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看電影能學英語練聽力、學口語,但是最近有媽媽留言說刷了10遍老友記、絕望主婦看了一圈,20部經典電影也看了一個來回……結果該聽不懂的還是聽不懂,能記住的臺詞也沒幾句。
就為這還被孩兒他爸嘲笑一番:「以前你一天天追韓劇、追歐巴的,也沒見你韓語說出一個整句兒的啊?」
沒錯,真的想實現看電影學外語,遠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容易。
在你準備看電影學外語前,一定要明白幾個事情:
· 看電影學英語並不輕鬆如果你是抱著輕鬆+愉快的心理才這樣做的,那你就別想了。欣賞電影和學習是兩碼事,你需要不斷地暫停、查字典、記筆記,再反覆聽才能學會,很需要你的耐心和堅持。· 電影裡的說法未必適用很多電影裡的句子,可能只在特定場合,特定場景表達那個意思。還有很多專業性的內容、奇怪的俚語,這些並不需要我們全部記住了解。· 看電影學英語是很耗時間的
一般來講,要想真正做到看劇學英語,至少要看3-5遍,其中還要暫停和查詢,所費的時間其實並不短。
當然啦,只要用對了方法,看電影學英語,效果還是很顯著的。那麼,到底應該如何看電影學英語呢?
選擇合適的影片
怎麼才算合適的影片呢?
1、發音必須標準。2、字幕可控。儘量找一些字幕可控的資源,這樣,你猜可以實現中文字幕/英文字幕/雙語字幕的自由切換,更方便地學習。3、根據自己的英文水平來選擇電影,逐步遞進。先找貼近自己英文水平的電影進行學習,再逐步增加難度。不然一開始就找那種比較難的,不光聽不懂,學起來還費勁,很容易打擊自己的學習積極性。4、儘量找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對話多,內容場景生活化的電影。
用加減法則學口語
許多人看電影學英語的主要目的,都是練習口語和發音,這時候不妨嘗試下經典的「加減法則」,提高學習效率。
-加法原則經典電影+俚語口語+合適的電影1、經典臺詞是影片的點睛之筆,正如每當想起影片ForestGump《阿甘正傳》,很多人都會情不自禁的說出「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regonnaget」。經典臺詞容易記憶,也容易應用到生活、寫作、口語當中。2、俚語則是地道口語的重要構成之一,如在《princess diaries》《公主日記》中有一段Mia和外婆Clarisse的對話:Mia: So, my mom said you wanted to talk to me about something. Shoot。Clarisse: Oh, before I''shoot, ''I have something I want to give you. Here。「Shoot」常見的意思為「射擊、開槍」。但作為一個俚語,shoot則表示「開始講話」。3、電影是由聲音和圖像組合而成,包含了大量的信息。想通過看電影學習口語,就要從中選出適合口語學習的信息:經典臺詞、俚語和文化元素。眾所周知,電影作為一種文化產品,必然包含一定的文化元素,比如風俗習慣、交際方式、法律制度、宗教信仰等。看電影時,多留意這些內容,將十分有助於你對影片的理解,以上這三部分對於英語口語學習十分重要,缺一不可。
-減法原則減少依賴字幕和對語法的關注1、減少依賴字幕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看電影時是否要顯示字幕。通常,看一部英文電影,最好先不要加字幕,而只利用畫面和英文配音來了解劇情。這樣看2~3遍後,可以看一遍配中文字幕的,徹底了解劇情。之後再看2~3遍配英文字幕的,達到看著字幕能理解具體情節的程度。最後,隱去字幕,重新聽英文看1遍,檢測一下效果。最終達到不看字幕也能理解臺詞,這樣下來聽力就沒有問題了,而且積累到了很多的口語句子,為口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2、減少關注語法電影的對白中往往會出現較多的俚語和省略的情況,句子中的主謂賓成分往往不是很完整,甚至有時候還看似有語法錯誤。這時千萬不要過分關注語法,因為口語往往較隨意。看電影時,一定不要太刻意追求語法的嚴謹,單純地去聽、去理解就好。
看3-5遍
想實現看電影,練習口語和聽力。只看一遍是絕對不夠的。一般來講,要看3-5遍,才能實現學習的目的。
推薦的看電影配字幕的順序是【中英字幕—英文字幕—無字幕】。【第一遍】:聽英文原聲,看中文字幕。【第二遍】:(泛聽)英文原聲,看英文字幕。【第三遍】:(細聽)英文原聲,看英文字幕。前兩遍屬於磨耳朵,第三遍開始要細看,遇到不會的地方就暫停,查字典,查明白了再繼續。【第四遍】:聽英文原聲,再看中文字幕。這一遍的目的是,聽到看到英文臺詞時,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致翻一下,再對比相應的中文字幕,看一下裡面的差別。【第五遍】:看電影,不帶字幕。這一遍就是練習聽力啦,還可以進行適當的重複跟讀,練習下口語。當然了,不需要把整個電影看5遍,在細聽和翻譯的時候,可以挑經典的重要的情景去看,其餘的跳過。
是不是沒有想的那麼簡單?只要方法對了,看電影還是一個很棒的,很有效的英語學習方式。不僅能提高聽力和口語,還能了解很多書本上沒有的東西。當然啦,一定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合適的、經典的電影去看,更容易堅持下去。比如《哈利·波特》,我已經刷了無數遍啦~
《哈利·波特》是一部奇妙的作品,不知不覺中已經過去那麼多年,到了我們的孩子也讀《哈利·波特》的日子,那些讓人感動、讓人懷念、讓人疑惑、讓人勇敢的好詞好句盤繞在腦中。籍由作品本身,我們感同身受,引發思考,最後完成自我成長,或許就可以成就更多的經典和美好。《哈利·波特》經典的對話實在是太多了,我們一起來重溫......
Dumbledore: If chosen, you stand alone. And trust me when I say these contests are not for the faint-hearted.
鄧布利多:被選中的人只能靠自己,相信我說的,懦弱的人絕對不適合參賽。
這句臺詞出自《哈利波特與火焰杯》,是鄧布利多校長講解三強爭霸賽規則時所說。
參加三強爭霸賽對巫師來說是難得的光榮,但同時也意味著巨大的危險。(參見在此次爭霸賽中死去的塞德裡克。)因此鄧布利多要求大家三思而後行,因為一旦入選,絕無回頭之路,危險和困難都要獨自去面對。
三強爭霸賽中的名詞競賽是"Contest",常常用於音樂,演講,選舉等方面,有評委裁決取勝的比賽。例如:"speech contest" 演講比賽"beauty contest" 選美比賽
"dunk contest" 扣籃比賽
類似的表示比賽的名詞還有:"tournament", "race", "match", "game"和"competition"。 "Tournament", "race", "match"和"game"都側重於體育賽事。"competition"的應用範圍較大,既可以用於與"comtest"相似的情況,也可以用於體育賽事。 faint-hearted是形容詞「膽怯的」。The road to positivity is The road to positivity is strewn with the abandoned vehicles of the faint-hearted. 通往樂觀的道路上布滿了膽怯和自甘墮落的車輛。Severus Snape: Sentimental children forever whining about how bitterly unfair your lives have been. Well,it may have escaped your notice, but life isn’t fair.
西弗勒斯斯內普:你這個感情用事的小子,只會苦澀的抱怨生活如何的不公平。你可能沒有注意到,生活本來就是不公平的。
這句臺詞出自《哈利波特與鳳凰社》。
這是在哈利無意中發現了斯內普教授的痛苦記憶之後,斯內普教授憤怒之餘對哈利所說的話。斯內普原本是食死徒,因為莉莉的死放棄了對權利和黑魔法的追求,以間諜身份活躍在黑白兩個陣營之中。當最後我們知道了斯內普教授的真實身份後,再來看這句話,會發現這句批評裡有憤怒、失望,同時也有對哈利的擔心。
"Sentimental"是形容詞,意為傷感的,感情用事的。Next time a sentimental movie makes you cry, blame your serotonin levels.
下次傷感電影讓你哭的時候,去怪你的血清素水平吧。 "Escape someone's notice"的意思是「逃過某人注意,被某人忽視」。臺詞中的"whine about"是「發牢騷,抱怨」 的意思,與"complain about"相似。類似的用法還有"grumble about","beef about","murmur at","moan about";其中"murmur at"多指自言自語咕咕噥噥地抱怨。當下次想表達抱怨的意思時,不妨用這幾個用法替換一下complain吧!Fred &George : But that's why it's so brilliant. Because it's so pathetically dimwitted.弗雷德和喬治:這才是它高明的地方,因為它又可悲又愚蠢。
這句臺詞出自《哈利波特與火焰杯》。
由於三強爭霸賽要求參加者年滿十七歲,鄧布利多在火焰杯外畫了年齡界限圈,未滿十七歲者不能進入。弗雷德和喬治對年齡限制很是不滿,打算用自製增齡劑矇混過關。赫敏勸他們倆鄧布利多才不會被這種破玩意矇混過去。而雙胞胎兄弟卻堅持認為,正是因為這是破玩意,所以才是高明的,因為鄧布利多才不會想到這種破玩意。最終兄弟倆沒有矇混過關,還長出了白鬍子。
"Pathetically"是副詞,可悲地,寒酸地。Do they have extraordinarily robust immune systems, and the rest of us, pathetically weak ones? 他們有非常強的免疫系統,而我們當中其他人的免疫系統就那麼悲哀地虛弱嗎? "Dimwitted"是形容詞,意為「笨的」,常用於口語中。 I am a bit dimwitted. 我有點笨笨的。Harry Potter: Be brave, Professor. Be brave like my mother. Otherwise, you disgrace her. Otherwise, she died for nothing. Otherwise, the bowl will remain empty. forever.
哈利波特:勇敢些,教授,像我媽媽一樣,勇敢些。否則,您只會給她蒙羞,否則,她的死毫無價值,否則,您心裡的碗會永遠空著。
這句臺詞選自《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這是哈利受鄧布利多的委託,向斯拉格霍恩院長索求他未改過的記憶時所說的話。斯拉格霍恩院長對哈利提起了莉莉送給自己的禮物,那是一個小碗,小半碗水上飄著一片花瓣,花瓣在沉底之前,變成了一條小魚,很美麗的魔法,那片花瓣是百合(Lily)。有一天他下樓去,發現小碗空了,就是那天莉莉被伏地魔所殺。莉莉是斯拉格霍恩院長最喜歡的學生,而斯拉格霍恩無意間告訴了學生時期的伏地魔關於魂器的秘密。因此了解到他對伏地魔說了什麼,對摧毀魂器至關重要。
動詞"Disgrace"是「給…蒙羞」的意思。 He disgraced himself by passing out at the party. 他因在宴會上醉倒而使自己丟臉。
Harry: I think you do, sir. I think you slipped the diary into Ginny Weasley's cauldron that day at Diagon Alley. You do, do you?
哈利:我想你是知道的,是你把日記塞進了金妮韋斯萊的坩堝,那天在對角巷,是你,對吧?
Dobby: Master has presented Dobby with clothes. Dobby is free.
多比:主人給了多比一件衣服,多比自由了。
Lucius Malfoy: You lost me my servant! Your parents were meddlesome fools too. Mark my words, Potter. One day soon , you are going to meet the same sticky end .
盧修斯馬爾福:你害我丟了僕人!你父母也是愛管閒事的傻子。記住我的話,波特。有一天,你也會跟他們一樣不得好死。
這段臺詞選自《哈利波特與密室》。
家養小精靈類似於巫師世界中的奴隸,只有巫師給予小精靈一件衣服,小精靈才能獲得自由。因此哈利將襪子套在湯姆裡德爾的日記上,還給了盧修斯馬爾福,當盧修斯把襪子給多比時,這個一直幫助哈利的小精靈就獲得了自由。明白過來的盧修斯惱羞成怒,詛咒哈利多管閒事不得好死。
"slip into"表示「偷偷地塞進」。She slipped a note into my hand.她把一張紙條塞進了我的手裡。"present sb. with"的意思是「把…贈送給某人」,類似的用法還有"donate ...to sb."。當下次表達「贈送」的意思時,不妨將試試用這兩個用法代替"give"和"offer"吧。 形容詞"meddlesome"是「多管閒事的」意思。I had worked to help them get needed legislation through Congress and to prevent unduly meddlesome laws from being enacted. 我曾幫他們在國會批准通過必要的立法,並阻止了一些不適當的、幹涉過多的法案通過。 Sticky是形容詞,俚語不愉快的,痛苦的,文中的"Meet the sticky end"是「沒有好下場」的意思,類似的用法還有: "Meet A Sad End" (慘遭不幸)"Meet A Violent End" (兇死)Dumbledore : For a very sober-minded people, death is just another great adventure.
鄧布利多:對於頭腦十分清醒的人來說,死亡不過是另一場偉大的冒險。
這句臺詞來自《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當哈利在校醫院向鄧布利多詢問魔法石的下落時,鄧布利多回答魔法石已經被摧毀了,並說這是他和尼可勒梅一致認為的最好處理方法。
"sober-minded"是形容詞「清醒的,冷靜的」。
類似組成的詞有前面提到的 "faint-hearted"(膽怯的),"kind-hearted"(善心的),"absent-minded"(健忘的),"open-minded"(思想開明的)等等。我們也可以自己組合一些這類詞語,在文章中加以使用。"We』ve all got both light and darkness inside us. What matters is the part we choose to act on. That’s who we really are."
每個人心中都有陽光和陰暗的一面。重要的是我們選擇成為什麼,那才是真正的我們。
——Sirius Black小天狼星布萊克
這句臺詞出自《哈利波特與鳳凰社》。當時伏地魔的復活導致了哈利頻繁夢魘,並闖入伏地魔的思想。哈利為自己與伏地魔的精神連接感到迷茫和苦惱。這是哈利向小天狼星尋求幫助時,小天狼星的回答——每個人心中都有光明面和陰暗面,但是我們的選擇決定了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動詞"matter"表示重要,要緊;而"What matters is" 則表示「重要的是……」。用"matter"來表示某事重要,其實是一種常用的說法。例如,NBA勵志短片《unbroken》中,有一句話這樣說道:It doesn't matter about what happened to you yesterday , what matters is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bout it.昨天在你身上發生了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對那些事你打算想做些什麼。當下一次想表達重要的意思時,不妨試試matter來代替萬年不變的important吧。也可以用「what matters most」來表示「最重要的是」這個意思。 "act on"是「根據…行事」的意思。例句:She is acting on the advice of her lawyers. 她按照律師的建議行事。Dumbledore: Harry, do you know professor Quirrell couldn’t bear to have you touch him? It was because of your mother, she sacrificed herself for you. And that kind of act leaves a mark. No , this kind of mark cannot be seen. It lives in your very skin.
鄧布利多:哈利,你知道為什麼奇洛教授受不了你碰他嗎? 因為你的母親,他為了救你犧牲了自己,這樣的行為留下了印記。不,這個印記是看不到的,它生長在你的每一寸肌膚裡。Harry: what is it?哈利:那是什麼呢?Dumbledore: Love, harry, Love.鄧布利多:那是愛,哈利,愛。
這段臺詞出自《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哈利經過第一回合與伏地魔的戰鬥,找到並保護了魔法石,使伏地魔的復活計劃再次延期。在這個過程中,哈利發現自己的觸碰會像咒語一樣,帶給與伏地魔共用身體的奇洛教授巨大的痛苦,在校醫院中休息的哈利向鄧布利多請教這個困惑,這是鄧布利多的回答。
在這段臺詞中,動詞bear是「忍受,忍耐」的意思。當我們表示「我忍不了了」的時候,常說「I can't stand it.」也可以說「I can't bear it」——當然,我們也可以說「I can't endure it」 、「I've had enough」、「I'm fed up with it」等。 sacrifice for,意思是「為…而犧牲」。 例句:How much are you willing to sacrifice for love? 你願意為所愛做出多少犧牲?
Doesn't matter that Harry is gone, people die everyday, Friends, family. Yeah, we lost Harry tonight, But he's still with us, in here. So as Fred, Remus, Tonks, all of them.
哈利已經走了不重要,每天都有人死去,朋友,家人都是這樣。是,我們今晚失去了哈利,但他還與我們同在,在這裡。弗雷德,萊姆斯,唐克斯,所有的他們都一樣。
They didn't die in vain, But you will, because you're wrong, Harry's heart did beat for us, for all of us! It's not over !
他們沒有白白死去,但是你會徒勞死去,因為你是邪惡的。哈利的心還在為我們跳動,為我們所有人!一切並沒有結束。
——Naville Longbottom 納威隆巴頓
這句臺詞來自於最後一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在Hogwarts決戰時分,伏地魔宣布哈利已經死了,讓大家投降。這是納威站出來對大家說的一番話。納威從分院帽裡抽出了格蘭芬多的寶劍,殺死了蛇怪納吉尼,也是附有伏地魔靈魂的最後一個魂器。
短語"in vain",意思是「徒勞無功的」。
例句:Have you suffered so many things in vain? 你們受苦如此之多,都是徒然的嗎?
It takes a great deal of courage to stand up to your enemies, but a great deal more to stand up to your friends.
要挺身而出對抗敵人的確需要很大的勇氣,但要挺身而出反抗朋友卻需要更大的勇氣。
——Dumbledore 鄧布利多
這句臺詞出自《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是第一學年頒發學院杯時,鄧布利多校長宣布納威隆巴頓為格蘭芬多學院加十分的理由。在哈利羅恩赫敏三人違反校規從學院溜出來時,身為朋友的納威堅決阻止了他們。
"a great deal of"——只可以形容不可數名詞的大量。只用於不可數名詞的大量還有"a large amount of","a bit of", "not a little"等等。 "stand up to"意為「抵抗」,與我們常用的動詞"resist"相近。今後在表示抵抗的意思時,不妨試試短語"stand up to"。例句:It takes guts to stand up to her.和她對抗需要勇氣。
I solemnly swear that I am up to no good.
我莊嚴宣誓我不幹好事。
Mischief managed.
惡作劇完畢。
這句臺詞來自於《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是使用活點地圖的咒語。
活點地圖類似於一個定位系統,平時看起來只是普通的羊皮紙。使用前說出上句,就會顯現出地圖;用後說出下句,地圖上的線就會消失,重新成為羊皮紙。
副詞"solemnly"是莊嚴地,動詞"swear"是宣誓。
"solemnly swear"是常用的宣誓語,例如總統任職宣誓,開頭的宣誓語就是「I do solemnly swear.」 短語"be up to",意為「正在做」。例句:Good families have a switchboard operator-someone like my mother who cannot help but keep track of what all the others are up to.優秀的家庭有一位交換臺操作員--就像我的媽媽,雖然她幫不上忙,但對所有人正在做什麼了如指掌。
更多經典臺詞好的作品,無論是電影、音樂,還是文學作品,甚至是建築,人類文明閃閃發光的,不是作品本身,而是作品帶給我們的感受。好的電影往往能讓我們學到更多的東西,不只是英文。
1、失去的東西總會回到我們身邊,雖然有時並不是以我們希望的方式。2、反抗你的敵人需要過人的勇氣,而在朋友面前堅持自己的立場需要更大的勇氣。3、沉湎於虛幻的夢想而忘記現實的生活,這是毫無益處的,千萬記住。4、人們容易原諒別人的錯誤,卻很難原諒別人的正確。5、重要的不是我們生下來怎樣,而是我們將來會變成怎樣。6、真相,這是一種美麗而可怕的東西,需要格外謹慎地對待。7、世界不分好人和壞人,每個人內心都有光明和黑暗,真正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選擇,知道我們究竟是什麼人。
8、當我們面對死亡和黑暗時,我們害怕的只是未知,除此之外沒有別的。9、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候,我們也能找到快樂,只要記得把蠟燭點亮。10、消失的東西去哪了?化作虛無,或者說,化作萬物。11、不要依賴夢想而忘記生活。12、如果你想了解一個人的為人,就要留意他是如何對待他的下級的,而不能光看他如何對待與他地位相等的人。13、由於我比大多數人聰明的多,我的錯誤也就相應地會更嚴重。14、你才是死亡的真正徵服者,因為真正的徵服者絕不會試圖逃離死神。他會欣然接受必死的命運,並知道活人的世界裡有著比死亡更加糟糕得多的事情。
你都是用什麼電影/劇
來練習英文的呢?
在留言區分享出來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