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儀器:採用基於TI DLP®技術的結構光實現高精度3D掃描

2020-12-05 美通社

北京2018年8月1日電 /美通社/ -- 近日,德州儀器(TI)DLP®產品工業業務經理 Gina Park、DLP Pico™產品營銷部門的Michael Wang、DLP產品工業業務發展經理Carey Ritchey發表了《採用基於TI DLP®技術的結構光實現高精度3D掃描》的技術文章,全文如下:

前言

三維(3D)掃描是一種功能強大的工具,可以獲取各種用於計量設備、檢測設備、探測設備和 3D 成像設備的體積數據。當設計人員需要進行毫米到微米解析度的快速高精度掃描時,經常選擇基於 TI DLP® 技術的結構光系統。

3D 掃描系統的誕生

簡單的二維(2D)檢測系統已經問世多年了,其工作機制通常是照亮物體並拍照,然後將拍攝圖像與已知的標準 2D 參考件進行比較。 3D 掃描則增加了獲取體積信息的能力。引入 z 維數據可以測量物體的體積、平整度或粗糙度。對於印刷電路板(PCB)、焊膏和機加工零件檢測等行業而言,測量上述附加幾何結構特徵至關重要,而這是 2D 檢測系統無法達到的。此外,3D 掃描還可用於醫療、牙科和助聽器製造等行業。

坐標測量機(CMM)是收集 3D 信息的首批工業解決方案之一。

利用結構光進行光學3D掃描

探針物理接觸物體表面,並結合每個點的位置數據來創建 3D 表面模型。後來出現了用於 3D 掃描的光學方法,如:結構光。結構光是將一組圖案投射到物體上並用相機或傳感器捕捉圖案失真的過程。然後利用三角計算方法計算數據並輸出 3D 點雲,從而生成用於測量、檢查、檢測、建模或機器視覺系統中各種計算的數據。光學 3D 掃描受到青睞的原因在於不接觸被測物體,並且可以非常快速甚至實時地獲取數據。

DLP 技術可快速智能地生成光圖像

對於光學 3D 掃描設備,DLP 技術通常在系統中用於產生結構光。DLP 晶片是一種高反射鋁微鏡陣列,稱為數字微鏡器件(DMD)。

當 DMD 與照明光源和光學器件相結合時,這種精密複雜的微機電系統(MEMS)就可以為各種投影系統和空間光調製系統提供助力。

由於 DMD 可靈活、快速、高度可編程的產生各種結構光圖案,設計人員經常將 DLP 技術用於結構光應用。與具有固定圖案集的雷射線掃描儀或衍射光學元件(DOE)不同,它可以將不同位深的多種圖案編程至一個 DMD。基於 DLP 技術的結構光解決方案非常適合於需要達到毫米甚至微米精度的詳細測量。

3D 掃描系統的應用

3D AOI

3D 自動光學檢測(AOI)是一種用於生產製造環境的強大技術,可提供與零件質量相關的實時、在線、決定性的測量數據。例如,3D 測量就非常適合用於 PCB 焊膏檢測(SPI),因為它會測量出在元件放置之前沉積的焊膏的實際體積,有助於防止出現劣質焊點。在 PCB 的生產製造中,也會在元件放置、回流焊、最終檢查和返工操作後進行在線 3D AOI,較大限度地提高質量和可靠性。隨著 3D 檢測功能的日益普及,越來越多的在線工廠檢測點選擇採用 3D AOI 系統。

醫療

3D 掃描技術在醫療行業中的應用飛速增長。例如,牙科中採用口腔內掃描儀(IOS)直接採集光學印模。在製作假體修復體時,如鑲嵌物、高嵌體、頂蓋和牙冠,需要達到微米級 3D 圖像精度。IOS 簡化了牙醫的臨床操作程序,省卻了對石膏模型的需求並減輕了患者的不適。

另一個快速增長的應用行業是 3D 耳掃描。光學成像系統能夠精確採集耳朵的 3D 模型,而無需使用矽膠耳印模。3D 耳掃描未來還可用於為消費者定製耳塞、助聽器及聽力保護設備。

工業計量和檢測

許多不同的工業計量和檢測系統已經開始轉向採用 3D 光學掃描技術。

光學 3D 表面檢測顯微鏡是離線 CMM 系統的一種替代方案。此類顯微鏡可以測量更多關於高度、粗糙度以及計算機輔助設計(CAD)數據比較的特徵。此外,生產機加工、鑄造或衝壓製品的工廠也是光學檢測的另一大應用領域。

帶有3D掃描儀的機器人手臂

它們可以更輕鬆和準確地進行 X、Y、Z 三軸方向的測量,從而提高質量保障。市場上也出現了在線3D 視覺系統與機器人手臂相結合的解決方案。利用這些機器人解決方案可以極大地提高汽車和其他生產線工廠的速度和質量。在裝配和生產過程中的特定階段增設 3D 檢測有助於及早發現質量問題,從而減少浪費和返工。3D 掃描系統甚至可以在計算機數控(CNC)設備和 3D 印表機內運用,能夠在生產製造過程中進行實時測量。

專業級 3D 手持掃描儀

專業級 3D 手持掃描儀是為專業人士和業餘愛好者提供的以 3D 數據格式採集實物完整細節特徵的可攜式工具。

所採集的數據可以用於產品設計、零件工程、3D 內容創建或作為 3D 印表機的輸入信息。例如,在線零售商可以通過對其產品進行 3D 掃描,以真實、高質量的 3D 模型(而非 2D 圖片)在線呈現產品。遊戲玩家可以對自己進行 3D 掃描並在遊戲中創建自己的角色。

臺式專業級3D掃描儀

 

3D 生物識別和身份驗證

3D 掃描在生物識別和身份驗證的應用方面不斷發展,通常用於安全鎖定或解鎖設備、安檢和金融交易。利用光學 3D 掃描技術來採集面部、指紋或虹膜特徵是一種更安全可靠的生物識別方法,並會給黑客攻擊和其他攻擊帶來更大的難度。

集成 DLP 技術的系統設計優勢

無論是檢查 PCB 質量還是製作精確的牙科配件,基於 DLP 技術的結構光 3D 掃描設備都具備許多顯而易見的系統優勢。DMD 微鏡具有微秒級的快速切換性能以及每秒超過1000個圖案的8位相移速率,從而能夠達到高速數據採集率,以實現對在線測量非常有用的實時 3D 掃描。高速 DLP 晶片還具有編程靈活性,在運行中也可以動態地對圖案進行選擇和重新排序。這有助於確保將較佳圖像應用於特定對象位置或特定視野內,同時也有助於提取用於分析的準確的 3D 信息。可以控制圖像的持續時間和亮度,確保物體反射的較佳光量,並使相機的動態範圍較大化。

DLP 技術可與各種光源結合使用,併兼容紫外(UV),可見光和近紅外(NIR)波長。這為基於目標物體的反射率來定製 3D 掃描系統提供了額外的通用性。DLP 晶片可以與多種光源和相機相結合的靈活性使得可以輕鬆創建一個設備來測量多個物體。在設計下一代 3D 掃描設備時,汽車、工業和醫療公司尋求 DLP 晶片是有意義的。在使用 DLP 技術設計解決方案時,系統集成商能夠通過靈活的圖像控制和新的結構光算法進行創新。

他們還可以優化光學架構,以匹配檢查掃描的關鍵解析度和照明要求。令人振奮的是,開發者可以利用先進的可編程性將 3D 掃描提升到新的水平,從而優化在光譜域、空間域和時間域中的性能。

DLP 產品組合的考慮因素

TI 先進光控制產品組合提供超越傳統顯示器的 DMD 和配套控制器成像功能。更值得一提的是,DMD 晶片支持的波長範圍在363 nm至2500 nm之間,二進位圖形速率高達32 kHz,並且可提供更精確的像素精度控制。以下是具有先進光控制的 DLP 晶片組如何優化結構光系統的說明。

DMD 特性

  • 解析度  在撰寫這本刊物時,DMD 的解析度範圍就達到了0.2至410萬像素(MP)。在需要較大掃描區域或者光照強度較強的環境中時,傾向於使用較大的1-MP,2-MP或4-MP DMD。例如,汽車 3D 檢測在組裝和對準處理步驟時需要在明亮的工廠地板上的進行大區域掃描。小於1-MP 的 DMD 傾向於放置在比較便攜和低功耗的小型手持或臺式設備中。
  • 電源 — 較小的晶片組功耗低於200mW,非常適合可攜式或電池供電系統。例如,口腔內掃描儀就是充分利用小型 DMD 的外形因素以及它具有適用於電池供電的低功耗特性的優勢。
  • 波長 — 用戶可以根據物體的反射特性在基於 DLP 技術的系統中調整顏色和照明強度。因為 DMD 可以與各種光源組合,包括燈,發光二極體(LED)和雷射器。DMD 針對紫外(363-420nm),可見光(400-700nm)和近紅外(700-2,500nm)進行了優化。對於生物識別 3D 掃描解決方案,近紅外波長因其不具有侵入性的特徵而廣受青睞。紫外線有時是優化金屬反射特性的較佳選擇。LED 光學雷射器是針對白光圖像的節能單色解決方案。

控制器特性

  • 預存模式  DLP 控制器為可靠、高速的 DMD 控制提供了方便的接口。它們支持預存儲的結構光圖像,而無需外部視頻處理器來傳輸圖像。

一些 DLP 控制器可以使用一維(1D)編碼預先存儲1000多個結構光行列圖像。1D 圖像的特點是其信息可由單行或單列信息來表述。專業級 3D 手持掃描儀產品通常使用 1D 圖像來降低成本並提高掃描速度。更先進的控制器支持多達400個預存儲的 2D 全幀模式,根據應用程式的需要或被掃描的對象,可以更適應於 X 和 Y。

  • 圖像精度和速度 DLP 控制器設計用於顯示適合機器視覺或數字曝光的圖案,並支持可變高速圖案顯示速率,每秒高達32000個圖案,且具有相機同步功能。這些圖像速率對於高精度和高速 3D 掃描系統是至關重要的。

從簡單到複雜的系統,DLP 技術在設計定製的結構光系統硬體和算法時為客戶提供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圖像靈活性。

用於 3D 掃描的 DLP 產品

TI 提供了一系列的 DLP 晶片組,以適應不同的 3D 掃描要求,如下表1所示。有關 DLP 晶片的最新和完整列表,請參閱 TI DLP技術

DMD

微鏡陣列

陣列

對角線

較佳波長

控制器

較大圖像速率

(二進位/ 8位)

高速預存圖像顯示

(2D or 1D)

DLP2010

854 × 480

0.20」

420–700-nm

DLPC3470

2,880-Hz / 360-Hz

僅1D

DLP2010NIR

854 × 480

0.20」

700–2,500-nm

DLPC3470

2,880-Hz / 360-Hz

僅1D

DLP3010

1280 × 720

0.3」

420–700-nm

DLPC3478

2,880-Hz / 360-Hz

僅1D

DLP4500

912 × 1140

0.45」

420–700-nm

DLPC350

4,225-Hz / 120-Hz

2D

DLP4500NIR

912 × 1140

0.45」

700–2,500-nm

DLPC350

4,225-Hz / 120-Hz

2D

DLP4710

1920 × 1080

0.47」

420–700-nm

DLPC3479

1,440-Hz / 120-Hz

僅1D

DLP5500

1024 × 768

0.55」

420–700-nm

DLPC200

5,000-Hz / 500-Hz

2D

DLP6500

1920 × 1080

0.65」

420–700-nm

DLPC900

9,523-Hz / 1,031-Hz

2D

DLP6500

1920 × 1080

0.65」

420–700-nm

DLPC910

11,574-Hz / 1,446-Hz

DLP7000

1024 × 768

0.7」

400–700-nm

DLPC410

32,552-Hz / 4,069-Hz

DLP7000UV

1024 × 768

0.7」

400–700-nm

DLPC410

32,552-Hz / 4,069-Hz

DLP9000

2560 × 1600

0.9」

400–700-nm

DLPC900

9,523-Hz / 1,031-Hz

2D

DLP9000X

2560 × 1600

0.9」

400–700-nm

DLPC910

14,989-Hz / 1,873-Hz

DLP9500

1920 × 1080

0.95」

400–700-nm

DLPC410

23,148-Hz / 2,893-Hz

DLP9500UV

1920 × 1080

0.95」

400–700-nm

DLPC410

23,148-Hz / 2,893-Hz

1. 可以顯示有用的 3D 掃描規範的 DLP 晶片組組合

概要

使用結構光的 3D 掃描是用於需要 3D 光學測量技術的擴展市場和用例的理想技術。TI 提供多樣化的 DLP 晶片組合,可在個人電子產品中使用的小型、集成掃描引擎,以及工業檢測系統中使用的大型高解析度圖案發生器。

DLP 技術是 3D 掃描和機器視覺解決方案選擇的主要技術,因為它具有極高的多功能性,能夠以極高的速度定製圖案,並能夠與多個光源和波長配對。這種多功能性還可以推動客戶創新,並將 3D 掃描系統功能推向新的高度。

相關網站 

了解更多關於 DLP 技術的信息。

 利用評估模塊(EVM)來評估 DLP 技術在 3D 掃描中的應用:

從 TI Designs 參考設計庫下載這些參考設計,並且可以通過使用 DLP 技術原理圖、布局文件、材料清單和測試報告加快產品開發的速度:

聯繫光學設計製造商(ODM)以獲得可用於生產的光學模塊:

聯繫設計公司獲取專屬解決方案:

請訪問 德州儀器中文技術支持社區的 DLP 產品和 MEMS 論壇,尋找解決方案,獲得幫助,並與同行工程師和 TI 專家分享知識和解決難題。

相關焦點

  • TI極大動態範圍高速率高精度對數放大器
    2007 年 4 月 16 日,北京訊  日前,德州儀器 (TI) 宣布推出一款直流精度的高速度、高精度對數放大器 —— LOG114。
  • 淺析3D結構光技術
    淺析3D結構光技術 胡薇 發表於 2018-10-23 15:55:38 HUAWEI Mate 20 Pro採用2400萬前置攝像頭,擁有3D結構光設計,3D智能美顏
  • 3D人臉識別:結構光還還是TOF?
    去年9月13日,蘋果推出了基於3D結構光技術的iPhone X,實現了3D人臉識別,並以Face ID徹底取代了Touch ID指紋識別。由此也引爆了3D感測市場。 雖然去年很多的手機廠商也推出了支持人臉識別的手機,但是基本都是基於簡單的2D/2.5D技術的,相對於3D人臉識別技術來說,更易受幹擾、準確度底、安全性低(易破解)。
  • OPPO完成3D結構光技術研發,這當中有什麼興奮點?
    5月10日,OPPO在深圳召開了「5G和3D結構光技術媒體溝通」在溝通會上,會上不僅展示了全球首個採用3D結構光技術的5G視頻通話,同時OPPO也表示,支持多樣化應用場景的3D結構光技術將於6個月內在OPPO手機中實現商用。
  • 結構光3d掃描儀的使用限制和解決方法
    結構光3d掃描儀的使用限制和解決方法不同原理3d掃描儀都有其不同的特性,專注與不同領域的應用,一臺掃描儀並不是萬能的,可以勝任所有的掃描工作。結構光3d掃描儀雖然精度很高,但是在使用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些使用限制。今天主要談一下結構光三維掃描儀的使用限制和解決方法.
  • TI推出業內首款集成高精度、低漂移分流電阻器的電流檢測放大器
    2015年7月16日,北京訊   日前,德州儀器(TI)宣布推出業界首款可集成高精密度、低漂移分流電阻器的電流檢測放大器-INA250,該器件可在寬泛的溫度範圍內提供高度準確的測量。與同類競爭產品的解決方案相比,這種集成還能實現更低的系統成本和更小的電路板佔位面積。如需了解有關INA250電流檢測放大器的更多信息並獲得樣片,敬請訪問:www.ti.com.cn/ina250-pr-cn。   通過實現高準確度測量、極低的系統成本和很小的電路板佔位面積,INA250電流檢測放大器可為測試和測量、通信負載監控以及電源等應用提供更高的性能。
  • 易尚展示:公司技術路線主要為相位式結構光技術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3月30日訊,有投資者向易尚展示提問, 貴司有超過十年的3d掃描建模經驗,請問下3d掃描建模是否就是蘋果雷射雷達掃描建模差不多的技術?公司回答表示,謝謝您對公司的關注!3d掃描建模技術種類較多,蘋果雷射雷達掃描建模是其中一種,公司的相位結構光技術是另一種。雷射雷達根據體積、功耗、應用場景等技術條件要求,細分為諸多市場。公司技術路線主要為相位式結構光技術,此項技術精度高可以滿足工業級需求。謝謝!
  • 支持刷臉支付 揭秘OPPO FaceKey 3D結構光技術應用
    通過鐳射雷射發射器在人臉上投射15,000個識別點,給用戶的面部構建一個精細完整的3D模型,實現了錯誤識別率低至百萬分之一的高精度安全面部識別下面一起來看看:OPPO FaceKey 3D結構光技術的,基本原理是通過鐳射發射器將雷射投射到物體表面後,收集光源反射回來的數據,然後根據物體造成的光信號的變化來計算物體的位置和深度等信息,進而復原整個三維空間。同時該技術還加入紅外泛光燈,即使在環境光不足的情況下也能實現精準的識別,這也讓Find X的面部識別應用實用性更廣。
  • 3d掃描儀大空間掃描三維掃描技術用於老舊建築室內外改造三維掃描
    打開APP 3d掃描儀大空間掃描三維掃描技術用於老舊建築室內外改造三維掃描 發表於 2020-04-13 17:19:34
  • 創新與質量並進 德州儀器DLP重塑大屏幕視覺體驗
    德州儀器DLP副總裁Lars Yoder首度在華展示微型手機投影機  全球投影市場的領導技術提供商德州儀器DLP®產品事業部今(10日)於上海舉辦 「創新先驅 獨領風潮——德州儀器DLP 2008中國創新高峰論壇」。
  • 基於DSP的數字掃描探針顯微鏡的硬體解決方案研究
    ,與此同時,數位訊號處理技術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dsp技術也已經廣泛地應用於通信、測量、多媒體、消費電子產品等領域,由於把dsp和spm結合在一起是spm儀器發展的必然方向,它能使spm性能更趨於完善,為此,本文介紹如何用tms320c5416來實現這一設想!
  • 高精度數字溫度傳感器為基於RTD和醫療應用的設計帶來簡便性
    北京2018年10月26日電 /美通社/ -- 德州儀器(TI)近日推出新的溫度傳感器系列,可在寬溫度範圍內實現高達�0.1�C的精度,有助於簡化工業和醫療應用的系統設計。TMP117是第一款具有與Platinum RTD相似性能的單晶片溫度傳感器,同時顯著降低設計複雜性和功耗。TMP117M是一款適合醫療應用的數字溫度傳感器,符合醫療溫度計的要求。
  • 高精度3d雷射掃描儀大空間雷射掃描三維掃描技術對老舊工廠改造
    打開APP 高精度3d雷射掃描儀大空間雷射掃描三維掃描技術對老舊工廠改造 發表於 2020-04-12 10:05:31 三維掃描技術對老舊工廠改造 項目背景 對於這些老舊工業廠房,現在有很多種處置態度,完全保留不動或是全部拆除都不是很好方法
  • 德州儀器推出堆棧式DC/DC降壓轉換器
    2020年3月10日 /美通社/ -- 德州儀器(TI)(NASDAQ:TXN)今日推出業界首款可堆疊多至四個集成電路(IC)的新型40-A SWIFTTM DC/DC降壓轉換器。在高開關頻率下提高效率採用具有高開關頻率的DC/DC轉換器可縮小電源的佔用空間,有利於高帶寬系統設計。TPS546D24A的電感和電容比同類轉換器小三分之一,可實現 1.5MHz的開關頻率,並能為每個集成電路提供40A的電流。
  • MEMS微振鏡在3D視覺中的應用
    MEMS微振鏡動態結構光方案優於傳統DLP方案,瞄準工業級3D應用何偉先生首先幫我們梳理了3D視覺技術的分類,讓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MEMS微振鏡方案所使用的技術。知微傳感的3D相機方案利用了三角測距法中的時間編碼,即為動態結構光編碼方式,是目前可實現超高精度的3D測量方案之一,在無序分揀、工業測量、機械手引導等工業級3D視覺應用中更為準確且有效。
  • 德州儀器MEMS將IR溫度測量技術引入可攜式消費類電子產品
    日前,德州儀器 (TI) 宣布推出業界首款單晶片無源紅外線 (IR) MEMS 溫度傳感器,首次為可攜式消費類電子產品實現非接觸溫度測量功能。該 TMP006 數字溫度傳感器可幫助智慧型電話、平板電腦以及筆記本電腦等行動裝置製造商使用 IR 技術準確測量設備外殼溫度。
  • 3D結構光人臉識別技術全解析
    而在安全信息認證方面,新一代iPhone並沒有像之前傳聞那樣採用屏幕指紋等技術,依舊延用頗受好評的Face ID功能,用戶只需將前置攝像頭對準面部,就能輕鬆實現刷臉解鎖、支付等操作。Face ID主要採用了3D結構光技術,蘋果公司已經連續第三年使用這項技術,說明其的確安全可靠,而且比指紋解鎖體驗更好。
  • 結構光3D成像原理及應用
    結構光技術就是使用提前設計好的具有特殊結構的圖案(比如離散光斑、條紋光、編碼結構光等),然後將圖案投影到三維空間物體表面上,使用另外一個相機觀察在三維物理表面成像的畸變情況。如果結構光圖案投影在該物體表面是一個平面,那麼觀察到的成像中結構光的圖案就和投影的圖案類似,沒有變形,只是根據距離遠近產生一定的尺度變化。
  • 手持式3D掃描儀應用五(案例篇)大場景掃描
    知象光電新一代手持式三維掃描儀Handylook搭載自主研發的3D相機硬體技術,具備高性能嵌入式計算能力,便攜易用,能高效完成多種複雜的掃描任務,讓掃描過程更便捷高效。這款便攜3D掃描儀機身輕便,全金屬機身重量不足600g,採用極簡設計,只需一根USB連接線,便可以實現設備供電和數據傳輸雙重功能。使用時,用戶只需將掃描儀與筆記本電腦相連,便可以開始工作。新一代Handylook的智能性,支持對個性化產品進行高精度掃描;而它的便攜性則可以滿足諸多大場景掃描建模的需求。
  • 採用封裝天線(Antenna-in-Package,AiP)技術的雷達晶片
    採用封裝天線(Antenna-in-Package,AiP)技術的雷達晶片 在汽車應用方面,射頻(RF)CMOS是雷達集成電路(IC)的下一代技術,其優點之一是低功耗。該優點對於物聯網領域等也很有吸引力。實際上,低功耗雷達晶片適用於停車管理、機器人避障、手勢識別、人體感應、液位計/物位計等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