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創新、產品同質
遇到瓶頸、沒有方法
能力太弱、不愛學習
成長慢,跟不上發展
學習力不夠目前就是我們所有中小企業最關鍵的因素。員工存儲的方法和知識不足導致沒有能力應對市場的不斷變化,而這種時候我們又怎麼可能要求企業取得進步呢?
有時候員工會說,環境不好,沒有辦法,但是真的環境就是絕對因素嗎?舉例說貿易戰的情況:
所以說大環境絕對不是我們可以推脫的藉口,歸根到底還是學習力不夠,如果我們的學習速度跟不上變化的速度,一個企業又要拿什麼來提升競爭力呢?
案例一:在風馳要求員工每天學習,每月一本書,在規定時間提交讀書筆記,逾期或沒交,按制度處罰,每月評出優秀讀書筆記,給予獎勵,且在學習園地中張貼出來。風馳地處三線偏遠城市,創造了當時中國最賺錢廣告公司的奇蹟,它把學習當做管理動作來抓。
這就是說明當一個組織把學習當做常態,那它就一定有足夠自信應對變化。
偉大的企業能持續增長就是學習的力量,學習力量的背後是每天1%改善的力量。
如果在組織管理中我們的企業大都是差不多,馬馬虎虎這樣的思想,不能夠真正做到一次到位,企業發生危機不過就是早晚的事情。
海恩定律告訴我們如果企業在剛剛發生問題的時候,沒有立刻反省改進,那麼當積累到1000起馬虎、做不到位的事情,最後一定會倒閉。
所以說企業之所以虧損或失敗,是因為每天在沒有完成達標時,你沒有當真、盯著改善,沒有在最小單位的時候,用組織的行為解決達標的問題。
郎朗3歲學鋼琴,每天練習三個小時,13歲獲國際琴比賽第一名。這就是學習,並且是堅持學習最終所能達到的成果。
而我們很多時候不達標往往是因為學習頻次不夠,所以針對這些問題點我們應該讓企業打造學習力,提升學習頻次。
1、定時:每天
2、定量:至少10分鐘
3、定責:部門經理
1、反省:對照目標反省差距
2、學習:圍繞差距學習
3、改進:圍繞解決差距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