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目前是格力集團最好的資產,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為了能夠減少集團對于格力電器的依賴,出置股權,重新確立發展方向是格力集團現階段的工作重點,今年四月份的時候,格力電器就已經臨時停牌,並且宣稱將會通過公開徵集受讓的方式,轉讓其15%的股票,按照當時的股價計算的話,這筆交易涉及資金超過420億元。
格力集團最大的困境就是子強母弱了,當初董小姐被免去集團的董事長職務時,其繼任者就多次表示將會降低對于格力電器的依賴,並且將要進行二次創業,兩年之後就已經宣布出售其股票,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事實上,從格力電器上市以來,最初市值只有37億元,現在已經飆升到了3336億元,其母公司格力集團也一直是最大的受益者,單單分紅就已經拿到了88億元,並且從2006年開始,集團就已經在減持對其所持有的股票,從原來的超過一半,到現在的18%左右,這次15%轉讓成功之後,集團將會失去對格力電器的控股權,很顯然,這將會是集團重新創業的第一步。
至於這15%的股權最後將會花落誰家,目前在市場上,傳言最多的就是厚樸資本,其報價為69億美元,這個價格要比之前格力電器的價位還要略高,所以如果真的轉讓之後,未來格力電器的走向將會如何,也是一個未知數。
但是關于格力集團你出讓股權這件事情,很明顯董明珠早就已經知道了,早在今年三月份的博鰲亞洲論壇上,她就已經表示,國企難做,上面還有「公公婆婆」的約束,並且其人才選拔大部分依靠的都是政令,格力電器想要改革就必須遵循市場化原則,所以國企的架構和治理是其目前為止要面對的問題。
但是董明珠這樣說是不無道理的,事實也印證了這一點,就在集團宣布出置股權之後,另外一方面,卻增持了長園集團,從其結果來看,格力集團的眼光確實不怎麼樣,就在去年五月份的 時候,集團就已經有意向收購長園,當時集團每股以19.8元的價格收購其20%的股份,這筆收購需要52億元,但是最終還是被珠海國資委否定了。
現在長園集團的股價只有5.69元,最低的時候甚至已經低過4元,今年還自曝起子公司業績造假,自己的業績也是虧損的一塌糊塗,僅僅2018年,長園就已經虧損了降級12億元,截止到現在還有28.6億元的商譽存在。
和他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格力電器,本月22日,今年的《財富》世界五百強榜單發布,格力電器也實現了首次上榜,憑藉著自己良好的營收和創新能力,其排名位列414位,相信在未來也將會儘快找到自己的定位,然後在榜單中越來越靠前。
但是和自己的母公司格力集團分手之後,未來的路該走向何方,確實是其主要的一個課題,不過小編相信他的發展前景會越來越廣闊,因為受到的限制會越來越少,那麼就會更加的貼近於市場,就像董明珠說的那樣。
那麼作為格力電器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董明珠對於公司的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作為國有企業的管理者,她的任期也是備受關注,在今年一月份的股東大會上,她也成功的連任了公司的第11屆董事會成員,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的轉讓也將會對其發展公司產生好的一方面的影響。
但是對於董明珠來說,一旦公司的大股東易主,極有可能會被野蠻人覬覦,她在公司的地位也將會受到影響,主觀意願上她肯定是想要接盤,但是能不能接盤,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但是他的母公司二次創業也將會是一個關注點,未來對於他們來說也將會是一個未知數,雖然在轉讓之後每年拿到分紅減少了,但是依舊還保留了將近3%的股權,每年除了分紅以外,還能夠拿到一筆品牌授權費。
不知道大家對這次董明珠的「不爭」還有沒有什麼了解?歡迎在下方積極的發表自己的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