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柵式結構光傳感器原理

2020-11-22 電子產品世界

本文主要討論多線結構傳感器,即光柵結構傳感器。 隨著生產自動化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產環節的監控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視覺檢測系統能滿足生產線上檢測的實時性要求,並且具有一定的柔性,精度適中,因此得到了廣泛地應用。一般來說,視覺檢測系統包括結構傳感器、多線結構光傳感器、雙目視覺傳感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2888.htm

1光柵式結構光傳感器原理

光柵式結構光傳感器是一種基於主動三角法的視覺傳感器。由光投射器在空間投射出一系列光平面,每個光平面通過攝像機建立與象平面間的透視對應,幾何結構如圖1所示。

圖1光柵式結構光傳感器結構

在第K個光平面上以O(K)L為原點建立直角坐標系O(K)Lx(K)Ly(K)L,其它為攝像機模型結構。則有點的象面坐標與其在光平面坐標的關係[1]如下:

可見,若要求得點的光平面坐標必須知道點屬於哪個光平面。故光柵式結構光傳感器存在著光條的識別問題,通過光條編碼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2結構光編碼

2.1結構光編碼問題概述

由於線結構光傳感器獲得的信息較少(只能獲得一個光平面內的位置信息),人們相應地開發了光柵式結構光傳感器和網格式結構光傳感器。但點的匹配問題也相應地出現了。

為了解決點的對應問題,人們將投射的光進行編碼。Altschulter[2]和Posdamer[3]採用了雷射光閘的編碼技術。128×128雷射網格通過一個可編程的空間光調製器投射到物體表面,在象面上產生點陣模型。可編程的空間光調製器[4]通過編程可以使某些雷射束通過,而某些雷射束被阻擋。通過對應於不同雷射束的一系列圖像,可以解決點的對應問題。文獻[5]提出了一種使用灰度碼的時間序列編碼方案。對於通常的三維靜態物體,這兩種方法能夠很好地完成點的對應,但對於動態實時的問題這些方法顯然不能使用。

對於動態實時的問題,我們希望有一種通過單一圖像即可解決點的匹配的方案。Boyer和Kav[6]使用一種彩色的光條,通過相鄰光條的顏色進行編碼。Vysteke和Oosterlinck[6]將一種方的模板投射到物體上,模板是通過二值化編碼的。Minarv[6]等人提出了一種基於三級灰度等級的網格式結構光的編碼方法。

從上面的討論可以看出,網格式結構光可以利用二維信息進行編碼,可利用的信息多,所以編碼問題比較容易解決。但網格式結構光傳感器不能進行特徵點的精確測量。為了完成特徵點的精確測量,我們採用光柵式結構光傳感器。因此,需要研究光柵式結構光傳感器的編碼方案。

2.2寬度編碼的可行性

對於光柵式結構光傳感器,我們利用光條的寬度信息進行編碼。要想利用光條的寬度進行編碼。必須確保等寬的光條在象面上投影的寬度比等於1或接近1。根據透視變換原理,由分析可知,對於f=25mm的透鏡,在工作距離為400mm時相鄰兩光條寬度投影變化不大,故根據光條投影的寬度進行編碼是可行的。圖2為將寬窄光條的寬度比作成2:1,投影在一個平板上,攝像機接收到的圖像,在象面上求得寬光條寬約20~25個象素,窄光條寬約11~15個象素。可見寬窄光條可以很容易地區分開。

圖2二進位編碼的光條圖象

3二進位編碼方法

3.1n位二進位編碼方法

圖3為結構光投射器原理,投射器模板的圖樣模式基本上決定了光平面和物體表面相交後的光條圖樣。光柵式結構光傳感器的編碼就是通過對模板上的圖樣模式編碼來實現的。

圖3光柵式結構光投射原理

在模板上刻一系列寬窄不同的兩種線條組成的圖案,該模板經投射形成的光平面和物體相交後形成的圖樣是一系列寬窄不同的光條。在模板上按二進位方式對圖樣進行編碼。用「0」表示窄光條,用「1」表示寬光條。將所有的光條按順序分組,每組對應一個序號,用一個二進位碼表示每組的序號,該二進位碼和該組的圖案相對應。例如用三位二進位碼表示每組的序號,序號為4的那一組用二進位碼「100」表示,相應的線條圖案為「寬」、「窄」、「窄」。假設用n位二進位碼表示每組對應的序號,則線條模式共有2n個分組,於是最多可以對n.2n個光條進行編碼。圖4給出了一個用三位二進位編碼的模板圖樣。

圖4三位二進位編碼圖樣


相關焦點

  • 光傳感器原理
    一般來說,視覺檢測系統包括結構光傳感器、多線結構光傳感器、雙目視覺傳感器。2.光傳感器原理--光柵式結構傳感器  接下來我們要討論的是多線結構光傳感器,即光柵式結構傳感器的一些基本內容,它是一種基於主動三角法的視覺傳感器。
  • 光柵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種類
    光柵式傳感器指採用光柵疊柵條紋原理測量位移的傳感器。
  • 一文讀懂光柵式傳感器
    光柵式傳感器指採用光柵疊柵條紋原理測量位移的傳感器。光柵是在一塊長條形的光學玻璃上密集等間距平行的刻線,刻線密度為10~100線/毫米。由光柵形成的疊柵條紋具有光學放大作用和誤差平均效應,因而能提高測量精度。
  • 光柵傳感器的應用_光柵傳感器選型指南
    光柵式傳感器在航空太空飛行器及船舶中的應用   先進的複合材料抗疲勞、抗腐蝕性能較好,而且可以減輕船體或太空飛行器的重量,對於快速航運或飛行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複合材料越來越多地被用於製造航空航海工具(如飛機的機翼)。   光柵式傳感器在民用工程結構中的應用   民用工程的結構監測是光纖光柵傳感器最活躍的領域。
  • 結構光、立體視覺、ToF 3D傳感原理是啥?ams 3D傳感助力應用落地
    Jennifer Zhao作為全球領先的先進傳感器解決方案設計和製造商,艾邁斯半導體為消費、通信、工業、醫療和汽車市場提供傳感器(包括光學傳感器)、接口和相關軟體,同時針對近年來市場出現的結構光、主動立體視覺、ToF(Time of Flight)等主流3D傳感方案,艾邁斯半導體也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提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
  • 光柵傳感器的應用和選型指南
    光柵傳感器的應用由於光柵傳感器測量精度高、動態測量範圍廣、可進行無接觸測量、易實現系統的自動化和數位化,因而在機械工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光柵式傳感器在航空太空飛行器及船舶中的應用先進的複合材料抗疲勞、抗腐蝕性能較好,而且可以減輕船體或太空飛行器的重量,對於快速航運或飛行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複合材料越來越多地被用於製造航空航海工具(如飛機的機翼)。
  • 結構光3d掃描儀的使用限制和解決方法
    結構光3d掃描儀的使用限制和解決方法不同原理3d掃描儀都有其不同的特性,專注與不同領域的應用,一臺掃描儀並不是萬能的,可以勝任所有的掃描工作。結構光3d掃描儀雖然精度很高,但是在使用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些使用限制。今天主要談一下結構光三維掃描儀的使用限制和解決方法.
  • 雷射掃描儀與結構光掃描儀:您應該選擇哪種?
    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用於3D列印的兩種主要技術,即雷射三角測量和結構光。那麼,雷射掃描儀與結構光掃描儀相比如何?最重要的是,做項目時應選擇哪一個? 雷射掃描儀:技術,優點和局限 雷射掃描儀基於三角三角測量,可精確捕獲數百萬個點的3D形狀。
  • 光柵傳感器的結構原理及應用
    光柵式傳感器指採用光柵疊柵條紋原理測量位移的傳感器。光柵是由大量等寬等間距的平行狹縫構成的光學器件。光柵傳感器的結構及工作原理光柵傳感器的結構均由光源、主光柵、指示光柵、通光孔、光電元件這幾個主要部分構成。1、光源:鎢絲燈泡,它有較小的功率,與光電元件組合使用時,轉換效率低,使用壽命短。
  • 3D結構光人臉識別技術全解析
    Face ID主要採用了3D結構光技術,蘋果公司已經連續第三年使用這項技術,說明其的確安全可靠,而且比指紋解鎖體驗更好。  3D結構光技術是3D人臉識別技術中的一種,其技術原理是將雷射散斑圖像投射到物體表面,再由紅外相機接收物體表面反射的散斑信息,交給ASIC處理晶片,根據物體造成光信號的變化計算物體位置和深度信息。  實際上除了3D結構光技術外,3D人臉識別技術還包括有雙目視覺和TOF(光飛行時間法)。
  • 光電傳感器的應用實例_光電傳感器工作原理_光電傳感器接線圖
    光電傳感器工作原理   光電傳感器是通過把光強度的變化轉換成電信號的變化來實現控制的。   ②對檢測物體的限制少   由於以檢測物體引起的遮光和反射為檢測原理,所以不象接近傳感器等將檢測物體限定在金屬,它可對玻璃、塑料、木材、液體等幾乎所有物體進行檢測。   ③響應時間短   光本身為高速,並且傳感器的電路都由電子零件構成,所以不包含機械性工作時間,響應時間非常短。
  • 3D人臉識別:結構光還還是TOF?
    而3D人臉識別目前又主要有3D結構光和TOF兩類技術。在3D傳感器領域,不僅具有結構光、雙目、投影方案,還是惠普獨家3D供應商。 一般ToF包含光源和光傳感器,當光源所發出的光線投射到物體身上,折射光也會抵達光傳感器,既然空氣中的光速是固定的,就可以計算出物體的距離。這就是TOF技術的原理。
  • 稱重傳感器原理及分類
    稱重傳感器實際上是一種將質量信號轉變為可測量的電信號輸出的裝置。用傳感器應先要考慮傳感器所處的實際工作環境,這點對正確選用稱重傳感器至關重要,它關係到傳感器能否正常工作以及它的安全和使用壽命,乃至整個衡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稱重傳感器主要技術指標的基本概念和評價方法上,新舊國標有質的差異。主要有S型、懸臂型、輪輻式、板環式、膜盒式、橋式、柱筒式等幾種樣式。
  • 3D成像方法--- 雙目視覺、雷射三角、結構光、ToF、光場
    其中P1′,P2′和分別是P1和P2的成像位置,對於點P2、成像點P2′、攝像頭、雷射頭所形成的平面,與基準面存在夾角θ,也符合單點結構光測距。此時的焦距為f′,x的幾何意義同單點雷射測距原理。如上圖所示,將成像平面鏡像到另一側。其中P1′,P2′和分別是P1和P2的成像位置,對於點P2、成像點P2′、攝像頭、雷射頭所形成的平面,與基準面存在夾角θ,也符合單點結構光測距。
  • 無死角精確美顏:OPPO Find X 3D結構光技術解析
    首先,我們要了解,O-Face 3D結構光技術的基本原理,即通過近紅外雷射器發射的具有一定結構特徵的光線,投射到被拍攝物體上,再由專門的紅外攝像頭進行採集。因為3D結構光技術的基本原理具備一定結構的光線在被攝物體的不同深度區域,而後導致採集後生成的圖像相對原始光線結構發生變化,再通過運算單元將這種結構的變化換算成深度信息,我們便可以獲得被拍攝物體的三維結構。
  • ToF技術與結構光技術、雙目立體視覺技術有什麼區別?
    和現在大熱的結構光技術、雙目立體視覺技術到底有什麼區別?分別都有哪些特性?x0Ledncx0Lednc原理不複雜,但要實現較高的測量精度,並將發射接收模塊小型化並不容易。ToF的小型化極大依賴於近年來集成電路與傳感器技術上的突破,使得在CMOS晶片上對光脈衝相位的測量逐漸變得可行。有晶片上的解決方案,才有小型化和低成本的產品出現。x0Lednc據說目前最小的ToF模塊IRSZ238XC,整個模塊(包括傳感器,鏡頭IR發射器及電路)尺寸為12mm×8mm。外形更小巧,擁有比以前晶片更高的解析度,達38,000像素。
  • 淺析3D結構光技術
    淺析3D結構光技術 胡薇 發表於 2018-10-23 15:55:38 HUAWEI Mate 20 Pro採用2400萬前置攝像頭,擁有3D結構光設計,3D智能美顏
  • 結構光問題總結
    點結構光技術只是對點狀光斑進行處理,算法簡單,計算複雜度小,但是需要引入掃描行動裝置,以保證點光斑的遍歷掃描,使得系統效率低下,難以滿足實時性要求。如果被測物體表面形貌複雜,曲率變化較大,就有可能造成相機視野範圍丟失了線結構光光條信息,導致最終三維測量數據不完整。這種方法檢測價格貴,安裝體積大,多傳感器之間需要通訊,對上位機的硬體要求高,系統的實時性有所降低。
  • 結構光3D成像原理及應用
    點擊上方「新機器視覺」,選擇加"星標"或「置頂」重磅乾貨,第一時間送達上一期小編給大家介紹了TOF 與雙目結構光的對比,那在深度相機的應用方案種還有結構光的攝像方案結構光技術就是使用提前設計好的具有特殊結構的圖案(比如離散光斑、條紋光、編碼結構光等),然後將圖案投影到三維空間物體表面上,使用另外一個相機觀察在三維物理表面成像的畸變情況。如果結構光圖案投影在該物體表面是一個平面,那麼觀察到的成像中結構光的圖案就和投影的圖案類似,沒有變形,只是根據距離遠近產生一定的尺度變化。
  • 與結構光及雙目立體視覺相比,ToF技術有何優勢?
    9m1ednc飛行時間ToF(Time of Flight)與結構光(Structured Light)、雙目視覺技術(Stereo Vision)一起,共同組成了當前3D成像與傳感的三條主流技術路線。其中3D結構光方案最為成熟,並被大規模應用於工業3D視覺,ToF則憑藉自身優勢成為在移動端較被看好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