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海第一人」病逝,享年88歲,李可染等畫家如何評價他?

2020-12-04 北晚新視覺網

中國畫海洋繪畫開拓者、重要奠基人,北京畫院著名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教授、高級創作班導師、中國海洋畫研究院名譽院長李海濤先生昨日病逝,享年88歲。

李海濤,1932年生,山東青島人。他從藝七十餘年來,畫過山水、人物、羊、和大海,都取得了很高成就,是中國海洋繪畫的重要奠基人,對推動中國海洋繪畫具有開拓性的重要貢獻,被譽為「中國畫海第一人」。

中國傳統山水畫,水的概念及表現對象只是江、河、湖。中國歷史上沒有專事畫海的畫家,更談不上相關的歷史文獻和作品。上世紀七十年代起,李海濤先生將中國海洋繪畫作為主攻方向,從山水畫轉入海洋繪畫科目的研究創作。他創造性形成一套完整的畫海技法,填補了中國美術史國畫畫海的空白。他的繪畫作品中將自然界中的光、影、色,大膽地運用到海洋繪畫作品的表現中,產生了一種極其新穎和親切的藝術語言。他的大海既氣魄雄渾、豪情萬丈;又意境幽遠、清心悅目,充分展現了畫家豐富的情感和沉穩老練的中國畫功底。

1991年,李海濤先生在現在的國家博物館舉辦了中國國畫繪畫歷史上第一次海洋繪畫專題個人展覽,這是根據媒體有據可查相關「海洋繪畫」的最早報導。畫展同時展出李海濤先生創作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幅表現中國海疆全貌巨作《海疆萬裡圖》,該長卷是李海濤先生從1985年至1990年,行走了祖國31000多公里海疆,以五年時間創作完成的巨作,創造了中國當代美術史單幅作品創作周期最長、深入生活時間最長、行程最長的三項紀錄。他對中國海疆廣泛深入的人文、自然素材收集、梳理和把握,奠定其成為表現中國海洋繪畫題材的學術權威。他最早出版了海洋繪畫專輯和畫集,確立了中國畫海洋繪畫奠基人的地位。

2006年,在李海濤、肖凱夫婦倡導下,成立了中國第一個以推動中國海洋繪畫為目的創作研究機構「中國海洋畫研究院」。研究院畫家來自海內外,均是華人的以海洋水墨繪畫作為主要研究創作對象的專業畫家。2016年在祖國寶島臺灣又成立「中國海洋畫研究院分院」。在他的影響和推動下,更多當代美術工作者對海洋繪畫有了新的認知,投身到中國海洋畫研究創作當中來,由此也逐漸顯露出中國水墨繪畫為特質的「海洋畫派」面貌。

著名國畫大師李可染先生評價李海濤:「海很難畫,而你畫的很好,很有新意,還很有意境」。著名美術評論家和史論家潘潔茲先生曾在《北京晚報》撰文評論李海濤:「翻遍歷史,卻找不到一個是畫海洋的畫家;有之,自現代的李海濤先生始。海濤是我國千古畫海洋的第一人,海洋觀念滯後的我國山水畫家,由李海濤開了個好頭。」「李海濤是海洋畫新領域的開拓者,填補了畫史的重大空白……古人云: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到今天我們才從李海濤的畫中找到『意溢於海』」。著名美術評論家、理論家梅墨生先生評論道:「從整個畫史上看,李先生的海畫也是十分突出的,具有著開拓性的意義和創造性的價值。」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成長

編輯:tf008

相關焦點

  • 開國大將肖勁光女婿、「中國畫海第一人」李海濤病逝
    中國畫海洋繪畫開拓者、重要奠基人,北京畫院著名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教授、高級創作班導師、中國海洋畫研究院名譽院長李海濤先生於2月15日病逝,享年88歲。「中國畫海第一人」填補中國美術史空白李海濤,1932年生,山東青島人。
  • 李可染山水畫的「膽」與「魂」
    李可染(1907年-1989年),江蘇徐州人。13歲師從鄉賢錢食芝學習傳統山水畫,16歲入上海私立美專師範科學習。1929年以優異的成績入杭州西湖國立藝術院,破格錄取為研究生,師從林風眠、法國名畫家克羅多兩位教授,研習西畫。1943年應聘為重慶國立藝專講師,從事中國畫教學、創作。
  • 「畫海第一人」李海濤追思會在北京舉行
    本報訊(記者  王巖)2月15日,中國著名海洋畫家李海濤以88歲高齡逝世於中國三亞。3月1日上午,李海濤先生追思會在北京舉行,其親朋好友與中國美術界的知名人士共同緬懷李海濤。    李海濤是北京畫院著名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教授,同時也是我國海洋繪畫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從藝七十餘年來,李海濤畫過山水、人物和大海,均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
  • 始於三亞 歸於三亞,「中國畫海第一人」李海濤魂歸大海
    2月15日21時37分,「中國畫海第一人」、北京畫院畫家李海濤,因病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辭世。上世紀70年代,李海濤正是在海南三亞採風時,被我國南海寶石一般的色彩深深觸動,開始了研究和創作海洋繪畫的歷程,這一畫就是40年。今年元旦前夕,老人再次來到三亞採風,並最終在這裡魂歸大海。
  • 中國畫海第一人周智慧|畫海他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
    顧愷之的線條,如「春蠶吐絲」之精細;吳道子更是「吳帶當風」把人鬼蛇神,表現的淋漓盡致,更加全面;李成畫山石創「捲雲皴」,畫寒林再創「蟹爪法」;梁楷「潑墨仙人圖」把中國寫意畫推向了高峰;米芾獨創「米點山水」。石濤則發起「搜盡其峰打草稿、筆墨當隨當代」之革命;張大千的潑墨青綠山水、齊白石的墨葉紅花、徐悲鴻的馬、李可染的牛等等。
  • 香港資深藝人李香琴去世,享年88歲
    1月4日,據香港媒體報導,香港資深藝人李香琴因病在家中去世,享年88歲。李香琴的女兒已經向親友通知母親病逝的消息。李香琴李香琴生於1932年1月13日,原名李瑞琴,廣東順德人,粵劇界出身,是香港著名電影及電視劇女演員,前無線電視女藝員。
  • 哥斯拉扮演者中島春雄逝世享年88歲
    時光網訊 哥斯拉的「扮演者」中島春雄昨日去世,享年88歲。  中島出生於1929年,1953年作為東寶電影公司的專屬演員在影片《太平洋之鷹》裡出道,也曾出演過黑澤明的《七武士》。從第一部「哥斯拉」特攝片到1972年的《戰龍哥斯拉之決戰宇宙魔龍》中的哥斯拉全部由他扮演,共計12部。  中島曾在採訪中表示,在1954年哥斯拉服裝是由混合混凝土製成的,因為二戰後的橡膠商品供不應求。結果,他被迫穿一件重達100公斤的怪獸服裝。
  • 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等中國畫大家作品亮相南京博物院
    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等中國畫大家作品亮相南京博物院 2019-11-26 21:09:22 泱波 攝本次展覽由南京博物院主辦,中國美術館、北京畫院、徐悲鴻紀念館、李可染藝術基金會等8家機構共同協辦。 泱波 攝美術史論家一般把二十世紀早期作為中國現代繪畫史的開端,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潘天壽、張大千、林風眠、傅抱石和李可染正是這一時期成長起來的八位中國畫大家。
  • 《星際迷航》大副"史波克"扮演者病逝 享年83歲
    據外國媒體報導,扮演「星際迷航」系列大副史波克的著名演員倫納德·尼莫伊因病去世,享年83歲。 網易娛樂2月28日報導 據外國媒體報導,扮演「星際迷航」系列大副史波克的著名演員倫納德·尼莫伊因病逝。2015年2月27日上午,倫納德·尼莫伊在洛杉磯的家中去世,享年83歲。
  • 英國老牌演員阿爾伯特·芬尼病逝,享年82歲
    英國老牌演員阿爾伯特·芬尼病逝,享年82歲 澎湃新聞記者 程曉筠 2019-02-09 09:43 來源:澎湃新聞
  • 埃及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開羅病逝 享年94歲(圖)
    埃及諾獎得主病逝  據新華社電 埃及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納吉布·馬赫福茲30日早晨在開羅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享年94歲。  馬赫福茲1911年12月出生於埃及首都開羅。1988年,馬赫福茲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從而成為歷史上第一位獲此殊榮的阿拉伯語作家。
  • 傳奇科幻作家本·波瓦辭世 享年88歲
    點擊上方「藍字」,帶你進入科普科幻的世界據外媒報導,科學家、雨果獎獲得者、著作甚豐的科幻作家和編輯本·波瓦(Ben Bova)於2020年11月29日去世,享年88歲。他於1959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說《The Star Conquerors》,隨後幾年又出版了幾十部小說,以及大量短篇小說,發表在《 Amazing Stories》、《Analog Science Fact and Fiction》、《Galaxy Magazine》、《The Magazine of Fantasy and Science Fiction》等刊物上。
  • 最會畫葡萄的畫家 葡萄才子聶峰
    葡萄是花鳥畫常見的題材,自古就是文人畫家們吟詠歌頌的對象,它代表了豐收和富裕,有吉祥喜慶、多子多福、人丁興旺、一本萬利的寓意,能夠託物言志寄託畫家美好的祝福與願望。2016年,工筆作品《葡萄》被選作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一次杭州峰會國禮,贈送世界各國元首,其作者被授予「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獎」他就是畫家聶峰。聶峰,新工筆葡萄創始人,中國著名花鳥藝術家,有「葡萄才子」的美譽,也是中國國禮特供藝術家,其筆下的工筆葡萄堪稱「畫壇一絕」。
  • 當代著名葡萄畫家,羽墨工筆葡萄畫賞析
    當代書畫名家羽墨,原名劉鵬,北京人。生於世代書香門第,自幼受家庭影響酷愛工筆畫,繪畫涉足花鳥、山水、人物,是一位極具實力的青年畫家。
  • 香港TVB老戲骨李香琴於1.4日中午去世享年88歲女兒已經向親友通知
    李香琴(1932年1月13日 [1] —2021年1月4日 [2] ),原名李瑞琴,廣東順德人,粵劇界出身,香港粵語電影女演員。早年居於澳門,入讀勵群小學;從小愛好粵劇,十六歲正式踏足舞臺,曾有「二幫王」(「二幫」即粵劇中的第一女配角)之稱。
  • 京海墨韻名家張仁芝的藝術剪影
    他的畫也並非一種面貌,也有大筆揮灑,也有粗描淡寫、極簡或極濃者。但他無論是做人,還是從藝,都是極誠實的。他就是京海墨韻名家 —— 張仁芝張仁芝是個合格的畫家,具有善思索和棒打不回的精神。幾十年來,他在國畫的天地裡做了各種實驗,所以在各種展覽上看到他各種面貌的作品。學生時代他主要受李可染影響,之後,他的視野擴大到他能涉及的地方。融化吸收各種有益的東西,所以他的創作路子很寬。他的畫有的偏重於寫實,有的偏重於寫意,有的有較強的表現與抽象的意味。
  • 畫家石虎:其人其畫虎虎有生氣
    石虎,作為藝術革新的名字為中國畫壇所熟悉,是80年代初的事。大概1982年,劉迅先生主持的北京市美術家協會在北海舉辦了一個內部觀摩性的展覽,展出兩位畫家的作品。這兩位畫家就是周思聰和石虎。當時,他們被稱為是「青年畫家」。雖然周思聰生於1939年,石虎生於1942年,都已經是四十來歲的中年人了。不過,說他們是青年畫家也有點道理。
  • 用筆是中國畫最基本的構成因素,龔賢談畫家四要,第一條用筆要古
    用筆是中國畫最基本的構成因素、是最本質的東西,古人有『神採生於用筆』之說。清人方士蔗講:『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實境也。以心造境,以手運心,此虛境也,虛而為實,是在筆墨中。』他的這幾句話概括了整個的中國繪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