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推動跨學科研究和語言智能研究,2019年11月16日,國內首家語料庫研究院在上海外國語大學揭牌。在揭牌儀式同時,上外語料庫研究院召開了以「語料庫與跨學科研究」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吸引了來自英國、新加坡、港澳地區和內地高校和企業機構的130餘名專家和學者參會。
近年來,語料庫愈來愈廣泛地應用於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之中,具體包括語言學、文學、翻譯學、輿情研究、國別與區域研究、醫學和人工智慧等領域。為推進語料庫在不同學科研究中的應用,上海外國語大學積極推進機構創新,成立語料庫研究院這一校級實體機構,是對大數據時代和人工智慧發展的強有力響應,為學校,乃至國家的語料庫研究和應用的高水平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上外黨委書記姜鋒在揭牌儀式上表示,科技與人文的結合是上海外國語大學在未來發展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起點。不僅要關注如何把對傳統語言翻譯人才的培養推向卓越,同時也關注新興人工智慧領域的神經語言學、語料庫語言學、計算語言學、語言智能等。語料庫研究院的設立將有利於整合學校資源,實現跨學科資源整合,服務於人才培養和社會發展。
中國外文局前副局長、全國翻譯專業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黃友義教授表示,隨著時代發展和國際形勢的變化,我國對外傳播面臨的新挑戰,從翻譯實踐和翻譯需求看,多領域語料庫的研究建設十分迫切。上外語料庫研究院建立,是翻譯教育領域的一件大事,它標誌著上外應對翻譯新時代挑戰的新舉措。
國務院學科評議組外語學科召集人、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許鈞教授認為,上外語料庫研究院積極對接國際學術研究前沿和國家發展戰略,不僅面向廣闊社會,關注人才培養,還通過產學研相結合,注重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並重。
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北京外國語大學講席教授王克非在致辭中表示,這是一個需要語料庫,並且產生出語料庫的時代。語料庫無論是給語言研究者,還是給翻譯研究者都開墾出一片嶄新的天地。上外語料庫研究院的成立,在這個信息化、數據化、數位化時代,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
北京語言大學原黨委書記、中國辭書協會會長李宇明教授表示,進入到5G時代和語言智能時代,誰擁有了非常好的資料庫,誰就可能擁有這個學科。語料庫是人工智慧最重要的一部分,不僅要為學校、為同行與社會建語料庫,還要為未來的機器發展建語料庫、為人才培養建好語料庫。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原副校長、上海市外文學會會長葉興國教授表示,當前,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不斷融合,勢必對外語教育和研究產生深刻的影響,語料庫數據的影響力涉及多個領域,乃至整個社會的科學。上外成立語料庫研究院,不僅是順應信息技術發展趨勢的創新舉措,而且有助於推進新文科建設,更將推進外語教學中國學派的構建。
上外語料庫研究院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馮慶華教授主持開幕式
上海外國語大學人事處梁薇處長介紹上外人才人事制度創新舉措
開幕式上,上外黨委書記姜鋒為上外語料庫研究院顧問委員會委員頒發聘書。
與此同時,上外語料庫研究院分別與和鯨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籤署了聯合建設語言智能實驗室協議、合作出版《語料庫與語言文化》輯刊協議,並舉行了上外語料庫研究院網站和上外語料庫研究院語料庫檢索與應用平臺的啟用儀式。
據上外語料庫研究院院長胡開寶教授介紹,上外語料庫研究院團隊由語料庫翻譯學、語料庫語言學、計算語言學、計算機科學、語言智能等領域的專家組成,將建設「一帶一路」多語平行語料庫、國別與區域研究多語語料庫、語料庫建設平臺、語料庫檢索與應用平臺,以及語言智能實驗室和數字人文實驗室等基礎設施,大力推進基於語料庫的跨學科研究,推動語料庫建設與應用方面的產學研合作,培養語言數據開發與應用等領域的高端人才。
在主旨發言環節,英國曼徹斯特大學Mona Baker教授及其博士生Jan Buts詳細介紹了如何採用語料庫技術研究西方文明核心概念在不同文化體系中的傳播歷程。
香港理工大學黃居仁教授回顧了三十年來中文語料庫建設與應用的發展歷程,指出語料庫語言學已經與各種數據分析緊密結合,任何學科領域只要需要處理中文文本或以中文溝通交換的知識內容,就需要用到中文語料庫語言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梁茂成教授基於深度學習模型,採用Doc2vec技術,對韓素音翻譯大賽的一萬多篇漢譯英和英譯漢譯文進行自動評分,研究表明,自動評分具有較高的信度,可以有效輔助人工評分,極大地減少人工評分的工作量。
本次會議設有6個分論壇,在一天半的會期內,與會代表將圍繞語料庫與跨學科研究這一中心議題展開熱烈討論,具體議題涉及語料庫與語言研究、語料庫與文學研究、語料庫與翻譯研究、語料庫與社會科學研究、語料庫與人工智慧等。
(點擊視頻回顧精彩現場~)
END
來源 | 語料庫研究院
記者|錢俊妮 吳瓊李磊
視頻 | 李龍汪程玲陳智勇
圖片 |高佳暉徐子辰
編輯 | 高佳暉 吳靖雯
●●●●●
閱讀上外多語種資訊,歡迎訪問
http://global.shisu.edu.cn
© 上海外國語大學微信公眾平臺
服務號:SISUers/ 訂閱號:sisu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