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我本是一枝花,奈何經歷太多烈風驟雨

2021-01-20 有個小碗

大河百代,眾浪齊奔,淘盡萬古英雄漢;詞範千古,群芳競秀,盛開一枝女兒花。—李清照

1084年3月13日,李清照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是東坡居士蘇軾的學生,母親是狀元王拱辰的孫女。

李清照出生的那個時代,女子大多養在深閨,沒有什麼自由,更不用說能去學堂讀書。

況且前有《女誡》中指出「婦德者,不必才明絕異」,女子無才便是德取之於此。

後有李清照暮年之時想收徒,小女孩說出的那句「才藻非女子事也」,便可窺見其女子地位。

但李清照家不同,她的父母比較開明,她便可以讀盡家中萬卷書。

她從小聰慧穎悟,閒時寫點東西給父親看。

父親也頗為欣賞,常常給她以鼓勵,她便更加愛用這才華。

01

15歲的李清照讀了張文潛所作《讀中興頌碑》後,遂寫出「何為出戰輒披靡,傳置荔枝多馬死」的詩句來懟。

雖然張文潛是父親的朋友,但是也不能一味地歌頌唐朝中興啊。

要知道為什麼當時唐朝軍隊一打仗就敗啊?沒別的,那好馬都用來替楊貴妃傳荔枝了唄。

所以小哥哥王灼稱她「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

年少有才,她除了寫詩,又開始填詞。

那時詞才興起不到100年吧,似乎個個愛詞,個個是詞人。

但女詞人,李清照是第一個。

五十年功如電掃,華清花柳鹹陽草。

五坊供奉鬥雞兒,酒肉堆中不知老。

胡兵忽自天上來,逆胡亦是奸雄才。

勤政樓前走胡馬,珠翠踏盡香塵埃。

何為出戰輒披靡,傳置荔枝多馬死。

堯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區區紀文字。

著碑銘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

子儀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稿人心開。

夏商有鑑當深戒,簡策汗青今具在。

君不見當時張說最多機,雖生已被姚崇賣。

——李清照《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其一

02

李清照16歲那年,父親升任禮部員外郎,隨後她和母親來到汴京城與父親團聚。

父親常常請些文人到家裡相聚,談古論今、寫詩作詞。

這樣的環境下,李清照更加能夠展示自己的才華,她看待事物常常有自己的觀點,言談伶俐,有時會讓這些文人才子自嘆不如。

父親有位好友叫晁補之,他非常欣賞李清照的才華,經常將她的詞作拿出去給文人們欣賞。

李清照便因此紅遍汴京城,不少文人都知道了她的大名。

這其中,就有位太學生名叫趙明誠,他比李清照大三歲。

也許是讀了她的詞,他還沒見著她,就對她傾了心。

後來趙明誠對自己的父親說,他做了一個怪夢,夢到一本書,上面的其他內容都記不得了,只記得其中有三句話,他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希望父親能解惑。

父親問他是哪三句話。

趙明誠答道:「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

父親一合計,原來這是個字謎。

「言與司合」就是「詞」,「安上已脫」就是「女」,「芝芙草拔」就是「之夫」,合著這三句話的意思就是「詞女之夫」。

那個時候誰不知道詞女,不正是李清照麼。

03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李清照《點絳唇》

趙明誠來家裡提親,那時李清照蕩完鞦韆,薄汗漸溼了衣衫,正慵懶地起來整理一下自己的纖纖素手。

忽然間見到有客人來到,忙慌得顧不上穿鞋,只穿著襪子抽身就走,連頭上的金釵也滑落下來了。

含羞跑開,倚靠門回頭偷偷看他,卻要嗅嗅門前的青梅以此掩蓋。

後來,18歲的李清照嫁給了21歲的趙明誠。

趙明誠從小喜歡收藏前代石刻,《金石錄》序曾謂:「餘自少小喜從當世學士大夫訪問前代金石刻詞。」

他也愛好文學,對蘇軾、黃庭堅的詩文甚是喜歡。

所以兩人結婚以後,常常填詞吟詩,賞玩書畫,研究金石。

《金石錄後序》李清照曾寫道:「餘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葉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後。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

04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李清照《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

婚後的生活幸福而又歡樂。

一日,賣花的擔子挑著一肩春色,李清照就買上一枝含苞待放的花。那晨曦的露珠也在那花色之中留下痕跡,讓花顯得更楚楚動人。

她就調皮地將花插在雲鬢間,讓趙明誠瞧瞧,看到底是這花美還是這人美。

兩人雖說都是貴家子弟,家裡父親都在朝中當官,但兩人結婚後生活卻很清貧。

而這些也不足以讓兩人愁苦。

這個時候趙明誠還是太學生,沒有什麼經濟來源。

但每次從太學回家時,他常常先去當鋪典質幾件衣物,換一點錢,然後去到大相國寺買好碑文,回家同李清照一同研究。

有一次,有人拿了一幅南唐畫家徐熙的《牡丹圖》來到他們家,索錢20萬文。

他們一看,確實是寶貝,兩人實在愛不釋手,就提議對方住上一晚,他們去籌錢。

可惜最終還是沒有籌到20萬文,兩人只好目送這人離開,然後「夫婦相向惋悵者數日」。

05

幸福的日子總是很短暫,沒想到才結婚一年,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就被列入元祐黨籍,不得在京城任職。而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卻一路升遷,升為丞相。

為救父之危難,李清照曾上詩趙挺之:「何況人間父子情。」

可惜都沒有用。

這時就要提下當時的黨派之爭了,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屬於舊黨,而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為新黨,本來兩人結婚都成問題。

畢竟當時,兩黨競爭挺激烈。

誰知宋哲宗趙煦年紀輕輕就病死了,繼位的宋徽宗趙佶並沒有扶持任何一黨,兩黨之爭也就奇妙得緩和下來了。

這才讓他倆人在這個檔口結成了婚。

可惜這才一年時間,黨派之爭又開始了,不僅僅殃及到她的父親,甚至還株連到自己身上。

1103年9月,有詔曰禁止元祐黨人子弟待在京城。

後又有詔:「宗室不得與元祐奸黨子孫為婚姻。」

1104年4月,又來一詔:「夏,四月,甲辰朔,尚書省勘會黨人子弟,不問有官無官,並令在外居住,不得擅自到闕下。」

李清照沒有了立足之地,不得不只身離京回到原籍,去投奔先行被遣歸的家人了。

06

處於這個時代多憂愁,這才歸家不久,政治上又又又風雲變幻了。

1105年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被卸任,不到半年又復職。

這個時候,朝廷突然間大赦天下,解除一切黨人之禁,李清照也得以返歸汴京與趙明誠團聚。

但,1107年,真正的災難到來了。

因為趙明誠的父親、李清照的公公趙挺之又又又被免職了,結果不到五天公公就病死了。

公公死後三天,蔡京這奸賊就誣陷公公,趙明誠和李清照夫婦就被牽連了。

趙明誠很快就被罷免了官職,是的,當時趙明誠還當了個小小的官。

兩人一同回到在青州的老家,開始了平平淡淡的鄉下生活。

回來以後,李清照稱其室「歸來堂」,取義於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歸去來兮辭》中有「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之句,所以李清照給自己取了個「易安居士」的稱號。

這段時光可以說是李清照與趙明誠最美好的時光吧。

雖然失掉了官職,但卻得到了居於鄉裡自由自在的無限樂趣。

他倆常常一起外出,走街串巷,收集金石和字畫,共同研文創作。

在《金石錄後序》中,有此敘述:「後屏居鄉裡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餘。連守兩郡,竭其俸入,以事鉛槧。每獲一書,即同共勘校,整集籤題。得書、畫、彝、鼎,亦摩玩舒捲,指摘疵病,夜盡一燭為率。故能紙札精緻,字畫完整,冠諸收書家。」

07

屏居青州鄉裡10幾年,本以為這樣平淡美好的日子還會繼續。

但是41歲的趙明誠被提了官,任萊州知府,離家任職。

卻沒想到不到一年,趙明誠就納了妾,還是兩房。

李清照結婚至今,未有生育,對此她也不便說什麼,但她也無法不憂傷。

是不是,男人有了權勢之後就會變的。明明之前兩人一直都這麼琴瑟和鳴。

後來幾年間,趙明誠輾轉萊州到淄州,李清照也隨他顛沛。

一直到1127年,金人大舉進京,把宋徽宗、欽宗父子都擄走了,朝廷至此崩潰。

趙明誠和李清照這時著急起來,要知道,這些年她倆在青州收集的文物金石可有不少呢。

1128年,趙明誠的母親去世,他倆回江寧奔喪。

除了奔喪,他倆還準備將青州家裡的文物運往江寧。

家裡文物實在太多,就說:「既長物不能盡載,乃先去書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畫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無款識者。後又去書之監本者,畫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屢減去,尚載書十五車。」

沒想到到達江寧後,趙明誠又被提為江寧知府。

更加讓李清照沒想到的是,1129年的二月,御營統治官王亦叛亂造反,趙明誠經手下提醒後仍然沒有放在心上,最後叛亂發生時居然棄城而逃。

經此一事,李清照對趙明誠更加失望了。

之前,納妾是家事,而且這個時代皆是如此,她也無可奈何。

現在,這是國事。

李清照一時氣憤不堪,提筆便寫:「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卻沒成想,不久後,趙明誠在接受了湖州太守的任命途中遭遇中暑患病,最後病猝於建康。

李清照自此,開始了與文物之間的逃亡之路。

08

一個女子在那個時代要保護這麼多文物,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

趙明誠死後,李清照大病一場。

為了保護這批文物,她投奔此刻正在南昌做兵部侍郎的趙明誠妹婿,她先讓管家運了一部分過去,卻不想金人又攻陷了南昌,這部分文物煙消雲散。

後又決定去台州投奔時任敕局刪定官的弟弟,可惜去了發現官員跑光了。

去到睦州,官員跑光了。

後又經衢州到越州,在一家鍾姓人家住下了,可能逃亡中的路程太勞累,李清照這天晚上睡得太沉了,一個晚上她的書畫都被盜了。

她悲痛不已,重立賞收贖。

至此,所有圖書文物大部散失。

1132年,李清照到達杭州。

為保護這些文物,她顛沛流離,卻沒成想還是沒有保護好它們,讓它們幾乎散失殆盡,她的身心皆受到打擊,一時間陷入走投無路的絕境。

這個時候張明誠的朋友張汝舟出現了,他對她噓寒問暖,隨後又向她求婚。

她最終決定嫁給張汝舟。

可是沒成想這個張汝舟也是一個卑鄙小人,他娶李清照為妻不過是為了她的文物。

李清照生氣至極,她想離婚卻離不了。

沒辦法,張汝舟不離。

這張汝舟不僅不離婚,還時常對李清照拳打腳踢。

還好李清照後來發現張汝舟早前科舉考試作弊過關的經歷,李清照就狀告他騙官。

依照當時的法律,女人和丈夫官司,無論對錯,都要坐兩年牢。

但那又如何,李清照告就告了,牢她坐就坐了。

還好李清照名聲當時很不錯,再加上朝中官員的求情,她只坐了九天牢便釋放了。

09

經歷了這麼多,李清照沒有被生活給打到,創作的熱情反而愈見高漲。

1134年,李清照完成了《金石錄後序》的寫作。

1143年,李清照將趙明誠遺作《金石錄》校勘整理完成。

1155年,李清照去世。

在此期間,李清照有感於國家興亡,遂寫出詩句:「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抔土。」

後又借《打馬賦》諷刺南宋統治者的庸碌無能。

她作《武陵春》感嘆自己輾轉漂泊、無家可歸,表達對國破家亡的愁苦。

後又作《題八詠樓》詩,悲嘆宋室無能,江山不守,其「江山留與後人愁」之句,堪稱千古絕唱。

1084年出生時,她想自己是一枝花。

1155年去世時,她沒想到她這一生經歷過這麼多的烈風驟雨。

但,那又怎樣呢?

相關焦點

  • 5本打臉文:好不容易放棄繼承家產的命出去混圈,奈何沒人重視我
    5本打臉文:好不容易放棄繼承家產的機會出去混圈子,奈何沒人重視我,無奈之下,我還是回家繼承財產吧!1《繼承億萬家產從失憶開始》作者:立邇文案:被娛樂圈毒打的寧祁蘿,連夜收拾包袱:「我害怕網絡暴力,我要回家繼承家產。」推薦理由:寧祁蘿在娛樂圈中混的可謂是風生水起,而她被眾人熟知的原因是黑料。
  • 國破家亡後,李清照惆悵寂寞,寫了一首傷感詞,成就了桂花的美名
    這首詩是其非常有名的作品,是她在經歷國破家亡之後所創作出來的一首詩詞,在生活給的重重打擊下,李清照的心情十分抑鬱。因此借物抒情,本首詞裡,不光有桂花,也出現了其他的花作為陪襯,以此將桂花的品質品性,更加鮮明地表現出來。
  • NBA傳統豪門女老闆,58歲依舊是聯盟一枝花,年輕時豔照不斷
    湖人隊一直是NBA中的傳統豪門,從上世紀的和凱爾特人的分庭抗禮到本世紀初的一家獨大,湖人隊一直是備受關注的一支球隊,如果說上世紀魔術師、韋斯特最能夠代表湖人隊,那麼本世紀至今最能夠代表湖人隊的一定就是科比和奧尼爾了,正是這些球員的不斷努力才讓湖人隊一直屹立於聯盟。
  • 大理寺日誌:一枝花案件撲朔迷離,洛陽城下暗潮湧動
    這是因為在上一集中,一枝花被自己的刀給戳死了,但是非常離奇的是,屍體卻不翼而飛了。所以才有了現在的這一幕。在這裡番劇給我們留下了兩個謎點。其一,當時一枝花的屍體是在金吾衛重兵看守下的,屍體到底是如何在那麼多士兵的眼皮底下消失得?其二,為何地上的血跡會印出一個笑臉,這個笑臉又意味著什麼?可以說一枝花案件非常的撲朔迷離了。
  • 大理寺日記,一枝花專場,淺析這樣的反派為什麼不被討厭?
    大家好,我是番蕃,如果你也喜歡國漫偏愛治癒系,不妨大家一起做朋友吧。作為動漫主角,往往可以從片頭看到該角色的地位以及窺伺到該角色的重要性,而一枝花在片頭開始就和我們的貓爺一起出現,足以見得該人物在動漫中的重要性。本集的名為怪盜之花,但劇情在一開始卻為提到一枝花而是承接前集內容,一開始就帶給大家大理寺少卿的美顏暴擊。
  • 李清照新婚別離,一腔深情寫下詞作《一剪梅》,絲毫不落俗套
    要說古代文人中的傳奇,你我都可以列舉出多為詩人詞人,而如果要特指文人中的「女子」,想必我們首先想到的,還是鼎鼎有名的宋代第一才女「李清照」。作為書香世家出身的李清照,她的一生可謂是傳奇至極。前半生的安順美滿,後半生的喪家憂國。前後的對比鮮明,如果不是實實在在有此人的存在,我們很難想像,這種種難以牽扯在一起的事情,竟然會發生在同一人身上。
  • 李清照的這首豪放詞,描寫夢境,意境開闊大氣,不輸蘇軾和辛棄疾
    這又與李清照本人的遭遇相似,南渡前夫唱婦隨,後期只剩下睹物思人,對花垂淚。「彷佛夢魂歸帝所,」詞人在這浪濤之中遐想,一縷夢魂仿佛回到了天庭。「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她聽見天帝在對自己說話。而李清照本人自從孤身南渡,夫死家破後,一直漂泊流離,嘗盡世間冷暖。天帝「殷勤」的溫和可親的模樣,也僅僅存在於浪漫的幻想之中。「我報路長嗟日暮,」一問一答,與上片一氣呵成:詞人回報天帝說,自己的前路還很漫長,現在已是日落時分,卻還沒有到達。
  • 李清照跌宕起伏的一生:「命運總是給你一顆糖,再甩你一巴掌」
    然而,她的一生,伴隨著北宋滅亡政權南遷,經歷了前半生無憂,後半生悽苦的跌宕起伏。作為一個女人,她處在封建王朝的底層;作為一個詞人,她又處在社會思想的制高點,所以,她看到了許多別人看不見的事情,追求別人不曾追求過的境界。
  • 天才李清照:寫的詞冠絕宋代,生活中卻免不了女人的愁哀
    本期周末讀詩,是分享這位「千古第一才女」的第一篇,先從李清照最早的一首《如夢令》講起,跟隨她的生命軌跡順流而下,依次看她如何用個人獨特的口語,寫往事、閨房之樂和女性愁怨。撰文 | 三書1099年,十五歲的李清照與母親、弟弟一起,離開原籍章丘明水(今山東濟南),赴汴京(今河南開封)與父親李格非團聚。自六歲起,父親便在京城任太學正。
  • 「無腳鳥」式的愛情:奈何情深,奈何緣淺!
    情深時,我無法為你停留,不能陪伴你一生;緣淺時,我願為你落地,願為你高歌一曲,但曲終人散,無非煙火。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一個人,恍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時光,讓你蹉跎時空的無奈。宛如「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憂愁,放任情緒的宣洩。
  • 儂可知:年少莫讀李清照
    她就是,易安居士——李清照。李家有女初長成,雛鳳清於老鳳聲能有大成就者,多有家學淵源,李清照亦不例外。易安生於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精通經史,長於散文,母親王氏也知書能文。在家庭的薰陶下,她小小年紀便文採出眾。
  • 李清照也寫過豪放詞,「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詞人,她擅長寫兒女情長,哀婉心事,後人把她的這種風格稱為婉約派。後人把李清照寫的詞編輯成冊,起名為《漱玉集》。其實李清照也寫過風格豪放的詞,但數量較少,傳世作品只有一首,詞牌為《漁家傲》。《漁家傲》這個詞牌的格式為雙調62個字,前後段各5句,起源於宗教曲目。
  • 李清照的這首詞,看到雪中梅花而作,短短幾句,寫盡平生孤寂
    人的一生總是會經歷或多或少的波折和起伏,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誰也不知道自己會遇到什麼樣的人或事。大家都漫步在這存在著未知和迷茫的人生路中,人到暮年,回顧自己的一生,往往都是感慨萬千。人到晚年,回顧自己這一生的經歷,一字一眼中仿佛都跳動著詞人生活的脈搏,迸發著詞人熱烈的情感,也是詞人飽經滄桑命運多舛的真實生活的寫照。《清平樂·年年雪裡》宋代:李清照「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
  • 宋朝女詞人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從文化名媛到顛沛流離的一生
    李清照是宋詞婉約派代表人物,其作品也分為了幾個時期,人生經歷不同,詩詞風格也不同,少女時期的李清照作詞風格是輕鬆俏皮的,在婚姻生活中,是甜蜜的,也寫了不少思念夫君的詩詞。在家國情懷中,李清照的詩詞是恢弘的。
  • 男:男人三十一枝花,女人三十豆腐渣 女:除了歲數你還有啥
    過去有句俗話,「男人三十一枝花,女人三十豆腐渣」。要是之前從姐聽到這句話都會一笑了之,這都什麼年代了,還「一枝花」、「豆腐渣」的呢!然而當從姐聽到部分男人真的這麼「自傲」的時候就笑不出來了。林曉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孩子,雖然已經到了32歲,但是看起來卻給人一種才不過20歲的感覺。
  • 李清照出對聯擇夫再嫁,一聯難倒天下人
    若本朝婦人,當推文採第一。趙死,再嫁某氏,訟而離之。晚節流蕩無歸。作長短句,能曲折盡人意,輕巧尖新,姿態百出。閭巷荒淫之語,肆意落筆。自古縉紳之家能文婦女,未見如此無顧藉也。」京東路提刑為李清照父親李格非的官職,此外,李格非還有一個身份:著名學者、元佑後四學士之一。
  • 過去「廣東一枝花」侯玉婷:曾三次拒絕央視
    像以前的侯玉婷就是這樣,過去她可以叫「廣東一枝花」,曾經連續三次拒絕央視。在經歷了人生的風暴之後,她終於選擇淡出銀幕,重新找回自信,後來,她也迎來了第二春的生活。輝煌而令人羨慕的主持人事業,「廣東一枝花」不是假名侯玉婷出生於首都北京,從小性格開朗活潑,喜歡藝術,尤其是主持人。在她的學生時代,學校組織的侯玉婷活動將是最活躍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她的口才得到了訓練。
  • 她就是女性楷模李清照
    她是一位才華橫溢千古難見的婉約派詞宗,她是一位人生經歷百轉千折的傳奇女性。她就是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北宋末期的公元1084年出生於山東章丘,公元1155年逝世,終年七十二歲。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李清照可以說是最為光彩奪目的女性。
  • 為啥說「男人四十一枝花」?若有3個好習慣,五十歲時也很年輕
    在到了四十歲的時候,按照常理來說,應該顯得很老氣,但卻經常聽到人們說,男人四十一枝花,這個年紀的男人還是正當時。為啥說「男人四十一枝花」?四十歲的男人已經步入中年了,但因為現在的男人,大多數是不用操心家裡瑣碎的事情,再加上經歷的事情多了,在做事情和人際交往上更成熟,給人的感覺很舒服。
  • 李清照的名詞被世人錯讀八百年,教科書也錯
    李清照的一首膾炙人口的詞一剪梅廣為人知,第一句紅藕香殘玉簟秋,通俗的解釋是:寫出時間是在一個荷花凋謝、竹蓆嫌涼的秋天。「紅藕」,即紅色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蓆。這個簟字,讀作diàn,本意是指蘄竹所制竹蓆,涼蓆,但是玉簟diàn這個詞的出處又是哪裡呢,所有的指向都表示玉簟diàn一詞出自李清照的一剪梅,就是第一句紅藕香殘玉簟diàn秋。但是仔細想來,李清照為什麼會創造一個玉簟diàn這個詞,再說這首詞應該是寫李清照看到的景色,荷花凋殘突然又看到或者聯想到自己房間裡面的竹涼蓆?完全講不通。誰出去外面會想到家裡的竹涼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