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讀機發明者鍾道隆:踏踏實實學英語

2020-12-08 網易科技

鍾道隆,男,1934年12月31日生於浙江省浦江縣。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通信工程專家、逆向英語學習法創始人、複讀機發明者。45歲自學英語口語,一年後成為翻譯;52歲自學電腦,成為電腦作家;57歲學習和研究記憶方法,現能背出圓周率4000餘位。

雖然是一個75歲的老人,但網易科技記者與鍾道隆教授在聊天過程中,依然能感覺到他那學習的激情和認真,甚至不知不覺被感染。鍾教授45歲開始學習英語口語,一年後成為口語翻譯。為了幫助學生學英語,他發明了複讀機。

「我常說,中國大學生學了10年英語不聽多可惜。如果你受過基本英語教學,有我這套方法,又有複讀機,你一定比我學得好,」鍾道隆表示。

45歲開始學習英語

網易科技:您45歲開始學習英語口語?

鍾道隆:沒錯,我學英語的時候已經45歲了。在初中的時候曾經學過英語,但是不教音標,也沒有聽和說,就是講講語法、考考詞。

改革開放以後,就覺得光有這些不夠用,因為有大量的外國人會進來,而找一個不懂技術的翻譯肯定也是不行的,所以下定決心學英語口語。

而我學英語口語的方法是從聽京劇當中悟到的。小時候我生活在浙江,1948年到北京之後,迷上了京戲,起初卻聽不懂唱詞。後來遇到一個戲迷室友,他用解析的方法,一句一句跟我講,直到聽懂為止。後來我發現只要認真聽懂一齣戲,其他的戲也就觸類旁通了。

於是就把這套方法也用在英語學習中,聽錄音,默寫,不懂的地方反覆聽,後來總結出「聽、寫、說、背、想」逆向英語學習法。

起初是跟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學,從初級英語廣播教程開始學語音,一禮拜講一課。我的目標非常明確,就要聽懂它。工作日每天學5到7個小時,禮拜天學14小時,這樣苦學了14個月,才基本掌握語音,每天只睡5個小時左右。

當時我很明白,45歲再不努力,越往後越不可能有新的突破。英語學會之後,後來就是坦途,因為學習方法是共通的。後來我還寫了大量計算機方面的書。我寫的80多本書中,有70多本都是退休以後寫的。

因為我懂技術,學會英語之後領導就慢慢開始讓我在技術交流中當翻譯了。我第一次出國是聽不懂、不會講,第二次出國考察就是翻譯了。

為學生發明複讀機

網易科技:您當初是怎麼想到發明複讀機的?

鍾道隆:90年代我到南京通信工程學院當副院長,主抓英語教學。我去的時候英語四級通過率是45%,抓一年到82%,再抓一年到93%,第三年就到100%。

當時我就跟同學們講說,學英語我聽壞了十多個個錄音機,等你們學壞了一個收音機,再來和我討論學英語。

有一天一個研究生到我屋裡來,有點開玩笑地跟我講,學英語需要十幾個收音機,但我們學生沒那麼多錢。我就開始一天到晚在想,設計一個東西,能夠不斷重複,能夠把過去一段時間內的聲音存儲下來,然後再還原放出來。

還記得我當時畫了一個草圖,並找來一個研究生溝通,給他演示我學習英語的方法。半個月之後,他就幫我把這個功能實現了。

當時在單位的幫助下,複讀機成功申請了專利。當時我工資400多塊錢,申請專利要2000多。後來在一大學刊物上,我把專利的內容公開,很多廠商就開始做複讀機這個產品。

當時很多人勸我去跟廠商收專利費。複讀機每年的產值20到30億,千分之一也是很大一筆收入。我覺得自己鼓搗這個專利就行了,想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學英語、推廣逆向法英語上,並大量地寫書。所以後來我就放棄了專利。到現在很多廠家和我關係都特別好,也經常來徵求我的意見。

後來MP3出現,我立即買來一個韓國產的,發現它只能重複聽一首歌,不能復讀。我又開始琢磨,並在MP3上實現了a-b這個功能,也就是任意兩點之間的內容都可以復讀。

MP3這個也涉及到專利的問題。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我的觀念,在明白學英語的流程和道理之後,把復讀功能應用到不同的產品中,申請專利不是我的興趣。

鼓勵年輕人學習是最大樂趣

網易科技:現在其實有很多學習英語的技巧和方法,對於這些您如何看待?

鍾道隆:所謂各種各樣的技巧,是會的人對會的人講教的,沒有基礎是不能談技巧的。或者說技巧好像只是吃飯的小菜,不能代替主食。主食就是掌握綜合英語能力,肯定是一個非常艱苦的過程,得自己努力,自己去體會。最根本的動力在於你,如果你沒有欲望往前走,別人是帶不起來的。

逆向英語學習法強調回歸,重視基礎,強調循序漸進。我主張在英語學習中,應該以上學為主,不要以補習為主;以課本為主,不要以課外讀物為主。

對於不以英語為專業的人而言,英語學習從來不用過多問為什麼,只要知道是什麼就行了,功夫到一定學得來,需要踏踏實實地學。如果你受過基本英語教學,有我這套方法,又有複讀機,你一定比我學得好。

網易科技:在推廣學習英語過程中,您一直滿腔熱情到處演講,是在強調付出但卻沒有講究回報是什麼?。

鍾道隆:我人生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是求學,努力充實自己,我上學的時候是全優生。第二階段是搞技術工作,國家讓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上世紀90年代調我去南京當副院長,造就了我人生的第三個階段---鼓動別人學習。這個階段是沒有年齡限制的,不需領導任命的。去了之後收穫極大,現在退休以後鼓勵大家學習是我最大的樂趣。

雖然我已經75歲,但和20多歲人的溝通都沒有代溝。其實每一個人從本質上都是想學好的。在南京工程學院期間,每兩個禮拜要給學生講一次話,鼓勵他們努力學習。這是我的本職工作,用正確的思想激勉學生。當時我就拿著花名冊去找他們,到宿舍裡聊。在溫飽問題解決以後,認識更多的人是極大的樂趣。

在與學生溝通過程中,我總結出四點:第一是激動容易行動難,聽我講話後90%的學生會有要好好學習的衝動;第二是激動以後行動難;第三是行動起來堅持難;第四是堅持住了深入難。如果你堅持了並且深入了,必然獲得極大成功。(牛千)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複讀機、鴿子、真香,怎樣理解「人類三大本質」?
    複讀機誕生於上世紀90年代,其發明者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通信工程專家、逆向英語創始人鍾道隆教授。鍾道隆他還總結出「逆向英語學習法」(即「聽、寫、說、背、想」五法並舉),而複讀機的功能設計,就是逆向法的縮影。
  • 為什麼很多人不贊成鍾道隆將軍提倡的「逆向英語」學習法?
    很多人不希望學英語的結果是「啞巴英語」,於是他們迫切希望提高自己的英語聽力水平,做到能聽會說。可是在很多如何提高英語的聽力水平?不少方法看似很有名卻往往會讓人陷入學習誤區。鍾道隆將軍提倡的「逆向英語」學習法大體是就是如此,但是卻有英語專家認為這種學習方法會讓你進入學習誤區!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鍾道隆將軍的「逆向英語」大體上是這樣進行的:1980年初,他採用逐詞逐名聽寫錄音的方法進行學習。學了5個月的基礎知識後,每天聽寫英語廣播錄音。他的方法非常原始,學習資源就一個收錄機、一支筆、一打紙,除了詞典以外,沒有任何文字課本。
  • 人類的本質就是複讀機?
    」的本質,也不可避免地被複讀機刷屏、轟炸過。人類有時會對自己的複讀機本質感到噁心甚至反胃,但大腦卻無法避免被「成功洗腦」。比如,那個我們「從小看到大」的恆源祥廣告:恆源祥,羊羊羊羊羊羊羊羊羊羊羊羊羊羊羊羊羊羊……在今年春晚的相聲節目裡,也出現了複讀機合唱的大場面: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單純的複讀機。
  • 人類的本質就是複讀機
    「人類的本質只是個複讀機複讀機就是可以把聲音存儲下來並且重複播放的一種機器。可以截取一個時間段內的播放內容,通過復讀功能反覆重複不停地循環播放直到沒電為止。 參與復讀的人就被稱作複讀機(記得之前這個叫跟風或者隊形?由於鸚鵡擅長模仿其他動物的語言,為了和鴿子組CP,複讀機也被稱為鸚鵡。(放鴿子的鴿子?)
  • 人類的本質是什麼梗 人類的本質為什麼是複讀機
    「人類的本質是複讀機」出自於外國遊戲《信任的進化》,英文名《The Evolution of Trust》其實最早是一款網頁小遊戲,現在出了很多版本。這黑白文字遊戲用博弈論的方式,推演了人類的信任與欺騙的進化。複讀機是遊戲裡對一類人的統稱,最後實驗證明複讀機會獲得成功,大概就是這樣。
  • 能動英語:中國版」自然拼讀」發明者
    能動英語:中國版」自然拼讀」發明者 //finance.dbw.cn//  |  2020-12-16 14:55:00  |  來源:中新網  |  編輯:陳芳薇       2020年5月9日,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六科超標超前培訓負面清單(試行)》,其中對英語學科要求「禁止在小學階段講授國際音標」。
  • 清朝人怎麼學英語?曾國藩兒子發明一種「土辦法」,一直沿用至今
    那會可沒有什麼複讀機和收音機這類學習英語的輔助工具,曾紀澤只能將外教口中的英語發音,寫成相同發音的漢字標註在課本上。他還給這種「土方法」取了個名字,叫「西洋字調音合併之法」。這些標註,最後都被曾紀澤寫到了《英話註解》一書中,如今來看,也頗有一番趣味。譬如,英語裡的to do(做),在曾紀澤筆下便成了「妥度」。
  • JOJO:盤點來自天堂之眼的謠言,白金複讀機,時停優先時刪
    01白金複讀機「白金複讀機」屬於調侃的說法,用來形容承太郎的白金之星可以複製敵人的替身能力。在第三部決戰期間,承太郎說了句「是和我同類型的替身呢」,後面也覺醒了和迪奧一樣的時停能力;不過「白金複讀機」這個梗開始大範圍流傳是在EOH發售之後,按照遊戲中迪奧的說法,使用超越天堂的覆寫真實能力需要極為苛刻的條件,而承太郎什麼都沒準備,就瞬間領悟了白金之星·超越天堂,這很難不讓粉絲懷疑白金之星的真實能力其實是「複讀機」,不管迪奧有什麼能力都可以學過來
  • 清朝人怎麼學英語?曾國藩兒子獨創一種「土辦法」,現在也很受用
    一說起學英語,不少讀者朋友小時候應該用過這個「小妙招」——根據英文單詞的發音寫出對應的中文字,比如「Love you」就寫「老虎油」,「Thank you」就寫「三克油」,那麼誰是第一個發明這個
  • 學英語學成了「啞巴英語」,應試英語教育下,我們要怎麼學英語?
    01為何我們學英語會學成「啞巴英語」?我們因不同的目的學英語,有的人學英語是為了工作的需要,有的人學英語是為了升學考試,有的人學英語是單純對英語這門語言感興趣,而對於國內的學生而言,之所以學英語就是為了能夠在英語考試中得高分。
  • 《大黃蜂》中國票房持續第一 約翰塞納講中文展示複讀機本質
    《大黃蜂》已經連續第三周蟬聯中國電影票房榜第一,目前該電影在內地票房已經突破9億元,影片的主演之一約翰·塞納急切地用「複讀機」式中文表達了自己的興奮之情。
  •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 150多年前中國人這樣學英語
    清朝英語教材曝光 150多年前中國人這樣學英語 原標題:   不是亂碼 是「音標」  tomorrow i give you answer to do with my friend  託馬六、唵以、及夫、尤、唵五史為、土、度、回夫、買以、勿倫脫  「託馬六、唵以、及夫、尤、唵五史為」,「土、度、回夫、買以、勿倫脫」……這些毫無邏輯的文字疊加一起,讓不少人都以為是亂碼,而在沒有複讀機的晚清,英語發音全靠這些
  • 學英語與狹隘的民族主義
    那麼,學英語是不是就不愛漢語了,是不是愛國就不能學英語? 當然不是。 但是,也應該看到,英語的功能被大大強化了,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適合學英語的。有的學生學英語根本就沒用,走向社會之後還是放棄了;有的學生學不會,也就放棄了;還有的學生自以為學會了,其實學的只是應付考試的知識和技能,並不能交流,屬於啞巴英語。如果一輩子都用不到英語,也就不用學英語了。但是,學生都具有可塑性,未來也不知道要幹什麼,誰知道他們用到用不到英語呢?
  • 音樂教父小蟲談歌壇 現在很多歌手就像複讀機
    面對面俯身坐下,清茶一杯,他會爽朗大笑「你的問題好難哦」;突然間他也會猛地拍拍腦袋,「我又說錯話了」,然後如天真的孩童般抱怨:「你慘了,害我說錯話了」;偶爾放縱,他會笑著炮轟老朋友組成的縱貫線有撈錢嫌疑,會憂心選秀歌手都像一個複讀機毫無特點。  但回歸音樂本身,他又是那麼平靜——「我,只是一個很簡單的作曲家」。
  • 中國全民學英語的狀況是否應該改變?
    現在,中國所有的學生都要學習英語,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到大學畢業都離不開英語,是實實在在的全民學英語。當然,還有很多人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習英語。雙語幼兒園在中華大地多如牛毛。但是,我們有必要問一下,中國人真的有必要全民學英語嗎?
  • 董夢秋:踏踏實實把線蟲的衰老研究好
    董夢秋:踏踏實實把線蟲的衰老研究好2017-01-12 17:00 來源: 科技日報 辦公桌上、窗臺上,擺滿了綠植,還有一個精緻的小魚缸,四平方米左右的辦公室乾淨溫馨。董夢秋謙虛說,「況且我不是個聰明的人,我能踏踏實實把線蟲的衰老研究好,如果我自己不能得出一些規律性的結論,給後來的研究者提供一些素材也好。」
  • 萱娃娃創始人陳萍:不打雞血 只想踏踏實實做好產品
    她一直樸實地認為,只要踏踏實實地做產品,就一定會積累良好的口碑。無心插柳 做出民族品牌  萱娃娃的出現,是一個偶然中的必然。  創始人陳萍以前是一名城管工作人員,每天風吹日曬,讓她本來就敏感的皮膚長了很嚴重的黃褐斑。鼻翼和臉頰上非常明顯,想遮都遮不住。  哪個姑娘不愛美?何況她還只是20多歲的小姑娘。為了祛斑,她嘗試了很多方法。幾乎別人說什麼好,她就抓緊去用一用。
  • 開車學英語 事故隱患多
    記者隨機採訪了10位司機,其中大部分人都同意王先生的觀點,認為開車學英語會分散開車時的注意力。  專門銷售此類教材的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公司所售的開車學英語教材內容主要是一些常用語和對話,價位在200元左右,銷量不錯。對於王先生的質疑,該工作人員表示,曾有客戶提出過類似問題,但從未聽說有人因此而發生事故。
  • 機器人觀察人類後:原來人類的本質是一臺複讀機。
    忽然她恍然大悟:原來人類的本質是一臺複讀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