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的翻譯耳機讓外語學生「心慌」,上外高翻教授:不要...

2020-12-06 上觀

 

春節期間,國內科幻片《流浪地球》引發了各界熱議,影片中的人工智慧語言翻譯系統也觸動了語言專業學生的神經。片中人物的耳朵上都別著一個特殊的同傳耳機,能夠實時翻譯不同語言,甚至還會「開玩笑」。不過,這個看似實用的儀器卻讓部分外語專業學生「心慌」,紛紛討論起自己未來的出路。對此,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副院長吳剛教授認為沒什麼好擔心的,「外語不只是個工具,任何時候學外語的人才都是被需要的。」

 


 

【「翻譯耳機」離我們還遠嗎?】

 

「從宏觀上講,人工智慧的語言翻譯系統取代人工翻譯是早晚的事。」吳剛說。在他看來,人工智慧現有的水平已經相當高了,口頭層面的信息溝通功能已基本可以實現,其他層面的更高級功能也在攻堅之中。以人類的聰明才智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加速度,在這個方向上並不存在永久性的、不可逾越的障礙。

影片中的翻譯耳機,離我們還遠嗎

 

不過他也坦言,目前對於人工智慧的討論將不同層面混雜在一起,顯得十分混亂。如果從微觀上來說,不同語言之間的溝通不是簡單的信息交流,還涉及到許多其他方面的複雜問題。比如文學翻譯涉及到文體風格的還原與再現,由於語言的多義性,其本身便不可能找到單一而又明確的對應。

 

「電影中主人公互相開玩笑的片段,現實中人工智慧是否能這麼到位地翻譯出來,還是一個問題。」吳剛告訴記者,在中文的詩歌中,也有大量類似「天上、地下」的對仗,並沒有邏輯和關聯性,但這其中包含的審美就是人工智慧不可能翻譯出的內容。在涉及政治和法律等主題的語言交流中,除了信息之外,還有感情色彩和說話者態度立場的微妙差異。即便是相同的概念,在不同的語言中帶來的感受都是各不相同,甚至是迥然有別的。

 

此外,吳剛也表示,語言交流不是一個純客觀的科學問題,影片中的「人工智慧語言翻譯系統」即便能夠實現,在實踐運用中也會引發一番語言政治的激烈爭鬥。能「服眾」的系統能否出現?這套系統由誰來掌控?出了問題誰來負責?這些都是一時間很難解決的問題。現階段,人工智慧語言翻譯系統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些純技術的問題,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但當其發展進入到更高的層面後,它就不再只是一個簡單的技術問題,還需要人們在美學和倫理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高端腦力勞動無法被取代】

 

近日,上外官方微博的一則帖子,又引發了上外學生對於人工智慧翻譯的一番討論。在帖子的評論中,不少高三學生也因此猶豫起是否還要報考語言類專業。這些擔憂大部分都被持樂觀態度的學生回覆:「機翻是沒有靈魂的。」

 

人工智慧是否會對語言專業的學生造成衝擊?在吳剛看來,這個答案是肯定的,許多簡單的口筆譯勞動將被取代,現行的產業結構將發生重大的改變。但正如人類歷史上其他提高了生產力水平的科技發明一樣,人工智慧翻譯在使許多人失去工作機會的同時,必然也會造就許多新的職業。比如目前已經有從業人員開始對人工智慧的翻譯工作進行設計、監督、修正、編輯等,使其能更好、更安全可靠地為人類服務。

 

「有人說學外語將來找不到工作,這本身隱含的設定是,大學學習的都是基礎的語言知識。但其實,大學教育的重點是對國別區域和外國文化的研究,這些高端的腦力勞動是無法被取代的。」吳剛說。對此,他還舉了個科幻片中的例子。在科幻電影《降臨》中,面對降臨地球的外星人發出的訊號,一群科學家都束手無策,無法溝通。最後唯一能和外星人溝通,並了解到外星文化真相的,反而是一位語言學家,她以一己之力改變了未來。

 


 

【語言專業沒未來?不要忽略了影片中傳遞的訊息】

 

現階段口筆譯中,人工智慧扮演的仍是輔助人類的角色。記者了解到,目前科大訊飛與上外已經共建智能口筆譯研究聯合實驗室,在機器翻譯、人機耦合的同聲傳譯、翻譯輔助訓練等方面開展積極探索與合作。

目前科大訊飛與上外已經開展積極探索

 

「既然人工智慧能夠將我們從簡單重複的工作中解放出來,為什麼不歡迎呢?我們可以用節約出來的腦力進行發明、創造,做些風花雪月的事。」在吳剛看來,翻譯工作不能用陳舊的眼光來看待,語言專業的學生要及時轉變觀念,提升自己知識技能的高度、精度,使其一時無法被人工智慧所取代,或是能和人工智慧的工作形成有效的互補與配合,這樣才能在技術的衝擊下增強自己的生存能力。

 

「對於科學來說,真相只有一個,但文學卻並非如此。」吳剛認為,對於語言學習者來說,尊重和保護語言之間的差異,關注語言中的非技術因素,也是值得認真研究的課題與不可推卸的責任。人們有責任去追求和捍衛更美的生活,不要在不經意間屈從了冷冰冰的技術理性,讓世界上只剩下了真,而失去了美

 

在看《流浪地球》時,有一個電影情節讓他印象深刻。當充滿理性的人工智慧系統根據精準的計算,讓主人公拋棄地球,正是主人公對親情和希望的堅守才換來了最終的奇蹟,「當我們為片中人工智慧的幾乎『無所不能』而震撼時,千萬別忽略了影片向我們傳達的這條訊息。」

 

相關焦點

  • 欲趕AI熱潮 上外成立語料庫研究院推動翻譯專業教育
    上外黨委書記姜鋒在揭牌儀式上表示,當今的外語教育正不斷與不同學科領域發生著融合,我們不僅要注重對語言本身的研究、也要關注把語言作為一種知識工具、更作為一個學科來進行理論創新和學理研究。科技與人文的結合是上海外國語大學在未來發展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起點。上外不僅關注如何把對傳統語言翻譯人才的培養推向卓越,同時也關注新興的人工智慧領域的神經語言學、語料庫語言學、數據語言學、語言智能等。
  • 上外70周年校慶 | 硬核!國內首家語料庫研究院在上外揭牌
    上外語料庫研究院建立,是翻譯教育領域的一件大事,它標誌著上外應對翻譯新時代挑戰的新舉措。、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許鈞教授認為,上外語料庫研究院積極對接國際學術研究前沿和國家發展戰略,不僅面向廣闊社會,關注人才培養,還通過產學研相結合,注重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並重。
  • 學科專業PK|外國語言文學—北外VS上外(上篇)
    往屆畢業生有高級外交官、媒體主持人、企事業單位高管、高校教授、研究人員、校長和聯合國高級翻譯。  學院在中國新華社、《中國日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外研社等單位建立實習基地,學生可以在實踐中增長知識,增加經歷和工作能力。  VS  上海外國語大學設有英語專業、英語(教育)專業和商務英語專業。
  • 法國留學收藏貼|史上最全法國翻譯專業信息匯總
    今天小編先來帶大家看看「法國翻譯哪家強」。文章較長建議收藏,你想了解的翻譯專業都在這了!法國的翻譯專業大致可以分成兩類:高翻學院和公立大學的翻譯專業。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法國最著名的三所高翻學院,以及它們的課程設置,同時我們也會給大家推薦一些知名公立大學裡的翻譯類專業。乾貨滿滿,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首先,我們一起來看下三所著名的私立高翻學院。
  • 訊飛翻譯實力顛覆想像,《流浪地球》中A.I.黑科技竟成現實
    毫無疑問,這個春節檔是屬於《流浪地球》的。在這部開年科幻片裡,我們看到了被A.I.黑科技支配的地球未來。其實電影中有一些離我們現實生活還比較近的高科技,就比如在影片中出現3次鏡頭的A.I.翻譯器。訊飛翻譯將科幻電影「黑科技」照進現實在科幻電影中看到「黑科技」已經不是一件稀奇的事了,科技的進步,讓許多科幻作家筆下的未來世界逐漸成為現實,科幻又在研究之外加以延伸,把脈未來。《流浪地球》中出現的平凡場景看似是「黑科技」,其實早已經來到我們身邊。
  • 翻譯碩士就業前景廣闊,三大名校誰與爭鋒
    因此,翻譯也是一類憑藉經驗取勝的工作。  翻譯碩士  北京外國語大學作為國內外語類院校的排頭兵,其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也走在全國的前列。目前,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翻譯碩士有英、俄、法、德四個語種。其中,英語筆譯方向的翻譯碩士研究生由翻譯學院負責培養,而英語口譯方向的翻譯碩士研究生由高翻學院負責培養。
  • 翻譯碩士就業前景廣闊 考研三大院校推薦
    因此,翻譯也是一類憑藉經驗取勝的工作。  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作為國內外語類院校的排頭兵,其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也走在全國的前列。目前,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翻譯碩士有英、俄、法、德四個語種。其中,英語筆譯方向的翻譯碩士研究生由翻譯學院負責培養,而英語口譯方向的翻譯碩士研究生由高翻學院負責培養。
  • 人工智慧時代還要費勁學各種外語嗎?
    外語科目方面,在英語、日語、俄語的基礎上,新修訂的課程方案中增加了德語、法語和西班牙語科目。最近,家長群和育兒論壇有些家長躍躍欲試,想在英語之外給孩子多學一門外語。隨著人工智慧時代到來,也有人質疑:機器翻譯是否會取代人工翻譯?如今是否還有必要費勁學好外語?
  • 媒體盤點兩會美女翻譯:「魔鬼訓練」煉成高翻
    在談到歷年兩會美女翻譯出現機率比男翻譯大時,曾擔任外交部翻譯室主任的過家鼎曾解釋:「是男是女不重要,性別沒有要求,誰翻得好誰就上。再說,女翻譯多不奇怪,翻譯室的女同志本來就多。」他表示全國兩會翻譯都是從外交部挑的,因為外交部翻譯室的翻譯是全中國最好的。
  • 流浪地球 | 科幻黑科技
    想讓地球開始流浪,我們第一個任務,就是解決動力問題。於是乎,電影中的地球人們在亞洲和美洲大陸上安裝地球發動機,因為只有這兩個大陸完整堅實的版塊結構才能承受發動機對地球巨大的推力。發動上萬個行星聚變發動機需要的燃料是龐大的,《流浪地球》中用石頭當燃料作為重元素聚變的燃料,是一種非常高效的利用方式。到木星的路途中,其耗費的石頭燃料相當於把地球的地殼挖低了40米!現實中,科學家也不會去研究這種重元素核聚變技術,這對於人類來說太遙遠了,我們主攻的方向還是氫核聚變,但人類在未來有望實現更高級的核聚變。
  • 上海外國語大學翻譯碩士介紹
    高級翻譯學院經學術委員會討論並報教育部學科辦備案,成立了我國第一個翻譯學學科點,招收翻譯學碩士和博士。學院同時也是我國首批翻譯專業碩士培養單位。學院以培養高水平、應用型翻譯人才和翻譯研究人才為目標,致力於建立完善的培養體系,以培養出我國急需的高等級翻譯人才和翻譯研究人才。
  • 外語精英,國際人才,海大外院英語專業報考指南
    、經貿、文化、科技等領域熟練地運用所學外語和本族語從事外事、翻譯、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種工作的應用型和複合型外語專業人才。最終決定前往世界三大高翻院校之一的紐卡斯爾大學攻讀口筆譯專業。感謝海大讓我明確了今後的目標。在畢業後,我也會繼續努力。3.吳易安 英語專業2015級學生 參加美國佛羅裡達大學交換項目 目前就讀於美國 在國內的學習生活中,我積極參加辯論賽、寫作賽、口譯筆譯比賽以及和英語相關的志願者活動,獲得了一等和二等人民獎學金。
  • 「外國語大學」千萬不要翻譯為「Foreign Languages University」!
    原標題:「外國語大學」千萬不要翻譯為「Foreign Languages University」! 對於擁有外語夢想的盆友來說,如果能進入一所知名的外國語大學,那無疑是幸福的。國內最受大家歡迎的莫過於這幾所大學了:北外,上外,北二外,川外,西外等等。
  • 彩雲小譯:中日英三語在線文檔翻譯,為外語專業學生提供「神助攻」
    彩雲小譯:中日英三語在線文檔翻譯,為外語專業學生提供「神助攻」 如今「掌握一門外語」已經得到廣泛的共識,各大高校紛紛開設語言類專業,其中尤以英語和日語最受大學生們的青睞。
  • 彩雲小譯:中日英三語在線文檔翻譯 為外語專業學生提供「神助攻」
    如今「掌握一門外語」已經得到廣泛的共識,各大高校紛紛開設語言類專業,其中尤以英語和日語最受大學生們的青睞。然而語言文化博大精深,要取得長足的進步則需要投入很大精力並提升學習效率,哪怕是外語專業學生,面對種種外語文獻也經常一籌莫展,想要學好外語,除了決心和毅力外,選擇便捷、對路的工具也至關重要。
  • 上外「啄木鳥」活動圓滿結束
    上外「啄木鳥」活動圓滿結束[ 2007-01-09 19:40 ]隨著2007年的到來,由上海外國語大學啄木鳥公益社團、上海外國語大學團委 、中國日報網站、上海市文明辦市民巡訪團、上海市徐匯區文明辦市民巡訪團主辦;由上海外國語大學啄木鳥公益社團承辦大型系列活動的開展已圓滿結束。
  • 上外最新最全信息通知匯總,請收藏!
    所有學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國際學生、培訓生等各類學生)務必不要早於2月20日(周四)返校。具體開學時間學校另行通知。並向全體學生以及教職員工發出溫馨提示:劃重點:全體學生加強防護,全體教職員工做好表率,防控疫情,上外人團結一心在行動!
  • 明天,上外兩門課程將在中國大學MOOC平臺開課!
    課程概述法語入門級課程,旨在教授標準的語音語調,系統介紹基礎語法知識,通俗講解常用詞彙詞義及用法,簡明解答語言表達難點,並突出法語基本技能訓練及交際能力培養,為下一階段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多種形式的口頭、筆頭練習與測試,幫助學生掌握語言基本知識、鞏固語言基本技能,有效培養學生語言交際能力。
  • 能實時翻譯的真無線智能耳機,它值199元麼?
    那就接著往下看吧 ~這次小度耳機有別於其它耳機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它具備了實時翻譯功能,可以在我們耳朵裡把從歪果仁嘴裡說出來的英語直接翻譯成母語。是的,你沒有聽錯。別看小度外觀看起來跟其它耳機沒什麼兩樣,但它其實還是一臺翻譯機,把《 流浪地球 》中劉培強戴著翻譯耳機與外國同事交流的場景搬進了現實。這要是放在 10 年前,簡直想都不敢想啊。。。
  • 揭秘外交部天團「家世」,外語類高校應該怎麼選?
    北京外國語大學,簡稱北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列國家首批「211工程」,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設有研究生院,是中國外國語類高等院校中歷史悠久、教授語種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