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農業農村局:良種選育促豐收

2020-12-04 朔州廣播電視臺

眼下,秋意漸濃,青貯玉米也進入收穫期。近幾年,市農業農村局結合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不斷更新農作物品種,通過引進和選育青貯玉米新品種,積極引導農戶優化品種結構,充分發揮良種對農業生產的關鍵性作用,全力以赴促豐收。

金秋九月,又到了收穫的季節。在山陰縣惠牧源農牧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的種植基地裡,大型青貯玉米收割機正在田間來回穿梭,搶抓晴好天氣收割已經成熟的玉米。

山陰縣惠牧源農牧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是由泰和牧業專業合作社牽頭,16個各具特色的專業合作社組建而成的一家農業產業化綜合企業。目前,聯合社共養殖了800多頭奶牛,為給自家奶牛提供天然、綠色、放心的飼草,聯合社每年都會種植近千畝的青貯玉米。

山陰縣惠牧源農牧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董事長 陳永和:去年種的是大京九23,產量是4噸半每畝,那個是青貯專用玉米,產量雖然高,品質不行,乾物質和營養成分都低。

為提升飼草的營養成分,今年,聯合社流轉800畝土地,全部用來種植市農業農村局提供的青貯玉米新品種。由于謹慎選種、管護到位,玉米長勢喜人。收割時,包括玉米棒穗在內的整個玉米植株,通過青貯玉米收割機一次性完成收割、粉碎、裝車,再經過青貯發酵,完全能夠滿足聯合社的800多頭牛過冬。

山陰縣惠牧源農牧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董事長 陳永和:今年種的這兩個品種都挺好,產量雖然達不到4噸半,也已經上了4噸了,它的乾物質好,牛吃上營養成分就滿足了,所以這幾個品種都值得在咱們朔州地區推廣。

農作物品種是農業生產中的關鍵要素之一,直接影響農業的增產增收。為此,這些年來,我市以良種為基礎、科技為支撐,從新品種的選育推廣入手,把好農業生產第一關,讓良種良法成為農業提質增效的「助推器」。

市農業農村局種子站 站長 喬九軍:今年我們採用了「五統一」展示示範方法,就是說統一播種,統一施肥,統一膜下滴灌,統一除草,統一收穫。特別是統一膜下滴灌,在今年春季嚴重乾旱的情況下保證了出苗率,為我們新品種展示示範成功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總得看來,今年展示示範的效果是好的,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經過測算,今年試種的14個全株青貯玉米品種裡,太育9號、大京九166和泓豐656等5個品種表現突出,在產量和營養價值上優勢明顯,符合市場需求,值得推廣種植。

記者:劉希軍 李小紅 李 媛 山陰臺

責編:李 悅

相關焦點

  • 黑龍江良種化工程讓農業贏在起跑線上
    連續11年,累計投資達2.14億元的農業良種化工程,使黑龍江省種植業品種更換周期由過去的7~8年縮短為3~5年,主要農作物品種實現了3年更換一次。全省良種覆蓋率穩定在98%以上,良種科技貢獻率達40%,分別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種子供應和安全保障能力登上了一個新臺階。  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
  • 蕪湖市農業農村局蕪湖市財政局關於印發《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
    (2)市農業農村局在5個工作日內根據縣(市)區農業農村行政主管部門審核意見,對申請主體提交的材料進行覆核,對符合申報條件的經局黨組會審批,公示後會同市財政部門下撥獎補資金。(四)對成功創建國家級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的,給予一次性獎補30萬元。
  • 空間搭載科學實驗「米脂小米」地面選育長勢喜人
    它們在這裡將通過地面選育,培育出真正屬於米脂自己的、適宜米脂種植的本土優質小米品種。據陝西省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郭銳介紹,6月20日,「米谷1號」」米谷2號」種子破土出苗;7月21日,幼苗進入拔節期;8月25日,植株進入開花期;9月1日,進入灌漿期。
  • 布拖縣農業農村局召開2021年幹部職工大會暨黨風廉政建設會
    1月10日,布拖縣農業農村局組織召開了2021年幹部職工大會暨黨風廉政建設會,對過去一年的工作成效、當前重點工作和今後的發展規划進行了匯報部署。縣政府副縣長楊少貴、派駐紀檢組組長來保子黑、縣農業農村局全體幹部職工參加會議。
  • 農業「四季歌」新唱質量曲
    來源:經濟日報圖集 8月份,廣袤田野正孕育著豐收的希望。從江南魚米鄉到中原黃土地再到東北黑土地,冬去春來夏至,農民們按照時令辛勤耕耘,農業生產一環扣一環、一季接一季。農業生產「四季歌」的背後,不變的是穩產保供的決心,變化的是質量興農的導向。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成果集中體現在農業經濟數據上。農業農村部總經濟師魏百剛介紹,今年以來,農產品電子商務快速發展,1月份至7月份農產品網上零售額保持兩位數增長。農業農村投資回暖,1月份至7月份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達到9806億元,同比增長7.7%,連續2個月正增長。
  • 造良田用良種 施良法——中央財政著力構建完善支持農業和糧食生產...
    著力支持「用良種」,加快現代種業發展和創新。穩定農作物良種補貼政策。繼續支持小麥、水稻、玉米和棉花良種全覆蓋,青稞良種在四川等西部藏區全覆蓋,在優勢產區支持推廣使用大豆、油菜、馬鈴薯原種、花生和天然橡膠等優良品種。良種補貼政策深得農民群眾擁護,為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加快優良品種普及推廣,促進農業穩定生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蔬菜所參加國家西蘭花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組...
    1月6日,國家西蘭花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組年會暨西蘭花品種大會在浙江台州召開,蔬菜所嚴繼勇研究員攜團隊成員參會。  會上,我院自主選育的西蘭花新品種 『寒玉』榮獲國家西蘭花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2020年度優秀品種,合作開發的西蘭花加工產品在展會獲得關注和好評,宋立曉副研究員就團隊西蘭花育種研究進展和年度承擔任務工作總結作了大會報告。
  • 記婺城區東方紅林場國家油茶油桐良種基地
    東方紅林場國家油茶油桐良種基地始建於1979年,2005年強化與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的科研合作,重點開展了以油茶為主木本糧油樹種的種質資源保育與良種生產,現保存油茶等各類種質材料1200多份。這裡是2009年由國家林業局確定的第一批131處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之一,現有良種基地980畝,也是浙江省林業廳定點油茶良種採穗圃和定點油茶良種苗基地。
  • 臺灣六十個農業新品種落戶粵東南澳島
    中新社汕頭一月十四日電(李怡青 許國 蔡雪佳)粵東南澳島致力開展對臺農業交流合作,積極引進臺灣農業新品種,有力地促進海島農業科學技術的提高。近幾年來,這個海島縣累計引進臺灣的名優水果、海水蔬菜、海養藻類三大類的農業新品種超過六十個,已有十多個品種在海島全面推廣種植。
  • 【浩蕩東風鼓春潮】市農業農村局:招大引強 現代農業加速發展
    現代農業是廈門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中之重。過去一年來,市農業農村局積極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抓招商促發展」工作部署和要求,通過主動策劃項目,積極對接洽談,搭建推介平臺,完善工作機制,加強服務保障,現代農業招商引資工作成效顯著。
  •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香飲所副研究員李付鵬: 培育可可良種 貢獻科技力量
    6月22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香料飲料研究所(以下簡稱中國熱科院香飲所)副研究員李付鵬告訴記者,可可的果實多是梭形的,像個小橄欖球,常常吸引許多好奇的遊客拍攝。可可豆經過加工,可製成巧克力,愛吃巧克力的人大多知道可可,但鮮少有人親眼見過長在樹上的可可。「可可很稀奇,和很多遊客一樣,我第一眼見到它時,也被它奇特的外觀吸引了。」
  • 山東壽光:農業農村局赴西藏南木林縣開展結對幫扶
    根據《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與貧困縣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結對幫扶活動方案》和省農業農村廳統一安排,9月7日至11日,壽光市農業農村局委派分管負責人及相關科室人員組成的4人幫扶組赴南木林縣開展第二次農產品質量安全結對幫扶活動。9月8日,南木林縣農業農村局召開農產品質量安全交流會議。會上,壽光市農業農村局分管負責人介紹了壽光市農業發展情況,分享了壽光市創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的經驗與做法。
  • 榆社縣農業農村局積極採取措施應對強降溫天氣
    為保障農業生產安全,榆社縣農業農村局迅速行動,根據實際情況組織相關人員深入溫室大棚指導農民做好應對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縣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深入榆社設施蔬菜溫室大棚等地,指導農民如何科學做好大棚蔬菜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及時清除積雪,做好大棚保溫供暖、保溫抗寒和生產安全保障等相關工作。
  • 良種培育推廣至關重要 山東糧食實現「十一連增」
    種子是農業科技的重要載體,也是體現農業科技和生產力水平的重要標誌。習總書記也說「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良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此,山東省農業廳副廳長王登啟在良種促進農業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做了詳細介紹。  據王廳長介紹,種子是農業科技的載體,它體現著一個國家的農業科技和生產力水平。可以說,整個農業發展史就是一部品種改良史,每一次農業生產水平的提升都與品種的突破密不可分。
  • 珠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盧邁新:選育新品種,不遺餘力推動羅非魚產業...
    先後主持和參與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與廣東省農業攻關重大項目等國家及省部級課題40餘項。我國羅非魚全產業鏈發展日趨完善,但短板仍然突出,轉型升級面臨諸多挑戰,尤其是鏈球菌病防控與良種選育。一直以來,研究和推廣良種良法,成為了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盧邁新為代表的羅非魚產業科學家們持之以恆的工作追求。
  • 淮安市農業農村局榮膺中國農交會最佳支持單位
    通 訊 員 孫正清融媒體記者 張小燕日前,第十八屆中國農交會組委會發出通報,淮安市農業農村局因組織工作出色、參展動員有力、展覽展示效果良好、活動有序精彩,獲最佳支持單位稱號,江蘇省唯一。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簡稱「中國農交會」)是國家農業農村系統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參展企業最多、參展品類最全的全國性唯一綜合性展會。第十八屆中國農交會於11月27日—30日在重慶市舉行,由農業農村部和重慶市人民政府主辦。展會現場,我市「淮味千年」展區吸引了大量客商和市民駐足觀看、體驗品嘗。
  • 農業種子庫:主題投資來一波?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對記者表示,種子可以說是農業的晶片,嚴重依賴進口對我國自身的糧食安全是不利的,必須未雨綢繆,這樣才能牢牢把飯碗端在中國人自己手裡。「種子技術對農業特別重要,對增產的貢獻比較大。」
  • 山城農民:換田不如換種 良種對農業貢獻率達46%
    原標題:山城農民:換田不如換種 良種對農業貢獻率達46%   春耕即將到來,又到一年購種高峰。1月28日,記者從市種子管理和植保植檢總站了解到,近年來良種對我市農業貢獻率接近50% 。  「科技興農,良種先行。」
  • 又是一個豐收年,夏收夏種工作圓滿結束!
    三夏以來,農業農村局堅持以服務「三夏」為宗旨,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在麥收中的主力軍作用,確保小麥適時收穫,顆粒歸倉。今年我縣小麥種植面積20.9萬畝,經過10多天的突擊搶收,至6月23日,夏收工作已經結束,小麥單產好於去年,接近常年,預計平均產量500公斤,又是一個豐收年。小麥市場價格約為1.1元/市斤。
  • 磁縣農業農村局實施「雙月」攻堅 確保「雙節」安全
    為全面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有效消除風險隱患,確保2021年元旦、春節期間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磁縣農業農村局組織相關股室對雙節期間農產品質量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進行部署,啟動大排查,大整治活動,黨組書記親自安排動員部署。黨組書記王國棟強調:一、實施「雙月」攻堅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