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河村「雙千兩葉」產業工程核心點一角。(浦發銀行長沙分行供圖)
黃 飈 常 勇 王開慧
楊家河位於湘西自治州古丈縣,處於武陵山脈中段,平均海拔880米,本名楊家坳村,因極度缺水,改名為楊家河村,寄託著當地人最樸素的祝福和希望。
如今,山裡人夢想中的願景終於得以實現。在浦發銀行長沙分行(以下簡稱長沙浦發)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隨著千畝茶葉、千畝菸葉的種植,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對接,隨著可持續產業的發展,昔日的楊家坳今日的楊家河終於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楊家河村,僅僅是長沙浦發金融扶貧壯麗交響中的一曲樂章。近年來,該行積極探索「輸血」與「造血」、「融資」與「融智」的精準扶貧新路徑,為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提供新動力,為貧困農戶脫貧致富注入新活力,為全面實現小康、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浦發力量。
「雙千兩葉」助楊家河脫貧致富
楊家河現有村民257戶98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96戶394人。
2018年4月,長沙浦發開始向楊家河村派駐扶貧工作隊。
怎麼扶?從哪裡入手?在既忐忑又興奮的心情裡,工作隊經過大量細緻的調研、走訪、探討,拿出了「楊家河三年扶貧規劃」,結合古丈縣的產業基礎及當地四季分明、氣候溫和的特點,明確了走「雙千兩葉」(千畝茶葉和千畝菸葉)的產業脫貧之路。為打通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保護當地生態環境,2018年9月,長沙浦發向楊家河村支持了44萬元資金。隨著「雙千」啟動,2019年7月,該行又向楊家河村捐贈了142萬元幫扶資金。說幹就幹,浦發人給楊家河帶來了衝勁和朝氣,寂寞的山頭變得熱鬧起來,山村激蕩著創富的激情。2019年,該村的菸葉種植即初見成效,產生集體經濟收益42萬元,在全縣各村集體經濟所產生的利潤中排在首位。至2020年,在全體村民的支持配合下,「雙千」開墾種植任務完成。「兩葉」種植,不僅為村民提供了工作機會和經濟收益,也為發展鄉村旅遊打下了基礎。
通過長沙浦發近兩年來的駐村幫扶,楊家河村已有94戶393人實現脫貧,餘下2戶7人兜底脫貧,實現了整體脫貧退出的既定目標。
扶志扶智變「輸血」為「造血」
脫貧後能不能致富?工作隊離開後,產業能不能良性發展,實現自我「造血」?
在實際工作中,長沙浦發深刻認識到,往大山中「輸血」並不是長久之計,唯有「造血」才能解決根本問題。浦發人不搞短期工程,決心為楊家河打下長期發展的產業基礎。
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不惜投入大量資金,從茶園環境清潔入手,使用有機肥做生態茶園建設,提高檢測標準,以生產高品質有機茶為抓手,不斷延伸產業鏈,從單一的茶葉原料向加工成品茶、茶飲料、茶日用品、茶包裝、茶機械等不斷延展。在實施過程中,把「雙千兩葉」工程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實現農產品產業與旅遊業的融合。
孩子是未來。為此,工作隊聯動湖南省「太陽基金」到村裡開展愛心助學活動,捐贈現金及圖書,也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與外界交往的窗戶。
人心是錨定。2019年11月,長沙浦發聯動湖南愛眼公益基金,分別出資10萬元共20萬元專項用於楊家河村眼疾救治,聯合湖南愛爾眼科醫院開展公益扶貧救治眼疾行動——「浦愛光明行」,對該村80名眼病患者提供了免費治療。
工作隊既扶貧也扶智,通過座談、開農校、辦講座、出刊及畫冊宣傳等形式,幫助當地村民拋棄「等、靠、要」的心理,結合實際,揚長避短,理清思路,實現主動脫貧致富,由「補血」向「造血」在轉變。
活化金融細胞扶持產業發展
楊家河僅僅是長沙浦發金融扶貧工作的一個縮影,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
該行在紮根基層服務前沿方面素有口碑,在這一場金融扶貧決戰中,其分布於全省各地的村鎮銀行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扶貧點的特色產業,創新金融服務,用金融活水撬動農村產業發展,助力貧困戶脫貧、貧困村退出、貧困縣摘帽,從精準滴灌「輸血」到產業發展再生「造血」,走出了一條金融扶持產業發展的特色精準扶貧之路。
茶陵地處國家級貧困地區——羅霄山脈,茶陵浦發村鎮銀行創新開發了一款「金牛通」貸款產品,有效促進了當地黃牛養殖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截至2020年9月末,茶陵浦發村鎮銀行共發放「金牛通」扶貧貸款1108.3萬元,涉及貧困戶203戶,領養黃牛約1800頭,帶動貧困戶增收400多萬元。
臨武縣地處偏遠山區,總人口41萬人,全縣有建檔立卡貧困戶9130戶,貧困人口22323人。臨武浦發村鎮銀行在對全縣288個自然村進行地毯式調研以後,先行先試率先推出了「合作社」模式下的小額扶貧「分貸統還」模式。截至2020年9月末,共計對1049戶貧困戶發放「小額精準扶貧」信貸資金5245萬元,扶貧資金連續三年每年為貧困農戶帶來了500多萬元收益。
截至2020年9月,長沙浦發共在資興、臨武、茶陵、衡南和沅江設立了5家村鎮銀行,共計開發「金牛通」「銀農通」「菸農貸」「銀舜通」等金融精準扶貧信貸產品20多個,累計投放涉農貸款186.87億元,惠及農戶2.2萬戶,累計為縣域貢獻稅收3.3億元。
把精兵強將派在精準扶貧一線
不管做什麼,關鍵還是在於人、在於思路、在於制度。扶貧工作更是如此。
為此,長沙浦發出臺了金融精準扶貧工作「一把手」負責制,建立起金融扶貧人員激勵培養制度,選拔一批業務精、懂鄉情的幹部到省內5家村鎮銀行工作,並從金融精準扶貧工作一線選拔幹部,將政治素質高、工作能力強、成效突出的幹部選拔到分行重要崗位。
在州、縣、村三級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分行黨委以「脫貧+致富」「人才+項目」「引資+引智」為扶貧總體思路,聚焦產業,圍繞客戶、市場、訂單等,大力發展短期養殖項目形成財富效應和示範效應,努力培育中長期生態產業形成規模效應和可持續效應。通過政府、浦發、社會、村民四級優勢互補形成產業培育優勢,整合資源、形成合力。
浦發銀行長沙分行黨委書記、行長陳凌雲表示,該行將堅持戰略定力,以「滴水穿石」的韌勁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好脫貧致富工作,防止返貧情況發生,主動對接鄉村振興戰略,以特色化經營為抓手,瞄準鄉村產業振興契機,以產業帶動鄉村致富為目標穿透性做好持續扶貧工作,積極探索「輸血」與「造血」、「融資」與「融智」的精準扶貧新路徑,為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提供新動力,為貧困農戶脫貧致富注入新活力,為全面實現小康、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長沙浦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