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亞財富積垢已久,安霖2號報春花項目踩雷5億

2020-11-30 鳳凰遼寧站

作為一家在紐交所上市的國內綜合金融服務管理集團,諾亞財富近幾年已然成為行業的踩雷專業戶,不斷曝出違約失信的醜聞。近日,購買了諾亞財富創世安霖二號投資人的王女士向記者反映,諾亞的這款理財產品到期無法兌付,面臨本金全部損失的風險,而諾亞方面對於該產品的兌付之日的回答卻是遙遙無期。

據了解,創世安霖二號產品成立於2017年4月26日,產品期限三年。這款產品由諾亞旗下的歌斐資產負責管理,通過定向投資有限合夥企業之權益,以間接參與有限合夥企業投資的特定併購基金份額。特定併購基金最終用於哈爾濱譽衡集團有限公司特定併購項目。投資目標是在嚴格控制風險的前提下,追求基金財產在存續期內的穩定增值。該產品三年前是作為類固定收益產品在諾亞上架的,所謂類固定收益產品就是在諾亞所有銷售的產品中屬於收益預期穩定的產品,當時明確該產品的基準利率是申購額100萬元以上年化9.3%,以後按照每年遞增0.5%遞增,並承諾每半年付息一次。沒有想到的是,這個產品成立僅僅一年時間,2次利息兌付後,就出現連利息都不能按時兌付的情況。面對這樣一款周期長、風險高的私募投資基金,諾亞財富理應做好前期的金融服務管理和風險告知工作,但諾亞財富卻濫用投資人的信任,把高風險產品包裝成低風險的類固定收益產品進行銷售,採取掛羊頭賣狗肉法人手段進行銷售誤導,把項目投資風險全部轉嫁給投資人,致使投資人的本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到期後面臨全部損失的風險。

在諾亞財富微諾亞APP後臺關於此產品在2020年3月25日相關會議紀要及信息披露中,投資人才發現該產品早在成立剛成立不久就已經危機四伏。融資方是國內上市公司譽衡藥業負責人譽衡集團董事長朱吉滿,借款用途是用以收購國內另外一家上市公司信邦製藥的股份。質押物是譽衡藥業和信邦製藥兩家上市公司的股票。2018年A股市場整體下降,譽衡藥業股票價格在年初就觸及雲南信託「盛錦16號」產品平倉線,雲南信託直接減持公司股票,導致公司股價進一步下滑,加上公司本身的重大資產重組失敗,股票兩次長期停牌,長期劇烈的股價下滑又聯動引發大股東質押股票面臨補倉和強制平倉危機,公司資金流受損。而另外一家上市公司信邦製藥的股票每股價格也從2017年的9元多下跌到了2020年的4元多,實際融資人早已債務累累。

作為國內最大的第三方理財機構,諾亞財富在產品成立前期本應進行過盡職調查,但後來投資人才知道融資方在諾亞最大的質押標的信邦製藥股價要漲到每股10.3元以上,投資人的本金才能全部覆蓋。而當時信邦製藥在二級市場的股價每股只有8元多,質押物的溢價幅度如此之大,實在令人懷疑諾亞內部是否存在和融資方內外勾結的貓膩,不禁再次對諾亞的專業能力表示質疑。再次縱觀這款產品發展走向,從產品出現收益兌付困難到產品到期之間還有很長的時間,但是諾亞並沒有進行信息的及時披露,也看不到諾亞方面採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保護投資人的權益,直到產品兌付前幾天才公開披露這個產品的相關的市場表現,揭示了其風控環節的巨大漏洞。

三年間,從最初的盡調失職,誤導投資人包裝項目轉嫁風險;再到風控失職,對投資人隱瞞真相;該項目的漏洞越來越大,導致到期後本金無法兌付似乎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結局。4月29日,歌斐資產發布公告稱,根據《合夥協議》,有限合夥企業的投資退出封閉期初始為自有限合伙人繳付全部實繳出資均已到帳並已用於相關項目投資之日起三年,普通合伙人可根據項目情況決定在投資退出封閉期第一年或第二年屆滿後30日內決定提前終止並退出對相關項目的投資;因為本基金所投資的有限合夥企業存續期限並未結束,也未清算完畢,故本基金仍然處於存續期限內。橫在投資人面前的,依然是沒有期限的漫長等待。對比去年的諾亞承興爆雷,時隔8月有餘,投資者也依舊得不到合理的解決方案;在本次基金風波之中,諾亞能拖就拖的一貫作風再一次被發揮到了極致。

目前來看,作為歌斐資產母公司諾亞財富的窟窿已經像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多,處境讓人十分擔憂。從輝山乳業到樂視、暴風集團,承興國際、天神娛樂,再到如今創世安霖2號,「踩雷大戶」諾亞財富在爆雷路上越走越遠。面對投資人的維權,諾亞採取的策略是能拖就拖,不予理會。近年來,投資人前往諾亞討債的維權事件屢見不鮮,早在2018年的6月8日諾亞財富第八屆私募股權高峰論壇上,就有20餘名投資人前往峰會現場討債,已經被諾亞定性為「非法活動」。很多人告誡王女士,諾亞背後有人,來頭不小,但王女士堅定認為必須通過維權來奪回自己的合法權益,一年不行兩年,兩年不行就五年......,和許許多多在諾亞踩雷事件中痛失資產的投資人一樣,王女士也將走上漫漫維權之路。

這次王女士反映的諾亞創世安霖二號產品違約失信事件,只是諾亞財富窘境和資本騙局的一個縮影。鮮亮無比的公益慈善活動背後和資本交易外殼之下,包藏著欺騙失信的內核。在一次又一次的違約事件背後,不僅僅暴露了諾亞財富的種種積垢,也向投資者們揭示了全行業的漏洞。隨著國內第三方金融行業市場波動的加劇,在缺乏有效監管的條件下,很多底層資產存在大量資金池現象,投資標的可靠性、真實性都無法很好地保證,國內第三方金融機構亟待整治。諾亞財富的現狀對整個行業而言都是一種警示,諾亞財富的廣告語「值得託付的專業財富管理機構」此刻看來是多麼的可笑!不把投資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恐怕終將遭到市場唾棄。長此以往,迎接諾亞的恐怕還會有不斷的「踩雷」。

免責聲明:本文為商業廣告,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商界木蘭留34億雷坑:諾亞財富想以股填雷
    ,首次提出去年34億踩雷承興國際的和解方案——授予投資者一定數量的諾亞財富股票,接受者免除諾亞及所有關聯實體及個人和承興產品有關的任何索賠。8月24日,該和解計劃已獲得諾亞董事會的批准,連續十年每年授權發行總額不超過公司股本1.6%的A類普通股。這是一個神馬概念呢?公開資料顯示,諾亞財富當前的總股本是6163.53萬股。按照方案,每年封頂增發總股本的1.6%,也就是0.016,連續10年後,累計增發的股份是當年總股本的17.2%。6163.52萬股的17.2%,是1060.12萬股。
  • 34億踩雷背後 6000億諾亞財富何去何從?
    的確,對於諾亞來說,下一步何去何從可能是比解決一個34億的踩雷事件更重要的問題。多次踩雷對於諾亞財富34億踩雷承興國際控股事件,7月8日汪靜波在內部信中解釋稱,事情的原因在於歌斐資產向承興國際相關方就其與京東之間的應收帳款債權提供供應鏈融資,而承興公司涉嫌刑事欺詐,因此相關的基金確實發生了風險。
  • 諾亞財富4年第4度「踩雷」:天神娛樂為什麼「略施小計」便能逃了...
    而諾亞財富這次踩得雷,讓業內人士看的一愣一愣的,這麼簡單的把戲就把劣後的補償義務給省了?近期,諾亞財富旗下一款『創世神娛一號私募基金』被曝逾期,諾亞財富卻不予兌付。爆料投資人稱,該產品成立於2017年2月,本應在2020年2月底到期。
  • 警方完成調查諾亞財富踩雷34億承興案,諾亞支付1.6億律師及其它費用
    值得注意的是,諾亞財富還披露,諾亞財富踩雷34億元承興國際一案目前警方已經完成調查,並移交檢察機關。諾亞稱,踩雷承興國際的客戶中,有30%的客戶繼續購買了諾亞產品。同樣,踩雷輝山乳業的客戶中,也有30%客戶繼續使用諾亞的服務。
  • 諾亞財富34億踩雷背後:羅靜如何用應收帳款融資騙倒所有人
    諾亞財富諾亞踩雷34億供應鏈融資事件不斷發酵,諾亞財富、承興國際、京東等各方的互相「甩鍋」,讓事件演變成為一場羅生門。哪些機構踩雷查詢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私募基金公示信息可以看到,包含「創世核心企業」字樣的已備案私募基金共38隻,基金管理人為歌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蕪湖歌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及上海歌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時間在2015年9月到2018年4月之間不等。
  • 諾亞財富34億踩雷:風控之殤還是「龐氏騙局」?
    諾亞財富旗下歌斐資產34億元的踩雷事件還在繼續發酵,根據市場消息,不僅是諾亞財富受到波及,包括雲南信託、湘財證券等金融機構也被牽連,市場傳聞雲南信託約8億-9億產品或受影響。而京東、蘇寧等機構先後否認相關應收帳款合同的存在,並直指承興國際偽造業務合同對外行騙。業內認為,這起事件/折射出金融機構在風控領域存在著諸多漏洞。
  • 京東捲入諾亞財富34億踩雷案!
    首先是跟她做股權質押的諾亞財富,在被刑拘的前一天,羅靜把承興國際控股的股權質押給了諾亞財富,拿了錢之後,第二天就被抓了。諾亞財富踩了多大的雷呢?據美股公告,金額高達34億。股價在昨晚暴跌超20%,董事長汪靜波緊急發了回應。然而今天事情還在繼續發酵,新的消息是劉強東老師的京東也卷了進來。京東捲入諾亞財富踩雷案?
  • 諾亞財富:已就承興國際詐騙起訴京東 京東回應:與我們無關
    受該事件影響,周一美股開盤諾亞財富開盤大跌22.53.%,截至收盤諾亞財富下跌20.43%報35.60美元。 諾亞財富5月發布的一季度財務業績顯示,諾亞財富淨收入人民幣8.90億元(1.326億美元),同比增長7.1%;經營收入
  • 諾亞財富34億踩雷始末:風控之殤還是「龐氏騙局」?
    這位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風控總監向記者透露。  金融市場從來不缺「黑天鵝事件」。  隨著博信股份(600083.SH)、承興國際控股(2662.HK)實控人羅靜突然被刑拘,諾亞財富頓時陷入「踩雷」風波。  記者多方了解到,不僅是諾亞財富受到波及,包括雲南信託、湘財證券等金融機構也「深受其害」,其中市場傳聞雲南信託約8億-9億產品或受影響。  一位雲南信託人士向記者透露,他們正在統計受波及的產品及具體金額,一切以公告為準,目前他們已採取措施保障投資者權益。
  • 重磅雄文:諾亞財富產品爆雷幾十億,請遠離非持牌金融機構
    諾亞財富是上海歌斐資產管理公司的母公司,也是國內最大的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之一,管理資產逾1,700億元人民幣。創始人汪靜波持有諾亞財富22.2%股權,為第一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諾亞的主要客戶為華人中的高淨值人士。主要業務板塊以代理銷售(私募股權基金、二級證券基金、固收基金等)金融產品和代客理財為主,歌斐資產屬於後者。資產配置標的通常為固定收益類、私募股權產品和二級基金、保險等產品。
  • 爆雷不斷!諾亞、京東互撕,承興國際是否造假,再次上演龐氏騙局?
    新浪港股綜合報導 7月10日消息,「商界木蘭」羅靜被抓,旗下上市公司暴跌,諾亞財富踩雷,京東、蘇寧等8家機構陷入風波,將此事進一步推到風口浪尖。今日承興國際再度暴跌23%,一度跌近30%,最近3日累跌9成。最低報價0.46港元,今日報價最低0.47港元,市值5.7億。被刑拘的羅靜旗下有3家上市公司。
  • 34億理財爆雷 引發香港老千股崩盤!供應鏈金融背後的騙局?
    諾亞財富在日前發表公告,承認自己踩上了詐騙「地雷」,詐騙的對象就是羅靜控股的承興國際,羅靜已經被逮捕,傳說中羅靜的被捕就是諾亞財富報案的一個結果。諾亞財富踩雷   簡單地來說,諾亞財富捲入了羅靜製造的供應鏈金融陷阱,所謂供應鏈金融,就是羅靜拿著自己的承興國際和一些著名的電商,比如
  • 從諾亞歌斐踩雷事件,看扯淡的金融風控-虎嗅網
    當然這其中,部分也反映出來諾亞的品牌影響力溢價。然而,這一產品居然出現嚴重信用風險,某公司無法正常兌付,金額高達30多億元。據傳,諾亞已經報案提出起訴,融資方實際控制人被公安部門實際控制了。更加令人驚訝的是,諾亞同時起訴與某公司沒有關聯關係的京東公司,理由是京東公司和某公司有大量業務往來與交易。
  • 孫建波回憶「諾亞踩雷34億騙局」:3月就曾遇到,對方表示所有文件都...
    諾亞財富旗下歌斐資產踩雷34億基金的真相因京東和承興國際控股相關方的合同真實性存疑而變得撲朔迷離。值得注意的是,京東在回應中表示,歌斐資產在被詐騙的過程中至始至終沒有通過任何方式和京東進行合同真實性的驗證,暴露了其自身在合規和風險管控上存在重大缺陷。
  • 諾亞財富汪靜波:財富就像滾雪球,要保持危機感
    創造新的事物從0到1,典型案例就是著名的VC/PE投資人彼得·蒂爾,投資Facebook獲得2萬倍回報,人們總是會高估未來兩年帶來的變化,而低估十年的變化。  現在,這些拐點真的來了,以前都是賣地做房地產,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雙創環境的持續升溫,曾被稱為「世界工廠」和「低出口大國」的中國已逐漸成為國際上創新領先的國度。
  • 諾亞財富再獲兩大獎項!
    諾亞控股執行董事、創始投資人、諾亞正行總經理章嘉玉女士出席由《今日財富》主辦的「財富進化論」峰會,向與會者分享了獨立財富在中國土地上的進化過程和展望。 2020年正是諾亞財富創業經營15年,諾亞控股上市10周年,也是諾亞控股和中國財富管理行業同時站在一個新起點的重要時刻。
  • 中來股份買基金「踩雷」遭神秘人蹊蹺兜底 手握14億資金仍大舉募資...
    原標題:中來股份買基金「踩雷」遭神秘人蹊蹺兜底 手握14億資金仍大舉募資19億    正在推進易主的中來股份(300393.SZ)引來各方高度關注
  • 永煤地震餘波猛烈,有券商踩雷6億!11家機構...
    交易商協會表示,目前,已經針對11家機構形成自律處分決定已,涉及2家發行人、1家會計師事務所、1家評級機構以及7家金融機構。1月15日,永煤控股「20永煤MTN005」跌超44%,報27.75元,「18冀中能源MTN002」更是暴跌超過60%。
  • 諾亞財富汪靜波:十年新起點 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
    2020年11月10日,諾亞財富創業經營15年,諾亞控股紐交所上市10年慶典活動在上海舉行,諾亞224位黑卡客戶、重要合作夥伴和諾亞人一起,共同參與了此次慶典。  諾亞控股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汪靜波女士表達了對一路相伴走來客戶的誠摯感謝,並分享了自己對過去的總結和對未來的思考。
  • 這次諾亞沒有這麼幸運
    李志剛和李銳鋒在明知項目暫停的情況下,仍然催促萬家共贏劃款。2014年6月13日-18日,萬家共贏將約9.7億元劃轉至景泰一期帳戶,這筆錢被分筆劃入包括前期項目如金元百利在內的吾思十八期、潤泰置業等帳戶。不幸中的萬幸是,由於及時發現資金被挪用,雖經歷數年追索,景泰基金的相關資金最終基本得以保全,但仍造成損失2.8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