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打造「超級智囊團」

2021-01-09 金融界

來源:中國網科技

近日,360未來安全研究院在北京舉辦的年度思想薈上,重磅舉行了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專家委員聘任儀式。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沈昌祥、方濱興、廖湘科,中國科學院院士馮登國,中國仿真學會原副理事長胡曉峰教授,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安全專委會榮譽主任嚴明研究員等32位來自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事業單位的專家學者,受聘為實驗室技術委員會和顧問委員會委員,成為實驗室建設和發展的「超級智囊團」。

此次由32位大數據安全相關領域頂級專家組成的技術委員會和顧問委員會,主要負責對實驗室的發展規劃、研究方向、研究內容和技術路線提供指導、諮詢與評價,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並參與實驗室的開放課題評審、年度業務總結等工作,將為實驗室的建設和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有效提升實驗室的科學化管理水平,推動大數據安全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

緣起安全大數據,360勇擔重任使命必達

數字孿生時代,物理世界、人類社會、數字世界的關係從簡單的聯繫與映射,正逐步走向深度融合。網絡攻擊將不僅僅發生在數字世界,而是可以滲透到物理世界和人類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成為趨勢,我們人類已進入到大數據、大安全時代,網絡安全風險將遍布在所有的業務應用場景中,例如工業生產、能源、交通、醫療、金融,以及城市和社會治理。

在此背景下,2016年國家明確了組建13個大數據領域國家級工程實驗室的專項目標,其中在大數據安全方向組建一個,目標是解決大數據環境下數據安全保障、大數據安全分析與監測等關鍵問題。360公司作為國內網絡安全領域的龍頭企業,積累了雄厚的大數據處理能力,擁有世界領先的大數據安全分析技術與安全大數據資源。因此,2017年2月21日,由360公司牽頭的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正式獲批組建。

據悉,該實驗室由360公司牽頭,復旦大學、中測安華公司、安天公司等多家單位聯合參與建設。其主要任務是針對我國大數據環境下數據安全和系統安全監測、預警和控制處置能力不足等問題,圍繞提升大數據安全分析能力和保障大數據自身安全的需求,建設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與應用研究支撐平臺,聚焦態勢感知、漏洞挖掘、威脅情報、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等重點方向,形成國內一流的科研實驗環境,培養和匯聚大數據安全領域的高端技術人才,承擔行業的重大科研項目,形成可持續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為推動大數據安全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提升大數據安全分析能力,瞄準世界級網絡攻防對抗水平

實驗室以能力導向、實戰化為指導思想,以構建基於安全大腦的新一代網絡安全能力體系並服務我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為核心目標,開展大數據安全分析能力建設。

實驗室充分利用各參與單位在網際網路、電信網與企業網的數據處理能力和大數據資源,通過合理分工與協同合作,突破大數據安全分析關鍵技術,與政府、金融、能源、電信和廣播電視等各行業領域應用場景和安全需求緊密結合,打造實戰型網絡安全解決方案。進一步地,構建覆蓋全域、區域、行業、城市、企業或組織的安全大腦及其運營服務體系,並通過威脅情報和安全漏洞等信息共享和專家能力協同,形成世界級的網絡攻防對抗能力,有效抵禦高級別網絡空間安全威脅,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

目前,實驗室基於近幾年來大數據安全分析關鍵技術的突破、培養的人才、積累的安全大數據和一線APT狩獵所形成的攻防知識等核心能力,已能夠助力城市、政府和企業整體提升應對高級威脅攻擊的安全能力,並多次發現來自境內外APT組織發動的網絡攻擊,用事實展示出實驗室在大數據安全方面的世界領先能力。

保障大數據自身安全,護航數字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實驗室以共建、共創和共御為指導思想,以構建科學合理的數據安全治理體系、打造數據安全計算平臺並服務我國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位化為核心目標,開展大數據自身安全保障能力建設。

數據已成為當今數字經濟時代的生產要素,跨域的數據流通、共享與協同給數據安全保障帶來了許多新的挑戰。為此,實驗室提出了體系、合規、運營三位一體的數據安全治理解題思路。其中,通過數據分類分級與組織的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評價,推進構建基於數據安全能力成熟模型(DSMM)的、正向驅動的數據安全治理體系,並進行數據安全方案頂層架構設計。依據國家相關標準要求,為數據的共享、協同或匯聚打造安全的大數據平臺,提供數據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護,防止數據被竊取、被濫用和被誤用。通過安全大腦賦能,為大數據平臺提供抵禦數據安全威脅的能力。

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和各省市陸續發布推進數字經濟發展或數位化轉型的指導文件,數據應用場景和安全需求激增。實驗室通過構建數據安全生態,與各省市大數據相關管理部門緊密溝通,了解、回答他們關切的安全問題;與貴州大數據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建立戰略合作關係,聯手推進DSMM的培訓、測評與認證工作;與參與單位和國內數據安全相關企業,共同設計打造安全大數據平臺和相關組件,從而在保障大數據自身安全方面邁出了紮實的一步。

發揮「中心軸承」作用,打造大數據協同安全新生態

自獲批建設以來,實驗室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網絡空間安全專業以及人工智慧專業實力較強的10餘所國內知名大學,進行了廣泛的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合作,培養了數千名網絡安全人才。

不僅如此,實驗室還聚焦於提升我國應對新型安全威脅的能力,2017年以來,共提交漏洞204個,發現在野0day漏洞6個,「360全視之眼」獲得2019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全球領先科技成果獎。與此同時,實驗室還帶領合作夥伴積極支撐各級政府部門和大型企事業單位,為其在攻擊發現溯源、遏制勒索軟體、病毒攻擊預測、漏洞挖掘等方面提供了有力協助。

在推動大數據開放共享方面,實驗室不僅實現了數據開放,還實現了服務開放、算力開放。實驗室與CNCERT共享數據樣本,支持CNCERT進行APT攻擊分析;向運營商開放詐騙電話數據,用於防止電信詐騙;構建獵網平臺,向公安機關和網民全面開放可疑手機號、網址、QQ號等信息的查詢、檢索,警民共同打擊網絡犯罪。而且,還建立了XLearning人工智慧開放平臺,向民眾開放。

實驗室將繼續發揮「橋梁」作用。根據安全研究需求,360擁有的安全相關大數據計劃向實驗室聯合單位和社會開放,以促進大數據安全產業發展。設立大數據安全研究基金,每年發布一批大數據安全領域的課題,吸引科研院所、生態企業積極參與。而且,實驗室還將協同各聯合單位,與360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一起,構建數據安全治理生態,面向數據的流通、共享與協同,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打造相應的數據安全解決方案,為未來大數據協同安全構建更新「解題思路」。

相關焦點

  • 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掛牌成立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雁爭)26日,在2017 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正式揭牌。作為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准的國家工程實驗室,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由360公司領頭承建,這也是首家民營安全企業主辦的國家工程實驗室。
  • 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授牌儀式在京舉行
    實驗室主任、360企業安全集團董事長齊向東(右)為中電長城網際副總經理張興授牌  中新網7月11日電 日前,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授牌儀式暨第二次工作會議在京舉行。這標誌著,由360公司領頭承建的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各項工作全面啟動。  據悉,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於2017年2月21日獲批建設,旨在針對我國大數據環境下數據安全和系統安全監測、預警和控制處置能力不足等問題,圍繞提升大數據安全分析能力和保障大數據系統自身安全的需求,建設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應用研究平臺。
  • 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發布數字生態指數2020
    2020/10/11 信息來源: 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編輯:麥洛 |
  • 海洋國家實驗室智能超算與大數據聯合實驗室啟動
    11月18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國家實驗室」)智能超算與大數據聯合實驗室正式啟動。  據海洋國家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立新介紹,上述聯合實驗室以海洋戰略性前沿技術體系構建和自主可控性重大軟硬體系統研發為關鍵任務,以建設國際一流海洋智能超算與大數據中心為核心目標,是支撐透明海洋、深海極地、藍色生命和智慧海洋等大科學計劃的重要平臺。該聯合實驗室將承載一系列科研和產業化任務,推動大數據產業化與新舊功能轉換,充分發揮海洋國家實驗室優勢。
  • 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助力科學抗疫
    本次發布的疫情知識圖譜訪問平臺由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知識集成和智能決策中心發布。團隊在本次OpenKG發布的新冠知識圖譜數據基礎上,將其轉化為RDF三元組數據格式,並導入gStore圖資料庫,提供基於雲端的Endpoint接口服務。目前用戶可通過SPARQL查詢語言進行訪問,同時他們正在開發基於關鍵詞等智能化訪問接口,供大家學習和研究使用。
  • 大數據國家工程實驗室發布系列研究報告
    新華社貴陽5月26日電(記者 向定傑、汪磊)旨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大數據國家工程實驗室25日在貴陽發布系列研究報告,展示其階段性成果。大數據國家工程實驗室發布的《網絡社會安全風險指數研究報告》針對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及32個主要中心城市,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網絡社會安全風險評估及排名。
  • 交通大數據國家工程實驗室貴陽中心落地
    12月20日,「綜合交通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貴陽研發中心(下稱研發中心)正式在貴陽貨車幫智慧物流示範園揭牌,美國西北大學終身正教授聶宇加盟研發中心。「綜合交通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由國家發改委批准成立,是全國13個大數據國家工程實驗室中交通領域的唯一實驗室。
  • 大數據國家工程實驗室 阿里雲連中二元
    ,阿里雲連中二元:由阿里雲參與的「工業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和「大數據系統軟體國家工程實驗室」均獲批覆認定。更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大國家級工程實驗室,均是工業大數據應用及大數據系統軟體領域的唯一國家級工程實驗室。前者由航天雲網旗下北京航天數據股份有限公司和阿里雲聯合共建;後者則由清華大學和北京理工大學牽頭,阿里雲負責支撐實驗室研發全生命周期大數據系統軟體及其開源創新平臺體系。國家工程實驗室承擔著國家科技創新的重要任務,此次共有19個國家工程實驗室獲批。
  • 網神獲批成為「信息安全等級保護關鍵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參建單位
    近日,國家發改委下發文件:為了增強信息安全等級保護關鍵技術的創新能力和研究能力,滿足我國網際網路重要信息系統安全防護重大需求,經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主管部門決定,網神公司與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國家信息中心、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等8家單位共同承擔建設「信息安全等級保護關鍵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重任。
  • 廣州地鐵建成國家工程實驗室
    驗收意見認為:實驗室多項技術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所形成的技術研究平臺和研發成果,為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提供創新技術支撐。廣州地鐵集團2日宣布,經過三年的建設,由廣州地鐵集團牽頭建設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安全與運維保障國家工程實驗室」正式通過專家組驗收。圖為系統防真驗證設施之一。
  • 廣州地鐵攜手廣電運通共建軌道交通國家工程實驗室
    近日,中國軌道交通行業首個國家工程實驗室——「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安全與運維保障國家工程實驗室」在廣州地鐵揭牌。據悉,該國家工程實驗室的關鍵組成部分——自動售檢票系統(AFC)專業實驗室由廣電運通與廣州地鐵聯合建設。業界專家表示,這體現了國家和行業對廣電運通科技創新能力的充分肯定,也印證了廣電運通在軌道交通AFC設備研發領域的國內領先地位。
  • 我國應急管理系統首個國家工程實驗室順利驗收
    近日,作為我國應急管理系統的首個國家工程實驗室,消防與應急救援國家工程實驗室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據悉,為提升消防與應急救援技術裝備科學化、專業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實驗室新建及升級改造了火災監測預報警、應急救援裝備等12個技術研發平臺,可開展理論研究、產品開發、系統測試、工程模擬等工作。
  • 物流國家工程實驗室攜手樹圖產業區塊鏈,推進物流供應鏈數字建設
    隨著國家對「新基建」的持續推進,我國數字經濟已進化到以人工智慧為核心驅動力的智能經濟新階段。掌鏈記者4月9日獲悉,圓通速遞籌建的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與樹圖產業區塊鏈在在位於上海華新的智能物流創新工場籤署深度合作協議,並宣布成立物流區塊鏈聯合實驗室。
  •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安全保障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啟動
    經濟日報北京11月6日訊 記者齊慧報導:近日,「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安全保障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會議暨啟動會在京召開。  據悉,該國家工程實驗室是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批准建設的重大項目,由中鐵信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學、深圳市永達電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和中鐵信弘遠(北京)軟體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等5家單位共同申報承建。
  • 「原創」鵬城實驗室、國家超算深圳中心、深圳灣實驗室……重大...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王海榮/文 鍾華登/圖7月21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基建專場」新聞發布會,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副主任鍾海重點介紹了鵬城實驗室、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深圳灣實驗室、人工智慧和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第三代半導體基礎設施
  • 以創新驅動引領科技強消——我國應急管理系統首個國家工程實驗室...
    近日,作為我國應急管理系統的首個國家工程實驗室,消防與應急救援國家工程實驗室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建設的消防大數據中心,為消防物聯感知、隱患辨識、風險評估、輔助決策指揮、數據分析與融合應用等資料庫和系統提供了彈性雲計算服務,構建了可覆蓋全國的消防安全服務雲平臺,為加快消防信息化、智能化研究和支撐引領「智慧消防」系統建設提供了保障。
  • 哪些高校擁有國家工程實驗室和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來看統計數據吧
    國家工程實驗室和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都體現了高水平、專業化,已經日漸成為應用研究成果向工程技術轉化的有效渠道、產業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源頭和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支撐平臺。目前多內所高校都參與了國家工程實驗室和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設,而高校擁有的國家工程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數量也成為衡量高校科研實力和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
  • 我國首個交通大數據國家實驗室建成 西南交大參與其中
    3月29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從中國交通運輸部官網上了解到,日前西南交通大學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民航數據通信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共同建設了綜合交通大數據國家實驗室,將為推動綜合交通大數據應用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據悉,目前綜合交通大數據國家實驗室是全國唯一一所。這一實驗室的主要功能是什麼呢?
  • 成立兩年,物流國家工程實驗室為行業劃了哪些重點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陳婕5月5日,由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以下簡稱「物流國家工程實驗室」)主辦的「『前沿科技 智能物流』分論壇暨物流虹橋大講堂」在上海舉行。以物聯網、雲計算、邊緣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與機器人、無人機、無人車等智能裝備為依託的科技物流,將為我們帶來物流產業升級前所未有的機遇。」
  • 金信諾:深圳工程實驗室、廣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公司在研項目提供...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9月27日訊,有投資者向金信諾(300252)提問, 董秘與投資者互動時表示:尊敬的投資者您好,目前公司有獲批深圳工程實驗室,廣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實驗室正積極申請中,感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