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的問題主要還在於人體大腦內部出現損傷

2021-01-12 騰訊網

當大腦裡的某一種東西逐漸減少時,就會出現一些特殊的行為,最終變成「木頭人」。如何不做「木頭人」?又有哪些特殊行為,提示你可能會成為「木頭人」呢?、

由於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們的生活壓力都有增加,出現經常酗酒、吸菸是人體腦部多巴胺減少,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它主要由大腦邊緣系統分泌,從PETCT顯像可以看出,在大腦中間部位的基底節,正常人分泌的多巴胺是兩邊對稱均勻的,而「木頭人」分泌的多巴胺是減少的,導致我們動作發生遲緩。從而引起帕金森。

帕金森病最大的特點就是,患者的運動協調出現了問題,患者早期表現為動作緩慢。隨著疾病發展,慢慢會出現動作僵硬以及靜止性的震顫。對指試驗就是用拇指去對其他的手指,從速度、幅度、協調性上判斷是否有運動協調障礙問題。

帕金森患者由於肌強直、震顫等機體耗能的增加,吞咽或咀嚼困難等導致的進食減少,同時由於消化吸收功能障礙等因素,易導致以熱量攝入不足為主的乾瘦型營養不良,且帕金森患者普遍存在免疫功能低下、電解質紊亂發生率高、貧血患病率高等現象。

那麼家人患病後家屬要注意什麼呢?

1、穿著:為其選擇容易穿脫的衣服,儘量穿不用繫鞋帶的鞋子

2、進餐:不催患者快吃快喝;用塑料吸管喝水;在患者的碗或盤子下放一塊橡皮墊可以防滑動。

3、預防感染:若出現咳嗽或發燒時應立即就診,避免症狀加重

4、預防便秘:鼓勵患者增加身體活動,飲足夠的水,多吃蔬菜。定時練習腹式呼吸,以促進腸蠕動。

5、精神支持:在精神上鼓勵和支持患者,讓患者感到家庭的溫暖。

北京仁愛堂李豔波大夫採取祛風除顫湯純中藥治療,經過多年的臨床經驗總結出治療療法,祛風除顫湯治療階段性:

第一個階段-藥物有效滲透中樞神經,保護和修復受損的病變神經細胞,避免其繼續破壞。

第二個階段-促進其功能的恢復,提高神經系統的的自身免疫能力,促進神經細胞的新陳代謝。

第三個階段-改善自身體質治療震顫,藥物會附在神經表面防止邪風侵入避免復發

相關焦點

  • 分別起源於大腦和腸道,帕金森病竟然有兩種?病例對照研究新洞見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四肢震顫、僵硬、運動功能受損等,與此同時,一些患者也會出現胃腸功能紊亂的表現。
  • Science:睡眠剝奪加快阿爾茨海默病中的大腦損傷
    在對小鼠進行的後續研究中,他們發現失眠加快毒性的tau蛋白團塊在大腦中擴散---這是大腦損傷的前兆,也是痴呆症產生的一個決定性步驟。這些發現表明睡眠不足有助於促進這種疾病產生,並且提示著良好的睡眠習慣可能有助於保持大腦健康。
  • MIT 的「飛針絕技」:可監測與帕金森病密切相關的大腦多巴胺活動
    多巴胺,這種遍布整個大腦的信號分子,在調節情緒和控制運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許多疾病,包括帕金森氏症、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都與多巴胺缺乏有關。近日,麻省理工學院的神經科學家們設計出了一種用來長時間測量大腦中多巴胺的方法,可持續測量超過一年時間。他們相信,這種方法將幫助他們更深入了解多巴胺在健康或患病大腦中的作用。
  • 出現帕金森症狀就是帕金森病?並不是,很多疾病都會導致該症狀
    而實際上對該類患者的治療主要以進行相應的藥品解毒為主,當出現毒性反應消失的時候帕金森症候群也自然會消退。4、代謝性部分代謝性疾病,有可能會導致相應的腦部神經損傷進而誘發相應的症狀,尤其是肝性腦病的患者,因為肝臟出現相應的病變,導致體內血氨濃度上升升繼而引發血氨的腦毒性,從而導致了神經系統的病變,誘發帕金森症候群。
  • 帕金森病並非突然出現,老年人應該多注意身上的這幾大細節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每年帕金森病新增患者人數都在增加,帕金森病對人影響巨大,容易出現肢體僵硬、行動不協調的問題,晚期還會導致生活難以自理,造成一定的心理傷害,患抑鬱症的風險增加,不僅影響治療,還會對家庭造成比較大的影響,那麼,我們早期就應該做好帕金森病的預防工作,做好準備,
  • 帕金森症候群是什麼病?
    比較常見的症狀表現主要有過度抑鬱以及焦慮的,嚴重者甚至可能會出現老年痴呆的狀況。如果說病情比較嚴重的話,那麼很多病人還會出現反應遲鈍以及流口水等異常的現象。RSHWHO渡氧資料顯示:即使是老年人,腦細胞也會繼續成長。研究發現,在腦細胞營養充足的前提下,人體自身幹 細胞可以有效幫助大腦進行自我修復,以大大緩解因自身免疫造成的腦部損傷甚至是老年痴呆的困擾。
  • 帕金森病會死亡嗎?如何減少併發症,改善預後
    帕金森病是一種危害人們健康的慢性進行性疾病,病情累及大腦,影響生活質量,並且多數帕金森病患者在60歲或更高齡被診斷,因此很多人對帕金森病與壽命之間的關係很在意。其實這個疾病本身並不致命,但是相關的併發症會降低患者的預期壽命。
  • 為大腦降溫!科學家提出帕金森症新療法 或將於2020年進行臨床試驗
    伍德拉夫博士說:「我們已經利用這一發現開發出改良的候選藥物,並希望在2020年進行人體臨床試驗。」帕金森氏病是世界上第二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該病有1000萬患者,他們對身體運動的控制受到影響。「這種疾病的特徵是產生多巴胺的腦細胞減少(多巴胺是一種協調運動控制的化學物質),並伴有大腦的慢性炎症。」
  • 直擊帕金森氏病大腦手術
    這兩個控制運動神經的細胞核團在左右腦中對稱分布,如果過度活躍就會帶給人體震顫和僵硬,這些表現正是典型的帕金森氏病症狀。吳耀恆在6年前被宣告患有這種疾病,但病情並未因確診而有所好轉,反而從右側肢體擴展到全身。     這個瘦小的湖南男人無法看見控制自己身體的敵人,因為它們隱藏在「大腦的最深處」,眼睛的正後方。
  • 近期帕金森病相關研究進展
    帕金森是最常見的慢性神經退行性運動障礙,影響著全球1%的70歲以上的人群。目前為止沒有藥物可以治療這種疾病,而現有的治療方法僅僅在於處理其症狀,但是不能延緩其進展。雖然帕金森病的大多數病例是散發性的,但這種疾病的遺傳變異主要與編碼LRRK2酶的基因突變有關。2004年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發現了這個酶的一種突變和病人患這種疾病之間的關係。
  • 移植人幹細胞產生的多巴胺能神經元有望治療帕金森病
    在遭受創傷、中風或帕金森病等退行性疾病的損傷後,成熟的大腦在自我修複方面表現得非常糟糕。具有無限適應性的幹細胞為更好的神經修復提供了希望。但是,大腦精確調整的複雜性阻礙了臨床治療的開發。關鍵在於身份。通過仔細追蹤移植的幹細胞的命運,這些作者發現這些細胞的身份---在帕金森病中指的是產多巴胺神經元(即產生多巴胺的神經元,也稱為多巴胺能神經元)---決定了它們產生的連接和功能。
  • 每個帕金森病患者都會出現運動併發症?不治療可行嗎?
    到目前200多年以來,人類對帕金森病的探索從未停止過。在還沒有出現有效治療的方法前,患者的預後是非常差的,部分患者一兩年就殘疾了,日常生活能力非常差;3到5年以後生活自理能力就會完全喪失;據國外的統計,患者從發病到去世平均是5到7年。
  • 帕金森病=帕金森症候群?
    =帕金森症候群? 十月六日 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症候群都可以表現為動作遲緩,但是不能完全等同,區別在於:前者一般沒有特別原因,且病程多呈持續緩慢加重;而後者是由於腦卒中、一氧化碳、有機磷中毒、腦炎、腦外傷等引起,其中腦卒中引起的動作遲緩最為常見,且病程多呈階梯式加重。
  • 睡眠障礙可能是帕金森病和阿爾茨海默病的前兆
    這樣的做夢狀態,通常預示著更嚴重的健康問題。這種症狀被稱為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RBD)。研究表明,出現這種症狀的人,80%會發展成某些神經退行性疾病,例如帕金森病、多系統萎縮症和路易氏體痴呆。解剖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的病人屍體發現,其大腦深處有簇狀蛋白質,也稱為α突觸核蛋白聚集,堆積在大腦調節快速眼動睡眠的區域。
  • 成功治療帕金森 幹細胞是腦細胞再生之「原力」
    導讀:目前,面對治療帕金森等腦病,其病變的根源即腦細胞發生變性壞死,幹細胞移植技術成功的解決了腦細胞再生的難題,成為治療帕金森使腦細胞再生的「原力」。 綜合外媒11月24日報導,美國哈佛大學幹細胞研究所的傑弗裡·馬克利斯及其研究團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神經元移植能夠修復受損的大腦迴路。
  • 原本永久性視力損傷重見光明,患帕金森症再成運動健將,實驗小鼠...
    比如,視神經節細胞死亡導致永久性失明,多巴胺神經元死亡導致帕金森症。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獲悉,日前,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楊輝研究組首次在成體中實現了視神經節細胞的再生,恢復了永久性視力損傷模型小鼠的視力。研究人員還將膠質細胞轉分化成多巴胺神經元,消除了帕金森疾病的一些症狀。
  • 帕金森病致病基因之PRKN
    PRKN在人和大小鼠中的基因長度差別不但,但主要形式的RNA卻有很大區別,人類的主要轉錄本的長度幾乎是大鼠的2.7倍,不過蛋白的胺基酸鹼基數量卻是一致的。Prkn是一種帕金森病(PD)隱性基因,也就是說需要該基因出現隱性純合時人類才會患病。圖1顯示的是Parkin蛋白的不同結構和突變。
  • 你還敢天天熬夜?這5個壞習慣會持續損傷大腦,甚至讓大腦退化
    大腦是我們人體的神經中樞,大腦的健康與否與我們的身體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很多人都在想方設法得讓自己變得更聰明些,殊不知,生活中的不良惡習同樣會損傷你的大腦,要想讓大腦變得健康,先戒掉這些壞習慣吧。當人體的的血壓、血脂升高後,血液中的脂質就會沉積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塊,使腦動脈血管出現硬化,當腦血管管腔變得越來越狹窄時,大腦供血就會出現障礙。如果大腦長期血液供應不足,就會使大腦發生萎縮,最終導致老年痴呆症的發生。
  • 並非人類「專利」,食蟹猴也會罹患帕金森病
    徹底治癒帕金森病仍需假以時日  帕金森病主要影響人類的運動能力,到晚期也會損傷記憶力。我們知道,拳王阿里、著名作家巴金先生,以及數學家陳景潤等,無數名流都不幸得過帕金森病。他們患病後明顯的特徵就是靜止性震顫,也就是人們經常說的「手抖」。其實,帕金森病患者還有運動遲緩、肌肉僵直與姿勢異常等表現,只是這些特徵需要專業人員的診斷才能確定。
  • 帕金森綜合症能治癒嗎,如何診斷呢?
    (抖不是帕金森病都有的嗎?抱歉且肯定的回答,不是) 所以計算公式是這樣的,慢+僵/抖=帕金森症候群。除了帕金森病,帕金森症候群都包含了哪些類型呢?我怎麼去鑑別呢? 好吧,這是一個更加專業的問題了。簡單和大家介紹幾種,比較常見的。 第一大類,繼發性帕金森病。所謂繼發,就是有別的具體原因造成了帕金森樣的症狀。這個就是相對於帕金森病來說的,因為帕金森病真正的病因目前還不太明確,遺傳+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