承著父母對於學術研究的嚴謹態度,他一點也沒有放鬆,不斷地深入鑽研,終於成為了國家高級工程師。從事計算機應用軟體的研發工作,並且在上海交通大學任職。

作為妹妹的錢永真,她則是和哥哥錢永剛不一樣,她是在美國出生,而且從小受到外國的氛圍也比較多一點,直到1955年的時候才回到祖國的懷抱,這是她一生熱愛的地方。它在音樂方面似乎繼承了母親的天分,在音樂的敏感從小與其他的人就不一樣。

母親蔣英在她很小的時候就發現自己的女兒對於音樂有種天生的敏銳,而且甜美的聲音也特別適合唱歌,所以便經常帶她在家裡練習,錢永真因為對於音樂的痴迷,所以學習起來也更加的刻苦。由於母親的薰陶,再加上自己對於音樂的不懈追求,所以她的一生都在音樂道路上不停地奔跑。

和哥哥錢永剛一樣,因為高考制度的崩潰,她曾經也是無學可上,只是後來因為一個巧合的機會,獲得了去美國深造學習的機會。最後她克服了艱難險阻,堅持自己的音樂夢想,最終與母親一樣在國內從事音樂教育。

兄妹倆人能夠在自己的領域裡取得驕人的成就,和父母的悉心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錢老夫婦和大多數普通家庭的父母是一樣的,他們也是默默的關注著,陪伴的自己的孩子,但是他們給孩子們帶來的更多是以身作則,相對於對於孩子們的說教,錢老夫婦認為實際行動對於說教有更大的說服力,因為能夠讓他們知道自己的父母就是這麼做的,讓他們也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

在兩兄妹的記憶中,父親帶給他們的印象並不是外界的那樣嚴厲,反而是他們的老師從小到大對他們特別嚴格,他們的老師總是和他們說:「你們要考滿分。」導致他們因為沒有考到滿分而沮喪,因為這個事情回去和父親一說,父親反而笑著和他們說:「在我看來,沒有考滿分也是很好的。」


父親會更多的鼓勵他們在課餘的時間多閱讀一些課外書籍,增長自己的見識,而不是只是學習考卷裡面的知識。在外面是一位科研領域的天才,在工作中的認真,負責任而且嚴謹,在工作中也有著巨大壓力的人。但是一回到家中,他卻是一位再普通不過的父親。

兄妹兩個在父親的關愛下茁壯成長,家庭的幸福與溫暖,帶給他們他們童年美好的回憶,而父母親異於常人的教育方式,直到現在還是他們不可忘卻的精神財富。

如果大家喜歡,記得關注北陌南生,每天給大家分享一點歷史趣聞。

相關焦點

  • 他是錢學森的師弟,兩彈一星元勳中唯一烈士,犧牲姿態感動救援隊
    他們用智慧和血汗創造出"兩彈一星"的人間奇蹟。1999年9月18日,為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在這23位科技專家中,有一個名字叫「郭永懷」,他就是《激情的歲月》中「鍾培林」的原型。在電視劇中,鍾培林原在美國康奈爾大學任教,是著名物理學家、力學家、應用數學家,A所副所長,青年科學年鍾心的父親。
  • 表彰「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的由來『兩彈一星往事』
    他提出,讓我們再和錦濤同志談談,因為他分管書記處工作。 三八婦女節那天,我在人民大會堂見到了胡錦濤副主席,和他約定了談話的時間。在他的辦公室,聽完我的具體想法後,胡錦濤也表示同意和支持,並且說:「你就以老同志的名義,給中央寫一封建議書,由中央研究後實施。」 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
  • 錢學森為何要放棄美國高薪回國,他有哪些貢獻?死後子女現狀如何
    在這個小小的遊戲中,錢學森很快就成為了箇中高手,因為他折的飛鏢總是能飛得又快又遠。於是老師就請錢學森來講解其中的奧秘。錢學森說道:「我的飛鏢沒有什麼神奇之處,我也是經歷了很多次失敗後改進的。後來錢學森出國留學,畢業後在美國工作,在當時已經是業界的大佬了,他在美國的待遇是相當不錯的。據悉,錢學森在加州理工和麻省理工的那段時間,每個月發兩千的美金。這個其實是最低生活費,他的額外收入高的驚人。錢學森因為參與美軍部隊的科學研究,而每年在美軍軍隊中和「年薪」是五萬美金,同時,每個月的科研「提成」都要超過一萬美金。
  • 「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錢學森之子錢永剛,講述他父親報效祖國的故事
    講述人簡介錢永剛,「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錢學森之子。  錢學森長期擔任中國火箭和航天計劃的技術領導人,對航天技術、系統科學和系統工程做出了巨大的和開拓性的貢獻。  錢學森在應用力學的空氣動力學方面和固體力學方面都做過開拓性的工作。與馮·卡門合作進行的可壓縮邊界層的研究,揭示了這一領域的一些溫度變化情況,創立了卡門——錢學森方法。
  • 「兩彈一星」——錢學森
    錢學森(1911-2009),男,漢族,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共黨員。1911年出生,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高級顧問,中國科協名譽主席。著名科學家。此後長期擔任我國火箭飛彈和太空飛行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並以他在總體、動力、制導、氣動力、結構、材料、計算機、質量控制和科技管理等領域的豐富知識,為中國火箭飛彈和航天事業的創建與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 「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98歲因病離世,2個子女現狀如何?
    這兩聲巨響打破了美國對我們的核壟斷核威懾。他是被美國人說一個人就能頂五個師的人,他是美國頂著國際壓力也不願放他回中國的人,他是中國傑出的科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錢學森錢老,與錢偉長、錢三強一起被稱為「三錢
  • 23位「兩彈一星」功勳,究竟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就了時代?
    曾經的「美軍上校」錢學森,右四23位「兩彈一星」功勳包括:王淦昌,趙九章,郭永懷,錢學森,錢三強,王大珩,吳自良,陳能寬,鄧稼先,朱光亞,彭桓武,錢驥,姚桐斌,任新民,陳芳允,黃緯祿,屠守鍔,程開甲,楊嘉墀,王希季,于敏
  • 此人是不遜於錢學森的「兩彈一星」專家,遇難時不忘保護科研手稿
    關於錢學森,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錢學森不管到哪裡都能抵得上5個師」,這句話充分說明了人才的重要性。下面我要帶大家認識的這個人比起錢學森來毫不遜色,也是我國「兩彈一星」的功勳專家,他的名字叫郭永懷。
  • 兩彈一星功臣中唯一獲「烈士」稱號的科學家是誰?錢學森是他師兄
    郭永懷去世比較早,所以大家對他老人家可能不太了解,其實他和錢學森一樣,從美國返回大陸前,就已經有多項重要科學成就,已經是馳名世界的科學家。1929年他考取了南開大學預科理工班,1933年進入北大物理系學習,在校物理學專業基礎非常紮實。1940年郭永懷赴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應用數學系學習,1941年成為世界氣體力學大師馮·卡門的弟子,並與師兄錢學森成為知己,原來他與錢學森是同一個導師。
  • 錢學森夫婦教育子女,看似漫不經心,實則極具智慧
    錢學森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之一,被稱為:「中國的航天之父」。他的夫人蔣英,是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女高音歌唱家。他們不僅在事業上取得輝煌成就,在教育自己子女方面同樣成績顯著。錢學森夫婦有一兒一女,兒子錢永剛,1955年跟隨父母從美國回國時年僅7歲,女兒錢永真回國時5歲。錢永剛18歲時,遇上十年動亂,後參軍入伍,直到34歲時才有機會考入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系。
  • 錢學森一雙子女,自小背負壓力成長,終不負期望成就一番事業
    錢學森的故事早就傳遍了中國的廣闊土地,他是兩彈一星的功勳,滿懷著一顆愛國之心不顧美國的重重阻撓錢學森能有著如此驚人的成就,自然是與他的學習成長道路是密不可分的,同時他也用自己的這種寶貴精神品質而深深影響著自己的子女。雖然出生於動蕩不安的年代,但錢學森仍然保持著一顆刻苦學習的心。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面對如此水深火熱的國家危境,錢學森自然也立志為國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 除了兩彈一星,錢學森還帶回了一項高科技,如今僅有5國會造
    錢學森年輕時到美國留學,是大科學家馮·卡門最得意的弟子,年僅35歲時,他就成為了麻省理工學院的終身教授,年薪15萬美元。他在美國時就取得了一系列驕人的成績,連美國軍方都請他參加絕密的軍事項目,美國航天局的創始人之一就是錢學森。
  • 「兩彈一星」鄧稼先離世已過去34年,他留下的2個子女,現狀如何
    經歷過戰爭的中國已經滿目瘡痍,百廢待興,與西方國家比較起來,我國的經濟和科技實力都遠遠落後。而這時就湧現出了很多熱血愛國的科研人員,他們遠赴海外進行深造,學有所成後為國效力。並為自己國家的科研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生,讓自己的人生價值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 比錢學森還牛,兩彈一星元勳有一半是他的學生,中國核物理先驅
    有這麼一位老師,他的名字鮮為人知,但他真正做到了"桃李滿天下",所教出的學生中有一半後來成為了"兩彈一星"元勳,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他便是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葉企孫。求學之路光緒二十四年間,在上海一個書香門第家庭,一位嬰孩呱呱墜地,他便是葉企孫。
  • 趙九章「兩彈一星」功勳獎章捐贈儀式舉行
    趙九章「兩彈一星」功勳獎章捐贈儀式舉行 當日,我國人造衛星事業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趙九章先生「兩彈一星」功勳獎章捐贈儀式在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舉行。捐贈儀式上,趙九章先生家人將趙九章先生「兩彈一星」功勳獎章贈與空間中心。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科學與人生:中國科學院院士傳記」之《趙九章傳》也於同日正式出版發行。
  • 「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黃緯祿之女黃道群來衡講述「我的父親」
    「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黃緯祿之女黃道群走進南華大學,以現場報告形式與800餘名師生分享父親黃緯祿的感人故事。彭鵬 攝紅網時刻衡陽9月24日訊(記者 譚倩 通訊員 邱霞 夏文輝)9月23日晚,由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和湖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科學家精神報告團「傳承2020」湘贛行活動走進衡陽,「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黃緯祿之女黃道群走進南華大學,以現場報告形式與800餘名師生分享父親黃緯祿的感人故事,動情追憶父親用畢生心血鑄就的飛彈人生。
  • 「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黃緯祿之女黃道群來衡講述 「我的父親」
    「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黃緯祿之女黃道群走進南華大學,以現場報告形式與800餘名師生分享父親黃緯祿的感人故事。彭鵬 攝紅網時刻衡陽9月24日訊(記者 譚倩 通訊員 邱霞 夏文輝)9月23日晚,由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和湖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科學家精神報告團「傳承2020」湘贛行活動走進衡陽,「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黃緯祿之女黃道群走進南華大學,以現場報告形式與800餘名師生分享父親黃緯祿的感人故事,動情追憶父親用畢生心血鑄就的飛彈人生。
  • 危急關頭他用生命保護住絕密資料,兩彈一星不要只知道錢學森
    提起兩彈一星,人們最先想到的必是錢學森,但你知道嗎?歷史上還有一位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即便在生命危急關頭,也要保護住絕密資料。那是1968年,郭永懷在試驗基地準備我國第一顆飛彈熱核武器的發射工作,整整兩個月,未離開基地半步的他突然發現了一條重要資料。
  • 今天,致敬「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
    今天,致敬「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 2019-09-18 1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科學院與「兩彈一星」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