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蔣菡
「目前,北京市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28萬架,絕大多數為本市自用,而河北省對外服務型數據中心機架總計10.5萬架,90%毗鄰北京,有力支撐了我市軟體信息服務業和大數據發展。」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潘鋒在11月24日舉行的中國大數據創新創業大會上介紹了京冀大數據產業現狀。
數據顯示,2019年北京市軟體和產業信息服務業產業規模達到1.35萬億元,2020年預計達到1.6萬億元。而緊鄰的河北張家口市近年來將數字經濟作為全市的「七大主導產業」之一,大力實施數字經濟倍增計劃。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郭桂蓉表示,隨著網際網路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快速的發展,加速了信息化向大數據融合滲透。中國人口居世界首位,將會成為產生數據量最多的國家,海量數據的產生使得政府、企業對大數據技術的需求與日俱增。
張家口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郭英在會上介紹,目前該市已經投入運營數據中心項目9個,伺服器規模72萬臺,打造了張北雲計算產業基地、懷來大數據產業基地、經開區網際網路信息產業園等多個核心園區。「特別是懷來充分利用獨特的生態優勢和區位優勢,加快推進大數據產業建設,成功引進騰訊、秦淮、微軟、抖音等企業66家,建成4個數據中心、42萬臺伺服器投入運營。」
本次大會在河北省懷來縣舉行。據張家口市委常委、懷來縣委書記孫曉函介紹,剛剛閉幕的河北省委九屆十一中全會把張家口懷來大數據產業基地建設,與雄安新區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石家莊數字經濟產業園一併寫入河北省「十四五」規劃,為當地發展數字經濟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
懷來縣縣長賈兵則細數了當地發展數字經濟的幾大優勢——緊鄰北京、氣候冷涼、綠電充足、光纖直連北京、數字產業集聚且成本低。「近年來,通過持續引進一批數字經濟領軍企業,我縣累計籤約投資額過1000億元,籤約落地伺服器500萬臺,42萬臺伺服器投入運營,上下遊籤約企業達60多家,全縣大數據產業鏈基本形成。」他說,懷來已成為北京地區籤約伺服器規模最大、投入運營伺服器最多的縣。
為支持大數據產業發展,懷來出臺了一些優惠政策。比如,企業用地方面,工業用地出讓不超過每畝35萬元。又如,租用辦公用房1000平方米以下的大數據創業企業,兩年內分別予以100%、50%的租金減免。
「2025年,懷來縣數字經濟產業規模將達到2000億元以上,基本形成數字經濟完整發展體系。2030年,將引進10家以上頭部企業,聚集一批數據採集、存儲、分析服務企業和軟硬體配套企業,帶動相關產業規模突破百億元,打造成為『華北數據湖、京畿軟體谷』。」賈兵說。
編輯: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