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區河流湖泊水量減少甚至乾涸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2020-11-29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小時候家在農村,雖然村莊不大,但是村內卻有幾處規模較大的池塘,那可是當時我們小夥伴們嬉戲玩耍的重要去處,夏天去遊泳,冬天上面滑冰。等到上高中的時候,村裡的池塘面積已經明顯萎縮了,甚至有一處已經乾涸見底。孩童的時光已經一去不復返,孩童時期熟悉而又美好的自然環境,很多也成為了記憶。

當然,以上所回憶起來的農村池塘面積縮小,是一段時期內水資源數量變化的一個縮影而已。河流湖泊是陸地水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地表水資源存在最重要的載體,從河流湖泊水資源的來源來看,它們的補給途徑根據所處的地理位置、徑流量的特徵等,可以分為大氣降水、冰川融水、季節性積雪融水、地下水等補給形式。其中大氣降水是最重要的補給類型,具有集中性和不連續性的特點,年際變化較大;地下水補給也是一種主要的補給類型,區域河流和湖泊的水量,既與補給區一定時間內的降水量有關,也與地下水位和河流、湖泊水位有關,和地下水建立「緊密聯繫」的河流湖泊,可以形成穩定的水資源流通渠道。

我們在前十幾年看到的河流湖泊水量減少,其實只是生態環境發生改變的表現,直觀的看水量減少,就代表著補給量的減少,河流湖泊的水量輸入已經趕不上輸出量(流出、蒸發、人類使用等),這裡面其實有關複雜的自然和人類活動影響雙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從自然因素來看,全球變暖、區域乾暖化帶來了氣溫的升高,使得大部分地區蒸發量增加,河流湖泊水位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區域地質條件的改變,使得地下水埋深降低,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補給通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河流湖泊內生保障機制出現了紊亂;區域大氣環流的改變,也使得一部分區域接收暖溼氣流的能力下降,降雨量逐漸遞減,河流湖泊水位自然下降。

從人為活動因素來看,一方面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能源和資源利用強度在逐年提高,溫室氣體排放量日益增加,加劇了全球氣候變暖和乾旱化問題;另一方面,各種汙染物排放到環境中的總量,也在逐年提高,在歷史上一段時期內的粗放式發展模式下,造成了各種環境汙染問題的產生,無論是地表水體還是地下水體,實際可利用量在逐漸下降;第三個方面,工業和農業生產過程中,直接從地表水體中取水利用的強度不斷上升,加上人口的增長,使得對水資源的消耗日益增加;第四個方面,圍湖造田、不科學的水利工程、過度挖沙和捕撈等,都會增加水資源的直接消耗,而且會破壞地表水體水源涵養能力,降低河流和湖泊的地表流動和循環速度,導致泥沙淤積,水域面積萎縮。第五個方面,有些地區大量抽取地下水,致使地下水位下降,出現地面沉降、塌陷等問題,造成與地表水體補給途徑不可逆的變化。

所以,在2000年以前的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在以上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雙重作用下,我國很多地區河流湖泊的水量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減小,說明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發生了惡化,這反過來又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負向反饋效應。

為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我國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從以往片面強調GDP發展速度,改變為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要協調發展的高質量發展戰略,水、大氣、土壤、生態等領域環境治理和生態建設的措施密集出臺,而且實施的力度和約束性明顯提升,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和自然要素均衡發展的模式逐步建立,為生態環境質量的好轉和持續改善奠定了堅實基礎。從2000年至今特別是近10年來,我國絕大多數地區的生態環境面貌發生了明顯的改善,只要我們繼續堅持和持續努力,天藍水淨地綠的畫面終將重新回到我們的眼前。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河流少,季節性強,最大河流水量不及塔裡木河
    澳大利亞的河流可以分為三類:1.沿岸河流水系: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東部、東南部、塔斯馬尼亞島和北部海岸。東部河流都源出大分水嶺東坡的迎風坡,水量較大,但由於大分水嶺直接依傍在海岸,源出的河流及其短促 。 南部主要河流有亞拉河。
  • 澳大利亞:河流少,季節性強,最大河流水量不及塔裡木河
    澳大利亞土地面積為769萬平方公裡,是世界面積第六大國,約相當於我國面積的80%,但因為澳洲大部分地區乾旱少雨、河流很不發育。除了東南部的墨累-達令河,澳洲只有短小的海岸沿岸河流和面積寬廣的內流區的季節性河流。而南部的澳大利亞灣沿岸,幾乎沒有河流。
  • 華北很多水庫、河流乾涸,地下水位下降,真的與路面硬化有關嗎?
    雖然今年我國的降雨相對比較頻繁,但華北地區的水庫、河流,很多還處在乾涸狀態,且近些年造成的地下水位降低也並未恢復,很多人說這些現象都是城市建設以及路面硬化導致的,其實這樣的言論沒有多少科學依據。真正導致華北地區河流、水庫乾涸的原因,就是簡單的降雨少以及用水需求增加,雖然今年的降雨頻次確實高於往年,但能夠有效補充水庫、河流的大型降雨幾乎沒有,從總的降雨量來看,還是低於歷史同期水平,尤其是河南、河北兩個省份,近幾場降雨甚至連地表徑流都沒有形成,不奢求補充地下水位,維持地表河流水量都難。
  • 「亞洲水塔」冰川湖泊河流水量:超過9萬億立方米
    第二次青藏科考隊利用無人船測量湖泊水量。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 孫自法)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青藏科考隊)21日發布消息說,最新研究成果顯示,有「亞洲水塔」之譽的青藏高原及周邊高山地區,其冰川儲量、湖泊水量和主要河流出山口徑流量之和超過9萬億立方米。此外,積雪和凍土的水量估算還在進行中。科考隊員利用直升飛機運載科考設備到極高海拔冰面作業。
  • 「亞洲水塔」冰川湖泊河流水量:超過9萬億立方米
    中新網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 孫自法)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青藏科考隊)21日發布消息說,最新研究成果顯示,有「亞洲水塔」之譽的青藏高原及周邊高山地區,其冰川儲量、湖泊水量和主要河流出山口徑流量之和超過
  • 中亞地區三大湖泊,為何鹹海都快消失了,而其他兩個沒事?
    中亞地區主要有三大湖泊,從西向東依次為裏海,鹹海,巴爾喀什湖。原本三個湖泊大小排名是裏海最大,鹹海次之,巴爾喀什湖最小。但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位置和大小都居中的鹹海湖面急速萎縮,50年的時間裡縮小了90%以上,相當於4個北京那麼大的湖面消失了!6.8萬平方公裡的湖面蒸發了6萬,僅存的面積不到巴爾喀什湖的一半。
  • 它曾是世界第四大湖泊,如今面臨乾涸,預計在2020年前消失
    河流是地球上水循環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如果說一條河流經常性的發生斷流或者是逐漸乾涸的話,那就證明河流途徑地方的生態環境是有極大可能性的荒漠化,鹽鹼化,也隨著現在的氣候變暖,河流汙染的嚴重問題,河流水量的減少使人們面臨著淡水資源的供應危機。
  • 下雨少所以河流幹?為何我國很多滿是魚蝦的河流會陸續乾涸?
    而這些河流,大部分都位於季風區,其水量主要靠季風帶來的降水補給所以當全球氣候變化越來越劇烈,尤其是因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導致的旱澇災害越來越頻繁的情況下,很多河流因降水減少而「瘦身」甚至消失的情況也就不足為奇了。
  • 地下水位下降、湖泊乾涸之後,這些「消失」的水到底都去哪裡了?
    示例一通常情況下,一個地方水量的減少必然會導致其他地方水量的增多,比如我國南水北調工程的東線和中線幹線,是分別從江蘇揚州的江都水利樞紐和漢江中上遊的丹江口水庫提水,將長江及其支流漢江豐富的水資源調往華北平原的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四個省(市),以解決華北平原水資源短缺的問題,更好地促進地區的發展。
  • 裏海的河水注入量一直在減少,然而水位卻在上升,秘密在裏海下面
    裏海是世界最大的湖泊,但不可否認的是裏海相比以前要小多了,然而如果問裏海什麼時候會幹涸的話,恐怕很難能看到那樣的一天,因為裏海的水量來源非常奇怪,雖然這一帶的降雨量和河流注入量小於其水資源的蒸發量和使用量,但是裏海的水位卻一直在上升中。
  • 曾經的世界第四大湖泊——鹹海,最快在明年將徹底乾涸?
    鹹海在世界的位置(紅星處為鹹海)在中亞的哈薩克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交接的位置有個世界著名的鹹水湖,這個湖就是曾經的世界第四大湖泊——鹹海。鹹海雖然叫海,實際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內陸鹹水湖, 原為海洋的一部分,屬典型海跡湖。鹹海地區為極端大陸性氣候,歷史上受周期性乾旱氣候影響,湖水水位變化較大。主要靠中亞兩大內流河阿姆河和錫爾河一南一北分別注入補充水源。
  • 新疆開都河水量銳減 河床裸露面臨乾涸臨界點
    新疆開都河水量銳減 河床裸露面臨乾涸臨界點 因缺水,遊人在開都河中間的河沙上遊玩。 閆志江 攝   中新網烏魯木齊4月5日電(閆志江)隨著新疆氣溫上升,北疆多條河流發生融雪性洪水,但南疆的開都河水量卻比往年同期小,出現了罕見的春季嚴重枯水現象,驟降的水量使開都河面臨乾涸的臨界水位。
  • 高考地理:河流專題高考考點、難點新匯總(二)
    如由於積雪的融化,我國東北的河流會形成春汛。 3、冰川融水補給多為內陸地區的河流,水源來自高山地區的冰川。冰川補給河流水量的多少與變化,與流域內冰川、永久積雪貯量的大小和氣溫的高低變化密切相關。汛期發生在夏季,水量集中;枯水期出現在氣溫最低的冬季,水量很少,甚至斷流。河流徑流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都比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小。
  • 地理小常識:你知道世界十大河流與湖泊嗎?
    世界十大最長河流:尼羅河、亞馬遜河、長江、密西西比河、葉尼塞河、黃河、鄂畢河、湄公河-瀾滄江、剛果河、勒拿河。其中俄羅斯有3大河流都進入十大最長河流,我國的長江、黃河和瀾滄江(湄公河上遊)也成為十大最長河流之中。
  • 高考地理小專題——河流徑流量的空間變化
    下表表示N國主要糧食作物的構成。(1)指出尼日河從P點到Q點河段的水量變化趨勢,並分析其自然原因。(2)比較甲、乙兩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異,並分析原因。(3)簡述在N國推廣高產水稻種植將面臨的限制性因素。參考答案:(1)變化趨勢:水量減少。
  • 【歸納加強】高考地理有關中國河流熱點問題匯總,影響河流含沙量的...
    國際性河流:黑龍江(阿穆爾河)(俄羅斯) 額爾齊斯河(鄂畢河) (俄羅斯)  怒江(薩爾溫江)(緬甸)  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印度)  瀾滄江(湄公河)(緬、泰、老、柬、越)  二、河流的水文特徵  水位(汛期、枯水期、斷流、乾涸):長、短、春汛、夏汛、冬汛  水量(流量):豐富、大、小、
  • 曾經是世界第四大湖泊,可惜正在乾涸,不是人為造成的
    很多事情就像是旅行一樣,當你做出決定並邁出第一步的時候,最困難的那部分其實就已經完成了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750,閱讀約2分鐘隨著當今世界旅遊業的發展,中國人對一些著名景點產生了嚮往。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風情,代表的景點也各不相同。
  • 羅布泊變死亡之海,這片區域掩埋著什麼秘密?消失的原因又是什麼
    羅布泊曾經是中國最第二大湖泊,是現如今青海湖的兩倍大,但是如今只剩一片黃沙。那到底是怎樣的原因讓曾經充滿生機的湖泊變得寸草不生,由原來的天空之鏡變成如今「死亡之海」呢?河西走廊疏勒河綠洲上的敦煌、瓜洲等地農業生產、人口增長等使疏勒河水量減少。疏勒河和車爾臣河最先斷流失去對羅布泊水源的供給。塔裡木河和孔雀河承載著日益增長的人口和生產需要,流向羅布泊的水量逐漸減少,羅布泊的死亡也就越來越近。最終因塔裡木河的退縮和改道,1963年羅布泊徹底乾涸,從文明地基變成了一汪沙土。
  • 艾比湖成湖,羅布泊曾經也是湖,為什麼吐魯番盆地不能成為湖泊
    的確,新疆很多海拔低的地方都有湖泊,南疆的羅布泊是塔裡木盆地裏海拔最低的地方,海拔在800米左右,過去曾經是一個很大湖泊,後來因自然環境變化和人類不合理活動,失去了水源,最終乾涸成一片鹽鹼地,沙丘遍布。
  • 艾爾湖:澳大利亞大陸海拔最低的湖泊,也是澳大利亞最大的湖泊
    想了一圈好像確實沒有什麼著名的湖泊,大洋洲澳大利亞大陸是一個湖泊數量較少、面積較小的大陸,這和澳大利亞乾旱的氣候有關。由於南回歸線穿過澳大利亞大陸中部,所以澳大利亞很多地區降水稀少,地表水缺乏,所以也就難以形成大的湖泊了。艾爾湖艾爾湖位於澳大利亞中部地區,位於大自流盆地內,艾爾湖是澳大利亞最大的湖泊,也是大洋洲最大的湖泊。