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這座宮殿重建又拆,拆了又欲建,折騰半天名字被質疑一直叫錯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鈎心鬥角。」還記得杜牧那篇流傳千古的《阿房宮賦》嗎?上面一段就說了阿房宮的雄偉瑰麗。阿房宮位於我國的古都西安,西安是老生常談的「長安」,是我國著名的文化古城。
西安的古建築很多,無論是傳說中的還是至今尚存的。阿房宮算是傳說中的著名古建築,被稱為「天下第一宮」。阿房宮是秦始皇修建的新宮殿,用《海賊王》裡的經典語錄轉說,「秦始皇幾乎將全世界所有的寶藏都藏在了那裡。」可後人無緣了,因為它早就被毀了。
阿房宮的「真身」雖然早已經不存在了,但關於它的爭議從來沒有停止過。比如,它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它是不是真的被項羽燒毀等等。今天,我們來說說它的名字爭議。眾所周知,「阿房宮」的讀音是「ē páng gōng」,其中「阿」是指山下彎曲的地方,「房」通假字「旁」。但這個讀音卻被很多權威的專家質疑是錯的。
比如遼寧大學教授張杰,語文出版社副編審杜永道,《現代漢語規範詞典》主編李行健都認為它應該讀「ē fáng gōng」。而中國社會科學院劉慶柱教授,語言學家趙元任,央視10套《百科探秘》則認為讀「āfánggōng」。至於真正的讀音是什麼,誰都不能一錘釘死。不過依然普遍讀「ē páng gōng」。
除了讀音風波,阿房宮也陷入了「重建又拆,拆了又欲建」的折騰中。1995年,阿房宮第一次重建,轟動全國,成為當時著名的旅遊景點。後來又拆除,官方給的解釋是選址不當。而很多人議論應該是經營不善和不符合遺址保護規劃。前不久,西安又傳出要三建阿房宮,這次叫考古遺址公園,其實是一個意思。
(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