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光3d掃描儀的使用限制和解決方法

2020-12-04 技一特3d

結構光3d掃描儀的使用限制和解決方法

不同原理3d掃描儀都有其不同的特性,專注與不同領域的應用,一臺掃描儀並不是萬能的,可以勝任所有的掃描工作。結構光3d掃描儀雖然精度很高,但是在使用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些使用限制。今天主要談一下結構光三維掃描儀的使用限制和解決方法.

遇到以下幾種情況,結構光3d掃描儀就難於完成掃描的任務:

類似玻璃的透明材質的物體;類似鏡面金屬會發光或反光的物體;類似煤炭一樣亮黑色或亮深色的物體;毛髮類材質的物體;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使用限制呢?我們應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原來啊這是因為結構光3d掃描儀本身的光學原理所導致的。比如:亮黑色的物體在掃描的時候,由於3d掃描儀光柵發射的光線投影到物體表面時基本被黑色表面吸收了,所以3d掃描儀的傳感器接收不到光學信號,導致掃描結果是一片空白,提取不到數據。打個比喻大家可能容易理解一些:3d掃描儀的傳感器好比我們人的眼睛,在沒有獲得足夠光信號的時候,人是沒辦法看到東西的,同理,3d掃描儀也無法正常工作。

類似玻璃材質的物體無法掃描就好理解一些,因為3d掃描儀光柵發射的光線投影到物體表面時直接穿透過去,3d掃描儀的傳感器接收不到光學信號,所以無法正常工作。

類似鏡面金屬會發光或反光的物體,3d掃描儀光柵發射的光線投影到物體表面時產生鏡面反射,3d掃描儀的傳感器接收的光學信號差,導致掃描數據很噪,精度低,甚至掃描不到數據,原因和上面講的相類似。

遇到這些限制我們是不是就束手無策了呢?答案是:NO!

聰明的技術人員利用一種叫三維掃描儀專用顯影劑的東西完美解決了這些棘手的問題。通過顯影劑的物體表面進行處理,在物體表面均勻的薄薄的噴上一層,這樣物體表面就成了白色的亞光面,什麼黑色吸光啊,透明材質透光啊,鏡面反光啊這些問題統統搞定,而且顯影劑的顆粒非常小,掃描數據的精度和掃描物體實際尺寸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相關焦點

  • 雷射掃描儀與結構光掃描儀:您應該選擇哪種?
    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用於3D列印的兩種主要技術,即雷射三角測量和結構光。那麼,雷射掃描儀與結構光掃描儀相比如何?最重要的是,做項目時應選擇哪一個? 雷射掃描儀:技術,優點和局限 雷射掃描儀基於三角三角測量,可精確捕獲數百萬個點的3D形狀。
  • 德州儀器:採用基於TI DLP®技術的結構光實現高精度3D掃描
    後來出現了用於 3D 掃描的光學方法,如:結構光。結構光是將一組圖案投射到物體上並用相機或傳感器捕捉圖案失真的過程。然後利用三角計算方法計算數據並輸出 3D 點雲,從而生成用於測量、檢查、檢測、建模或機器視覺系統中各種計算的數據。光學 3D 掃描受到青睞的原因在於不接觸被測物體,並且可以非常快速甚至實時地獲取數據。
  • 「3d掃描儀結合3d列印技術」學校3d創新教育的一把利器
    解決好如何培養創新型人才這個問題,關乎民族未來,國運興衰,意義重大而深遠。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創新型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d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為價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在3d創新教育中,我們要如何讓「3d掃描儀、3d列印技術」這兩把利器發揮重要作用呢?
  • 三維掃描儀有哪些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項呢?
    在日常使用三維掃描儀的過程中,運用好下面幾個技巧,能幫我們操作起來更順手,能得到更高質量的點雲數據。1.被掃描的工件和鏡頭的距離要調整合適;3. 透明反光亮黑色深色的工件在掃描前要對表面進行消光處理,即噴塗3d掃描顯影劑。
  • 三維掃描儀在考古、文物保護領域有哪些作用呢?
    現實中三維掃描儀和3d列印技術確實在考古、文物複製、保護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不是電影虛構的情節。那麼三維掃描儀在考古,文物保護領域具體有哪些作用呢?我們可以用三維掃描儀對考古現場,出土文物進行高精度3d掃描,這項先進的技術是一種高精度文物數位化的保護方法。
  • 美研究人員開發新算法 讓智慧型手機變3D掃描儀
    原標題:美國布朗大學研究人員開發的新算法讓智慧型手機變3D掃描儀   [導讀] 在3D印表機變得越來越便宜的當下, 3D掃描儀卻拖了後腿。一旦完整的圖像模式整合起來,通常的結構光3D重建算法就能用於創建單個物體或空間的三維圖像了。
  • 投影機+攝像頭 在家DIY一臺簡裝3D掃描儀
    作為3D列印的另一重要環節,民間的高手自然不會放過,旨在設計出低成本、高精度,使用更便捷的3D掃描儀。  近期,來自丹麥的教師Hesam Hamidi便將自己的設計方案公諸於世,讓更多的3D列印愛好者了解如何DIY一臺簡單的3D掃描儀,所需設備則是我們常見的投影機和網絡攝像頭。
  • 先臨三維EinScan Pro 2X掃描儀:實現自動化逆向工程解決方案的秘密...
    德國柏林的弗勞恩霍夫協會(Fraunhofer)在自動化逆向工程解決方案的研究中,將不同技術整合到一系列MRO(維護,維修,操作)的生產流程中,來向工業界展示,如何通過多技術的靈活組合使用來降低成本,提高自動化水平,並創造更大的附加值。
  • 3d掃描儀施工現場項目3D數據捕捉建築數位化3D數據
    打開APP 3d掃描儀施工現場項目3D數據捕捉建築數位化3D數據 發表於 2020-04-13 16:28:17 項目現場數據捕捉 首先使用三維雷射掃描儀掃描項目現場,捕捉建築物、基礎設施和工業設施的現場數據。
  • 葉片結構3D檢測與逆向方案——藍光3D掃描儀
    在葉片的設計或生產加工中需要對葉片進行3d檢測或葉片3D逆向。客戶需求快速獲取葉片的3D模型進行質量檢測,發現葉片質量問題還需要對生產模具進行3D檢測,通過3D全尺寸檢測進行分析和判斷問題。傳統葉片檢測是依據葉片的裝夾建立坐標對齊進行測量點的探測,使用三坐標等接觸式工具。
  • 3D成像方法--- 雙目視覺、雷射三角、結構光、ToF、光場
    其中P1′,P2′和分別是P1和P2的成像位置,對於點P2、成像點P2′、攝像頭、雷射頭所形成的平面,與基準面存在夾角θ,也符合單點結構光測距。此時的焦距為f′,x的幾何意義同單點雷射測距原理。如上圖所示,將成像平面鏡像到另一側。其中P1′,P2′和分別是P1和P2的成像位置,對於點P2、成像點P2′、攝像頭、雷射頭所形成的平面,與基準面存在夾角θ,也符合單點結構光測距。
  • 淺析3D結構光技術
    ,在進一步開創全面屏記錄的同時,也提供了全面屏「無劉海」自拍和解鎖的可行解決辦法。 另外OPPO還滿足了年輕人對於3D結構光的期待——更有趣,利用O-Face 3G結構光技術,Omoji將實時精準的捕捉到你的表情,並同步呈現一個Q版的你,這些表情還可以傳導到相冊,用戶完全可以使用自己專屬的表情表和朋友聊天,極具可玩性。 人臉識別是如何實現的 生物識別其實並不是一個特別複雜的過程,簡單的說都是通過獲取生物特徵信息與已存信息進行比對實現的。
  • iPhone8的深度感應3D掃描儀可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中工作
    據說iPhone 8的正面和背面裝有先進的3D傳感器,能夠在「百萬分之一秒」內掃描用戶的面部。《華爾街日報》現已了解到,手機的深度感應掃描儀即使在完全黑暗的情況下也能在弱光條件下工作。《華爾街日報》在昨天下午發布的一份報告中寫道,使用臉部解鎖事物很快將成為一種慣例,因為蘋果公司將把先進的3D面部識別技術主流化,就像其先進的Touch ID傳感器已在智慧型手機上普及指紋讀取器一樣。
  • 手持式3D掃描儀應用五(案例篇)大場景掃描
    知象光電新一代手持式三維掃描儀Handylook搭載自主研發的3D相機硬體技術,具備高性能嵌入式計算能力,便攜易用,能高效完成多種複雜的掃描任務,讓掃描過程更便捷高效。這款便攜3D掃描儀機身輕便,全金屬機身重量不足600g,採用極簡設計,只需一根USB連接線,便可以實現設備供電和數據傳輸雙重功能。使用時,用戶只需將掃描儀與筆記本電腦相連,便可以開始工作。新一代Handylook的智能性,支持對個性化產品進行高精度掃描;而它的便攜性則可以滿足諸多大場景掃描建模的需求。
  • 手持式3D掃描儀應用六(技巧篇)如何快速獲得高質量的3D模型
    它與輸入/輸出(I/O)設備進行通信,這些設備向CPU發送數據和從CPU接收數據。為了保證掃描效率,我們推薦使用雙核Intel主頻2.2+GHz或更高的處理器,例如i7或i9處理器。這些系統經過實驗,是可以非常有效地對大量數據進行分類。
  • 光柵式結構光傳感器原理
    故光柵式結構光傳感器存在著光條的識別問題,通過光條編碼可以解決這個問題。2結構光編碼2.1結構光編碼問題概述由於線結構光傳感器獲得的信息較少(只能獲得一個光平面內的位置信息),人們相應地開發了光柵式結構光傳感器和網格式結構光傳感器。但點的匹配問題也相應地出現了。為了解決點的對應問題,人們將投射的光進行編碼。
  • 阿里巴巴達摩院黑科技再次亮相雲棲大會--【足幫幫】3D腳型掃描儀
    簡介: 隨著新零售消費方式牽引整個消費體系的變革,零售行業的升級和大健康消費需求的爆發。數位化+AI智能化也成為了企業在市場中取勝的重要基石。「足幫幫」阿里巴巴達摩院,率先打造3D足部建模檢測,AR體驗的智能製造的一雲四端解決方案。
  • 先臨三維EinScan HX雙藍光手持3D掃描儀新品發布
    先臨三維EinScan HX雙藍光手持3D掃描儀新品發布 先臨三維於第六屆TCT Asia展覽會重磅推出神秘新品EinScan HX雙藍光手持3D掃描儀,作為線下的首次亮相
  • 結構光、立體視覺、ToF 3D傳感原理是啥?ams 3D傳感助力應用落地
    (包括光學傳感器)、接口和相關軟體,同時針對近年來市場出現的結構光、主動立體視覺、ToF(Time of Flight)等主流3D傳感方案,艾邁斯半導體也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提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據艾邁斯半導體先進光學傳感器部門執行副總裁兼總經理 Jennifer Zhao介紹,「結構光的距離和深度以及安全適應都是最佳的,當然它的價位也是最高的,這也就是為何目前只有高端手機選擇結構光的原因。」不過,結構光也有其缺點,比如室強光環境下基本不能使用,測量距離較近,容易受到光滑平面反光的影響等。
  • 結構光問題總結
    這種方法檢測價格貴,安裝體積大,多傳感器之間需要通訊,對上位機的硬體要求高,系統的實時性有所降低。相移法是屬於一種優點和缺點都極為顯著的方法,優點是,通過相移解相位的方法,犧牲了時間(多幅條紋投影),以粗的條紋獲得了細的解析度,缺點是正弦條紋極易被幹擾,這就導致了相位圖失真,CCD像素和投影面像素的一一對應性被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