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看山東①「組團式」以院包科:「輸血」與「造血」並重

2021-01-17 網易

2021-01-13 10:57:31 來源: 大眾日報

舉報

  

  1月11日,「援疆看山東」魯疆媒體採訪團來到喀什地區肺科醫院。

  「這是一位老年女性,複查胸部CT,發現肺部病變比以前增多,想會診明確一下,是否為感染性病變。」在新建好的遠程醫學中心裡,來自山東省胸科醫院的援疆醫療專家吳海良和本地醫生買日也木·馬木提正在通過遠程系統連線山東的另一位專家,分析病人的肺部CT影像。

  

  吳海良來援疆後不久,買日也木·馬木提就成了他的「結對」徒弟。說起吳海良這位老師的幫助,買日也木·馬木提感觸很深。她說:老師來到我們醫院,讓我不用出院就能學到很多知識,對提高我們的診治水平和科研都有很大幫助。而且由於我們的醫療條件比較落後,很多患者以前得不到很好的治療,有了吳老師和其他山東老師的幫助,他們享受的醫療水平都有了很大提升。

  喀什地區肺科醫院本院醫生艾爾肯江·孜帕爾說:「以前肺穿刺、胸膜活檢、淋巴結穿刺等技術,我們都不會,山東援疆醫生來了以後,通過師徒結對,一項一項教我們,現在我們都會了,對提高我們的醫療技術、開闊思維很有幫助。

  據了解,師徒結對是山東援疆專家啟動的「1+X」結對師帶徒人才培養項目。2020年5月20日,第十批援疆專家啟動第三期「1+X」結對師帶徒人才培養項目,十一名援疆專家與四十名醫務人員籤訂責任書。結合醫院實際情況確定幫帶結對醫務人員,雙方籤署責任書,責任書明確規定幫帶雙方的目標任務、工作原則、實施計劃、幫帶方式、考核標準等內容,確保幫帶工作取得切實效果,改變過去「輸血式」為「造血、輸血並重」的人才培養模式。

  

  吳海良說,「『1+X』師徒結對模式的區別於以往「一對一」的師徒結對模式,是由一個導師團隊帶領一群學生,不論這所醫院中哪位醫生有疑難問題,都可以向整個援疆專家團隊求助。援疆專家團隊解決不了的,還可以通過遠程中心向後方求助,這樣,就把整個醫院的醫療水平提高了。」

  不只是在醫療業務方面,山東醫療專家「組團式」援疆還體現在對醫院管理水平的提升上。

  「剛來的時候,看到這的管理基礎非常薄弱,我們有一種不知道該如何抓起的感覺。」喀什肺科醫院醫務部主任、山東省援疆醫療專家劉錦雲告訴記者,「就拿病例歸檔率來說,三日病歷歸檔率應在90%以上,而這裡的病歷歸檔率當時還不到10%。」

  為了快速有效提升醫院管理水平。援疆專家們確立了「一月一主題」的機制來推進落實十八項核心制度。「就是結合當地實際和工作節奏,拿出專門時間,一項一項抓,一項一項推進。」喀什地區肺科醫院院長、山東省援疆醫療專家李冠楨說。

  經過大半年的努力,整個醫院的管理正在從碎片化走向系統化,從粗放化走向系統化、標準化。「目前,病歷歸檔率已經達到90%。醫院質量安全管理方面有了質的飛躍。回頭看來,也很有成就感。」劉錦雲說。

  李冠楨表示,這次的援助喀什地區肺科醫院的專家團隊來自8家省直醫療單位,全是副高以上職稱且有三甲醫院創建經驗的專家團隊。採用「以院包科」的形式「組團式」幫扶喀什地區肺科醫院,從人才、技術、設備等各方面加大對醫院的幫扶和支援力度,全面提高喀什地區肺科醫院的學科建設水平和綜合實力。把山東的醫療技術到喀什,讓喀什百姓可以享受山東的醫療水平。同時,醫院也駛上信息化的快車道,向著標準化前進,2020年績效考核在全疆二級公立醫院中排名第六位。

  除了強化對喀什地區肺科醫院的醫療管理組團支援以外,山東援疆還選派多專業、多學科專業技術人才,對疏勒縣人民醫院的醫療質量提升組團支援,對麥蓋提縣婦保院的婦幼衛生組團支援,幫助受援地整體打造專業學科建設。

  統計數據顯示,受援四縣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明顯提升,診療人次較2015年增長103.82%。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佳聲 李軼群 報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衛健委舉行新疆地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組團式援疆成果發布會
    針對新疆特別是南疆醫療衛生事業的條件相對薄弱的情況,2016年在中組部的統籌推進下,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實施了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工作,由7個省市支援新疆南疆四地州以及塔城、吐魯番和兵團一師等地8家醫院,變「零星選派」為「組團布局」,深入開展了「以院包科」為代表的醫院醫療、管理能力的「雙提升」,積極推動「團隊帶團隊、專家帶骨幹、師傅帶徒弟」為代表的醫生服務能力的「再回爐」和人才隊伍「本土化」,變「輸血
  • 江蘇「組團式」醫療援疆:在克州根植出醫療戍邊的「花」
    這是江蘇探索實施「組團式」醫療援疆模式的第二輪專家團隊,自2016年以來,在江蘇省衛健委的支持下,8家省屬三甲醫院已選派40多名醫療骨幹組團援助克州人民醫院。江蘇「組團式」援疆醫療隊領隊、克州人民醫院院長丁強說,「通過3年多的持續努力,我們完善了克州人民醫院的基礎設施,培養了一批本地人才,開展了多個健康惠民工程,克州的土地上,開出了江蘇醫療援疆的花。」
  • 廣東270名援疆教師陸續抵達喀什 開展新學年工作
    全省各市積極響應,選拔了政治可靠、師德高尚、愛崗敬業、業務精良,堅決執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作風紮實、不怕吃苦、甘於奉獻的教師組成了援疆工作開展以來規模最大的廣東援疆教師團隊,選派教師總數在援疆省市中位居前列,受援縣規模名列前茅。  據了解,廣東此次將創新教師支教工作機制和幫扶模式,改變以往支教教師零散派遣和單一頂崗的狀況。
  • 從「輸血」到「造血」——浦發銀行長沙分行探出金融精準扶貧路
    近年來,該行積極探索「輸血」與「造血」、「融資」與「融智」的精準扶貧新路徑,為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提供新動力,為貧困農戶脫貧致富注入新活力,為全面實現小康、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浦發力量。「雙千兩葉」助楊家河脫貧致富楊家河現有村民257戶98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96戶394人。2018年4月,長沙浦發開始向楊家河村派駐扶貧工作隊。
  • 援疆教師與阿克蘇市第三高級中學開展「同課異構」傳幫帶工作
    杭阿支教11月,在這個如詩如畫的季節裡,杭州援疆教師走進阿克蘇市第三高級中學傳經送寶,與學校師生進行深入交流,培育民族團結情感,發揮援疆教師傳幫帶的輻射作用,促進阿克蘇市教育均衡發展。組團式送教受好評11月4日—5日,杭州援疆教師李鳴、賈小龍走進阿克蘇市第三高級中學,開展同課異構,交流教學經驗,探究適合學校的教育方法。李鳴、賈小龍還分別參與了該校高二物理、高一語文備課組的集體備課展示活動,針對集體備課中的問題,開出了「診斷書」,提出了寶貴意見。第三高級中學向李鳴和賈小龍頒發師徒結對證書。
  • 山東省援疆指揮部與山東省商會籤署全面合作協議
    >12月28日上午,山東省援疆指揮部與山東省商會合作籤約儀式在省援疆指揮部一樓會議室舉行,山東援疆指揮部黨委書記、總指揮張成偉出席籤約儀式並講話,山東省商會副會長、魯商集團黨委副書記劉守亮,省援疆指揮部黨委副書記鄧澤宇出席籤約儀式。
  • 萬裡徵程守初心 傾情援疆擔使命——深圳對口援疆 助力脫貧攻堅
    中國改革報廣東記者站7月12日訊(記者 程雲 石巖松)新一輪援疆工作以來,按照中央統一部署,深圳作為19個援疆省市中唯一計劃單列市,對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區的喀什市和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簡稱「塔什庫爾幹縣」),共建喀什經濟開發區。
  • 杭州教師為阿培養「造血幹細胞」教師
    今年,杭州市第10批援疆教師瞄準目標,為阿克蘇市培養一批「造血幹細胞」的教師隊伍,開展研討活動正是其中的一項舉措。杭州市援疆指揮部人才組組長、阿克蘇市教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梁樹波介紹,「造血幹細胞」是指可以分化出所有血細胞的幹細胞,它通過增殖分化血細胞達到造血的作用。
  • 癌症病人輸血有害嗎
    網上有一篇關於癌症病人輸血的文章流傳很廣,連有些專業醫生都轉。在搜尋引擎搜索「癌症病人輸血」這篇文章的內容也往往是在第一個。這篇文章的大體思想是建議癌症病人謹慎輸血,因為輸血對癌症病人有害,可以破壞人的免疫系統,降低生存率。
  • 龍頭企業協同特色產業 讓援疆項目落地生根
    在項目援疆上,破解民生瓶頸,用一系列組合拳,讓產業援疆項目在當地落地生根。位於頭屯河農場的大航城產業園今年被列為兵團重點項目,按照項目年初計劃,今年3月新建的22棟標準化廠房將於7月底竣工。新一輪疫情發生後,因交通受限、物流影響等因素,項目建設所需的彩鋼板和混凝土等原料供應不足。為此,師黨委整合全師資源、調動各方要素,打通師域內原料運輸通道,為在建項目提供原料供應。
  • 湖北孝昌引導農戶自我「造血」代替「輸血」
    為引導農戶自我「造血」代替「輸血」,航天三江掀起了以購代扶消費熱潮。據航天三江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陳飛介紹,去年以來,航天三江共有30餘家單位採購仙人石村農副產品,採購金額累計142萬餘元,銷售雞蛋60多萬枚、大米10多萬公斤、土雞1580多隻,還有部分花生、花生油、菜籽油等。今年端午節完成採購訂單交付達到25萬餘元,集團本部食堂、紅林公司等多家單位表達了後續採購意向。
  • 再障病友血紅蛋白達到多少才能不輸血?
    此時,病友就需要接受輸血支持治療,以緩解血紅蛋白計數過低時出現的缺氧等症狀。 再障病友多是由於自身造血功能障礙所導致的紅系細胞降低,但輸注血製品並不能改善造血衰竭的問題,因此再障病友很容易產生輸血依賴
  • 獻血、輸血和骨髓捐獻,這些都安全嗎?
    人體骨髓有強大的代償功能,在一定的條件下,造血功能可增加到正常的6-8倍。 輸血有什麼風險? 那麼,輸血安全嗎?有什麼風險?輸的是什麼血? 景紅梅說,輸血是指將健康人的血液通過靜脈輸注給病人的一種治療方法,在臨床上應用廣泛。輸血療法是儘可能在血型相同的個體間進行。在輸血治療前,血液一般已經通過基本傳染病化驗,證實安全,才可使用。
  • 血型相同就可以互相輸血?關於輸血的五大認知誤區,你get了嗎?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輸血科醫生陳瓊通過辨析輸血的五大認知誤區,科普關於輸血的小知識。誤區之一:失血就應該補血?錯!毋庸置疑,輸血是臨床的一種急救措施,人體若大量失血(即失血量佔全身血量的1/3以上)則可能休克。
  • 東莞14歲重型地貧患者順利完成造血幹細胞移植
    曉燕媽媽說,那時一次的醫療費在4千元左右,10多年下來,家裡在孩子治病與輸血祛鐵方面花費了近百萬元。要擺脫兩周一次跑醫院輸血的夢終可實現讓曉燕一家人感到更痛苦的是,付出的努力很多,可孩子仍得不到痊癒。就在今年五一假期前夕,曉燕順利完成了造血幹細胞移植,並順利出倉。曉燕和家人做夢都想擺脫的兩周往返醫院輸血,終於可以實現了。「剛醫生來說,我們明天就可以出院了。」5月8日,是27個世界地貧日,在這天下午,曉燕和媽媽接到了即將出院的好消息。當天,在一場別開生面的醫患互動活動在南方春富(兒童)血液病研究院開啟。
  • 省援疆指揮部在拜城調研溫州援疆工作
    省援疆指揮部一行考察拜城縣託克遜鄉手工藝品專業合作社  浙江在線·浙江援疆網拜城9月1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石磊 通訊員 張壘)9月11日,浙江省援疆指揮部黨委書記、指揮長,阿克蘇地委副書記王通林率領省援疆指揮部調研組,實地考察了阿克蘇地區拜城縣託克遜鄉手工藝品專業合作社、康其鄉安居富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