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發行的五月刊裡,130 歲的《國家地理》雜誌將以全新的面貌示人。
由雜誌的創意總監 Emmet Smith 和諮詢公司 Godfrey Dadich Partners(GDP)合作, 這一次國家地理的改版把重點轉向了「用視覺講故事」,與此同時,還新增了內容板塊和字體設計,以展示一個更輕快的雜誌形象。
《國家地理》雜誌 2018 五月刊封面
GDP 的聯合創始人 Scott Dadich 稱,新設計的靈感來自雜誌的歷史風格,它包括排版、攝影、文字記述和字體。
這一次的改版是雜誌「自 2000 年以來對內容和設計的最重大變革」。總的來說,它改變了雜誌每個月 4、5 篇特稿文章的傳統,在保留 2 篇特稿的基礎上,加入了更多輕鬆、簡潔的短圖文形式。
雜誌新增的板塊內容包括篇幅較短的圖文 The Proof,這是《國家地理》最擅長的方式;著重探討新的想法、爭論和理論的 Embark,第一個話題從引人注目的 #MeToo 開始;Expolre 欄目每個月都會帶來不同話題的探險故事。另外還有一個主題文章板塊,第一期從講述美國穆斯林開始,它也是雜誌長達一年多的關於美國多樣性報導系列的一部分。Atlas 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創新形式,它用地圖的方式講述故事。Through the Lens 則致力於講述每張攝影照片背後的故事。
The Proof
Embark
Explore
除此之外,通過與字體設計師 Tal Lemming 的合作,GDP 為新版雜誌創建了兩種新的字體,它們都和雜誌的歷史有關。
字體 Earle 以《國家地理》曾在 80 年代試驗過的字體 Egizio Condensed 為原型,在此基礎上進行更符合現代審美的創作。Earle 這個名字則來自國家地理學會探險家 Sylvia Earle ,她是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首位女性首席科學家。
第二種字體 Marden,意在向冒險家、彩色攝影先驅 Luis Marden 致敬,他也曾擔任雜誌的編輯部主任。Marden 字體的靈感來自另一種 70 年代的字體,Fiedler Monogothic Conednsed,調整之後更具「新聞價值」和「信賴感」。
《國家地理》這次改動的地方不少,至於為什麼要改版,它的創意總監 Emmet Smith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與其說是改變,不如說是想把事情做得更好」。
《國家地理》雜誌在自家官網上強調:「請相信我們的三個原則是不會改變的——我們永遠站在科學、事實和地球的這一邊」。
圖片來自:《國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