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什麼激化了民族主義情緒
2016年,中國在國際上連續遭遇了一系列風波,將近年來國內民族主義思潮推向了一個頂峰,2017年的民族主義動向與趨勢在影響範圍和波及程度方面呈現一個平穩與回落態勢。在發生場域方面:線下行動減少,網絡空間居多,「網絡民族主義」是當前中國民族主義的主要表現形式。
-
辛亥革命與近代民族主義
1901年,梁啓超在《國家思想變遷異同論》中指出:「今日之歐美,則民族主義與民族帝國主義相嬗之時代也。」「民族主義者,世界最光明正大公平之主義也,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我亦毋侵他族之自由。」「今歐美列強皆挾其方剛之膂力,以與我競爭,而吾國於所謂民族主義者,猶未胚胎焉。」「知他人以帝國主義來侵之可畏,而速養成我所固有之民族主義以抵制之,斯今日我國民所當汲汲者也。」
-
張天潘:民族主義是陷阱,應培養更多世界公民
在這些指責裡,一些人習慣地把國籍與愛國聯繫起來,上升到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的議題之中探討,全然沒有尊重個體權利下的理解。這樣的狹隘民族心態,在21世紀的今天,已經不合時宜了。其實,正如著名學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所著的《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所言的,「它(民族)是一種想像的政治共同體——並且,它是被想像為本質上是有限的,同時也享有主權的共同體。」
-
民族主義解釋
英國學者愛德華·卡爾認為:「民族主義通常被用來表示個人、群體和一個民族內部成員的一種意識,或者是增進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財富的一種願望。」英國民族學家安東尼·史密斯認為:「民族主義是一種意識形態運動,目的在於為一個社會群體謀取和維持自治及個性,他們中的某些成員期望民族主義能夠形成一個事實上的或潛在的民族。」據美國學者路易斯·斯奈德研究統計,近代以來至少存在有200種以上的不同含義的民族主義。
-
文化民族主義的社會學,簡談西型民族主義
文化民族主義處於一種常常被與德意志流派的浪漫主義式.有機性民族主義等同看待的傾向之中,把對於種類更為廣泛的民族文化的感情、意識形態包括在內進行考慮是至關緊要的。囿於主張民族構成人員共同的精神、個性的共有,就會忽視文化民族主義中具有深長意義的事例。民族自我認同意識也有通過構成社會的各種制度與工藝品、藝術品等具體事物來表現的場合。這裡把其稱為具象的制度論式的手法。先看諸如盧梭、伯克、博林布魯克、傑斐遜等人有關各民族間差異的思想,盧梭往往被看作是政治民族主義的創始人。
-
林紅:族群民族主義的復歸與民族國家的選擇
因此,就民族主義與國家建構的複雜聯繫而言,民族主義具有清晰可見的兩面性,即種族中心論的族群民族主義與國家中心論的公民民族主義。族群民族主義體現的是一種建立在血統紐帶之上的生物學意義的共同體意識,是種族和族群動員的意識形態。
-
薩克森梅耶:從全球和歷史的多種視角看歐洲的民族主義回潮
馮象歐洲民族主義回潮的現象 講座由2000年前後的一場學術界系列探討為核心背景,即哈貝馬斯提出的民族國家不再過於重要的論斷。如今,這一論斷被歐洲大陸民族主義回潮的現象打破了。當今歐洲一體化的聲音在不斷削弱,民族主義的傾向越來越強,這種現象讓很多人感到吃驚。薩克森梅耶觀察到,關於區域性身份認同的討論在減少,政治家也不再認為歐洲認同是個大的問題,報紙上類似的探討屈指可數,歐洲性的慶祝節日在變少。
-
辛亥革命時期的民族主義思潮
但是,起源於西方以「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主權」為核心的民族主義理論,對於有著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中國來說,這場因東西方殖民武力的衝擊而興起的民族主義熱潮,遠非今人所能想像的那麼簡單。 第三,同西方資本主義上升時期民族主義的單一任務相比,近代中國的民族主義面臨著雙重使命:救亡和啟蒙都很緊迫。如何讓中華民族在獲得獨立、擺脫殖民地半殖民地命運的同時,使中國從此走上現代化,使國人獲得民主自由,從而平等地生活,也是一個頗費思量的問題。
-
民族主義的生物學基礎
要理解人類群體認同的原始動力和演變過程,包括當代民族主義的復興傾向,就必須深入探索其背後的生物學和認知基礎。2. 部落思維截至目前,科學研究沒有提供令人樂觀的結論。人類的大腦在不到一秒的時間內就可以準確區分內群與外群成員,同時會鼓勵我們善待前者而敵視後者。這種偏見往往是無意識的,而且在人類幼年就會表現出來。
-
家樂福事件與當代中國的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只與傳統文化相關,它缺乏現代政治的價值指向,比如個人的自由、權利、法治,由民族主義凝聚的共同體中的成員很可能是臣民,只有以憲政愛國主義凝聚而成的國家,其成員才是公民。民族主義是西方隨著民族國家出現而產生,在近代從西方傳到中國的社會思潮。中國的傳統政治和思想文化中本來沒有民族主義的概念,我們只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華夷之辯」的概念和「天朝上國-藩屬·的關係。
-
民族主義思潮的兩個來源及其影響
一、早期民族國家形成的範例為了給民族主義下一個定義,須先理解何為「民族國家」,並對「民族國家」的形成過程進行回顧。二、啟蒙運動背景下法國共和民族主義的興起民族主義率先在法國表現出了其「現代性」特點。通過對法國大革命各種思想的研究可以發現,民族主義成為革命話語的中心詞:自由主義者藉助民族主義話語體系喚醒民眾的政治熱忱,保皇派以國王作為民族利益的代表而為之辯護,代表貴族利益的最高法院也借用民族名義反對王政專權,經過系列的論辯。三、德國歷史主義民族主義的興起啟蒙運動使德國人部分地接受了啟蒙精神,喚醒了共和民族主義的熱情,而法國大革命和對德戰爭則引起德國思想家對法國精神的反思和批判。
-
技術民族主義的破產
這次不得不向MIPS低頭,也可以理解,為了龍芯的市場化、國際化,花了數億元國家資金,總有責任在市場見個響聲吧.而對此不能理解的,則是 那些迷信「技術民族主義」的官員與時常為民族自豪感熱血翻騰的網民們.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96035.htm 技術民族主義和技術民族虛無主義 技術民族主義源於這樣的信念:經濟增長依賴於高科技,而高科技只有是本土企業100%擁有的,本國才能實現100%的 控制,才能實現受益;也就是說只有純種的才是民族的,才是符合中華民族收益的.2004年,網際網路實驗室出臺
-
基因、演化與民族主義的真相
一、社會科學的缺環在當代世界中,族群衝突和民族主義愈演愈烈,逐漸成為最受關注的社會科學現象。但社會科學家對此的解釋卻一直沒有什麼新意。在現代主義範式的主導下,民族主義總是被視為一種人為的社會建構,因此社會科學家不斷地從文化、經濟和個體認知的角度尋找變量。
-
中國的「民族主義」是反應性的
西方應對新冠疫情失利後,頻頻甩鍋中國,從隱瞞疫情到數據作假,直至高舉民族主義大旗,不僅在網絡上掀起輿論熱潮,也引發了外交部門的強硬回應。面對西方來勢洶洶,中國該如何回應?當民族主義在西方走向民粹主義時,我們該如何避免重蹈覆轍?
-
論題:民族主義和世界主義
民族主義和世界主義: 身份認同引發的閉關自守和擁抱多元化城市 : FR - Paris分組簡介 與會者列表 文件 大體上來說,我們今天的社會是在古代便已形成。當時的經濟和社會生活都在一個有限的社群內進行,社群的範圍後來逐步擴大到國家和帝國。
-
反思民族主義回潮與反全球化影響
從理論上講,民族主義是以自我民族的利益為基礎而進行的思想或行動。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曾指出,民族實質上是一種想像的政治共同體,也就是說它被想像為一種在本質上有限的、同時也享有主權的共同體。作為一種政治運動,民族主義主要追求三個目標:第一,一個民族的成員首先應當忠誠於自己所屬的那個民族共同體。第二,這種民族共同體希望成為獨立的國家。
-
民族主義和世界主義-第三屆中歐社會論壇
小組主題: 認同與全球化:中國民族主義悖論 從歷史階段入手,可以將近代以降的民族主義劃分為殖民時代的民族主義與後殖民時代的民族主義。殖民時代被殖民國家的民族主義一般不僅旨在建構民族國 家的歷史正當性,也包含著爭取個體解放的普世追求。
-
趙鼎新:知識分子對「民族主義」的理解走入過哪些誤區?
而知識分子們對民族主義在理解上存在過幾個誤區:他們認為民族主義往往有單一起源原因;民族主義有「民主」因素,民族主義需要公民;有好的民族主義(civic nationalism)和壞的民族主義(ethnic nationalism);民族主義有客觀基礎以及民族主義能保護地方文化等誤區。
-
陳彥、楊煦生:偽文化民族主義之誘惑與危害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關於民族主義的話題,先問陳老師,民族主義這個概念,在歐洲、在中國各有什麼不同的內涵,分別以什麼不同的形式來呈現? 陳彥:民族主義這個話題當然很大,民族主義在歐洲和中國呈現的形態也不完全一樣。這個不僅僅是涉及到地域的問題,也涉及到歷史的問題。從整體上來講,我覺得大概可以把民族主義分做幾個不同的形態。
-
有一種鎖鏈是自作自受,叫「狹隘」(羅西)
有一種鎖鏈是自作自受,叫「狹隘」 文攝:羅西 見過一種最恩愛的魚,原產在印度尼西亞,總是不停地接吻;然後,一位魚類專家告訴我,實際上那不是接吻,是一種格鬥行為,雖然看起來像法式激吻決出勝負,更引人腦洞大開的是,它們往往是兩條雄性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