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農業大學選育的優質稻「泰優871」通過國家超級稻品種認定

2020-12-05 中國教育在線

  江西農業大學選育的優質稻「泰優871」通過國家超級稻品種認定

  近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發布了「2020年度超級稻確認品種的通知」,新確認11個超級稻品種。江西農業大學選育的優質雜交稻「泰優871」榜上有名。

  「泰優871」是江西農業大學賀浩華教授團隊圍繞「優質,高產,安全,高效」的育種目標,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大力實施優質稻米產業化工程背景下培育的又一突破性的水稻新品種,具有「超級稻的產量,泰國米的品質」等特點。該品種於2016年通過江西省審定。2018-2019年連續兩年,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委託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組織專家,按照超級稻確認辦法,分別在上饒珠湖農場和萍鄉蘆溪縣銀河鎮對「泰優871」百畝示範片進行現場實割測產,產量分別達到701.3kg/畝和688.3kg/畝,達到超級稻產量標準。

  該品種以其米質好、食味佳的突出特點屢獲殊榮。2018年在第二屆中國(三亞)國際水稻論壇「尋找中國好大米」評選中,從63個稻米品牌中脫穎而出,榮獲「最受喜愛的十大優質稻米品種」;入選江西省「現代農業優質中晚稻品種展示示範品種」。2019年榮獲江西省首屆優質稻食味鑑評金獎,已在全省大面積推廣種植,得到了廣大農戶的一致認可。

相關焦點

  • 超級稻品種鑑評,10大優質秈型、10大優質粳型結果出爐,都有哪些?!
    目前全國可以冠名「超級稻」的水稻品種共有133 個。為促進超級稻品種品質改良提升,加快優質超級稻品種選育與示範推廣,近期全國農技中心開展了2020年超級稻品種品質鑑評活動。 本次參評要求品種理化品質達部頒優質稻三級及以上。
  • 水稻所2個水稻品種被認定為農業農村部超級稻品種
    6月8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發布了2020年度超級稻確認品種名單,中國水稻研究所育種新技術課題組選育的「中組143」和三系育種課題組與浙江省種子企業合作選育的「華浙優71」兩個品種被認定為超級稻品種。
  • 江蘇超級稻品種全國最多 佔比15.3%
    這個新品種產量很高,通過農業部超級稻認定,去年在興化市釣魚鎮的百畝示範方取得平均畝產817公斤的驕人業績。光看數字,與袁隆平的超級稻畝產1006公斤還有不小距離。其實,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品種——袁隆平選育的超級稻品種是秈稻系列,而王才林主持選育的是粳稻系列。要知道,僅僅在10年以前,我省大面積種植粳稻畝產能達到500公斤就很稀罕了。
  •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發布2020年度超級稻確認品種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有關單位: 根據《超級稻品種確認辦法》(農辦科〔2008〕38號),經各地推薦和專家評審,現確認蘇墾118、中組143等11個品種為2020年度超級稻品種(附件1)
  • 超級稻全國種植30%以上 你吃過哪些品種?
    超級稻品種主要是指採用「理想株型塑造與雜種優勢利用相結合」的技術路線等途徑育成的產量潛力大,配套超高產栽培技術後比現有水稻品種在產量上有大幅度提高,併兼顧品質與抗性的水稻新品種,包括了超級常規稻和超級雜交稻,必須經農業農村部認定的品種才能被冠名為「超級稻」。
  • 這15種推廣較廣的超級稻品種有哪些特徵特性?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熟期適中,產量高,高感稻瘟病,感白葉枯病,高感褐飛蝨,感白背飛蝨,米質一般。適宜在江西、湖南、安徽、浙江的稻瘟病、白葉枯病輕發的雙季稻區作早稻種植。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熟期適中,產量高,米質較優,中抗白葉枯病,感稻瘟病。適宜在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蘇的長江流域稻區(武陵山區除外)以及河南南部稻區的稻瘟病輕發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 武進2個超級稻品種Get全國獎項……
    江蘇(武進)水稻研究所培育 經國家確認的超級稻品種共有3個 分別為武粳15、武運粳24號、武運粳27號 食味品質優異
  • 袁隆平華南雙季超級稻破世界紀錄
    19日中午,在廣東省梅州興寧市龍田鎮環陂村,「華南雙季超級稻年畝產3000斤全程機械化綠色高效模式攻關」項目測產驗收組測產後宣布:該項目年畝產量達到1537.78公斤,項目實驗獲得成功,並創造了水稻畝產量新的世界紀錄。11月的廣東正值秋收季節,測產驗收在秋陰裡展開。
  • 水稻有哪些高產、口感好的品種?除秈、粳稻外,秈粳雜交稻有優勢
    水稻品種分為秈稻和粳稻品種,秈稻品種中高產的品種多為雜交水稻,口感好的品種以常規秈稻居多,雜交水稻近兩年在口感上也取得很大的突破;粳稻品種多是常規稻,極少是雜交粳稻,在食味方面較秈稻好,所以既高產又口感好的品種也有不少;還有新一代水稻秈粳雜交稻,具有極強的超親優勢,選育的品種大多具有產量高
  • 潘鳳榮堅守35年選育優良櫻桃品種
    從事櫻桃新品種選育及栽培技術研究35年,潘鳳榮從一個初出茅廬的普通大學生,成長為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大連市勞動模範、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甜櫻桃育種和栽培學科帶頭人,她讓小小的櫻桃成為引領數十萬農戶致富的大產業。    甜櫻桃是我國重要的名特優稀果樹樹種,是改革開放以後快速發展起來的特種經濟林果和高檔果品,市場及栽培者對不同熟期、不同用途的櫻桃品種有著迫切的需求。
  • 兩系雜交稻代表品種兩優培九,比汕優63高產,米質優適應性廣
    我國「超級稻計劃」始於1996年,歷經二十多年的研究發展,目前超級稻畝產已突破1000公斤,並獲評「十三五」農業十大科技成果。截止2019年底,全國超級稻累計種植16.1億畝,相比常規稻品種,超級稻畝均要增產66.3公斤,在糧食增產提質方面作出重大貢獻。
  • 超級稻如何成就「噸糧田」
    袁隆平(中)在田間聽取品種主要選育人鄧啟雲(右一)介紹情況。僅過了不到半年,兩系法雜交稻組合「Y兩優900」就在湖南隆回創造了畝產988.1公斤的超高產記錄;今年10月,該品種在湖南漵浦更是將百畝片畝產衝到了1026.7公斤,標誌著第四期目標提前完成,「噸糧田」誕生。這些看似簡單的數字究竟是如何得出的?回顧歷時十餘年的中國超級稻攻關計劃,又是如何一步步解決了哪些問題?是否如一些公眾所擔心的,是通過轉基因技術或大量化肥投入得來?
  • 「十三五」十大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
    篩選應用早熟脫水快品種,配套玉米適時晚收技術,延長灌漿時間,增加光照和日曬時間,不斷提高玉米田間成熟度。降「三率」。降低玉米籽粒含水率、機收破碎率和田間損失率是玉米收穫效率和質量的必要條件。通過品種選育和農藝措施,收穫時籽粒含水率明顯降低。通過改變收穫機械滾筒脫粒元件和凹板結構、降低滾筒轉速等措施實現柔性脫水,破碎率進一步降低。
  • 種子是糧食生產的「晶片」,優質高產品種滿足吃好又吃飽的需求
    種子是農業科學的「晶片」,糧食生產的源頭。在近期發布的「十三五」十大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中,多項科技成果與水稻、小麥、玉米等糧油育種有關,如超級稻畝產突破1000公斤、冬小麥節水新品種與配套技術集成應用,均離不開新品種的選育。袁隆平院士語重心長地告誡人們:「關鍵時刻,一粒小小的種子能夠絆倒一個強大的國家。」
  • 權威發布|「十三五」十大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發布
    農業農村部對產量、品質、抗性及面積等均達到指標的品種確認為「超級稻」品種。全國水稻研究推廣優勢力量按照農業農村部部署要求,加強自主創新,強化聯合協作,在超級稻育種理論方法創新、育種材料創製、重大品種培育、配套技術集成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江蘇、浙江、湖南等地實現多年小面積畝產突破1000公斤。 品種選育取得新突破。
  • 華南農業大學跟嫦五奔月的水稻種子發芽了 專家:無價之寶
    作為航天育種產業創新聯盟的發起單位,華南農業大學組織廣東、廣西、福建、四川等優勢科研院所,精心遴選了水稻、甜玉米、南藥、微生物等31份材料參加搭載試驗。其中,華南農業大學提供的40克約2500粒「航聚香絲苗」水稻種子就在其中。12月17日,歷經22天21時29分的飛行後,這批水稻種子隨嫦娥五號返回器順利著陸,返回地球。
  • 江西會昌:打好米粉產業特色牌
    該縣米粉生產企業不僅掌握了一整套先進的米粉製作工藝和技術,還具備了自主研發生產線的能力,先後獲得國家專利近40項,江西五豐食品有限公司的技術創新中心還被科技部認定為龍頭企業創新中心。目前,該縣的米粉產品80%以上出口到美國、英國、法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 我國三熟制油菜新品種選育獲突破
    據中國農科院油料所介紹,我國三熟制油菜品種普遍存在產量低、生長期長不利作物接茬等瓶頸問題,「陽光131」品種選育縮短了生長期,比一般三熟制油菜品種早熟和高產。  2017年秋播,油料所聯合江西農科院、華中農業大學等單位,在江西吉安市、湖南衡陽市等雙季稻主產區建立了早熟油菜綠色高產高效技術集成示範。
  • 朔州市農業農村局:良種選育促豐收
    近幾年,市農業農村局結合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不斷更新農作物品種,通過引進和選育青貯玉米新品種,積極引導農戶優化品種結構,充分發揮良種對農業生產的關鍵性作用,全力以赴促豐收。金秋九月,又到了收穫的季節。在山陰縣惠牧源農牧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的種植基地裡,大型青貯玉米收割機正在田間來回穿梭,搶抓晴好天氣收割已經成熟的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