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城農民:換田不如換種 良種對農業貢獻率達46%
春耕即將到來,又到一年購種高峰。1月28日,記者從市種子管理和植保植檢總站了解到,近年來良種對我市農業貢獻率接近50% 。
「科技興農,良種先行。」市種子管理和植保植檢總站站長趙月奎說,「作物的種子承載著作物的遺傳信息,在農業生產實踐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良種已是我市農業貢獻率最大的因素,達到49%。
俗話說:換田不如換種。良種能在生產中給農民帶來實惠,因而在不少區縣,春耕備耕時良種最走俏。同時,記者在部分區縣調查時也發現,在種子市場品種豐富的情況下,農民依然認準了優質品種,因此出現優質稻高價還有人搶、變通品種便宜也無人問津的現象。
曾種出全市水稻最高畝產的大足區拾萬鎮八埝村村民楊澤才說,上世紀80年代,他家的兩畝田畝產只有200多公斤。隨著品種的不斷改良、種植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2012年時畝產已能達到600多公斤。「去年用『良種+良法』,我畝產達到843.6公斤。」80歲的楊澤才說,「其中好品種還是起到了關鍵作用。」
目前,我市作物良種推廣率普遍超過95%,其中水稻、玉米的良種推廣率均達100%。據了解,從2007年至2012年,我市自主培育的水稻優質品種種植面積達到1990餘萬畝。(記者 羅芸)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