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世達:很遺憾人們把看起來很厲害的程序當作了人工智慧

2021-01-08 極客公園

這裡是公園的新欄目——《完全極客養成指南》,我們會圍繞泛科技內容展開,每次可能會推薦一本書、一部電影甚至是一款遊戲,而目的只有一個——將還不夠極客的你打造成具有「好奇之心與改變之力」的極客。《完全極客養成指南》將在每周六與您見面。

「這些形式化的研究方法帶來的是極其生硬的「智能」,毫無洞見可言。」

對於深藍戰勝卡斯帕羅夫,或者沃森贏得《危險邊緣》,侯世達一點興趣都沒有。

1980 年侯世達(Dauglas R. Hofstadter)寫作的《哥德爾、埃舍爾、巴赫——集異壁之大成者》獲普利茲非虛構作品獎,學界震動甚至被當時的人工智慧界奉為聖經。然而就像製造 Eliza 的魏澤保一樣,侯世達並沒有成為所謂「人工智慧」的忠實擁簇。此後 30 年你既無法在人工智慧會議上見到他,也無法從 1000 頁的人工智慧課本上找到他的名字。

侯世達「消失」了。

思考是什麼?

1972 年的夏天,迷惘於粒子物理博士論文之間的侯世達收拾好行囊,鑽進自己的汽車一路向東橫穿北美大陸。每個晚上他都在不同的地方搭帳篷睡覺,或者打著手電筒看書。他自由的思考著一切——包括思考「思考」本身。

就在駕車四處遊蕩的日子中,侯世達覺得自己在一個數學證明的核心裡找到了答案:1931 年哥德爾提出的「不完全性定理」,論證了數學論述不僅可以研究數學還可以研究這個理論本身。或者,意識——也是通過類似的「交叉反饋環」所形成的。

侯世達在給朋友的信中寫下自己的想法,寫了 30 頁紙之後,他決定讓這些想法在腦海中醞釀。7 年之後,這些想法變成了一部 1089 頁厚的著作《哥德爾、埃舍爾、巴赫——集異壁之大成者》(或稱《GEB》)。

從巴赫和腓特烈國王之間的故事開始,在探討了賦格和卡農兩種古典音樂形式之後是埃舍爾那些黑白顛倒的畫作、和哥德爾的數學理論……在《GEB》中你還會遇見阿基裡斯和那隻倒黴的烏龜、《哥德堡變奏》、圖靈,以及他們之間展開的對話。

埃舍爾《晝與夜》,埃舍爾的畫充滿思考性因而獨樹一幟

侯世達想用這些思考回答,什麼是思考?也就相當於找到——什麼是人工智慧?

在侯世達看來,戰勝卡斯帕羅夫的深藍不過擁有龐大的運算能力,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幾萬種可能的排布計算。而卡斯帕羅夫只能、也只用想幾十種就可以與之拼得不相上下。儘管最後深藍贏得了這場「人機戰爭」,可這又有什麼意義呢?既不能了解卡斯帕羅夫是如何謀劃和整理棋局,也無法了解我們是怎麼下棋的。

人工智慧的任何一個分支領域如果不嘗試去回答這些問題,在侯世達看來都是走入了誤區。「對於我這樣一個剛剛起步的人工智慧研究者而言,顯然應該遠離這種旁門左道。人們會把一些看起來很厲害的程序當作人工智慧,但我知道它們和智能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完全不想和這種研究扯上關係。而且我也不理解為什麼那麼多人不這麼想。」

在過去的 30 年中,侯世達和他的學生都待在印第安納大學西北邊的一個老房子裡,試著補上這個缺口:通過編寫可以自己思考的程序來探索人類思考的方式。

它們的假設非常簡單:大腦是一個非同尋常的軟體,要明白這個軟體如何運行,最好的辦法是親自寫一遍。計算機非常靈活,足以模擬大腦奇怪複雜的思維,但只聽命於精確指示。如果它們的努力有所回報,簡直是一石二鳥:我們終於可以明白自己的思維機制——也可以製造懂得思考的機器。

曾經有兩年時間侯世達都在編寫「Jumbo」,一個用來完成報紙上填字遊戲的軟體。四分鐘就足夠寫出一個能產生同樣作用的軟體:羅列字母嘗試他們的排列組合,直到出現字典中的單詞為止。

侯世達的興趣當然不是填字遊戲,他感興趣的是大腦在這個過程中是如何運作的。他觀察自己的思維,「字母在我的腦海裡打轉……它們在努力自己做些什麼。」Jumbo 的模型結構其實是模仿生物細胞內部的活動,獨特之處在於其流動性。

在《流動性概念和創造性類比:思維基本機制的電腦模式》中侯世達詳細解釋了 Jumbo 所用的結構、邏輯和機制,而這本書不為人知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書中描寫的程序瑣碎、幼稚,沒有哪件任務完成的比人類好。

這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做事所花費的時間總是比你預期的要長,即使你的預期中考慮了侯世達定律。

——侯世達定律

「計算機下西洋棋的早期階段,有人曾估計再要十年的時間計算機(或程序)就能得到世界冠軍。可是,十年過去之後,計算機要成為世界冠軍似乎還要再過十年……」侯世達將這一現象看作是遞歸化定律的一個例證。

從 16 歲起侯世達不斷收集自己和他人的輸入錯誤、語法錯誤、誤聽、甚至錯誤的動作,每日如此,從不間斷。

這些錯誤提供了一扇窗戶,通往思維的神秘之處。侯世達自己也不得不遵從侯世達定律——至今仍然醉心於思維的美妙,卻仍無法抵達思考的核心。

在《GEB》發表後的這些年裡,侯世達不需要發表論文、不需要回應任何人的評論。他寫鋼琴小品、做視覺藝術、翻譯詩詞、學習中文、或者跳莎莎和恰恰。每十年重讀一次《麥田守望者》,在自己的閣樓上密布的書籍中尋找能拼湊起思維形狀的吉光片羽。

「我有終極人生目標嗎?我想我的目標是:創造許多絕美的事物。」


「我只是覺得生命短暫。我只想做我的研究,能不能發表無所謂。」侯世達曾提及愛因斯坦 1905 年就提出了光子假說,但直到 1923 年才有人接受。「整整 18 年,只有愛因斯坦一個人相信光是作為粒子存在的。」

「一定非常孤獨。」

相關焦點

  • 侯世達的故事
    多年之後,聽到有人大讚一本叫《GEB》的奇書,這本書譯名「集異壁」,又名「哥德爾,艾舍爾,巴赫」,是人工智慧及計算機領域的一本重要著作。我找來看,原來「一條永恆的金帶」是「GEB」的縮譯版本,一本巨著改成了一個小冊子。「集異壁」我看不太懂,作者侯世達的名字倒是記住了。最近《大西洋月刊》上有一篇文章,講侯世達的故事。侯世達要幹的事情可能註定成不了。但他的故事是個好故事。撿幾條翻出來。
  • 侯世達作品簡介
    侯世達出生在美國紐約市,父親是諾貝爾獎得主、物理學家羅伯特·霍夫施塔特,在史丹福大學擔任教授。侯世達在大學校園中長大,1958年到1959年間在日內瓦國際學校上學。1965年,侯世達以數學優等成績從史丹福大學畢業,1975年又在俄勒岡大學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侯世達是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文理學院認知科學傑出教授,主管概念和認知研究中心。他本人和他輔導的研究生組成「流體類推研究小組」。
  • 「神書」《GEB》作者侯世達說,機器原則上能擁有人類思維,但希望這...
    時年 35 歲的侯世達也憑藉《哥德爾、艾舍爾、巴赫》這本處女作獲得了美國最有名的兩個圖書獎——普立茲獎和國家圖書獎,成為了印第安納大學的終身教授,風頭一時。《大西洋月刊》稱,侯世達似乎註定會成為那段文化不可磨滅的一部分。《哥德爾、艾舍爾、巴赫》不僅僅是一部影響力巨大的書,更是一本完全關於未來的書。人們稱它為「人工智慧的《聖經》」。
  • 話題| 人的創造力VS人工智慧
    侯世達( Douglas, R. Hofstardter),美國學者,作家,是印第安納大學認知科學與計算機科學教授,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研究領域包括意識、類比、藝術創造、文學翻譯以及數學和物理學探索。因為其著作《哥德爾、埃舍爾、巴赫》(簡稱 GEB 或者集異璧)獲得普利茲文學獎,聲名大噪。
  • 侯世達定律讓你知道原因
    什麼是侯世達定律?在介紹侯世達定律前,我們先來認識下這個定律的提出者——侯世達(Douglas Richard Hofstadter)。侯世達是一個標準的學霸,他老爹羅伯特·霍夫斯塔德是1961年諾貝爾物理學家得主,也是《生活大爆炸》裡面Leonard的原型。
  • 人工智慧擊敗世界圍棋冠軍 "阿爾法狗"為什麼厲害
    人民視覺 谷歌的圍棋人工智慧程序和人類圍棋冠軍之間的比賽,堪稱人工智慧發展的一個重要裡程碑,也讓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人工智慧這個熱門科技領域。谷歌的人工智慧程序是怎樣贏了人類?人工智慧對人類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會帶來什麼?它會不會有一天在智能上也超過人類?
  • 法媒:人工智慧讓人們跟逝者「對話」
    參考消息網3月7日報導法媒稱,一名美國人和一名俄羅斯人分別設計了一款「聊天機器人」,讓人們可以藉助過去的對話記錄,跟逝去的親人對話。據法國《回聲報》網站3月5日報導,約翰·弗拉霍斯2017年2月死於癌症。
  • 厲害了 騰訊PhoenixGo人工智慧圍棋世界冠軍
    剛剛,比賽結果出來了——來自騰訊微信的人工智慧圍棋程序PhoenixGo(鳳凰圍棋),過關斬將,奪得冠軍。PhoenixGo是騰訊微信翻譯團隊開發的人工智慧圍棋程序,旨在學習人工智慧前沿技術。項目由幾名工程師在開發機器翻譯引擎之餘,基於AlphaGo Zero論文實現,同時做了若干提高訓練效率的創新,並利用微信伺服器的閒時計算資源進行自我對弈,緩解了Zero版本對海量資源的苛刻需求。
  • 2020北京人工智慧壓軸講:圖靈獎得主對AI十年進展不買帳?
    當年我們稱之為人工智慧的研究,現在被改作 『通用』人工智慧(General AI)。有些人想要取得成功,於是他們決定忽略人工智慧研究中較難的問題,也就是關於認知的那部分…… 我承認機器學習領域取得了醒目的成就,但我絕不會將其和真正的 AI 混淆,絕無可能。」
  • 2020北京人工智慧壓軸講:圖靈獎得主對AI十年進展不買帳?
    當年我們稱之為人工智慧的研究,現在被改作 『通用』人工智慧(General AI)。有些人想要取得成功,於是他們決定忽略人工智慧研究中較難的問題,也就是關於認知的那部分…… 我承認機器學習領域取得了醒目的成就,但我絕不會將其和真正的 AI 混淆,絕無可能。」
  • 人工智慧,未來會成為人們真正的朋友,面對挑戰它將一往無前
    小夥伴們好,很多關於未來的科幻電影都會提到一個詞語,那就是人工智慧。什麼叫做人工智慧呢?那就是利用計算機的一些程序模擬一些思維方式,這樣用機器就可以去處理一些簡單的事情。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機器處理的事情越來越複雜了,有人說機器也會充滿智慧,這個簡單的來說就叫做人工智慧。
  • 人工智慧程序「重新發現」元素周期表
    現在,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物理學家們開發出一種人工智慧程序,只用幾個小時就「重新發現」了元素周期表。  「我們想知道人工智慧是否『智慧』到能獨立發現元素周期表,」項目負責人、史丹福大學張首晟教授在一份新聞公報中說,「我們的團隊證明了這一點。」
  • 被比爾蓋茨推崇為「預測人工智慧最厲害的人」的雷庫茲韋爾
    15歲時,他就寫出了自己的第一個電腦程式。之後他又發明了臺式掃描儀、語音識別系統、盲人閱讀機、音樂合成器等。2012年年底,雷庫茲韋爾出任谷歌工程總監,負責機器學習與語言處理的研發。雷庫茲韋爾創立的加速回報定律,在人工智慧、機器人和深度學習等領域的發展預測上有極高的準確率。
  • 人工智慧若能自主思考,是不是就成了一個機械生命體?未必
    這裡所說的機器製造和過往所知的機器製造並不相同,以前,我們只是把機器當作一種工具,它們存在的目的是輔助人類進行工作,它們需要人類的操作和控制,但現在不同了,很多我們所熟知產品的生產過程早已被人工智慧所取代,從最初的生產環節直至最後產出成品,整個製造過程都不需要人類參與,機器會自主完成,這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也大大節約了生產成本。這就是人工智慧所帶來的變化。
  • 韓國李世石退役戰贏AI 但這個人工智慧沒AlphaGo厲害
    韓國李世石退役戰贏AI 但這個人工智慧沒AlphaGo厲害  Emma Chou • 2019-12-19 11:08:04 來源:前瞻網
  • 印度6歲小男孩後背長「尾巴」 被人們當作「猴神」崇拜
    據英國《鏡報》12月5日報導,印度一6歲的小男孩Shivam Kumar由於出生時背上的毛髮異常生長,看起來像一條尾巴,被鄰居當作是印度教猴神轉世來崇拜,給他「澆灌」了很多巧克力和零食。這種生長讓醫生和Shivam的父母感到震驚,他的母親Reena拒絕剃掉毛髮,認為這會給家裡帶來壞兆頭。
  • 人機影像識別染色體疾病 人工智慧程序以一敵十
    4月3日,2018網際網路嶽麓峰會人工智慧專場舉行人機大戰,10名醫生對陣人工智慧程序,通過看圖識別存在異常的染色體。綜藝節目「最強大腦」經常讓選手從一組物品中找不同,4月3日,2018網際網路嶽麓峰會人工智慧專場也進行了這樣一場人機大戰。10名醫生對陣人工智慧程序,通過看圖識別存在異常的染色體。最終,人工智慧程序戰勝10名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