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30 19: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申情無限
大愛興疆
3月29日,上海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總指揮侯繼軍、副總指揮張斌在上海援疆前指接見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張蘅研究員,訪問教授張慧一行,聽取「耐逆農作物高產優質育種及示範種植研究」項目匯報。
固定布局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
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
以及製作自己的模板
「耐逆農作物高產優質育種及示範種植研究」項目,簡稱「藜麥項目」,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支持、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承擔的國內科技合作重點項目,項目實施時間為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目標是在上海對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區加快高產高效耐逆作物藜麥選育與產業化。2018年8月22日,上海市委副書記尹弘調研卓越中心,聽取了抗逆中心計劃在新疆喀什打造高產優質的藜麥產業化項目匯報六發揮頂尖人才和科技創新作用,助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固定布局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
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
以及製作自己的模板
張蘅(左一)、張慧兩位研究員就該項目經過2019年一年進展,首次實現藜麥項目在我國平原地區引種成功,首次在我國實現兩季種植的科研成果,同時就2020年工作重點進行詳細匯報。3月4日,項目組三位農藝師於到達莎車,按防疫部門要求集中隔離,3月11日核算檢測陰性完成隔離,開始工作。當前,莎車藜麥基地的備耕、整地、播種工作正在有序開展。
固定布局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
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
以及製作自己的模板
侯繼軍總指揮指出,藜麥作為起源於南美的傳統糧食作物,由於歷史文化原因,未曾得到足夠重視,作為一種未被充分開發利用的作物,藜麥產業的上下遊均有極大的開發空間。藜麥作物耐鹽鹼、耐乾旱、耐低溫、耐貧瘠的優良特點,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有著重大意義。發展藜麥產業既適用於精準扶貧,又能解決新疆飼草不足的問題,還能夠減少水資源消耗,促進可持續發展。農業要發展種子是關鍵,抗逆中心在藜麥基因組測序、種質資源收集、新品種選育與創新、抗逆分子機制研究等方面開展了系統工作,為藜麥的高產優質新品種的試種、推廣和產業化奠定了堅實基礎。對於藜麥產業的發展,要重視深加工食品,開發休閒食品,以及多種藜麥提取物用於工業產品開發。
固定布局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
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
以及製作自己的模板
原標題:《動態 | 上海市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研究推進喀什藜麥項目》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