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人到中年你是否自問,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看完此篇再回答

2020-11-28 騰訊網

一個人連「時間」都無法隨心所欲地掌握與安排,他不是太貧困了嗎?

——傅佩榮

很多人每天忙於營謀利益、累積財富,覺得只有變成「富人」,才能獲得幸福的生活。

然而,事實真的如人們想像的一樣嗎?

如果財富不一定帶來幸福,我們拿什麼拯救自己的生活?

1

一個賭注

契訶夫的小說《賭注》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某銀行家與一位律師爭論死刑存廢的問題。

律師認為最多判無期徒刑,因為活著總比死亡好。

銀行家卻認為,有些人失去自由,倒還不如死了。二人爭辯不下。

最後,銀行家提出一項賭註:願出二百萬元,讓律師禁足獄中十五年。

律師同意了。

律師在獄中整天無事可做,開始要求念書,學習音樂,廣泛閱讀古典文學、史學、哲學、宗教、自然科學等著作,樂在其中。

如此寒來暑往,眼看十五年即將滿期。

事有不巧,銀行家卻因為經營不善而破產,付不出賭金,於是就想謀害律師。

律師似乎預知命運,留了一封信,寫道:

「我希望你能明白,這些年我是怎麼度過的。

起初我覺得寂寞痛苦,後來潛心追求知識,由此孕生智慧,領悟了人生的意義。

我已經看透世間的名利權位,二百萬元對我毫無用處。

所以,請你不必費心,我會自動消失,你也不必負擔二百萬元了。」

契訶夫借這種情節來說明「財富與智慧孰重」,實在是高明的手法,勝過哲學家的喋喋不休。

2

財富=幸福嗎?

人活著的目的究竟何在?

現在很多人,每天忙於營謀利益、累積財富,覺得只有變成「富人」,才能獲得幸福的生活。

然而,事實真的如人們想像的一樣嗎?

美國曾經有兩項調查研究,一項是針對財產與幸福感之間的關聯性。

結果發現:富人與窮人財產相差的倍數,與他們各自感受到的幸福相差的倍數,是不成比例的。

張三的財產比李四多十倍,但是張三的幸福感頂多比李四多二三倍而已。

也就是說:財富的效用不像一般人想的那麼厲害。

另一項調查結果更加驚人:富人自殺的比例,超過窮人。

這樣看來,財富不僅無法保障幸福,有時還會帶來更多的煩惱。

3

拿什麼保障幸福?

那麼,如果財富不一定帶來幸福,我們還能憑藉什麼保障幸福呢?

在面對人生的「賭注」時,我們應該如何取捨?

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我們的「生活態度」。

生活的經驗告訴我,請把名利看得淡一點。

一個人是富有還是貧窮,財富、地位不是唯一的判斷標準。

最顯而易見的,還有「時間」。

一個人連「時間」都無法隨心所欲地掌握與安排,他不是太貧困了嗎?

相對於物質上的富裕,我們在精神上正日益感受到貧困的壓力。

壓力主要有兩種:

一是為了有形可見的成就而忙碌不堪。

二是即使稍有閒暇,也不知如何提高生活的品質。

年輕時,為了滿足父母、老師的期望,為了取得立足社會的條件,除了拼命念書、習得專長之外,談不上高雅的志趣或理想。

漸入中年,依然缺乏自主的能力,每天忙著工作應酬,偶然忙裡偷閒,也會自問: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我也經常這樣問自己,答案當然是:不是,我希望過得悠閒一些。

凡是家無恆產的人,想要過得悠閒,就必須約束欲望,把名利看得淡一點。

名利之關一過,心胸豁然開朗。

佛家講究的是不執著,無所求於人。

道家看得更深,要能不為人所求。

我在演講時,談到道家的智慧與境界,往往心生慚愧,覺得自己差得太遠了。莊子地下有知,大概免不了冷嘲一番。

4

最不實用的妙用

有人問我:如果重新念大學,最希望上什麼課?

我的答案很清楚:藝術與文學。

說簡單一點,就是我要學習那些「最不實用的」課程。

因為步入中年以後,最不實用的將會轉化為最具妙用的。

生活品質的提高依賴什麼?

那些充滿商業氣息的休閒與消費,並不能真正起到作用。

真正提高人生品質的,正是精神上的富足,藝術與文學即是很好的選擇。

總之,人若擁有健康的生活態度,適當培養心靈方面的品味及樂趣,那麼財富才能發揮正面的作用。

正確的生活態度,使人的身心保持平衡,在求知時得到智慧啟發,明白人生意義所在,人才能真正獲得幸福。

相關焦點

  • 臺灣國學教授傅佩榮稱讀莊子的人不會得憂鬱症
    臺灣國學牛人傅佩榮。張鎮歷攝  臺大哲學系教授傅佩榮來穗講國學  出自貧寒的單親家庭,靠自學成才,一生致力於「讓人發現自己有良心」,死後弟子築屋守其墓三年———這是臺灣學者傅佩榮帶來的「孔子故事」。昨日,傅佩榮在廣州參加商戰名家網的「南中國名師大講堂」活動,與羊城企業界人士大話儒家。
  • 看完這篇文章,你還會問陳景潤證明「1+2」有什麼意義嗎?
    原標題:看完這篇文章,你還會問陳景潤證明「1+2」有什麼意義嗎? 這的確是好話題.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哥德巴赫猜想(簡稱"1+1")可以說是在中國知名度最高的數學難題. 如果有人上大街做個調查, 讓路人甲說出個數學猜想來, 肯定最多人回答哥德巴赫猜想; 如果要說出幾個中國數學家的名字, 那肯定是華羅庚, 陳景潤(陳景潤在這方面做出突出工作, 華羅庚是他師傅).
  • 傅佩榮:改變我一生的6句話,活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哪一句適合你?
    ——傅佩榮 常常有同學問,我有什麼指導人生的座右銘? 說到座右銘,我幾乎每十年都會有一個座右銘,其中包含了自己未來要達成的目標。 今天就與大家簡單做個分享。
  • 人到中年,我為什麼考研?
    離考研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只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的心時不時地「咚咚」地敲幾下,還是莫名地有些緊張,已經四十多歲的我,也加入到這龐大的考研隊伍中來了。我要考研,絕不是什麼心血來潮,而是真的想考,如果你想去做一件事,為什麼不付諸行動呢?
  • 人到中年的你,還能接受「無性婚姻」嗎?3個已婚女人說出大實話
    導語:人到中年的你,還能接受「無性婚姻」嗎?3個已婚女人說出大實話曾經有人做過這樣一個街頭採訪:現在的你,能接受「無性的婚姻」嗎?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否」,其實這樣現象很正常,有人曾說: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無性婚姻」將我們帶進了一個新時代。「無性婚姻」不僅給許多家庭造成傷害,對於一些長期沒有「性生活」的夫妻來說,也是感情的導火索,由於是在物質發達的今天,許多人認為,只要天天賺錢,吃好穿好就可以了,殊不知,婚姻中沒有感情,就算是最完美的婚姻也是不完美的。那麼人到中年的你,還能接受「無性婚姻」嗎?
  • 人到中年,懂得下一句,才不會吃虧
    人到中年,已經是睡到中午的鳥兒了,如果冒冒失失地「爬」起來,只怕會變成一條「蟲」,就會應驗下一句「早起的蟲兒被鳥吃」了。是啊,人到中年萬事休,還是老老實實過活,別再浪費精力瞎折騰了,尤其這三件事,可千萬不能幹,否則,會吃大虧啊。第一件事:別隨便換行。俗話說,樹挪死,人挪活。
  • 男人問「想我了嗎?」,回答「想」的情商太低,這樣說讓他上癮
    戀愛技巧,主要表現在說話技巧上,如果你把話說得特別完美或者說得特別幽默,肯定會很吸引對方的,會讓對方深深的愛上你。戀愛中的男人,當他們有一段時間沒有見到自己的女人之後,他們肯定會問自己的女人『想我了嗎?』,很多女人都在傻傻的回答『想』,那樣回答情商太低,這樣說讓他上癮。
  • 看完這篇,再也別上魔術師的當
    這種描述會讓人不由自主聯想到紅色牌(紅桃、方塊)而不是黑色牌(黑桃、草花)。接下來,布朗用手比劃出一個方框,引導觀眾想像面前有一個屏幕,此時他再讓觀眾想像撲克牌的花色,就更容易讓人想到方塊。之後,布朗一邊讓觀眾想像撲克牌「上下兩個角落的數字」,一邊用手指在空氣中快速寫出一個3。最後,他告訴觀眾:「讓我們把花色填在這張牌的中間,砰、砰、砰,完成!」與此同時,他的手在空中又比劃了三次。
  • 當面試官問到「你的優點/缺點是什麼」,該如何完美地回答?
    在跟學生做求職輔導過程中,我反覆強調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人崗匹配」。在了解公司對於招聘崗位人才要求的基礎上,考慮自己是否匹配這個位置,並且在面試中有意的去展現你匹配這些素質,這也是面試的最終目標。通過具體的例子展示自己的優點很多人在回答優點問題的時候過於籠統,之前面試過一個女生,她的回答「我學習能力強,工作總遇到不懂就會問,我一定會努力學習,早日成為一名優秀的內容運營。」這樣的回答肯定就涼涼了。
  • 彼得對大衛說:我是你的父親,大衛問:我是否是您的兒子?
    不管是生化人還是複製人大衛和戴克都是人工智慧的產物。彼得將大衛喚醒,他問大衛的第一句話是:「你感覺怎麼樣?大衛機械冰冷地回答「Alive活著」他又問大衛你眼裡看到了什麼? 大衛回答:「白色,房間,椅子,卡洛·布加迪的王座椅,鋼琴,斯坦威大三角鋼琴,藝術品,皮耶羅·德拉·佛朗切斯卡的油畫《基督降生》。
  • 被問「你愛我什麼」的時候該怎麼回答?
    「你喜歡怎樣的?」單身的朋友總是會被問,於是我們把理想伴侶的條件梳理一下,從身高,髮型,穿衣打扮,工作屬性,年薪家底到指甲長短,一條一條清晰具體,條條框框已經列好,就只能一個相同模子的人跳進去。但找對象又不是找工作,當然要瘋一點。
  • 人到中年,面對危機感,你準備好了嗎?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步入了中年。 人到了中年,危機感也隨之劇增。主要在哪些方面呢? 一、經濟危機。 首先,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老人到一定年紀,年輕時候留下的身體隱患,基本這個時候就開始斷斷續續地顯露出來了。
  • 人到中年,一無所有,咬緊牙關做好這3件事,才有可能改變現狀
    人到中年,一無所有,咬緊牙關做好這3件事,才有可能改變現狀老張四十歲了,最近突然非常的感慨,因為他發現,自己大半輩子過去了,卻依舊一事無成。他年輕的時候也曾經幻想過現在的自己應該是何模樣,怎麼著都不應該是現在這個樣子。在事業上,老張現在還只是公司的一個普通職員,並不是一個管理層。他看到網際網路上的那些文章,心都直哆嗦,害怕自己隨時被辭退。
  • 被問到是否願意再演《老友記》中的「瑞秋」,珍妮弗這樣回答
    珍妮佛說:「柯特妮、麗莎和我談論過這件事……我幻想過。這真的是我做過的最棒的工作。很多電視劇都成功重新啟動了。甚至在《老友記》結束之前,人們就在問我們是否還會回來。」但去年秋天,珍妮佛的好朋友兼聯合主演柯特妮·考克斯告訴《人物》雜誌,出於對劇情和角色年齡的考慮,她對《老友記》的復出持懷疑態度。
  • KFK的預言,是你想要的未來嗎?
    ……各種黑天鵝事件層出不窮,再結合上KFK的預言中不太嚴謹的幾點,終於可以讓我好好聊一聊這一事件。因此我想從KFK的一部分預言本身進行分析,看一看他的預言有哪些正確,有哪些錯誤,又有哪些有漏洞,當然,我的觀點不代表正確,只是提供一個思考方向,歡迎大家和我談論。問:我還活著嗎?KFK:這我不知道。但 2019 年下半年,需要遠離南方邊境省份。問:南方邊境省份能具體點嗎?
  • 女生問你「想我了嗎」,回答「想了」不及格,高情商男生這麼回答
    導語:不論是剛剛互生情愫的男女,還是正處在熱戀期的小情侶,女生總會不厭其煩的詢問男生一個問題,那就是「你想我了嗎?」男生面對這個問題通常不會很在意,只會簡單的回答「想了」,這雖然是女生想要的答案,但是對於愛情來說,是不及格的。
  • 「你有沒有男朋友?」低情商的人說是個人隱私,高情商幽默回答
    私人問題,不便回應小天和幾位應聘者聽到這個問題時都很是吃了一驚,這算什麼問題,這不是個人隱私嗎?無論怎麼回答,都會是個坑。應聘者在經過沉思之後,一位90後的女士打破了安靜的環境:很抱歉主管,對於您所提出的這個問題,我認為是我自己的個人隱私,所以我有權力不回答。
  • 黃曉明|這個中年二憨,我願意生活中和他做朋友
    真叫人不由得疑惑:成年後咱們被社會毒打了多少回,多少也學會察言觀色、審時度勢了,為什麼人家就這麼好運,可以一直呆萌到中年啊。考官想看看黃曉明有沒有情感爆發力,問他:你能跟我發點脾氣嗎?黃曉明用詩朗誦的腔調慢悠悠的說:報告老師,我不會。考官問:你能演個捉蛐蛐嗎?黃曉明繼續四平八穩的回答:報告老師,青島沒有蛐蛐。
  • 是有錢嗎?卡爾羅傑斯的回答,讓人明白了人生
    更何況家人,家人也都有自己的生活,也怕你連累他,跟他們借錢,當我們沒有錢的時候,不要怪身邊的人無情,我們要理解,只能怪自己無能。再說了,你有錢,你就會發現是人是鬼都想跟你攀關係。現如今的社會,用那句很有名的古話來諷刺,依舊不過時,「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只有你富有了,感覺什麼一切都會好起來,就能過上好的人生。
  • 日本人是否排外?居住在日本的外國人這樣回答
    ——外國人在日本會感到被排斥嗎?外國人在日本生活的感覺如何?就整個亞洲的情況來說,中國一直對外國人保持開放的心態,韓國次之,日本則相對保守。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赴日留學的學生提到難以融入日本人的圈子。這並不是說完全無法融入,而是日本相對整個亞洲的其他國家來說比較排外。▲日本人是否排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